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政廳大殿內。
所有人眼神都帶着疑惑之色看向邵敬善。
按理來說,林晨奪得這學員典範是順理成章之事,這一次邵大人召集他們,也是因爲此事,怎會在這最後一步又提出要求?
邵敬善目光看向一側的裘如風:“本官聽裘大人說過,你曾寫過一篇文章,但似乎沒有寫完,本官想讓你將這篇文章一併寫完,與此佈告共同發往整個江南道。”
坐在右側末席位置的裘如風,聽到這話,瞬間便是明白邵大人是何意了。
林晨的事蹟對江南道武道學員有着激勵作用,但那篇文章同樣也有。
當初他就想着讓林晨寫完這篇文章,只是後來出現變故,他被調離了饒州武政司,而林晨又前往了特訓地,這才作罷。
“林晨,邵大人的意思,是你當初在通過武堂考覈時候所想的那篇文章,把他寫完,也好讓我江南道武道學員誦讀,以此來激勵己身,武道典範……可不僅僅是榮耀,更是一份責任。”
“弟子明白了。”
聽到裘大人的話,林晨明白這位邵大人的意思了。
大梁重武道,可不代表對文章就不在乎。
文字的力量,有時候也是極其強大,充滿感染力的。
“可需要本官給你時間準備?”
“不用。”
“好!”
邵敬善滿意點頭,隨即命令道:“賜筆墨!”
很快,大殿外便是有人擡着案桌進來,上面已經放好了筆墨紙硯。
“弟子僭越了。”
林晨行了一禮,而後走到案桌前,拿起毛筆沾染墨汁,也不思考直接寫下。
【餘幼時家貧,一家三代薄田五畝,漁船一艘,堂兄弟四人,吾排於最小。】
【至束髮習武之年,家中有大堂哥已在武堂習武數年,家中銀錢已是捉襟見肘。】
【幸賴村中有姜姓舉人,爲村裡謀得免學費入武堂,吾才得以入武堂習武。】
【堂中師兄皆着錦緞勁裝,獨吾麻衣草履,負薪習武於月下。】
【每至膳時,諸生啖炙分牛,香溢重門,吾惟就鹹菜白飯,飲食堂剩餘肉湯】
【湯中肉薄,入口即化,於吾來說不吝於人間美味。】
【同堂師兄張濤撫腹笑曰:“寒門草芥,安敢窺武道門庭?】
【吾一笑忘之。】
【足有五月,恐氣力不足,難過武堂六月考覈,咬牙購肉,其滋味之鮮美,內心之苦澀,不足爲外人道。】
【得天之幸,過武堂考覈,又遇良師永年教習憐吾家貧,允吾於武堂勤工儉學。】
【……】
【人前之尊嚴,無比脆弱,若非夜色之中,每每舉起石墩重量提升,得以些許欣慰,實難堅持。】
【……】
【後考入武館,永年教習贈銀且贈言:“武者筋骨可鍛,心志不可摧……】
【縣城武館,師兄師姐皆出身富貴,吾不如也。】
【家世、天賦非吾所能選也,乃是命也。】
【唯有勤奮,吾可以自行掌握。】
【吾深知天賦差,當以勤補之;吾亦知缺銀錢,當以勤補之。】
【以多倍於諸位師兄姐之勤勞,方能在武道追趕於諸位師兄姐。】
【幸賴蒼天垂憐,天道酬勤……】
【……】
【今得江南道學員典範之稱,誠惶誠恐,深感不安,吾何德何能得此頭銜……】
【邵大人之欽點,寫下此篇,與諸位師弟共勉,諸君當記:】
【簡舍漏月處,自有星光。】
【寒門鐵骨聲,可震乾坤。】
【大梁歷299年,林晨留字。】
……
一揮而就!
