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十六章 大軍殺至

就在宋軍奪取大名城的軍情傳到臨安府,李延慶便以監國攝政王的身份正式下達了北伐令,並向大宋天下發表了慷慨激昂的光復故國檄文,歷數金兵犯下的滔天罪惡,歷數淪陷區對宋軍北伐的苦苦期盼,並號召淪陷區義士起兵反抗金國的殘酷的統制,迎接大宋的光復大軍。

在李延慶光復檄文的鼓舞下,中原和河北各地義兵紛紛起義,太行山勢力最大抗金義軍劉氏五兄弟率軍攻佔了河間府,相州張鵬率數千人佔據了安陽縣,真定府原被鎮壓的李苗再次起義,聚集數千人佔據了常山縣。

在中原地區更是四處起兵,陳州馬鐵率三千碼頭勞工起義,鄭州的鐘濤兒也聚集數千人舉起義旗,潁昌府長葛縣縣尉周立率領六千流民起義,另外鄉間還有大量小規模的義兵,中原和河北各地官府也惶惶不安,紛紛派人趕往臨安聯繫知政堂。

與此同時,李延慶發軍令給各路都統,要求他們按照既定計劃出兵。

岳飛率六萬大軍從襄陽出兵,攻打鄧州和汝州,鄧州守將李成率五千齊軍投降,岳飛軍隊一路勢如破竹,各州縣望風而降,大軍目標直指洛陽城。

就在岳飛大軍進入汝州後,張浚也率三萬大軍在孟州渡過黃河,向洛陽進發,而關中吳階也率三萬大軍出了潼關,向函谷關進發。

三路十二萬大軍從三個方向劍指洛陽,而洛陽守軍只有兩萬人,主將是劉豫長子劉麟,他知道大事不妙,急發鴿信向父親劉豫求救,很快劉豫回信,信中只有一句話,死守洛陽,等待金兵南下救援。

劉豫已經知道金國已向燕山府增兵十萬,燕山府的總兵力已達十五萬,無論如何,完顏斜也不會坐視中原和河北失守,一定會南下救援,但劉豫不知道的是,阮氏兄弟正在黃河上大開殺戒,橫掃一切渡船。

就算完顏斜也有心,也未必能能救他了。

在東線,韓世忠和劉光世各率四萬大軍北上,他們的對手是宿州和泗州的四萬齊軍以及駐紮徐州的兩萬金兵。

韓世忠和劉光世對齊軍並沒有放在心上,但他們卻很忌憚徐州的兩萬女真騎兵,所以兩人的行軍速度並不快,儘量打陣地戰,一座城一座城的佔領,在野外呆的時間並不多。

但又讓韓世忠和劉光世感到欣喜的是,李延慶親自率領的三萬騎兵也悄然北上了。

李延慶率領的三萬騎兵是從位於長江口的泰州北上,從泰州進入楚州,再從楚州進入海州,在沭陽再調頭西進,進入邳州,這時,他們距離徐州只有一百二十里的路程了,李延慶隨即令軍隊在宿遷縣紮下大營,按兵不動。

李延慶的原計劃是進入京東西路,配合在膠州灣登陸的王貴大軍剿滅鄆州的三萬金兵。

但形勢變化出乎他的意料,山東半島南部沿海出現狂風巨浪,使海船無法北上,王貴的大軍不得不提前在東海縣登陸,而張順和阮小二的船隊因爲先走幾天,僥倖躲過風浪,已經向黃河入口駛去了。

由於王貴大軍提前在海州登陸,加上鄆州金兵通過掠奪糧食,暫時解決了士兵和戰馬的給養,一時沒有南下和徐州金兵匯合,李延慶便改變計劃,決定集中兵力殲滅徐州的兩萬金兵。

東海縣也就是今天的連雲港,王貴率領的七萬大軍在東海縣登陸後,稍稍休整了半天,便立刻向兩百里外的徐州撲去。

徐州金兵主將叫做完顏斜卯阿里,屬於女真完顏部,但並不是宗室,他是女真人中有名的武士,身材魁梧,膀大腰圓,使一根六十斤重的精鋼狼牙棒,三年前便被狼主封爲猛安,也就是萬夫長。

