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八章 滅國之戰 十一

李延慶回到軍營,軍營內卻格外熱鬧,劉韐派兒子劉子羽給李延慶的主力大軍送來了兩萬匹戰馬,頓時轟動了整個大營,士兵們紛紛跑出營帳查看,這是宋軍在河西大捷中獲得的戰利品。

李延慶回來,劉錡連忙迎了上來,激動道:“這次戰馬必須全部給我們虎賁衛了!”

王貴頓時怒道:“憑什麼,難道我們龍驤衛就是後孃養的?”

李延慶臉一沉,“你們在說什麼?”

兩人都不敢吭聲了,李延慶狠狠瞪了兩人一眼,這才道:“按照以前的規定,練過騎兵的,就依照訓練順序配馬,這個規矩不能亂!”

目前京兆軍一共有四萬騎兵,但軍隊每年都會輪流派步兵去慶州訓練騎兵,訓練期一般是兩個月,有新戰馬後會按照順序派發給訓練過的士兵,沒有訓練過的士兵是沒有資格配發戰馬,這一直是京兆軍的規矩。

李延慶又對行軍司馬道:“這些戰馬先帶下去登記,然後按照訓練順序配發給士兵!”

“遵令!”

行軍司馬先一步走了,李延慶又對劉錡和王貴道:“通知統制以上大將都來中軍大帳議事,守城的軍隊也一併通知!”

目前統制已分爲三級,包括上軍統制、中軍統制和下軍統制,上軍統制就是現在的副都統,包括王貴、劉錡、吳階、劉子羽、曹性和燕青六人,他們同時也是各衛的大將軍,中軍統制是各衛副將,目前有十四人,而下軍統制是從前的統領提升,目前有二十八人,這四十八名統制加上李延慶,便組成了目前京兆軍的高級將領集團。

但現在在軍營中的並沒有那麼多,只有三十二人左右,半個時辰後,三十二名大將都整齊地坐在中軍大帳的大桌子兩側。

李延慶對衆人緩緩道:“昨天晚上我出了一道題,讓大家去破解,不知可有想到答案的?”

衆人面面相覷,似乎都沒有答應,這時劉錡笑道:“我們回去商量過來,大家認爲西夏軍的最大弱點是不團結,在我們北征之前,這些軍隊的酋長還在爲各部落的利益和朝廷冷戰,我們是不是可以利用這種不團結來分化他們?”

李延慶笑道:“有點靠邊了,那具體說說,怎麼分化他們?”

劉錡歉然搖搖頭,“具體的辦法還沒有想到。”

李延慶又道:“剛纔王貴都統來找我,他提出了軍糧是西夏軍隊最大的弱點,但我告訴他,軍糧是他們的弱點,但光靠軍糧還勒不死他們,這裡離興慶府很近,他們隨即可以得到補給。”

好幾個大將都羞愧低下頭,看來他們也是這個方案,李延慶又繼續道:“我認爲西夏軍最大的弱點就在他們的軍隊構成,他們其實是由八支部落軍隊組成,他們的最高利益不是朝廷,而是自己的部落,大家想到什麼了嗎?”

王貴猛地一拍桌子站起身道:“我明白了,最好的策略就是進攻他們的部落。”

李延慶讚許地豎起了大拇指,“王統制說得對,利益不同就是這支軍隊的最大弱點,我們抓住敵軍這個弱點不放,就能分而化之,各個擊破!”

.........

衛王李至宗年約三十五六歲,長着一條長長的鷹鉤鼻,三角細眼,看起來頗爲奸詐,此時極會察言觀色,擅長揣摩人心,他給李乾順出謀劃策,處處都能說到李乾順的心坎上,深得李乾順的信賴,從兩年前開始,他便奪走了李察哥的情報權,主管西夏對外情報。

雖然這次宋軍北征,西夏的情報機構很不給力,直到宋軍在延安府集結才發現不妙,導致西夏軍應對遲緩,給西夏防禦部署帶來極大的被動,但李乾順依舊把情報不力的責任加到李察哥頭上,他認爲這正是李察哥十幾年情報失敗的表現,李至宗接手時間太晚,情報不力不能怪李至宗。

