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九章 意外升職

之前种師道在信中告訴李延慶,他會在適當的時候酌情派兵支援李延慶,這個‘適當的時候’究竟是何時?派多少援兵?信上都沒有細說,李延慶也一時摸不清,直到這一刻,劉錡率領五千人趕來支援,李延慶才忽然明白了种師道的意圖。

李延慶跟隨士兵來到樹林中的一片空地,數千士兵正坐在草地上休息,這時,劉錡快步走上前大笑道:“老弟別來無恙乎?”

李延慶也忍不住大笑,上前和他緊緊擁抱一下,又給了他肩窩一拳,佯怒道:“是不是在軍營閒得無聊,過來搶我的生意?”

“看你這話說的,我就算想搶也沒那個本事,還是老規矩,我來當你的副將。”

劉錡又指着四周五千軍隊道:“這是大帥交給你的軍隊,另外恭喜你榮升軍都指揮使。”

這時,種霖帶着幾名指揮使走上前,他給李延慶介紹了幾名指揮使,一營指揮使朱森,三十歲左右,身材魁梧高大,滿臉大鬍子,相貌極爲威武。

二營指揮使裴羣,長得文質彬彬,看起來像個讀書人,但劉錡後來私下告訴李延慶,裴羣也只是外貌文雅,骨子裡卻是個大老粗。

三營指揮使顧長春,年紀只有二十五六歲,但長得十分陰險,目光有着一種掩飾不住的傲慢,他侍衛出身,是權貴向家的孫女婿。

然後就是朱雀營指揮使劉錡,他帶了兩千軍隊,出任李延慶的副將。

種霖當着衆將的面宣讀了大帥种師道的命令,正式提升李延慶爲軍都指揮使,授都指揮使劍,統領七千軍隊,這七千軍隊是指李延慶玄武營的兩千士兵和這次北援的五千軍隊,如果包括李延慶帶來的相州鄉兵和戰俘編制的軍隊,李延慶實際統帥已超過了一萬軍。

權力增加了,但責任也重大了,李延慶已不僅僅是負責騷擾鄆州,還包括了大量殺傷敵軍的任務,削弱鄆州梁山軍的實力,爲最後的決戰做準備。

李延慶坐在一塊大石前,默默聽着種霖給他傳達大帥种師道的戰略計劃。

“大帥認爲你這次率軍侵襲鄆州,必然會引來梁山援軍北歸,大帥希望你能儘可能地殲滅鄆州梁山軍,逼迫宋江不斷派北援,一旦宋江被迫放棄濟州撤回鄆州,那時我們就開始掌握戰局主動了。”

李延慶點點頭,這一點他其實也想到了,种師道給他五千精銳之軍,就是希望他能在鄆州打開局面。

李延慶沉思片刻,對身邊士兵道:“速傳令所有指揮使到我這裡集中,我有重要決定要向大家宣佈!”

不多時,包括劉錡在內的四名指揮使來到了李延慶身邊,這四名指揮使除了劉錡之外他都是第一次見到,雖然三名指揮使剛纔都紛紛表態服從軍令,但李延慶已經知道他們全部都來自殿前禁軍,這是禁軍中最難伺候的一支老爺軍,這些人可不是西北軍,他們連種師道的命令都未必執行,更不要說是自己了。

關鍵是他現在沒有時間和這些將領磨合了,梁山援軍已經北上,他必須儘快安排伏擊,迎頭給梁山援軍一記痛擊。

“我知道在軍中資歷我比不上各位,但軍令如山,既然種帥任命我爲軍都指揮使,那麼在我任都指揮使這期間,你們每個人都務必聽從我的指揮,如果戰敗我來承擔責任,和諸位無關,但如果因爲你們不聽指揮導致兵敗,那就休怪我李延慶軍法無情。”

李延慶目光凌厲地注視着四人,四人一起躬身施禮,“願聽將軍指揮!”

李延慶點點頭,“現在我沒有時間和大家一起操練軍隊,既然宋江已派援軍北上,那戰機將轉瞬即逝,我們必須抓住戰機,希望這一次我們全力配合,打好這一仗,我會爲各位將軍請功!”

