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九章 夜破莘城

之前李延慶給手下軍官佈置了一道題目,讓大家思考如果梁山軍放棄莘縣,他們會向哪裡撤退,事後,李延慶陸陸續續得到了將領們的答案,八成以上的將領都認爲梁山軍會向博州撤退,畢竟博州曾是梁山軍主力進攻河北時的大本營。

其實李延慶也認爲梁山軍會向博州撤退,但他比衆手下有着更清晰的認識,實際上,梁山軍的選擇就只有向東走博州,向北攻大名府或者向西去相州三條路。

以現在梁山軍的士氣和兵力,已經攻不下大名府,而大名府其他幾個縣都城池破舊,根本就守不住,而且距離黃河更遠。

去相州則脫離了梁山軍的勢力範圍,除非他們想去太行山佔山爲王,如果實在沒路可走,去太行山爲王也不是不可能,但至少他們現在還有博州一條生路。

博州的聊城縣和高唐縣都是城池高大堅固的大城,尤其高唐縣,那是梁山軍在河北苦心經營的老巢,民意基礎良好,城內糧草充足,如果據城而守,守一兩年都沒有問題,甚至隨時可以從高唐縣的黃河碼頭撤到黃河南岸。

可惜宋江做出了一個極其錯誤的戰略決定,放棄高唐縣,讓高唐縣的軍隊南下大名府和大名府軍隊匯合,結果在半路被李延慶率軍全殲。

不過現在河北梁山軍還是有機會,高唐縣只有五百鄉兵駐守,根本擋不住大軍攻城,如果宋江從高唐縣過黃河,完全可以重新佔領高唐縣,可惜宋江一步錯、步步錯,他現在不可能再去佔領高唐縣,和大名府的莘縣守軍遙遙相隔。

機會就留給了莘縣的梁山軍,就看他們有沒有決心放棄莘縣北上,重新奪取聊城或者高唐縣?

這個決定讓莘縣主將張岑考慮了整整七天,自從援軍渡河受挫,張岑便在考慮要不要放棄莘縣北上,他確實顧慮重重,一方面莘縣本身城牆高大堅固,易守南攻,城內糧食充足,就這麼放棄着實有點可惜,而且他並不知道高唐縣的情況,之前高唐縣城內有充足的糧草,可現在呢,是不是還和從前一樣?

更讓張岑感到爲難的是大哥宋江的態度,宋江到底還要不要支援他,如果還要派援軍過來,他就不能離開莘縣,但宋江確實態度含糊,只是讓他堅守河北,等待救援,那究竟是讓自己堅守大名府,還是堅守博州?宋江卻始終沒有明確的答覆,着實令張岑舉棋不定。

入夜,張岑負手站在城牆上,望着城外被月光照得格外清晰的原野,他回頭問道:“他們還有出現嗎?”

前兩天,守軍發現官兵在遠處百步外有敵軍士兵活動,張岑派了好幾個探子前去查看,但都有去無回,張岑想派兵出去,但又不敢輕舉妄動,唯恐被對方騎兵一舉殲滅,他只得鬱悶在心,在城頭觀察敵軍的動靜。

爲首統領上前道:“啓稟將軍,今天沒有發現他們動靜,好像停止了。”

張岑搖搖頭,“沒達到目的,他們怎麼會停止?”

“他孃的,這幫混蛋到底在做什麼?”一名將領忍不住罵了起來。

“將軍,他們會不會在挖地洞攻城?”統領小心翼翼道。

張岑回頭便給了他一巴掌,罵道:“我看你的腦子進屎了!我們城下有三丈深的護城河,他們挖地洞找死嗎?”

統領被打得一激靈,不敢吭聲了,張岑又觀望了片刻,心中也不耐煩起來,便對他道:“你繼續觀察,有什麼異常敵情要立刻通知我!”

說完,張岑轉身下城去了,統領狠狠向旁邊幾名士兵踢了幾腳,“你們給老子繼續觀察,有什麼異常敵情再立刻通知我!”