從這件事上便可看出李乾順對李至宗的信任。

李至宗率領十五萬大軍抵達了靜州,十五萬大軍是由八個部落組成,形成了八支軍隊,分別是拓拔軍、細封軍、費聽軍、往利軍、頗超軍、野利軍、米擒軍、婁博軍,其中最大的一支軍隊是拓跋軍,由四萬人組成,其次是細封軍,有三萬人,其他幾個部落大多是一萬人出頭,最少的婁博軍才四千人。

按照朝廷和各部達成的妥協,這些軍隊都由各部自己率領,有很高的自主權力,對於一些歧視性的軍令,他們有權拒絕。

拓跋軍的主帥叫做拓跋威,按理,拓跋部是党項族的領頭羊,朝廷皇族就出身拓跋部,拓跋部應該最忠於朝廷纔對,可事實上卻恰恰相反,正因爲朝廷出身拓跋部,對拓跋部的剝削也是最狠,去年金兵強徵西夏一百萬只羊,朝廷將它們分攤給各部,光拓跋一部就承擔了三十萬只羊,這便激起了拓跋部的極大憤慨,只是拓跋部和其他七部不太團結,喜歡獨來獨往,就給人一種和朝廷勾結的假象。

拓跋威是拓跋部少酋長,年約二十七八歲,他父親拓跋萬利做了大酋長二十年,在部落中威望很高,這次出兵幫助朝廷,雖然很多部落長老都不太願意,但拓跋萬利還是顧全大局,力排衆議,讓自己兒子率軍幫助朝廷,也正是拓跋部的帶頭,其他部落才紛紛跟進,暫時放棄和朝廷的討價還價,派部落主要首領率軍出征。

大軍剛剛抵達靜州,李至宗便召集各部落首領商議下一步的行動,一般而言,這種商議是不必要的,李至宗可以直接下令,但這次卻和從前不同,李至宗知道大家心中都不情願出兵,所以他也儘量顧及各方的情緒,表現出足夠的尊重。

“根據探子最新情報,目前宋軍大營還在靈州,有軍隊約十萬人左右,從兵力人數上看,我們確實要壓過對方,不過到了十萬人這個級別,十萬人和十五萬人其實差異並不大,況且對方有非常犀利的火器,已連續擊敗西夏大軍,士氣正旺,我們絕不可輕敵。”

李至宗看了一眼衆人,又繼續道:“今天把各位請來,就像聽聽大家的意見,我們該怎麼和宋軍作戰?”

他話音剛落,細封軍主將細封別也便接口道:“我們平時都是牧民,也沒有經過專門訓練,只是會騎馬而已,各種戰術我們也不懂,只懂得鼓起衝鋒,鳴金撤退,都帥不要把我們看得太高,會失望的。”

拓跋威立刻反駁道:“都帥並不是問我們怎麼行軍打仗,只是問我們應對宋軍的策略,細封酋長不能理解都帥的意思嗎?”

細封別也眯起了眼睛,“我帶兵打仗的時候,少酋長還在吃奶呢!現在居然也能指責我了,真是可笑啊!”

他忽然臉一沉,冷冷道:“你算什麼東西!”

拓跋威大怒,拔出劍便向細封別也迎面一劍刺去,細封別也跳了起來,拔刀格擋,大喝道:“小兔崽子,你想玩真的?”

衆人紛紛起身相勸,拓跋威氣得破口大罵,“你這個老王八,敢出口傷人,有種和我單挑,看我怎麼砍掉你的腦袋!”

李至宗大吼一聲,“夠了,給我統統住手!”

他霍地站起身,轉身怒氣衝衝走了,留下一羣目瞪口呆的部落首領,都元帥這是什麼態度。

李至宗確實頭痛之極,他根本不好表態,細封部和拓跋部不和從幾百年前就開始了,他只要稍有傾向,必然就會得罪另一方,除了一走了之外,他還真想不到別的辦法。

拓跋威和細封別也的怒懟最終被人勸開了。

拓跋威怒氣衝衝回到自己大營,狠狠一劍斬在木樁上,罵道:“他細封別也算什麼東西,他打過什麼仗,有本事他們細封部把李延慶滅了,否則就別開口放屁!”

