第九十四章 玉橋三界

角木蛟獸首的下面掛着繩梯,徐佑和清明先後攀着落到洞底,地面全部用平整的青石鋪就,沒有一點的突兀和凌亂。

徐佑跺了下腳,搓搓手恢復身體的暖意,幸好現在是春夏之交,天氣不是那麼的寒冷,換作冬天,怕是要傷到肺腑。

兩人緩緩走到那跟護城河似的環繞着高臺的深壑邊,六座拱橋一字排開,連接對岸,橋欄兩側各自雕刻着四十九尊張大了嘴巴的三足蟾,栩栩如生,彷彿在吞食天地靈氣,隨時就能成仙得道。

橋身也各不相同,一座金光閃閃,一座銀輝瀉地,一座閃爍着玉石獨有的光澤,一座純青石砌成,一座陰沉烏木,還有一座是竹!

清明疑惑道:“郎君,這是……”

“這是道門六橋!”

清明奇道:“出自何典?”他自詡通曉諸家典籍,卻從未聽說過道門六橋的說法。

“出自《太上老君虛無自然本起經》,此經藏在鶴鳴山的道典裡,還未曾面世。裡面提到五道輪迴和六橋之說,五道爲神道、人道、畜生道、餓鬼道和地獄道,六橋爲金、銀、玉、石、木、竹。凡人在世間積下不同的緣法,就會經過六橋進入五道,或成仙成聖,或爲王爲侯,或貧困潦倒,或爲胎卵蝨化,從而讓善惡有報,清濁分明。”

《太上老君虛無自然本起經》也就是《天地本起經》,大概成型於南北朝時期,所謂的五道和六橋結合了佛教的六道輪迴思想,體現了這個時期佛儒道互相爭鬥,卻又互相融合的時代色彩。

徐佑並沒有在鶴鳴山見過這本道經,屬於習慣性的隨口胡謅,但只看眼前的六座橋,就明白它必然是《天地本起經》裡記載的度人前往五道輪迴之所的六橋。如果連清明都聞所未聞,說明此經現在還未問世,應該是後人根據戒鬼井裡的這六座橋編纂而成。

“那,我們該走哪一座?”

想想一路行來的兇險,清明的眼神裡充滿了戒備。兩者間的距離有十餘丈,縱身掠過不是問題,但問題是,以設陣之人的手段,豈會讓人如此輕易的過河?

可以想見,從河面上過,要比從橋上走兇險百倍,橋上或許死路里留有生門,河面上估計有死無生!

徐佑默然不語,負手站在他們面前的那座橋頭,過了一會,輕笑道:“清明,你想要什麼樣的將來?”

“我?”清明從未想過這個問題,低着頭想了片刻,道:“無憂!”

“如何無憂?貧賤人家爲衣食憂愁,富貴人家爲權位憂愁,王侯門閥爲昌盛憂愁,天潢貴胄爲千秋憂愁,仙人神君爲長生憂愁。就算跳出五道,真正的超脫天地人三界,又怎知到時會有什麼樣的煩惱呢?無憂,太難!”

“既然求而不得,那便無所求!”

“好,無所求!這三字自有真意!”徐佑邁步上橋,神態從容,無比鎮定,道:“六橋爲度人,不爲殺人,走哪一條沒有分別,關鍵是守住本心,不爲外象所惑。清明,咱們高臺上再見!”

腳步落在橋面,這座玉石橋竟微微一顫,清明揹着陰長生,緊跟其後。行七八步,三足金蟾的眼睛滴溜溜轉動,突然精光乍射,從口中冒出青煙嫋嫋升起,頃刻之間,瑞氣氤氳,祥雲繚繞,再看不到人影和彼此。

“來者何人?”

徐佑出現在森嚴幽深的大殿中,兩側立着無不是凶神惡煞的厲鬼,密密麻麻,無有盡數。暗紫色的血從殿柱和周邊的牆壁上緩緩流下,不一會就浸透了雙腳,將大殿變作了血池。

殿上寶座後坐着一人,隱在霧氣朦朧之中,瞧不見真容。

“你又是何人?”徐佑渾無懼色,朗聲問道。

“我乃九幽之主,青玄九陽上帝!”