按照金兵的慣例,駐紮徐州的兩萬金兵不可能都是女真人,一萬金兵是女真人,他們是主軍,而另外一萬人是契丹軍,屬於僕從軍,也由斜卯阿里統帥,一支主軍搭配一支僕從軍,這纔是金兵的布兵慣例,危險來臨時,僕從軍頂上去,掩護主軍,這也是金兵最讓人詬病之處,在幾年前的幾次大戰役中,僕從軍的傷亡遠遠大於女真軍,着實令很多部落不滿。

像渤海部已明確表態,如果女真人再讓渤海士兵當僕從軍,那他們不會再出一兵一卒。

金國便改變了策略,不讓渤海、高麗等軍隊當僕從軍,而是讓契丹和奚人做僕從軍,這也是滅國者的悲哀,契丹人和奚人除了默默接受外,沒有任何選擇餘地。

此時斜卯阿里已經得知韓世忠和劉光世出兵的消息,齊王劉豫緊急向他求援,斜卯阿里駐軍中原有兩個任務,一個是監視劉豫,防止劉豫背後勾結宋朝,出賣金國利益,其次是監視宋朝,一旦宋軍有北上的跡象,他們必須立刻支援劉豫軍隊和宋軍作戰。

所以當劉豫的求援信送來後,斜卯阿里沒有猶豫,立刻率領兩萬騎兵南下宿州。

在兩萬金金國騎兵南下後,彭城縣只剩下一千負責維持城內秩序的漢軍,統領叫做李兆,他原是宋軍駐徐州的廂軍指揮使,金兵殺來後,他率衆投降了金兵。

自從主將斜卯阿里率軍南下,李兆便有一種極爲不祥的感覺,一個上午,他都坐立不安,總覺得會有什麼危險要來臨。

中午,他索性來到城牆上巡視,此時他也顧不得維持城內秩序,而是將一千士兵全部拉城頭站崗巡邏。

這時,有士兵來報,“統領,東城那邊來了一個商人,說重要情報!”

李兆一驚,連忙向東城門匆匆趕去,只有一名商人模樣的黑胖中年男子正焦急地四處張望。

他連忙高聲問道:“有什麼緊急消息?”

士兵提醒商人,“這就是我們李統領!”

中年商人連忙上前躬身施禮,“在下姚富貴,有重要情報稟報統領。”

“什麼重要情報?”

“我接到兄弟從海州傳來的消息,一支幾萬人的宋軍正從海州向徐州方向殺來。”

這個消息令李兆大吃一驚,“有多少人?”

“大約兩到三萬人左右?”

“這個消息可靠嗎?”

“回稟統領,消息絕對可靠,小人的店鋪就在城內,不敢報假消息。”

李兆相信了,從海州到這裡大約兩百里,如急速行軍,夜裡不停,那明天中午時就能殺到徐州。

這個消息他必須立刻派人去向斜卯阿里稟報。

“速去把報信兵給我找來!”

.......

入夜,兩萬金兵在符離縣以西駐兵休息,斜卯阿里獨自在大帳內研究宋軍的作戰策略,他凝視着地圖,地圖上插了紅白兩色小旗,表示兩支宋軍,這讓斜卯阿里有點困惑,宋軍並沒有合兵一處,將八萬大軍捏成一個拳頭,這有點不符合從前李延慶的作戰風格。

以前李延慶作戰,不管敵軍分兵幾處,他們總是集中兵力殲滅一處敵軍,而這一次卻是八萬大軍分兵兩路,各自作戰。

當然,斜卯阿里也能理解,畢竟是兩個不同的主將,地位平等,就存在誰領導誰的問題,聚合不在一起也情有可原,金兵也同樣的問題,只是李延慶爲什麼不把他們凝聚在一起,兩支軍隊各自作戰也沒有問題,但可以共同進攻一個目標。

斜卯阿里想不通這裡面的原因,他索性也不再多想,傳令大軍好好休息,明天一早南下和齊軍配合,準備全殲北上宿州的韓世忠部。

就在斜卯阿里吹燈準備就寢之時,外面忽然傳來急促的腳步聲,一名士兵急聲報告,“啓稟將軍,徐州方面緊急求援!”