這篇文章,雖借用了前世前人之筆墨,但卻是林晨這一路走來的真實寫照。
即便有面板有命格,可若沒有他這一路來的勤奮,沒有他一日不停歇的修煉,也難以有今天這高度,更別說站在武政廳這裡。
寫完,邊上自有人接過宣紙,唸誦起來。
隨着男子的唸誦,在場各府武政司司長,武政廳諸位大人,腦海中清楚的浮現出一個少年印象。
一個勤煉的少年,在人前的放下尊嚴,和在人後不分日夜的苦練。
寒門少年,武道修煉之艱辛,只會比這紙上所寫更加艱難。
縣城武館,對於權貴子弟來說輕而易舉便能夠進入,但對林晨這樣的出身學員,卻是耗盡了一年之努力。
“林晨,本官向你道歉,江南道學員典範,你當之無愧!”
左側,坐着江南道七府武政司司長,而坐在左側最上首的一位老者此刻卻是站了起來,目光炯炯的看向林晨。
對於蔣正來說,他是洪都府武政司司長,在其位謀其職,自然是要更多的爲洪都府學員謀取修煉資源。
在裘如風向武政廳上報,爲林晨爭取江南道武道學員典範稱號之前,他心中也有了同樣的心思,想要將李哲給推舉爲學員典範,爲洪都府學員爭取到更多修煉資源。
同樣的,他這麼做也是有私心。
李哲天賦不錯,加上李家現在蒸蒸日上,還能賣李家一個好,結下一份人情。
但更主要的是,看在李哲之父的面子上,武政廳有很大可能性會同意。
因着這些原因,在裘如風推出林晨的時候,他纔會反對,甚至立刻也將李哲上報上去。
對於林晨的事蹟,他了解的不多,也不屑去詳細瞭解,只是知道這林晨出身一般,是漁民之子。
漁民之子,拿下縣鬥之一?
對於這消息他是嗤之以鼻的,先入爲主認爲必然是裘如風耍了什麼手段。
裘如風境界突破到六品,實力是達到了往上晉升的條件,但功績還不夠,這林晨就是裘如風推出來的棋子,看似家境貧寒,實則暗中有裘如風給予修煉資源。
目的就是讓林晨評選上江南道武道學員典範,讓他這位武政司司長獲得足夠的功績。
但現在蔣正知道自己錯了!
準確的說是在林晨在武道山留名的那一刻,他便已經知道他的判斷是錯的。
林晨,並不是裘如風安排的一枚棋子。
裘如風還培養不出來一位能夠登臨武道山的少年天才。
可即便知道自己判斷錯了,蔣正也只是讓李哲放棄江南道學員典範之爭,心中並沒不存在歉意和內疚。
直到此刻聽到林晨寫下的這篇文章,文章並不華麗,但恰恰是這等簡樸之語,卻是讓得他知道林晨這一路來有多麼的不容易。
對於林晨來說,一個武道學員典範稱號,就意味着他的未來。
李哲拿到武道學員典範,只是錦上添花,但對林晨來說,這卻決定着他的前途和命運。
若林晨沒有在武道山留名,沒能被評選爲江南道學員典範,此後回到鄱陽縣,也許練髒境無需擔憂,但隨後的入品之路就會變得很艱難。
這也是他身爲武政司司長向林晨道歉的原因。
不是怕林晨將來成長起來,會記住這份仇恨,會報復於他,即便林晨真的成長到這一步,那時候的他只怕也是黃土一抹了。
他是愧疚差點毀掉一位艱辛不易的天才少年的前途。
隨着蔣正站出來道歉,另外三家也推出了學員的武政司司長也是緊隨其後。
邵敬善看着這一幕,眼中有着欣慰之色。
身爲武政廳廳長,他可以一言決定武道學員典範的歸屬,但他不會這般去做。
因爲無論是蔣正還是其他幾位武政司司長,推出學員與林晨競爭,雖有自己的一點私心,但更多的還是爲治下學員的利益考慮。
武政廳廳長,行的是教化之道。
要讓人,心服口服。
“寒門貴子,世之希珍。”
邵敬善緩緩開口:“鄱陽縣武堂教習於永年,可稱一聲先生。”
說完,邵敬善目光看向林晨:“你這位教習,現如今在何處?”