禁軍雖然待遇優厚,但最大問題就是升遷困難,百年不遇戰爭,禁軍沒有立功的機會,將領們只能靠各種人脈後臺,擠破了頭向上爬,稍微正義一點的將領幾乎就會無出頭之日,所以這些將領一方面瞧不起資歷淺薄的李延慶,另一方面他們又渴望軍功,獲得升職的機會。

李延慶便抓住他們的軟肋,將軍功突出,暗示這些軍官,如果聽從指揮,服從命令,將會獲得軍功,相反,如果背後做小動作,軍功就不要指望了。

衆人都聽懂了李延慶的言外之意,都默默點頭,即使心中有什麼不滿,這個時候他們都只能乖乖聽令。

李延慶看了看夜色,便對衆人道:“現在是一更時分,大家先回去安排弟兄休息,我們五更時分準時出發!”

“遵令!”

幾名指揮使都紛紛回各自的隊伍了,李延慶叫住了劉錡,笑着問劉錡道:“你的騎兵還是重甲騎兵嗎?”

劉錡搖搖頭,“大帥認同了你的判斷,已經全部改成輕騎兵了,我才能長途跋涉北上。”

“那我自己的一千騎兵也交給你,兩千騎兵都由你一併指揮,他們將是破敵的關鍵,你務必要聽從我的安排。”

“請都指揮使放心,我一定會嚴格執行命令!”

“那好,你跟我來!”

李延慶便帶着他向自己的騎兵駐地快步走去。

.......

五更時分,包括李延慶一千騎兵在內的六千官軍起身向南出動了,他們沿着一條廢棄的官道向南面疾行軍,前往李延慶選定的伏擊地點,這處伏擊地點位於須城以南約三十里處,當初梁山軍便在這裡伏擊楊戩,楊戩也就在這裡被李延慶射殺。

這裡雖然不是最適合伏擊敵軍之處,但李延慶已經沒有時間細找了,這是他唯一知道的一處伏擊點。

西面是一片延綿十幾裡的丘陵,溝壑衆多,樹木茂盛,一條筆直寬敞的官道就在丘陵下方,而東面則是大片麥田,在麥田遠處又是一片樹林。

時間太短,李延慶還沒有完全能掌控這支軍隊,雖然各指揮使都紛紛表態,願意服從命令,但李延慶知道,如果自己不拿出一點本事來,是不會讓他們服氣,要想控制住這支軍隊,最好的辦法就是勝利。

此時,兩千騎兵埋伏在麥田對面的一片樹林內,距離官道至少有五里,而李延慶率領四千步兵則在距離官道兩裡外潛伏。

這也是打伏擊戰的一種經驗,一般行軍隊伍都會派探子在前方探路,防止路邊有埋伏,當然,並不是每一支軍隊都會這麼謹慎,但李延慶還是寧可相信梁山軍會派探子走在前面。

時間一點點過去了,一個上午官道上依舊沒有看到任何梁山軍的影子,中午時分,就在士兵們原地休息之時,兩名斥候向這邊疾奔而來,他們給李延慶帶來了最新情報,約兩萬梁山軍已出現在二十里外。

這個消息讓所有將領精神一振,但同時又點擔心,畢竟對方有兩萬軍隊,而他們只有六千人。

李延慶笑着對衆將道:“如果對方是西夏軍隊,我不敢行這步險棋,可這是梁山亂匪,不是我小瞧他們,宋江擴軍太快,短短兩年內便由萬餘人增加到十萬人,可以想象這些軍隊的戰鬥力,否則我也不會憑兩千軍隊就剿滅了一萬河北梁山軍,大家只管放開手腳,這一戰我們必勝。”

在李延慶的一番鼓勵之下,軍隊將領又有了信心,大約過了一刻鐘,一支二十騎兵組成的先頭探子正沿着官道緩緩北上,他們不斷向樹林內放箭,或者衝入樹林,兩邊麥田也有士兵在踐踏,防止麥田內藏有伏兵,他們時間有限,不可能搜查得太遠,一般都是官道兩邊百步內,也就是弓箭射程範圍。