斜卯阿里驚得騰地坐起身,走出大帳道問道:“報信兵在哪裡?”

這時,一名報信兵被領了上來,單膝跪下道:“一支數萬人的宋軍正從海州方向殺向徐州,距離已不足五十里,李統領請求將軍立刻回軍救援!”

斜卯阿里被驚得目瞪口呆,原來宋軍分兵迷惑自己,他們真正的主力已經殺到徐州了,準備偷襲徐州,端自己的老巢。

斜卯阿里想到自己的十幾名小妾以及大量的糧草物資,他頓時心急如焚,立刻喝令道:“全軍起身,立刻北上返回徐州!”

剛剛入睡的士兵們都被叫醒,他們疲憊萬分,但也只得抱怨着騎上戰馬,連營帳也不要了,兩萬騎兵調頭向徐州方向疾馳而去,至於齊軍的死活,斜卯阿里現在也暫時顧不上了。

.......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三掌門手機版閱讀網址:m.

第八百零五章 太后懿旨第九百四十九章 滅國之戰 二第一百六十二章 新店籌備第一百八十五章 殺朱保朱第七十二章 再考武技第六十三章 鹿山春社 上第五百六十章 剿匪募捐第六百六十章 女兵招募第九百一十章 重責輕罰第一百四十五章 臨陣磨刀第七百一十二章 船隊事件 下第五百零二章 連夜行動第四百二十九章 緊急攔截第六百三十六章 孤注一擲第五百三十二章 鬥爭激烈 上第一百四十七章 魏縣救人 下第三百七十七章 深仇難解第九百七十二章 西夏滅國第七百二十一章 大戰前夕第八百七十章 朝廷使者第五百一十二章 援軍到來第六十七章 夜裡來客第七百二十章 知己知彼第二百章 鄭氏壽宴 二第一千零八章 夜戰出擊第四百七十九章 初次朝會 中第九十六章 技震麒麟第九十一章 追查疑兇 三第四百二十九章 緊急攔截第三百八十一章 搬石砸腳第六百零七章 宋金爭燕 二第一百零四章 縣試高中第一百三十四章 軍營顯威 上第二百三十五章 弓馬大賽 十二第一百二十五章 排名之爭 中第四百五十五章 心生毒計第七百一十四章 號角聲寒第三百八十三章 宋江條件第四百三十一章 臨陣換帥第七百五十八章 封賞不平第五百九十八章 房山陷阱第三百八十四章 招安失敗第二百九十七章 新官上任 下第八百九十七章 收復義軍第六百六十七章 並非西夏第七十四章 縣城租房第五百一十章 激戰矮崗第四百五十六章 梁山火併第一千零七章 輕敵之患第一百二十一章 明珠險棄第二百七十三章 喜當兄長第八百四十七章 西北不安第四百三十三章 人情把柄第六百八十一章 河東防禦第九百九十九章 故人清照第七百一十四章 號角聲寒第五百六十三章 意外情報第九百九十二章 高壓監控月末求月票第四百一十九章 意外升職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首戰大定第九百三十一章 御史張山第六百七十三章 西夏策變第七十一章 縣學考試第七十九章 李張之爭 三第七百三十二章 再度進攻第二百一十五章 困題求解 下第一百一十九章 解試科舉 七第三百八十三章 宋江條件第九百六十章 滅國之戰 十三第三百四十六章 兵分兩路第二百零一章 鄭氏壽宴 三第一百四十三章 接花移木 下第五百七十八章 惜別嘉魚第九百一十三章 決戰太原 中第九百二十三章 舊態萌發第七百四十一章 偷襲相州 中第五十章 岳父做媒第五百四十五章 新婚之禮 中第三百二十五章 霹靂出擊第四百四十四章 加官進爵第四百四十六章 曹府家宴 二第四百九十八章 大顯身手 中第八百七十四章 京兆解試第二十四章 初到縣城第八百二十九章 決戰蘇州 下第二百一十一章 意外絕殺第五百一十三章 拔掉毒刺第四百五十六章 梁山火併第六百三十九章 高俅心事第七十二章 再考武技第四百零四章 兩軍對峙第十二章 門庭若市第九百九十九章 故人清照第二百零九章 神秘師兄第九百五十五章 滅國之戰 八第三百一十九章 鼓勵無效第一百八十八章 出乎預料第一百五十三章 河邊救人第八百零九章 籠絡之念