“稟大人,於教習已經辭去教習之職,開始備考武舉,至於在何處,弟子也不知道,教習沒有告知弟子。”
一側的裘如風聽到邵敬善問起於永年的下落,笑呵呵道:“邵大人,說起這位於教習,在林晨前往武館後,便是辭掉了教習職位,但並沒有和林晨就斷了聯繫,爲了勸誡和鼓勵林晨,還特意寫了兩封信……”
裘如風將於永年當初寫了兩封信,讓畫兒根據林晨武館比鬥成績給其中一封信的事情緩緩講了出來,讓得現場的強者也是不斷撫須含笑。
林晨能夠遇到這樣一個好教習,也是人生之幸。
“若無於教習,弟子肚子難飽,恐現在還未能練出精氣,若無於加息贈金,六月武館比鬥,更難拿第一。”
“弟子每每深夜於武館修煉時,常覺於教習立於身後,於教習雖未入品,然那敦敦教誨聲,比任何入品強者威壓更催人奮進。”
“得遇於教習,於弟子來說,實乃三生有幸。”
現場諸多強者,聽着林晨的話,知道這是少年的真情流露。
“除了於教習之外,弟子入了武館之後,靜水武館的館主,孔副館主,還有鎮嶽武館的邰館主,狂風武館的趙館主以及武政所蘇大人,都對弟子照顧有加,孔副館主給弟子爭取到武館學員的甲等待遇,還有邰館主帶弟子向一位前輩請教……”
林晨一口氣,把自己這一年來可以感謝的教習館主都感謝了一遍,至於清風武館的事情卻是沒提。
家醜不可外揚,清風武館的事情,蘇大人已經處理了,就沒有必要在這裡說出來了。
“嗯,倒是個知恩圖報的小傢伙,看看,都在大殿裡替他的這些教習館主邀功了。”
邵敬善這話一出,其他人臉上都露出了笑容。
知恩圖報好啊。
身爲武政廳的一員,行的是教化之道,可不就是希望多一些林晨這般的學員出來。
“卜大人,你現在是饒州府武政司的司長,這小傢伙的話可是聽到了,指望着你獎勵他的那些教習。”
“下官回到饒州府,便會操辦此事。”
卜文彬毫不猶豫應下,林晨被評選爲江南道武道學員典範,教導過林晨的這些教習包括武館,自然也會受到嘉獎。
“嗯。”邵敬善頷首,下一刻臉上笑容收斂:“宣我口諭:饒州府鄱陽縣武館學員林晨,今評爲江南道武道學員典範,佈告全行道,將此文章一併頒佈。”
“是!”
衆人齊齊應下。
“鄱陽縣前教習於永年,教化有功,賜其啓明先生頭銜,從八品,可入【教化閣】參悟武道。佈告全行道,各縣教習以其爲榜樣,爲我大梁培養更多棟樑之材。”
從八品?
林晨眼瞳收縮了一下,教習這是一下子飛昇了啊。
蘇大人也才只是個九品。
不對,是暫時九品,隨着自己拿下江南道學員典範,蘇大人肯定也少不了升官加職。
在場對於永年情況最瞭解的裘如風心底也是感慨。
於永年又一次師憑徒貴了。
九品官職,不代表實力。
許多入品武者都不一定能夠獲得九品官職,而於永年還沒有入品,便是從八品,雖是虛職,可走哪各地武政所所長都要以禮相待。
入【教化閣】參悟武道,就更不必說,這等於是將其保送入品了。
【鄱陽縣,其他教化有功者,饒州府武政司論功嘉獎。】
“是!”
卜文彬再一次出聲應下。
【饒州府出江南道學員典範林晨,彰顯饒州府之人傑地靈,武運昌盛,武政廳下發資源,依律向饒州府傾斜,此事由張大人你來負責。】
“遵大人令。”張頂峰也是起身應下。
邵敬善最後目光落在林晨身上:“兩次武道山留名,林晨……你說本官該如何嘉獎你?”
兩次留名?
