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五章 破格升賞

趙佶已經先一步收到了种師道用信鷹發送的簡報,蕭太后逃遁,宋軍奪取燕京城的消息同樣讓趙佶欣喜若狂,一洗童貫慘敗的陰鬱,整整一天他都處於一種極度興奮狀態。

爲此,他特地前往太廟參拜列祖列宗,將收復幽州的消息告慰先祖。

不過讓趙佶更加激動的是,种師道在鷹信末尾寫了一句話,繳獲白銀一千五百萬兩,黃金八十萬兩以及奇珍無數。

大宋向遼國繳納了一百二十年的歲幣,又在一夜之間奪回來了,這讓趙佶怎麼能不激動,這筆財富無疑將大大緩解朝廷的財政困境,朝廷極爲嚴重的財政危機,居然依靠戰爭解決了。

次日清晨,种師道的八百里加急快報送到了京城,快報的內容要比鴿信詳細得多,不僅有勝利的消息,也有八萬金兵同步進入燕京府的消息。

另外,八百里加急快步還帶來了遼國的傳國玉璽。

趙佶立刻召集重臣在垂拱殿商議燕京對策,趙佶緩緩道:“各位愛卿,東路軍在燕京大捷想必大家已經知道了,遼國背信棄義,最終國亡,也是他們咎由自取,种師道不僅送來了詳細戰報,還給朕送來一個特殊的物品,是遼國的傳國玉璽,是右軍統制李延慶從遼國皇宮裡繳獲,大家可以看一看。”

趙佶隨即命人將遼國的傳國玉璽以及遼國帝后印璽交給衆人細看,衆人對耶律淳和蕭太后的印璽興趣不大,但對遼國的傳國玉璽卻很稀罕。

蔡京笑道:“老臣不知多少次在遼國國書中看見過這枚傳國玉璽的印字,卻沒有想到今天居然看到了真物,這枚傳國玉璽歸大宋,也就證明遼國已經滅國,同時遼國的土地人口也應該由大宋來繼承,老臣感覺,金國應該急得跳腳纔對。”

趙佶微微一笑,“土地人口比較空泛,但讓朕欣慰的是,是我們大宋滅了遼國,而不是金國滅遼,今天朕召集各位前來,主要商議兩件事,一是有功將士的封賞,其次便是燕京府的後續事宜,估計要和金國進行一番談判了。”

這時,高俅躬身道:“陛下,微臣能否說兩句?”

“高太尉請說!”

高俅走出隊列笑道:“收復幽州,普天同慶,我大宋也一洗百年恥辱,另外還繳了獲鉅額財富,解決朝廷財政困難,作爲東路軍主帥,种師道功在社稷,微臣懇請陛下履行神宗皇帝遺旨,冊封种師道王爵。”

這是高俅等待已久之時,讓天子封种師道王爵,狠狠羞辱童貫一番,最好童貫氣得吐血而亡,才一解他心中的惡氣。

趙佶沉吟一下道:“封王爵是大事,不急這一時,等宋金談判結束之後,我們坐穩了燕京府,那時朕再履行先帝遺旨也不遲,不過朕考慮加封种師道太保、驃騎大將軍,爵位後議,衆愛卿以爲如何?”

蔡京接口笑道:“陛下的謹慎我們完全贊同,封王確實不能太倉促,至少也要等种師道凱旋班師後再說,另外,微臣建議陛下重賞李延慶,畢竟他纔是浴血奮戰,奪回燕京的真正功臣,在受降郭藥師、奪取范陽縣以及在良鄉縣擊敗蕭幹軍隊上,他都立下大功,這次北伐他功高卓越,老臣懇請陛下破格升賞。”

蔡京當然知道李延慶會得重賞,官家連李延慶的父親都要接見,這種情況下他站出來表態,就好像是他的建議,憑空得了一個順水人情,蔡京當然也是想借機改善和太子的關係。

趙佶點點頭道:“李延慶資歷雖淺,但他卻能屢立大功,朕決定破格對他進行封賞,官升三級,封爲太中大夫、龍圖閣侍制,加封湯陰縣侯,賞黃金五千兩,絹一萬匹,賜紫袍,金魚袋。”

大殿內衆人面面相覷,衆人都沒有想到天子竟是如此大手筆,官階從正六品高升三級爲從四品,而且在爵位上竟封到了從三品的開國縣侯。

趙佶又笑道:“今天主要是封賞一帥一將,其他大將都會有封賞,朕絕不會虧待有功之臣,下面朕再和大家商議下燕京府的後續事宜,如何與金國談判,希望各位愛卿踊躍獻策。”

.........

