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七章 新官上任 下

“呵呵!這麼快就把房間收拾好了。”曹慶笑眯眯打量一下房間,“房間還可以吧!”

“房間很寬敞,比我預想的要好得多!”

這時,張曲起身告辭而去,李延慶望着他背影笑道:“剛纔和張曲談了談政務,心中的擔心消了很多。”

“事情其實不難,慢慢就熟悉了,李支使不用太擔心。”

曹慶回頭一招手,兩名士兵將兩個大包裹放在桌上,“這是李支使的官服和軍牌,我們之前已經準備好,另外還有一百貫會子是安家錢,李支使先試試衣服,如果不合適我再去換。”

李延慶打開其中一個包裹,裡面是四套官服,兩套厚服和兩套夏秋的單裳,然後就是軍牌和十張會子,十貫錢一張,軍牌和他在箱子裡看到的銅牌一樣。正面是職務,背面是姓名。

另一個包裹則是帽子、皮靴和革帶,看起來和文官沒有什麼區別,都是襴衫式樣,兩邊開叉,顏色是青色,這是八品官的服色。

李延慶直接脫去外裳,將官服穿上,曹慶在後面給他拉了拉,笑道:“楊再興將軍說你的身材很高,我們便準備了最大號的官服,沒想到還正好。”

“還正合適!”

李延慶穿上鞋帽,繫上革帶,最後把軍牌掛在腰間,頓時變成了另外一個人,格外的精神抖擻。

這時,种師道也快步走了過來,“李支使準備好了嗎?”

他一擡頭,正好看見了換了一身官服的李延慶,不由大笑道:“佛要金裝,人要衣裝,李支使換了這身衣服,感覺完全不一樣,既然已經換好了衣服,我們就可以出發去軍營了。”

.........

种師道率領的西北軍主力一共有近十萬人,分佈在陝西路和河東路,主要部署在緊靠西夏的各個險關要隘內,這十萬人是西北禁軍,另外還有地方廂軍、鄉兵和番兵,林林種種加起來也有十萬人左右,雖然是由各州統領,但都由种師道一併節制,事實上,西北軍總兵力已接近二十萬人。

李延慶要去的軍營位於太原城北,叫做河東大營,是一座佔地數千畝的板牆式軍營,最多可容納十萬大軍,但目前軍營內只有三萬人,軍營從高空俯瞰呈長條形,向北延伸十餘里,目前有大帳五千餘頂,大大小小的訓練校場有十餘座。

軍營按照功能劃分又分爲兩大部分,南面是中軍大帳和倉庫區,北面則是士兵營地。

軍營距離陽曲縣約五里左右,衆人一路催馬疾奔,不多時便抵達了軍營南大門,這時,种師道對李延慶笑道:“軍營的規矩比較嚴,有專門的軍紀憲兵,執行軍規時六親不認,回頭我再慢慢給你說,但在軍營門口要記住三點,第一憑軍牌出入軍營,就算認識也必須給守門士兵查驗,我也不例外;第二進出軍營時要下馬,因爲軍營太大,在軍營內可以騎馬,但必須走馬道;第三,進出軍營必須穿正裝,不能穿便服,你是文官,穿官服就行了;對了,再補充兩點,軍營內不準帶女人入內,軍妓也不行,軍營內不準飲酒,把這幾點做好,我覺得就差不多了。”

說着,他們便來到了軍營門口,迎面上來幾名士兵,向种師道躬身行一禮,“請出示軍牌!”

衆人紛紛取下軍牌遞給士兵檢查,這時,李延慶注意到种師道的軍牌居然是銀牌,並不是他一直以爲的金牌。

种師道明白他的驚訝,淡淡笑道:“我的官職也不高,散官階也才四品中大夫,至少三品以上才能用金牌。”

李延慶聽出了這句話的亮點,驚訝道:“莫非種帥也是文官!”

种師道呵呵笑起來,“我是文武兼任,但根底卻是文官,否則大宋哪會有武將掌軍隊正印?”