大殿裡諸位大人,臉上都露出了驚訝之色,尤其是各武政司的司長也是第一次聽到。
林晨,在武道山上留名兩次了?
這離着第一次纔過去了多久時間。
江南道上一位能夠在武道山留名兩次的學員,好像是百年前了。
裘如風嘴巴微張,看着一臉喜色的卜文彬,心中那叫一個後悔。
早知道林晨有這般潛力,當初就是跟那位李老大人學,拍武政廳的桌子,也要留在饒州武政司。
這潑天的教化功績……
全他孃的便宜了卜文彬了。
“任憑大人安排。”林晨有些不好意思笑道。
“若只是武道山留名一次,本官倒是好獎賞,遵循往例便是,但你這兩次留名,我江南道兩百多年來,也只有三位學員做到了,且時間久遠,當初的獎勵放到現在已經是不合適了。”
“諸位可有什麼好的建議?”
聽到邵敬善這般詢問,大殿內的其他人也都是微微搖頭,沒有先例可以參考,還真是有些難。
“這樣……本官先給你一點小小的獎勵,練髒之前所需修煉資源,你需要多少,武政廳無限爲你供應多少。”
邵敬善的話,讓現場不少人臉上露出疑惑之色,只是到練髒之前,這獎勵是不是太小了?
不過想到邵大人說的是先期小小獎勵,倒也是能夠接受。
現場唯有賈南燭和卜文彬兩人,眼中有着精光,兩人都知道邵大人這麼安排的用意。
林晨在特訓地用了多少修煉資源,特訓地是給武政廳上報過的,林晨現在纔開竅十九處,等到二十四處,其中所需的修煉資源,相比起一般武者,將會是一個海量數字。
“本官倒不是小氣,只是若現在給你定下來獎勵,要是你下次又在武道山留名,本官豈不是又要傷腦筋去思考該怎麼獎勵你,那便索性留到你開竅二十四處後再做決斷。”
邵敬善的解釋,讓其他人恍然大悟。
他們這纔想起,林晨現在纔開竅十九處,後面可還有五處竅穴可以突破,既然能夠在開竅十八處和十九處留名,那未嘗不能在開竅二十處留名。
邵大人這般安排,很是合理。
“關於林晨在武道山留名兩次之事,暫且對外保密。”
“邵大人,這是爲何,此事宣揚出去,豈不是振奮我江南道武者人心,對於學員也是一份激勵。”
“這是武政部的要求。”
邵敬善淡淡回了一句,詢問之人便是不再問了。
“弟子倒是覺得,不對外宣告弟子在武道山二次留名是好事。”
林晨接了一句,他這話讓在場的這些強者有些好奇了,這般年紀不正是想着揚名立萬?
“哦,爲何會覺得是好事。”邵敬善笑着問道。
“弟子在武道山留名一次,對於大部分學員來說,要想做到極其困難,可至少江南道每隔幾十年還是有那麼一位學員能夠做到的,但留名兩次……弟子老家有一句諺語:小富靠勤,大富靠命。”
“意思是說,只要勤奮,總能追趕上一些富戶,可要想跟武道世家和權貴比,那就得有這個命,否則再努力也是不行。”
“弟子在武道山留名一次,對後來人會有激勵作用,但要是留名兩次乃至更多,效果反而會適得其反,非人力之所能及,實乃命也。”
林晨解釋了原因,在場的都是聰明之人,很快便是明白林晨話裡的意思。
細細琢磨,確實是有一番道理。
過猶不及!
隨着武政廳公佈林晨在武道山留名之事,最近江南道武道圈子裡,掀起了一股與武道山有關的風氣。
酒席之間,言必談武道山。
原本不瞭解武道山的武者,也會對武道山越來越瞭解,而越是瞭解,就越知道在武道山留名有多難。
林晨留名一次,讓他們振奮。
林晨可以,他們憑什麼不行,那些天才少年也是心有傲氣的。
可要是爆出林晨留名兩次、三次……
反倒是會卸了心中這股追趕和不服輸的氣。
天命之人,武運伴身……
這等言論在大梁武道圈子裡,也是有所流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