跟隨他回來的大將拓跋文勸他道:“你父親再三叮囑過你,細封部雖然和咱們拓跋部不和,但爲了大局,大家還是應該互相忍讓,不要發生內訌了。”

拓跋威象被踩了痛腳一樣,頓時跳了起來喊道:“是誰在挑釁,是誰先侮辱我?我難道說錯了他,都帥在問對策,他卻陰陽怪氣說士兵不會打仗,這是什麼態度?怎麼反而要我忍讓,他就可以隨便侮辱我?”

這還真沒法勸了,這個少酋長脾氣火爆,自尊心極強,再勸下去非要出事不可,拓跋文嘆口氣,“這件事看都帥怎麼處置吧!”

“都帥怎麼安撫他我不管,但那個老混蛋必須要向我道歉,否則我和他沒完!”

拓跋文搖搖頭,細封部怎麼可能向拓跋部道歉,他心中也有點憂慮起來,天子不該讓李至宗來擔任主帥,他根本就鎮不住各部落,一點威信都沒有,早晚要出事。

第八百八十一章 退兵條件第二百四十二章 弓馬大賽 十九第五百三十八章 監所解散第三百四十一章 初戰銀川第四章 李氏宗祠第四百六十二章 曹妹嬌嬌第七百九十六章 激起民憤第三百四十五章 良苦用心第七百八十三章 立場再變第二百零八章 驚聞哀音第四百三十四章 脫離戰局第二十八章 擂臺首賽 二第七百七十四章 突襲永城第五百九十五章 緩兵之計第九十四章 各退一步第一百七十五章 蝴蝶效應第八百三十五章 曹蘊到來第八十九章 追查疑兇 一第八百九十六章 民怨沸騰 下第六百七十四章 緊急情報第八百零八章 遷都議事第一百四十七章 魏縣救人 下第七十三章 喜訊傳來第五百六十九章 趕盡殺絕第九百零九章 兩方求情第六百零二章 偷襲燕京 下第九百七十一章 滅國之戰 二十四第三百五十九章 血戰石州 下第四百四十四章 加官進爵第六百五十二章 利益捆綁第四百零九章 夜破莘城第六百六十七章 並非西夏第八百一十四章 地方衙內第三十五章 郊遊墜驢第六十八章 出師不利第六百零二章 偷襲燕京 下第六百五十六章 三絕女將 上第二百四十一章 弓馬大賽 十八第五百二十章 種帥爲媒第一百九十四章 平常之心第六百三十六章 孤注一擲第八百六十一章 東進不利第五百四十一章 康王之憂第八百零四章 老相蔡京第六百八十五章 太行雙龍第六十七章 夜裡來客第六百六十九章 拜託幫忙第五百八十三章 五軍之將第一百六十九章 西郊狩獵 三第一百六十三章 再上礬樓第五百六十二章 視察戰備第八百一十六章 阮氏三雄 上第八百九十一章 剷除內患第七百一十四章 號角聲寒第六百九十八章 新的任命第三百七十七章 深仇難解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新聞早報第三百五十六章 落入陷阱第六百七十六章 厲階功臣第二章 寒門子弟第五百四十五章 新婚之禮 中第七百四十六章 重大事件 下第七百零九章 三字要訣第六百零五章 破格升賞月末求月票第八百四十七章 西北不安第四百四十二章 錢落柳靜第五百二十八章 委婉拒絕第十七章 紙甲天王第九百一十八章 一戰擊潰第八十八章 噩耗傳來第八百八十一章 退兵條件第五十章 岳父做媒第六百零九章 宋金爭燕 四第八百二十四章 武備消息第三百七十八章 意外援兵第九百六十一章 滅國之戰 十四第四百四十三章 父子夜談第四百四十九章 曹府家宴 五第五百一十八章 黑心開價第一千章 家眷進京第四十九章 武功秘籍第九百八十一章 形勢混亂第五百一十四章 初訪曹府第八百三十九章 賣地決定第三百一十七章 地圖秘密第一百九十一章 矛盾初現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汴梁譁變第三十九章 爲父伸冤第九百七十一章 滅國之戰 二十四第八百三十一章 難鳥各飛第一千零二章 故友相聚第五百一十九章 小別勝新第四百二十六章 主動出擊第五百章 一箭奪魁第六十三章 鹿山春社 上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深宮白事第七章 以直報怨 上第七百八十八章 百官威逼第二百九十六章 新官上任 中