李延慶暗笑自己糊塗,种師道是西北軍主帥,當然是文官,怎麼會是武將呢?

這時,士兵已查驗完軍牌,向兩邊閃開,衆人紛紛下馬,牽馬進了軍營,過了大門後,大家又再次上馬,沿着一條馬道緩緩向中軍大帳方向駛去。

“那邊就是文官的軍務區!”

种師道指着靠近中軍大帳不遠處的一片帳篷苦笑道:“去年我就安排好了,可大家都不願搬進軍營,我也沒有辦法,延慶去看看吧!”

李延慶點點頭,催馬向軍務區奔去,軍務區大約有百餘頂大帳,每座大帳門口都掛着一塊牌子,李延慶一眼便看見了自己的大帳,牌子上寫着左主事參軍。

他將馬匹拴在大帳門口,掀開帳簾走進了大帳,只見大帳內異常寬敞,至少有兩百多個平方,比他在軍衙內的官房還要大數倍不止,光線柔和,地上鋪着厚厚的地毯,十分柔軟舒適。

种師道也走了進來,笑道:“還沒有來得及擺放桌椅,不過已經準備好了,李支使稍等片刻。”

种師道吩咐一聲,只片刻,士兵們便將各種桌椅櫥櫃搬進了大帳內,种師道又和他談了幾句,便回中軍大帳了。

李延慶在自己的椅子上坐下,面前是一張厚重寬大的桌子,背後還放了三隻大書櫥並在一起,就像一座屏風將大帳一隔兩半,右邊還有幾口箱子,另外左首邊還有一隻木架式的小櫥櫃,用來擺放各種文書。

這時,大帳外有問道:“李支使,卑職可以進來嗎?”

“請進!”李延慶回頭道。

從外面走進來一名四十餘歲的官員,李延慶已經能從官服上來區別對方的職務了,這名官員穿着一件白色官服,這表示他連從九品的主事都不是,而只是一名從事。

“你是......”

男子躬身行一禮,“在下嚴久齡,任司兵從事!”

“你怎麼會在這裡?”

“卑職是來驗查損弓入庫,聽說李支使也在,所以特來見禮。”

李延慶頓時有了興趣,連忙問道:“已經查驗了嗎?”

“還沒有,卑職剛到,正準備去倉庫。”

李延慶連忙笑道:“正好沒事,我和你一起去!”

倉庫不用騎馬,就在他們辦公區的背後,走一百多步就到了,倉庫羣佔地數百畝,用高木柵欄圍起,裡面有數百頂巨型長條形營帳,整齊排成二十幾列,門口有士兵把守,李延慶交驗了軍牌,便跟隨嚴久齡進了倉庫區。

倉庫區按照八司劃分,放置着各種軍用物資,其中最大倉庫羣是糧草庫,由一百多頂巨型大帳組成,每頂大帳至少佔地一畝。

“我們兵司是第二大倉庫羣,有三十五座大帳,除了盔甲和騎具以外,其他所有兵器都在我們這裡。”

“今天要辦什麼事呢?”李延慶問道。

“是這樣,昨天去陝西行軍演練的三千士兵剛剛回來,有兩百五十二張弓損壞了,他們申請領用新弓,但按照規定,訓練損壞的兵器更換必須以舊換新,這是爲了防止士兵偷偷把兵器拿出去賣,現在一張上好的弓可以賣到三千錢,舊弓已經入庫了,我現在就是去查驗。”

他們快步來到一座巨帳前,大帳旁豎有一塊牌子,上寫‘弓庫’二字,有兩名士兵負責具體看管倉庫。

兩名士兵見嚴久齡到來,連忙上前行禮,嚴久齡笑着給他們介紹道:“這位就是新任左主事李參軍。”

兩名士兵連忙單膝跪下行禮,“參見李參軍!”

“不必多禮,請起!”