“不知帝君招我至此,有何見教?”

“徐佑,大膽!”

青玄帝君一聲怒喝,旁邊的厲鬼一擁而上,無眼的從眼眶爬蛆蟲,湊到徐佑眼前,長舌的滿是倒刺,留着口水似乎要往他臉上舔,還有那脣如硃砂,目如鏡面,拖着豹尾,長着青色雙翅的怪物繞着他全身飛舞,場面恐怖至極,若是那膽小的,此刻就會雙股顫顫,嚇得屁滾尿流。

徐佑視若不見,道:“我仰不愧於天,俯不愧於地,行端坐正,膽子自然要大!”

“是嗎?”青玄帝君發出笑聲,道:“你平生既不虧心,爲何會來我九幽地府?凡心術顛迷,六塵俱染,誣毀聖真,背叛君父,殺生偷盜,負命欠財,一生昧心,奸欺肆縱者,死後鈴其魂入獄。你已到此,必然犯其中之一!”

“愚人勞心損志,日間神亂,夜臥魂飛,隨事作用,現諸惡境,及其入睡,方知妄夢。帝君的九幽地府,無非跟這妄夢一般。”

“哦,如何作解?”

“地府生於諸罪,罪業源於一心,一念之惡,九幽即現。我心無惡念,你這九幽地府,”徐佑仰頭大笑,猛然踏前一步,道:“困不住我!”

嗚嗚嗚!

萬鬼大驚失措,攸忽退去,那暗紫色的血卻開始加大了流速,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漫過了徐佑的小腿,大腿,腰腹,和胸前,眼看就要沒到脖頸,青玄帝君冷冷道:“血池吞噬一切有罪之人,你怎麼脫困?”、

“九幽無實,形難言破。心法無定,相難言捉。欲定其心,先斷其妄。妄之既斷,罪斯無形,則地府破矣。”

破九幽,先斷妄!

徐佑手捏道訣,閉上雙目,數息後雙目頓開,神光外溢於大殿內外,道:“天陽則明,地陰則暗。暗則爲苦,苦則幽囚。既有妄心,即驚其神。既驚其神,永失道真。看我以明破暗,以陽破陰,以真破妄!敕!”

寶座後的迷霧砰的散開,青玄帝君顯出真身,頭戴冕旒,身披霞衣,妙道真身,紫金瑞相,端坐九色蓮花座上,身下一頭青獅吐焰,周遭光華流轉,綻放萬丈不滅。

隨着青獅一聲吼叫,那些惡鬼被神光所照,掙扎着哀嚎着一個個灰飛煙滅,大殿內的血池轉瞬變成了蓮池,九幽大門洞開,朵朵金蓮流光溢彩,託着徐佑步步高昇,從殿頂重回人間。

人間已成火海!

義興徐氏的塢堡敗落在那一片大火之中,無數同族在火海中翻滾求饒,拿着刀劍的敵人將他們刺死,毫無憐憫的把頭顱割下,連婦孺都沒有放過。

“阿父!”

徐佑雙目如赤,看着對他最爲疼愛的父親,身中數十刀,從不曾折彎的腰斷成了兩節,匍匐着爬向他,伸出血淋淋的手,低聲道:“救我,快救救我……”

徐佑淚落如雨,手中不知何時多出一把劍,竟是鎮壓戒鬼井的那柄三五斬邪雌劍,揮劍如虹,毫不遲疑的砍掉了父親的人頭。

“魑魅魍魎,人間豈容爾等放肆!我父,刀斧加身,未曾求饒一字,憑你們也配幻化他的模樣?”

人頭桀桀而笑,徐佑一腳踏上,*橫流。

又一人披頭散髮,出現在徐佑眼前,她雙手雙腿肌膚盡毀,露在外面的白骨映着寒光,只有那張容顏還是猶如昨日的溫柔和善。

“佑兒,別走,救我!”

徐佑再次揮劍,鮮血四濺,人頭落地。

“阿母只會捨身救子,爾等無心無根無識之徒,豈知大愛如天的道理?”