第八百八十一章 退兵條件第二百四十二章 弓馬大賽 十九第五百三十八章 監所解散第三百四十一章 初戰銀川第四章 李氏宗祠第四百六十二章 曹妹嬌嬌第七百九十六章 激起民憤第三百四十五章 良苦用心第七百八十三章 立場再變第二百零八章 驚聞哀音第四百三十四章 脫離戰局第二十八章 擂臺首賽 二第七百七十四章 突襲永城第五百九十五章 緩兵之計第九十四章 各退一步第一百七十五章 蝴蝶效應第八百三十五章 曹蘊到來第八十九章 追查疑兇 一第八百九十六章 民怨沸騰 下第六百七十四章 緊急情報第八百零八章 遷都議事第一百四十七章 魏縣救人 下第七十三章 喜訊傳來第五百六十九章 趕盡殺絕第九百零九章 兩方求情第六百零二章 偷襲燕京 下第九百七十一章 滅國之戰 二十四第三百五十九章 血戰石州 下第四百四十四章 加官進爵第六百五十二章 利益捆綁第四百零九章 夜破莘城第六百六十七章 並非西夏第八百一十四章 地方衙內第三十五章 郊遊墜驢第六十八章 出師不利第六百零二章 偷襲燕京 下第六百五十六章 三絕女將 上第二百四十一章 弓馬大賽 十八第五百二十章 種帥爲媒第一百九十四章 平常之心第六百三十六章 孤注一擲第八百六十一章 東進不利第五百四十一章 康王之憂第八百零四章 老相蔡京第六百八十五章 太行雙龍第六十七章 夜裡來客第六百六十九章 拜託幫忙第五百八十三章 五軍之將第一百六十九章 西郊狩獵 三第一百六十三章 再上礬樓第五百六十二章 視察戰備第八百一十六章 阮氏三雄 上第八百九十一章 剷除內患第七百一十四章 號角聲寒第六百九十八章 新的任命第三百七十七章 深仇難解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新聞早報第三百五十六章 落入陷阱第六百七十六章 厲階功臣第二章 寒門子弟第五百四十五章 新婚之禮 中第七百四十六章 重大事件 下第七百零九章 三字要訣第六百零五章 破格升賞月末求月票第八百四十七章 西北不安第四百四十二章 錢落柳靜第五百二十八章 委婉拒絕第十七章 紙甲天王第九百一十八章 一戰擊潰第八十八章 噩耗傳來第八百八十一章 退兵條件第五十章 岳父做媒第六百零九章 宋金爭燕 四第八百二十四章 武備消息第三百七十八章 意外援兵第九百六十一章 滅國之戰 十四第四百四十三章 父子夜談第四百四十九章 曹府家宴 五第五百一十八章 黑心開價第一千章 家眷進京第四十九章 武功秘籍第九百八十一章 形勢混亂第五百一十四章 初訪曹府第八百三十九章 賣地決定第三百一十七章 地圖秘密第一百九十一章 矛盾初現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汴梁譁變第三十九章 爲父伸冤第九百七十一章 滅國之戰 二十四第八百三十一章 難鳥各飛第一千零二章 故友相聚第五百一十九章 小別勝新第四百二十六章 主動出擊第五百章 一箭奪魁第六十三章 鹿山春社 上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深宮白事第七章 以直報怨 上第七百八十八章 百官威逼第二百九十六章 新官上任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