李大器換上了七品官的朝服,心情忐忑不安跟隨宦官來到了文德殿,文德殿是天子退朝後稍微休息的地方,一般也用於臨時接見大臣。

李大器在門口等了片刻,一名宦官出來道:“天子宣李大器覲見!”

李大器連忙跟隨宦官走進大殿,他不敢擡頭,走到朝覲線前便跪下大禮參拜,“小民李大器拜見皇帝陛下,祝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宋朝的皇帝都比較親民,接見平民也是常事,趙佶微微一笑,“李員外免禮平身,賜坐!”

“謝陛下賜坐!”

李大器昨天下午已經反覆演練,大致熟悉了一些基本禮儀。

有宦官送來一隻繡墩,李大器側身坐下,趙佶又笑道:“其實朕也在用寶妍齋的香脂,尤其是黃玉香脂,光潔細膩,清洗皮膚後非常舒適,香水和胭脂也很好,朕的皇后非常喜歡,她只用寶妍齋,朕也希望寶妍齋能做出更好的物品。”

李大器連忙道:“多謝陛下金口讚賞,小民感激萬分,最近寶妍齋正在研製洗髮乳,以皁角汁液爲原料,配以特殊的香藥,加上牛乳,很快就會推出來,叫做相思髮乳,希望陛下也能喜歡。”

趙佶大喜,“這可是好東西,先說好了,朕一定要先用爲快。”

“小民不敢,一定讓陛下先用。”

趙佶又道:“這次令郎在燕京立下大功,有功於大宋社稷,朕已決定破格升賞,朕也聽說她母親去世甚早,是你含辛茹苦將他養大,能給朕培養出這樣一個文武雙全的棟樑之才,朕對你也很感激。”

得到天子的誇讚,李大器只覺鼻子一酸,過去含辛茹苦養兒子的辛苦也值了,他連忙道:“延慶從小就有奇才,六歲就奪得湯陰縣神通大賽的魁首,讀書過目不忘,尤其對書法有天賦,也多虧他得到兩個好師父的悉心教導,一個是他的啓蒙恩師姚公,另一個便是禁軍教頭周侗,才使他能文武雙全,但更重要是陛下的信任,讓他年紀輕輕就統帥大軍,沒有陛下給他機會,他哪裡會有今天的戰果。”

李大器不愧是大商人,很會說話,趙佶龍顏大悅,點點頭道:“朕記得弓馬大賽時已封李員外爲郎官,雖是虛職,但也是一種身份,這一次我們再上一步,朕賜李員外開國男爵,賞銀魚袋一對!”

李大器喜出望外,跪下砰砰磕頭,“小民謝陛下隆恩!”

趙佶也有點累了,便笑着擺擺手,“去吧!朕期待你的相思髮乳。”

李大器起身緩緩退出了文德殿,他簡直心花怒放,自己居然也有爵位了。

........

下午,李大器來到兒子府中,因爲曹評父子前來看望曹蘊,李大器也匆匆趕來和親家會面。

今天曹蘊也被冊封了誥命,她被封爲第四等誥命碩人,宋朝規定從六品通直郎以上官員的妻子和母親皆可封誥命,一般命婦封號爲九等,國夫人、郡夫人、淑人、碩人、令人、恭人、宜人、安人、孺人。

按李延慶從四品太中大夫的官階,曹蘊應該封爲令人,但因爲李延慶爵位較高,所以她破格封爲碩人,比她母親還高一等了。

曹蘊肚子已經高挺,她安靜地坐在一旁,正中坐着他的祖父曹評和阿公李大器,對面是她父親曹選。

曹評也顯得非常高興,不過他對李延慶的爵位並不太滿意,他一揮手道:“依靠軍功獲取爵位是朝廷慣例,應該和資歷無關,以延慶的軍功封從三品縣侯並不爲過,至於有人說延慶資歷若再深厚十年,甚至可以封縣公,我就說是屁話,按我的看法,延慶應該封王纔對。”

李大器嚇得渾身一哆嗦,一句話也說不出,曹選也嚇得連連擺手,“父親,此話不可妄言!”