接着陸續有人出現,“乖孫子,讓爺爺抱抱!”

劍光一閃!

“阿佑,你比大兄都高了!”

劍光再閃!

“過來,讓十一叔瞧瞧,你最近有沒有練功偷懶!”

……

阿父、阿母、爺爺、十一叔、大兄、七姊,那些曾經鮮活的存在於他的生命裡的人,也曾眼睜睜看着他們死在那一夜的變故里,現在卻又活着來到他的面前,然後再次慘死在他的劍下。

徐佑揮劍不停,眼神由痛苦到茫然再到堅毅,最後越來越冷酷。此時又來一個小娘,穿着青裙,梳着丫髻,淚光如春水,咬着脣怯生生喊道:“小郎,我想你了!”

我想你了!

秋分。

徐佑突然想起和寧玄古的三年之約,算算時間,也快到了,手中雌劍沒有絲毫的停頓,從秋分的脖頸上劃過,一道近乎完美的血線驟然出現在那白嫩秀美的肌膚邊緣,然後炸裂。

他的眼神,終於從冷酷變得毫無生機!

紅和白,這世間最美的顏色!

夕陽落幕,火光搖曳,

徐佑單人只劍,淡墨青衫,腳下是所有至親至愛之人的屍體,血污遍地,他卻不染塵埃。

天地間鐘鼓大鳴!

一步,踏出,

虛空之上似有登天台階,就這樣一步步直入九霄雲外。

那裡,瓊樓仙閣,是無數人追逐的天宮!

金光萬道,龍鳳翱翔,各種珍奇異獸漫天飛舞,仙人們頭戴芙蓉冠,身着絳紗衣,飲瓊漿玉露,食龍肝鳳髓,千萬年無憂無慮,何等的逍遙自在。

徐佑踩着祥雲,加入仙人們的歡飲狂歌,如此不知日月,似過了一百年,又似過了一千年,耳中忽然聽到三十三層天外天傳來的悅耳清音:“你破九幽,斷世情,終登天界爲仙人焉。從今爾後,無病疾之折磨,無權欲之煩心,無生死之困擾,人間舊事,皆成過往。你,舍下了嗎?”

徐佑停杯,駐足,回望人間。

人間離此九萬萬裡,層層浮雲之下,在那千山萬水之中,浮現了一雙美麗不可方物的眼睛,清幽明亮,燦若星辰。

天宮雖好,卻終不似人間有你!

徐佑的眸子裡終於恢復了一點生機,從微不可見繼而變大,變大,再變大,然後砰的巨響,天宮、人間、地府全部消失不見。

螢石閃爍的光,耳側輕撫的風,二十八個獸首猙獰,徐佑舉頭四顧,原來他已走過了玉橋,來到了高臺之上。

清明依舊站在玉橋中央,雙手死命的攥緊,滿頭大汗淋漓,臉上的神情忽而絕望,忽而驚喜,忽而憂慮,忽而痛哭。徐佑很難想象,清明這樣的人,竟會有如此豐富的情緒變化。

經過那麼多滅絕人性的摧殘,清明以冰冷無情的外殼掩蓋着飽受創傷的心,但他始終沒有被這個陰陽顛倒的世間逼入魔道,艱難卻又不屈的守着心底那最後一絲良知。

人者,天地之心,天地萬物,本吾一體者也。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於吾身者乎?不知吾身之疾病,無是非之心者也。是非之心,不慮而知,不學而能,所謂良知也。

這世間,很多人可以輕易的做人,卻偏偏願意去做鬼,去做妖,甚至去做狗,而有些人從鬼蜮爬出,歷盡磨難,只爲了行走在人間的陽光下,擡頭走路,不違良知,爲自己書寫一個簡單的人字!

清明有罪,但其罪不在九幽,不在人間,不在天宮,而在他的心裡。只有定心,才能贖罪。

徐佑堅信,這座橋,困不住他!

足足三刻鐘後,清明的神色歸於平靜,如同揹負千斤重擔,無比緩慢的往前移動了一步,兩步,三步……

清明睜開眼,看到徐佑臉上那溫和的笑,將陰長生扔在地上,輕聲喚道:“郎君,我們又見面了!”