走幾里路沒有發現伏兵,便有一名騎兵回去報信,其他探子繼續北上探路,當這支探子走出去五里遠,埋伏在兩裡外的四千軍隊開始迅速向官道靠攏了,他們之前已經做過演習,每個士兵都有自己的位子,快而不亂,很快便埋伏到位了。

時間一點點過去,一刻鐘後,他們等待已久的梁山軍終於出現了,最前面是百餘騎兵開路,他們高舉着梁山大旗,金邊黃底的大旗上,用黑線繡着‘忠義’兩個大字。

騎兵中有一名頭戴銀盔的將領,他身材魁梧,膀大腰圓,手執一根丈許長的鐵棍,至少重五六十斤,此人便是梁山軍都統領史進,他師父便是八十萬禁軍都教頭王進,也就是林沖的岳父,教了他一身好武藝。

史進在梁山的武藝也是赫赫有名,能排進前七名,不過他性格比較急躁,有勇無謀,吳用不同意他做主帥,便由文武雙全的柴進當了主帥,史爲先鋒副將。

埋伏在百步外的四千官兵沒有急於動手,而是耐心等待敵軍的中部到來。

第六百二十八章 首戰出擊第三百八十三章 宋江條件第一千零六章 牽制力量第六百一十一章 栽贓陷害第七百五十七章 康王求助第一百一十九章 解試科舉 七第七百零一章 太子趙桓第六百四十七章 礬樓茶局第二百一十三章 樑宦釣魚第九百四十四章 小魏掌櫃第四百三十五章 再回京城第七百四十六章 重大事件 下第七百九十九章 生死大戰 二第六百四十章 兩相暗鬥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草原來使第七百一十七章 新帝登基第三百三十二章 橫山小道第二百七十八章 高家捉婿第五十一章 縣城偶遇第八百七十章 朝廷使者第六百七十八章 連夜離京第四百三十八章 市井小遇第九百二十八章 另有目的第八百三十六章 同路南下第九百五十三章 滅國之戰 六第四十章 意外發難第一百四十四章 重整家族第九百九十八章 當局者迷聊聊新書第七十二章 再考武技第六十三章 鹿山春社 上第七百一十一章 船隊事件 上第二十四章 初到縣城第一百五十八章 發財陷阱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金國投降第七百六十章 船隻之重第八十四章 岳飛抉擇第三百六十二章 決戰來臨第九百九十一章 望風而降第二百零五章 鄭氏壽宴 七第四百九十六章 潘府家宴第五百五十章 新官斷案 上第四百二十二章 攻其必救 下第五百二十六章 蔡京暗手第八百一十五章 初聞警訊第八百九十章 風險測試 下第一百二十四章 排名之爭 上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北伐高麗 上第三百二十八章 老將宗澤第七十一章 縣學考試第二十五章 上上之籤第一千零五十章 正式宣戰第五百二十八章 委婉拒絕第九十三章 追查疑兇 五第三十六章 本家小娘第二百七十章 無奈妥協第六十六章 梁山宋江第五百五十九章 攻心爲上第七百八十章 暗中攫權第五百四十一章 康王之憂第六百九十九章 湯陰重逢第四百九十七章 大顯身手 上第四百九十六章 潘府家宴第六百四十一章 再進一步第四十二章 大器翻身第九百六十五章 滅國之戰 十八第三十六章 本家小娘第七十七章 李張之爭 一第七百零六章 江夏消息第五百五十章 新官斷案 上第五百八十三章 五軍之將第四百九十九章 大顯身手 下第一百零二章 縣試初考 中第六百九十三章 勇救康王第六百二十五章 高俅報復第三百七十五章 凌晨急變第六十八章 出師不利第七百六十八章 年輕氣盛第八百九十八章 援軍殺至第三百七十七章 深仇難解第三百六十七章 落井下石第四百五十五章 心生毒計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攻克燕京第七百三十五章 王貴消息第八百一十三章 蜀崗茶棚第八百七十七章 膚施防禦第三百五十五章 倉促北撤第七百六十九章 更大誘餌第九百零一章 戰火再起 下第六百二十六章 京城消息第二百三十一章 弓馬大賽 八第八百三十五章 曹蘊到來第九百一十二章 決戰太原 上第九百七十章 滅國之戰 二十三第八百四十五章 最佳方案第五百九十四章 攻下易縣第九百六十一章 滅國之戰 十四第四十七章 新年祭祖第四百六十七章 爾虞我詐第四百七十七章 書坊遇舊