李延慶讓兩名士兵起身,又對嚴久齡點點頭,示意他開始工作。

嚴久齡抽出一張單子,對李延慶道:“這時當初申請弓箭的底單,一共領走三千把弓,上面有弓號的範圍,今天我要清點損壞的弓,然後再抽一成的弓覈對弓號,只要數量一致,弓號吻合,就算查驗通過,回頭李支使在審批新弓箭申領書時,就會看到一份由我簽印的損弓入庫查驗單,其他刀、劍、矛、盾牌等其他兵器都是一樣,必須李支使審批通過,軍方纔能來倉庫領新的弓箭,流程比較簡單,但很嚴格。”

“不要給大帥審批嗎?”

“不需要,只要李支使簽字同意就可以了,不過到了月底盤庫後,李支使需要給大帥寫份報告。”

李延慶點點頭,這和張曲說的完全一樣,他大概已經明白自己每天要做什麼事情了。

“如果我不在,或者我請假了怎麼辦?”李延慶又追問道。

“如果李支使不在,可以授權給各司主事,他們可以臨時審批辦理,等李支使回來後,再集中補簽字,一般都是這樣操作的。”

“我明白了,先進倉庫查驗吧!”

李延慶跟着嚴久齡走進了存放弓箭的庫房。

第四百一十六章 偶遇故人第一百五十五章 新橋買店 下第八百零六章 臨時內閣第四百七十七章 書坊遇舊第八十三章 上門拜訪第四百六十四章 解決之鑰第二百一十二章 解圍降壓第九百七十六章 回京準備第七百零八章 三萬禁軍第一千零九章 關鍵一刀第一百九十五章 病榻授徒第三百五十五章 倉促北撤第七百二十六章 試探進攻 下第四百四十一章 名弓老將第二百七十三章 喜當兄長第四十二章 大器翻身第二百七十五章 內幕消息第五百二十六章 蔡京暗手第二百六十六章 京城遇舊第七百章 天子召見第八百二十三章 賊船難下第三百零二章 遭遇伏擊第一百二十一章 明珠險棄第五百七十一章 朝報新聞第三百五十五章 倉促北撤第二百九十一章 小別重逢第二百零九章 神秘師兄第四百八十一章 樑宦警告第八百九十四章 故技重施第六百六十八章 平衡之道第十一章 漫天要價第三百章 烏龍軍寨第三百八十五章 老驥伏櫪第四百五十三章 棘手之案第四百七十六章 頭大如鬥第一千零十六章 大軍殺至第四百五十章 曹府家宴 六第二十五章 上上之籤第八十章 李張之爭 四第六百八十三章 全力備戰第一百四十五章 臨陣磨刀第七百六十三章 主動去職第二百八十六章 師師失蹤第一百六十三章 再上礬樓第五百二十九章 太子密旨第十九章 牛刀小試第二百零三章 鄭氏壽宴 五第六章 矛盾激化第六百二十九章 圍城打援第五百七十九章 再回京城第九百三十八章 先發制人第九百九十一章 望風而降第二百五十九章 西夏消息第七百二十八章 第二戰線 下第六百二十二章 新官上任第三百五十六章 落入陷阱第二百零三章 鄭氏壽宴 五第四百七十一章 雪中送炭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北伐高麗 中第九百四十六章 全力備戰第二十四章 初到縣城第九十四章 各退一步第一千零二章 故友相聚第七百四十六章 重大事件 下第五百八十二章 王貴到來第八百四十六章 拒絕爲相第九百零三章 偷運軍資第七百零八章 三萬禁軍第二百五十七章 回鄉偶見第八百四十八章 臨危受命第五百七十四章 以弱擊強第二百六十三章 良辰美眷上架感言第九百六十二章 滅國之戰 十五第一百五十三章 河邊救人第七百四十三章 議和苗頭第八百一十八章 三雄投效第四百八十九章 怦然心動第五百九十章 夜襲永清第七百一十八章 虛驚一場第八十五章 馬匹風波 上第二百九十七章 新官上任 下第六百八十三章 全力備戰第六百一十八章 暗鬥心機第一百九十五章 病榻授徒第六百零五章 破格升賞第六百七十五章 兩個麗人第七百八十四章 外城失守第五百五十三章 縣官難當第二百一十五章 困題求解 下第四百七十八章 初次朝會 上第九百四十七章 緊急應對第二十八章 擂臺首賽 二第一百二十六章 排名之爭 下第六百一十三章 取消儀式第八百零一章 生死大戰 四第四十八章 灑淚惜別第七百零八章 三萬禁軍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金國投降第一千零一章 分房方案