他也打了個哈欠,下城找地方喝酒去了。

事實上,外面什麼動靜也沒有,梁山軍士兵和官兵交手快一個月了,官兵從來沒有攻城的跡象,甚至連攻城梯都沒有出現過,守城的士兵早已懈怠。

當將領們夜裡下城去喝酒,或者去找女人鬼混,士兵們也紛紛各自找地方睡覺了,城頭上只留下極少的士兵在來回巡邏守夜。

四更時分,正是夜裡睡覺最沉的時刻,也是城頭守備最薄弱之時,只剩下四隊士兵在城頭巡邏,東南西北,四座城頭各有一支隊伍巡邏,玄武營士兵早就發現了這個特點,他們便是在四更時分行動。

在北城外,距離城牆約百步的一處斜坡,幾名士兵緩緩推開一塊大石,露出了一個黑黝黝的洞口,城頭的統領其實猜得沒錯,城外軍隊確實在挖洞,他們用了十天時間挖了一條百步長的地道,只是前兩天才無意中被城頭士兵發現,不過玄武營士兵應對得當,將每一個出來查看情況的士兵都幹掉了,沒有暴露他們的企圖。

仲春時節,北方的天氣比較晴朗,很少下雨,尤其夜間更是月光皎潔,銀色的月光照在城外原野上,城頭上看得格外清晰,夜間在城外百步範圍內活動,很容易被城頭髮現。

李延慶想要在夜晚靠近城牆,只能另闢蹊徑,張岑其實說得也沒有錯,外面有護城河,挖洞根本就進不了城,只是玄武營士兵挖洞並不是爲了進城,而是儘可能地接近護城河。

這是李延慶發現的一個細節,四更以後,城頭守軍改成巡邏制,巡邏士兵並不是緊靠城垛而行,而是距離城垛約一尺遠,這樣就會形成一個燈下黑的狀態,城頭守軍看不到護城河以及城牆根的情況。

只要他們挖一條地道抵達護城河,便可直接進入守城士兵視線看不到的範圍,這就叫細節決定成敗,只要深入挖掘細節,往往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這時,李延慶率領數百士兵出現在距離地道口數十步外的樹林裡,這也是梁山士兵經驗不足的地方,他們事先沒有想到堅壁清野,把這片樹林砍伐乾淨,當然,在李延慶率領玄武營出現大名府之前,梁山軍一直佔據着進攻優勢,就算他們有經驗,也不會費力去做堅壁清野之事,即使現在發現不妥,但是已經晚了。

李延慶一揮手,二十幾名士兵抱着五隻用油布裹緊的震天雷向地道口奔去,地道口是一處斜坡,又在百步外,城頭上的守軍在夜間看不見這裡的情況,二十幾名士兵一個接一個地鑽進了地道。

樹林內,李延慶注視着城頭的情形,他前天已經將一萬四千鄉兵部署去了博州的聊城縣和高唐縣,分別由王貴和牛皋統帥,他們負責守住這兩座重要城池,下一步就該把梁山軍請出莘縣了。

李延慶只有兩千軍隊,他要徹底擊敗河北的梁山軍並不容易,張岑顯然早已吸取教訓,絕不再分兵,以兩千軍隊對陣訓練有素的五千五百軍隊,就手中算有一千騎兵,李延慶也沒有把握。

即使他們發揮出色擊敗了敵軍,那必然也是慘勝,他們自身也會死傷慘重,這也不是李延慶想要的戰果,所以要擊敗梁山軍必須用非常手段。

這時,二十幾名士兵從距離護城河越五尺外的出口鑽出了地面,出口是在一個時辰前才最後挖通,地面上出現了一個漆黑的洞口,被一塊大木盤蓋住,三名士兵率先鑽了出來,他們脫去衣服,悄然無聲地滑入了護城河中,同時將大木盤也拖入河中。

城頭上的士兵看不見護城河內的情形,幾名士兵利用大木盤將一隻只沉重的震天雷送過了護城河,二十五名士兵分爲五隊,開始緊貼着城牆奔跑,按照李延慶的計劃,每座城牆下都要爆炸一枚震天雷,最後一枚用來炸北城門。