第六百二十八章 首戰出擊第三百八十三章 宋江條件第一千零六章 牽制力量第六百一十一章 栽贓陷害第七百五十七章 康王求助第一百一十九章 解試科舉 七第七百零一章 太子趙桓第六百四十七章 礬樓茶局第二百一十三章 樑宦釣魚第九百四十四章 小魏掌櫃第四百三十五章 再回京城第七百四十六章 重大事件 下第七百九十九章 生死大戰 二第六百四十章 兩相暗鬥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草原來使第七百一十七章 新帝登基第三百三十二章 橫山小道第二百七十八章 高家捉婿第五十一章 縣城偶遇第八百七十章 朝廷使者第六百七十八章 連夜離京第四百三十八章 市井小遇第九百二十八章 另有目的第八百三十六章 同路南下第九百五十三章 滅國之戰 六第四十章 意外發難第一百四十四章 重整家族第九百九十八章 當局者迷聊聊新書第七十二章 再考武技第六十三章 鹿山春社 上第七百一十一章 船隊事件 上第二十四章 初到縣城第一百五十八章 發財陷阱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金國投降第七百六十章 船隻之重第八十四章 岳飛抉擇第三百六十二章 決戰來臨第九百九十一章 望風而降第二百零五章 鄭氏壽宴 七第四百九十六章 潘府家宴第五百五十章 新官斷案 上第四百二十二章 攻其必救 下第五百二十六章 蔡京暗手第八百一十五章 初聞警訊第八百九十章 風險測試 下第一百二十四章 排名之爭 上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北伐高麗 上第三百二十八章 老將宗澤第七十一章 縣學考試第二十五章 上上之籤第一千零五十章 正式宣戰第五百二十八章 委婉拒絕第九十三章 追查疑兇 五第三十六章 本家小娘第二百七十章 無奈妥協第六十六章 梁山宋江第五百五十九章 攻心爲上第七百八十章 暗中攫權第五百四十一章 康王之憂第六百九十九章 湯陰重逢第四百九十七章 大顯身手 上第四百九十六章 潘府家宴第六百四十一章 再進一步第四十二章 大器翻身第九百六十五章 滅國之戰 十八第三十六章 本家小娘第七十七章 李張之爭 一第七百零六章 江夏消息第五百五十章 新官斷案 上第五百八十三章 五軍之將第四百九十九章 大顯身手 下第一百零二章 縣試初考 中第六百九十三章 勇救康王第六百二十五章 高俅報復第三百七十五章 凌晨急變第六十八章 出師不利第七百六十八章 年輕氣盛第八百九十八章 援軍殺至第三百七十七章 深仇難解第三百六十七章 落井下石第四百五十五章 心生毒計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攻克燕京第七百三十五章 王貴消息第八百一十三章 蜀崗茶棚第八百七十七章 膚施防禦第三百五十五章 倉促北撤第七百六十九章 更大誘餌第九百零一章 戰火再起 下第六百二十六章 京城消息第二百三十一章 弓馬大賽 八第八百三十五章 曹蘊到來第九百一十二章 決戰太原 上第九百七十章 滅國之戰 二十三第八百四十五章 最佳方案第五百九十四章 攻下易縣第九百六十一章 滅國之戰 十四第四十七章 新年祭祖第四百六十七章 爾虞我詐第四百七十七章 書坊遇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