第八百零五章 太后懿旨第九百四十九章 滅國之戰 二第一百六十二章 新店籌備第一百八十五章 殺朱保朱第七十二章 再考武技第六十三章 鹿山春社 上第五百六十章 剿匪募捐第六百六十章 女兵招募第九百一十章 重責輕罰第一百四十五章 臨陣磨刀第七百一十二章 船隊事件 下第五百零二章 連夜行動第四百二十九章 緊急攔截第六百三十六章 孤注一擲第五百三十二章 鬥爭激烈 上第一百四十七章 魏縣救人 下第三百七十七章 深仇難解第九百七十二章 西夏滅國第七百二十一章 大戰前夕第八百七十章 朝廷使者第五百一十二章 援軍到來第六十七章 夜裡來客第七百二十章 知己知彼第二百章 鄭氏壽宴 二第一千零八章 夜戰出擊第四百七十九章 初次朝會 中第九十六章 技震麒麟第九十一章 追查疑兇 三第四百二十九章 緊急攔截第三百八十一章 搬石砸腳第六百零七章 宋金爭燕 二第一百零四章 縣試高中第一百三十四章 軍營顯威 上第二百三十五章 弓馬大賽 十二第一百二十五章 排名之爭 中第四百五十五章 心生毒計第七百一十四章 號角聲寒第三百八十三章 宋江條件第四百三十一章 臨陣換帥第七百五十八章 封賞不平第五百九十八章 房山陷阱第三百八十四章 招安失敗第二百九十七章 新官上任 下第八百九十七章 收復義軍第六百六十七章 並非西夏第七十四章 縣城租房第五百一十章 激戰矮崗第四百五十六章 梁山火併第一千零七章 輕敵之患第一百二十一章 明珠險棄第二百七十三章 喜當兄長第八百四十七章 西北不安第四百三十三章 人情把柄第六百八十一章 河東防禦第九百九十九章 故人清照第七百一十四章 號角聲寒第五百六十三章 意外情報第九百九十二章 高壓監控月末求月票第四百一十九章 意外升職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首戰大定第九百三十一章 御史張山第六百七十三章 西夏策變第七十一章 縣學考試第七十九章 李張之爭 三第七百三十二章 再度進攻第二百一十五章 困題求解 下第一百一十九章 解試科舉 七第三百八十三章 宋江條件第九百六十章 滅國之戰 十三第三百四十六章 兵分兩路第二百零一章 鄭氏壽宴 三第一百四十三章 接花移木 下第五百七十八章 惜別嘉魚第九百一十三章 決戰太原 中第九百二十三章 舊態萌發第七百四十一章 偷襲相州 中第五十章 岳父做媒第五百四十五章 新婚之禮 中第三百二十五章 霹靂出擊第四百四十四章 加官進爵第四百四十六章 曹府家宴 二第四百九十八章 大顯身手 中第八百七十四章 京兆解試第二十四章 初到縣城第八百二十九章 決戰蘇州 下第二百一十一章 意外絕殺第五百一十三章 拔掉毒刺第四百五十六章 梁山火併第六百三十九章 高俅心事第七十二章 再考武技第四百零四章 兩軍對峙第十二章 門庭若市第九百九十九章 故人清照第二百零九章 神秘師兄第九百五十五章 滅國之戰 八第三百一十九章 鼓勵無效第一百八十八章 出乎預料第一百五十三章 河邊救人第八百零九章 籠絡之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