第四百一十六章 偶遇故人第一百五十五章 新橋買店 下第八百零六章 臨時內閣第四百七十七章 書坊遇舊第八十三章 上門拜訪第四百六十四章 解決之鑰第二百一十二章 解圍降壓第九百七十六章 回京準備第七百零八章 三萬禁軍第一千零九章 關鍵一刀第一百九十五章 病榻授徒第三百五十五章 倉促北撤第七百二十六章 試探進攻 下第四百四十一章 名弓老將第二百七十三章 喜當兄長第四十二章 大器翻身第二百七十五章 內幕消息第五百二十六章 蔡京暗手第二百六十六章 京城遇舊第七百章 天子召見第八百二十三章 賊船難下第三百零二章 遭遇伏擊第一百二十一章 明珠險棄第五百七十一章 朝報新聞第三百五十五章 倉促北撤第二百九十一章 小別重逢第二百零九章 神秘師兄第四百八十一章 樑宦警告第八百九十四章 故技重施第六百六十八章 平衡之道第十一章 漫天要價第三百章 烏龍軍寨第三百八十五章 老驥伏櫪第四百五十三章 棘手之案第四百七十六章 頭大如鬥第一千零十六章 大軍殺至第四百五十章 曹府家宴 六第二十五章 上上之籤第八十章 李張之爭 四第六百八十三章 全力備戰第一百四十五章 臨陣磨刀第七百六十三章 主動去職第二百八十六章 師師失蹤第一百六十三章 再上礬樓第五百二十九章 太子密旨第十九章 牛刀小試第二百零三章 鄭氏壽宴 五第六章 矛盾激化第六百二十九章 圍城打援第五百七十九章 再回京城第九百三十八章 先發制人第九百九十一章 望風而降第二百五十九章 西夏消息第七百二十八章 第二戰線 下第六百二十二章 新官上任第三百五十六章 落入陷阱第二百零三章 鄭氏壽宴 五第四百七十一章 雪中送炭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北伐高麗 中第九百四十六章 全力備戰第二十四章 初到縣城第九十四章 各退一步第一千零二章 故友相聚第七百四十六章 重大事件 下第五百八十二章 王貴到來第八百四十六章 拒絕爲相第九百零三章 偷運軍資第七百零八章 三萬禁軍第二百五十七章 回鄉偶見第八百四十八章 臨危受命第五百七十四章 以弱擊強第二百六十三章 良辰美眷上架感言第九百六十二章 滅國之戰 十五第一百五十三章 河邊救人第七百四十三章 議和苗頭第八百一十八章 三雄投效第四百八十九章 怦然心動第五百九十章 夜襲永清第七百一十八章 虛驚一場第八十五章 馬匹風波 上第二百九十七章 新官上任 下第六百八十三章 全力備戰第六百一十八章 暗鬥心機第一百九十五章 病榻授徒第六百零五章 破格升賞第六百七十五章 兩個麗人第七百八十四章 外城失守第五百五十三章 縣官難當第二百一十五章 困題求解 下第四百七十八章 初次朝會 上第九百四十七章 緊急應對第二十八章 擂臺首賽 二第一百二十六章 排名之爭 下第六百一十三章 取消儀式第八百零一章 生死大戰 四第四十八章 灑淚惜別第七百零八章 三萬禁軍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金國投降第一千零一章 分房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