士兵們帶着鐵鉤和撬棒,他們用鐵撬棒將城牆磚頭撬鬆後,用鐵鉤就很容易將一塊完整的城磚鉤出來,他們事先經過了反覆練習,早已十分熟練。

只用了一刻鐘,幾名士兵便將城牆挖了一個兩尺見方三尺深的大洞,裡面便是填牆的沙子和泥土,儘管莘縣城牆十分厚實,就算五枚震天雷炸不塌城牆,但也會將城牆嚴重破壞,面對殘破的城牆和威力強大的震天雷,李延慶相信自己的判斷不會錯,梁山軍必然會選擇離開。

這時,北城牆下的五名士兵紛紛跳入水中,李延慶也看見了一顆燃燒的火星,他急對周圍士兵喝道:“捂住耳朵蹲下!”

士兵們紛紛捂住耳朵蹲了下來,李延慶也緊緊捂住了雙耳,只聽見極爲沉悶的爆炸聲傳來,這是緊緊捂住耳朵的效果,但對城牆上毫無準備的梁山軍士兵,這卻是天崩地裂的爆炸,將他們心都要震碎。

第九百一十一章 一葉知秋第九百一十章 重責輕罰第八百一十四章 地方衙內第五百六十章 剿匪募捐第九百二十四章 微服出巡第四百七十八章 初次朝會 上第七百二十三章 各自布兵第三百五十八章 血戰石州 上第八百二十六章 探查情報第四百三十三章 人情把柄第八百一十七章 阮氏三雄 下第八百二十五章 截斷退路第九百二十八章 另有目的第八百四十章 五女湊份第六百六十二章 重大軍情第八百五十八章 襲取羅城第三百八十八章 夜走梁山第二百一十二章 解圍降壓第四百七十九章 初次朝會 中第一百八十三章 兇梟落網第五十六章 面臨抉擇第一百六十四章 初入太學第七百三十四章 無米下鍋第六百二十四章 兵變奪權第二十九章 擂臺首賽 三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草原來使第三百一十三章 兩派勢力第七百三十六章 引蛇出洞第七百一十一章 船隊事件 上第七百九十一章 殺將奪權第二百一十七章 事態擴大第九百九十九章 故人清照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名單風波第九百九十四章 主動出擊第六百二十三章 霹靂行動第九百七十二章 西夏滅國第三百九十七章 全權處置第九百零九章 兩方求情第二百一十五章 困題求解 下第五百零七章 磁州匪訊第六百三十七章 磨礪之戰 上第十六章 縣裡消息第九百五十六章 滅國之戰 九第三十九章 爲父伸冤第一百三十九章 土地之爭 上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草原來使第八百章 生死大戰 三第四百一十七章 夜襲須城第一百六十九章 西郊狩獵 三第七百七十一章 碼頭遇舊第七百四十七章 攻心爲上第六百七十四章 緊急情報第二百七十九章 大慶殿試 上第四百五十九章 含蓄警告第四百三十三章 人情把柄第九百七十三章 城門衝突第三百四十章 夜火攻城第九百零五章 突圍入城第七十一章 縣學考試第二百六十九章 冷僻之題第六十七章 夜裡來客第二百四十章 弓馬大賽 十七第四百八十六章 百崗冬雪第六百零一章 偷襲燕京 中第五百四十八章 小縣有匪第二百九十三章 悄定名份第一千零十二章 調兵遣將第一百八十二章 一路追蹤第三百三十四章 虎嘯之峽第四百九十三章 莫俊毒計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草原來使第九百五十八章 滅國之戰 十一第三百三十三章 特殊任務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意外消息第五百一十六章 真定查疑第九百三十章 各耍心機第八百一十六章 阮氏三雄 上第五十六章 面臨抉擇第三百一十五章 激烈辯論第九百三十四章 連夜抓捕第六百九十七章 宋金和談第七百一十四章 號角聲寒第八百四十章 五女湊份第二百三十七章 弓馬大賽 十四第三百七十四章 衛州警訊第二百七十六章 殿試前夕第二十五章 上上之籤第一千零十九章 三英拜主第五百零九章 山廟遇襲第五百三十五章 高價賣地第三百一十七章 地圖秘密第一百二十八章 盛大回鄉 上第五百二十章 種帥爲媒第二百三十章 弓馬大賽 七第一百五十八章 發財陷阱第六百零五章 破格升賞第八十三章 上門拜訪第六百零三章 攻佔燕京第五百五十五章 家募新人第七百一十八章 虛驚一場