徐佑嘆道:“是啊,千百年後再見,你終於放下了過往,我很爲你高興,簡直無以言表。清明,五品的山門裡,到底是怎樣的風景?”

清明徹底脫胎換骨,修煉青鬼律帶來的鬼氣再無分毫,笑道:“應該和左郎君看到的風景不同,五品之內,道有千萬。”

傳說中二十四洞的秘密可以吸收天地靈氣,使道法精進,通達仙府,原來是在這六橋上走一遭,若機緣到時,便可跨過武道天塹,叩開山門。

徐佑打趣道:“要不其他五橋再各走一次,說不定就此成了大宗師,我們不必再縮頭縮尾,打出去就是了!”

清明搖頭道:“我寧願現在就挑戰孫冠,也不會再去別的橋上找死了!”

徐佑心有慼慼,他走的看似容易,破九幽時尚清楚虛幻和現實,斷世情時已經有幾分迷失,到了天宮仙界,再也分不清什麼是真,什麼是假,一不小心就會被永遠的困在橋上,直到筋疲力盡而死。

如果孫冠在此,肯定要對徐佑刮目相看,天師道立教四百年,能在焚降真香製造的幻境裡安然度過六橋的寥寥無幾,大多在九幽地府就被直接困死,更別談連闖人間和天宮。

徐佑畢竟是轉世重生之人,心志強大到可怕的地步,又有牽掛難捨,這才過了六橋。而清明修習的青鬼律奪天地造化,玄妙之處,或許不弱於道心玄微大法,比起徐佑其實更有過橋的把握。

一日之內,玉橋連度兩人,也算是天命所歸,非人力所能抗衡!