“你懂個屁!”

曹評狠狠罵了兒子一句,又對李大器道:“親家可別以爲我是信口開河,天子的旨意我看過了,奪下燕京者,主將可封王,什麼叫主將?我這個上將軍還不知道嗎?延慶就是右軍主將,老種並不是主將,而是都統主帥,太子是大元帥,大家都說老種要封王了,我就很生氣,明明應該是延慶封王纔對,怎麼就沒有人指出這個問題?”

李大器這才小心翼翼道:“他並非皇族,這麼年紀輕輕就封王,會成爲衆矢之的,對他自己也沒有好處,再說,聖旨中的主將應該是主帥的意思,不能片面理解,否則應該說主將主帥皆可封王。”

曹評沉吟一下道:“你說得有道理,他太年輕,封王對他確實沒有好處,不過聖旨落字非常慎重,不會有歧義,它說的主將就是指進入燕京軍隊的主將,否則就會依照神宗帝的原話寫主帥纔對。”

這時,一直沒有說話的曹蘊小聲問道:“既然戰爭已經結束,延慶幾時才能回家?”

曹評搖了搖頭,“戰爭並沒有結束,金國八萬大軍也殺進了幽州,最後幽州究竟歸誰,現在還未爲可知。”

這句話使曹蘊和李大器的臉色都變得蒼白起來,原來危險還並沒有結束。

第四百二十四章 梁山烽火第五百六十八章 裡應外合第二百二十一章 新兵立規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趙氏皇族第六百一十六章 老種辭官第二百三十九章 弓馬大賽 十六第三百一十四章 朝堂之爭第一百八十五章 殺朱保朱第二百零一章 鄭氏壽宴 三第二百七十九章 大慶殿試 上第八百二十章 鴨子變雞第七百二十六章 試探進攻 下第二百三十章 弓馬大賽 七第九百八十七章 高舉大旗第九百五十八章 滅國之戰 十一第三百五十八章 血戰石州 上第六百四十八章 交換條件第八百四十七章 西北不安第七百五十七章 康王求助第三百四十九章 捏住把柄第八百三十七章 全家重逢第七百八十一章 新式火器第九百六十六章 滅國之戰 十九第九百七十四章 三件急信第一百二十六章 排名之爭 下第二百四十二章 弓馬大賽 十九第七百四十五章 重大事件 上第七百二十四章 雪夜偷襲第七百七十三章 意外情報第三百一十三章 兩派勢力第八百九十二章 夜襲南城第六十七章 夜裡來客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北伐高麗 下第三百二十五章 霹靂出擊第三百一十五章 激烈辯論第一百七十六章 南下之邀第六百九十一章 戀棧難去第九十七章 練槍之始第七百零二章 開封府尹第五百一十二章 援軍到來第八百二十五章 截斷退路第四百八十五章 南山有約第六百九十七章 宋金和談第八百四十二章 事情鬧大第二百五十七章 回鄉偶見第二百三十八章 弓馬大賽 十五第四十五章 新年到來第七百二十五章 試探進攻 上第七百四十七章 攻心爲上第五百五十三章 縣官難當第一百三十三章 士子之軍第六百四十八章 交換條件第七百二十七章 第二戰線 上第二十三章 如願以償第一千零四章 梁山舊將第六百一十章 宋金爭燕 五第四百五十章 曹府家宴 六第九百九十八章 當局者迷第一百三十七章 謠言之困第五百五十章 新官斷案 上第二百九十四章 奔赴西北第二百四十二章 弓馬大賽 十九第九百八十三章 驚魂之變 中第二百六十二章 分歧初現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器之憂第四百三十一章 臨陣換帥第七百九十二章 金營漏洞第八百八十三章 兵困雪道第三百四十六章 兵分兩路第六百一十七章 酒樓話別第十七章 紙甲天王第一百六十五章 蹴鞠皇子第六百五十七章 三絕女將 中第二百六十五章 桑家瓦子第七百五十九章 果斷處置第九十一章 追查疑兇 三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青兒遇母第九百七十章 滅國之戰 二十三第九十七章 練槍之始第二百五十一章 全力以赴第九百八十六章 辭相攝政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金國投降第四百四十一章 名弓老將第四百七十四章 太學告狀第七百一十九章 虹橋偶遇第七百五十九章 果斷處置第四百九十章 青兒失蹤第三十六章 本家小娘第三百一十一章 楊亮送信第二百四十四章 弓馬大賽 二十一第六百六十三章 意料之外第五百九十四章 攻下易縣第一百二十五章 排名之爭 中第三十四章 不歡而散第四百一十八章 老薑彌辣第一千零二十章 火燒任城第十六章 縣裡消息第三百八十章 決定返京第九百九十一章 望風而降誠摯道歉