第九百一十一章 一葉知秋第九百一十章 重責輕罰第八百一十四章 地方衙內第五百六十章 剿匪募捐第九百二十四章 微服出巡第四百七十八章 初次朝會 上第七百二十三章 各自布兵第三百五十八章 血戰石州 上第八百二十六章 探查情報第四百三十三章 人情把柄第八百一十七章 阮氏三雄 下第八百二十五章 截斷退路第九百二十八章 另有目的第八百四十章 五女湊份第六百六十二章 重大軍情第八百五十八章 襲取羅城第三百八十八章 夜走梁山第二百一十二章 解圍降壓第四百七十九章 初次朝會 中第一百八十三章 兇梟落網第五十六章 面臨抉擇第一百六十四章 初入太學第七百三十四章 無米下鍋第六百二十四章 兵變奪權第二十九章 擂臺首賽 三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草原來使第三百一十三章 兩派勢力第七百三十六章 引蛇出洞第七百一十一章 船隊事件 上第七百九十一章 殺將奪權第二百一十七章 事態擴大第九百九十九章 故人清照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名單風波第九百九十四章 主動出擊第六百二十三章 霹靂行動第九百七十二章 西夏滅國第三百九十七章 全權處置第九百零九章 兩方求情第二百一十五章 困題求解 下第五百零七章 磁州匪訊第六百三十七章 磨礪之戰 上第十六章 縣裡消息第九百五十六章 滅國之戰 九第三十九章 爲父伸冤第一百三十九章 土地之爭 上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草原來使第八百章 生死大戰 三第四百一十七章 夜襲須城第一百六十九章 西郊狩獵 三第七百七十一章 碼頭遇舊第七百四十七章 攻心爲上第六百七十四章 緊急情報第二百七十九章 大慶殿試 上第四百五十九章 含蓄警告第四百三十三章 人情把柄第九百七十三章 城門衝突第三百四十章 夜火攻城第九百零五章 突圍入城第七十一章 縣學考試第二百六十九章 冷僻之題第六十七章 夜裡來客第二百四十章 弓馬大賽 十七第四百八十六章 百崗冬雪第六百零一章 偷襲燕京 中第五百四十八章 小縣有匪第二百九十三章 悄定名份第一千零十二章 調兵遣將第一百八十二章 一路追蹤第三百三十四章 虎嘯之峽第四百九十三章 莫俊毒計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草原來使第九百五十八章 滅國之戰 十一第三百三十三章 特殊任務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意外消息第五百一十六章 真定查疑第九百三十章 各耍心機第八百一十六章 阮氏三雄 上第五十六章 面臨抉擇第三百一十五章 激烈辯論第九百三十四章 連夜抓捕第六百九十七章 宋金和談第七百一十四章 號角聲寒第八百四十章 五女湊份第二百三十七章 弓馬大賽 十四第三百七十四章 衛州警訊第二百七十六章 殿試前夕第二十五章 上上之籤第一千零十九章 三英拜主第五百零九章 山廟遇襲第五百三十五章 高價賣地第三百一十七章 地圖秘密第一百二十八章 盛大回鄉 上第五百二十章 種帥爲媒第二百三十章 弓馬大賽 七第一百五十八章 發財陷阱第六百零五章 破格升賞第八十三章 上門拜訪第六百零三章 攻佔燕京第五百五十五章 家募新人第七百一十八章 虛驚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