第九十章 清明見清明第一百一十一章 蒸青第十章 秘府初成第九十三章 可驚可怖第五十三章 授籙第六十六章 糧草爲先第四十四章 三面合圍第三十一章 人間多苦楚第三十八章 各安心思第四十二章 十幅畫的心動第三十五章 紅紗步輦踏月來第三十五章 五天主第四十三章 十百千萬,琴棋書畫第九十三章 山河表裡第四十四章 官子(補昨天)第二十七章 指尖起驚雷第一百零九章 定品第一百三十八章 清明的刺殺第三十五章 可有來世第七十五章 冗食浮費第八十五章 與女子辯第七十章 盤螭將飛第一百六十七章 生從何來,死往何去第一百零九章 驅狼羣以吞虎勢第四十四章 地獄中仰望天堂第八十九章 會師第十六章 靜苑第一百三十五章 洞中初見第二十三章 無父之國,天下無之第六十三章 權與勢的對峙第五十九章 泉井第六十七章 聊贈一枝春第七十三章 引君入甕第一百零三章 金剛怒目,菩薩低眉第七十五章 冗食浮費第五十九章 穿雲見第一百六十三章 鬼道妖邪第一百零七章 三都賦第六章 雪泥驚鴻第一百三十章 孵化山長的將來第六十五章 山間夜話動心絃第三十章 大毗婆沙第九十九章 何至於此第一百一十五章 結社第五十七章 審訊第六十七章 舊時明月舊時身第四十一章 將軍釣磯,青魚負璽第一百四十六章 各家落字第五十一章 何爲道第一百一十八章 勝負瞬間第十一章 今之韓信第九十七章 真假難辨第五十四章 借飯第七十八章 今夕何夕,見此良人第一百零六章 玄機書院第四十二章 陽關萬里,不見人歸第五十五章 欲換青銅沽雪酒第十一章 軍法森嚴第一百七十七章 天下盡仰一天師第一百三十二章 坐山觀虎鬥第七十七章 透骨白第四十二章 狐朋狗友第一百四十章 鬼蜮不明第一百二十四章 算計第二十六章 王道霸道第六十五章 山間夜話動心絃第八十章 釜底抽薪第一百四十八章 潛入偵查第三十七章 尋故人第一百五十二章 男兒合當沙場死第七十七章 北國風光第四十六章 香消玉殞第一百五十八章 舊事重提第一百七十六章 守第二十六章 韻外生韻,香外生香第一百二十九章 枯楊生華,無咎無譽第五十三章 角生鼻上中作弓第三十三章 大言炎炎第一百零二章 不負飛卿不負心第六十章 處處機心第三十七章 暮春三月,草長鶯飛第六十章 明鏡傾城第一章 道爲三一第七章 司隸府第二十二章 六天故氣第一百章 謀在局外,人在戲中第一章 誰是誘餌第一百一十五章 結社第一百二十八章 光耀八極,與天相逐第六十八章 不入虎穴第一百六十五章 不如寺內雪堆柱第二十四章 火中取栗第九十章 伐鼓淵淵,振旅闐闐第九十八章 六字之師第一百四十二章 揚州紙貴第五章 揚帆南下第七章 司隸府第三十六章 易容易骨第六十六章 糧草爲先第一百二十四章 山門開,見宗師
第九十章 清明見清明第一百一十一章 蒸青第十章 秘府初成第九十三章 可驚可怖第五十三章 授籙第六十六章 糧草爲先第四十四章 三面合圍第三十一章 人間多苦楚第三十八章 各安心思第四十二章 十幅畫的心動第三十五章 紅紗步輦踏月來第三十五章 五天主第四十三章 十百千萬,琴棋書畫第九十三章 山河表裡第四十四章 官子(補昨天)第二十七章 指尖起驚雷第一百零九章 定品第一百三十八章 清明的刺殺第三十五章 可有來世第七十五章 冗食浮費第八十五章 與女子辯第七十章 盤螭將飛第一百六十七章 生從何來,死往何去第一百零九章 驅狼羣以吞虎勢第四十四章 地獄中仰望天堂第八十九章 會師第十六章 靜苑第一百三十五章 洞中初見第二十三章 無父之國,天下無之第六十三章 權與勢的對峙第五十九章 泉井第六十七章 聊贈一枝春第七十三章 引君入甕第一百零三章 金剛怒目,菩薩低眉第七十五章 冗食浮費第五十九章 穿雲見第一百六十三章 鬼道妖邪第一百零七章 三都賦第六章 雪泥驚鴻第一百三十章 孵化山長的將來第六十五章 山間夜話動心絃第三十章 大毗婆沙第九十九章 何至於此第一百一十五章 結社第五十七章 審訊第六十七章 舊時明月舊時身第四十一章 將軍釣磯,青魚負璽第一百四十六章 各家落字第五十一章 何爲道第一百一十八章 勝負瞬間第十一章 今之韓信第九十七章 真假難辨第五十四章 借飯第七十八章 今夕何夕,見此良人第一百零六章 玄機書院第四十二章 陽關萬里,不見人歸第五十五章 欲換青銅沽雪酒第十一章 軍法森嚴第一百七十七章 天下盡仰一天師第一百三十二章 坐山觀虎鬥第七十七章 透骨白第四十二章 狐朋狗友第一百四十章 鬼蜮不明第一百二十四章 算計第二十六章 王道霸道第六十五章 山間夜話動心絃第八十章 釜底抽薪第一百四十八章 潛入偵查第三十七章 尋故人第一百五十二章 男兒合當沙場死第七十七章 北國風光第四十六章 香消玉殞第一百五十八章 舊事重提第一百七十六章 守第二十六章 韻外生韻,香外生香第一百二十九章 枯楊生華,無咎無譽第五十三章 角生鼻上中作弓第三十三章 大言炎炎第一百零二章 不負飛卿不負心第六十章 處處機心第三十七章 暮春三月,草長鶯飛第六十章 明鏡傾城第一章 道爲三一第七章 司隸府第二十二章 六天故氣第一百章 謀在局外,人在戲中第一章 誰是誘餌第一百一十五章 結社第一百二十八章 光耀八極,與天相逐第六十八章 不入虎穴第一百六十五章 不如寺內雪堆柱第二十四章 火中取栗第九十章 伐鼓淵淵,振旅闐闐第九十八章 六字之師第一百四十二章 揚州紙貴第五章 揚帆南下第七章 司隸府第三十六章 易容易骨第六十六章 糧草爲先第一百二十四章 山門開,見宗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