第四百二十四章 梁山烽火第五百六十八章 裡應外合第二百二十一章 新兵立規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趙氏皇族第六百一十六章 老種辭官第二百三十九章 弓馬大賽 十六第三百一十四章 朝堂之爭第一百八十五章 殺朱保朱第二百零一章 鄭氏壽宴 三第二百七十九章 大慶殿試 上第八百二十章 鴨子變雞第七百二十六章 試探進攻 下第二百三十章 弓馬大賽 七第九百八十七章 高舉大旗第九百五十八章 滅國之戰 十一第三百五十八章 血戰石州 上第六百四十八章 交換條件第八百四十七章 西北不安第七百五十七章 康王求助第三百四十九章 捏住把柄第八百三十七章 全家重逢第七百八十一章 新式火器第九百六十六章 滅國之戰 十九第九百七十四章 三件急信第一百二十六章 排名之爭 下第二百四十二章 弓馬大賽 十九第七百四十五章 重大事件 上第七百二十四章 雪夜偷襲第七百七十三章 意外情報第三百一十三章 兩派勢力第八百九十二章 夜襲南城第六十七章 夜裡來客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北伐高麗 下第三百二十五章 霹靂出擊第三百一十五章 激烈辯論第一百七十六章 南下之邀第六百九十一章 戀棧難去第九十七章 練槍之始第七百零二章 開封府尹第五百一十二章 援軍到來第八百二十五章 截斷退路第四百八十五章 南山有約第六百九十七章 宋金和談第八百四十二章 事情鬧大第二百五十七章 回鄉偶見第二百三十八章 弓馬大賽 十五第四十五章 新年到來第七百二十五章 試探進攻 上第七百四十七章 攻心爲上第五百五十三章 縣官難當第一百三十三章 士子之軍第六百四十八章 交換條件第七百二十七章 第二戰線 上第二十三章 如願以償第一千零四章 梁山舊將第六百一十章 宋金爭燕 五第四百五十章 曹府家宴 六第九百九十八章 當局者迷第一百三十七章 謠言之困第五百五十章 新官斷案 上第二百九十四章 奔赴西北第二百四十二章 弓馬大賽 十九第九百八十三章 驚魂之變 中第二百六十二章 分歧初現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器之憂第四百三十一章 臨陣換帥第七百九十二章 金營漏洞第八百八十三章 兵困雪道第三百四十六章 兵分兩路第六百一十七章 酒樓話別第十七章 紙甲天王第一百六十五章 蹴鞠皇子第六百五十七章 三絕女將 中第二百六十五章 桑家瓦子第七百五十九章 果斷處置第九十一章 追查疑兇 三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青兒遇母第九百七十章 滅國之戰 二十三第九十七章 練槍之始第二百五十一章 全力以赴第九百八十六章 辭相攝政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金國投降第四百四十一章 名弓老將第四百七十四章 太學告狀第七百一十九章 虹橋偶遇第七百五十九章 果斷處置第四百九十章 青兒失蹤第三十六章 本家小娘第三百一十一章 楊亮送信第二百四十四章 弓馬大賽 二十一第六百六十三章 意料之外第五百九十四章 攻下易縣第一百二十五章 排名之爭 中第三十四章 不歡而散第四百一十八章 老薑彌辣第一千零二十章 火燒任城第十六章 縣裡消息第三百八十章 決定返京第九百九十一章 望風而降誠摯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