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章 故友相聚

目前大宋有正規軍隊六十萬人,其中四十萬人是控制在李延慶手中,另外二十萬人掌握在四大都統其中,人數最多便是岳飛,有軍隊八萬人,駐紮荊襄一帶,人數最少是張浚,只有三萬人,駐紮在河東南部。

劉光世和韓世忠都是五萬人,分別駐紮淮河東西兩側。

黃昏時分,在京城潘樓的一間雅室內,劉光世專門宴請了晉南都統制張浚。

“張賢弟,我們已經好幾年沒有見了吧!六年還是七年?”

張浚微微笑道:“最後一次共事是宣和四年的北伐,劉兄出任統制,我任司馬,我記得當時兄長說營帳不夠,種帥讓我去複查,結果劉兄寬待手下士兵,每帳只住十人,爲此我們還吵了一架。”

劉光世也忍不住笑道:“最後還是我吵贏了,種帥最後讓你補了三千頂大帳給我,我記得賢弟當年臉色難看啊!”

回憶起過去的事情,兩人都大笑起來,劉光世之所以請張浚喝酒,是因爲兩人有些特殊交情,張浚曾在劉光世父親劉延慶軍中擔任糧草後勤官。

而張浚和李延慶也有些瓜葛,張浚出任晉南都統制是李延慶推薦的,他手下的三萬軍隊也是李延慶給他的,包括整個晉南的地盤都是李延慶打下來,然後交給他。

雖然李延慶的官職中並沒有涉及河東路,但大家都是明白人,河東路實際上還是在李延慶的控制之下,之前李延慶召開進攻西夏動員聚會,張浚最後也是出席的,雖然攻打西夏和他沒有關係,但他還是需要表個態度。

“賢弟,這次攝政王召集我們商議重大行動,難道真是爲了攻打金國?”

劉光世心中有些忐忑,主要源於他在宮廷政變中的站隊,他雖然最後沒有過長江,但他響應了太上皇趙佶的號召,和韓世忠的態度完全相反,如果不是李延慶派船封鎖長江,他很可能就殺過長江了。

雖然最後李延慶並沒有清算他,但會不會秋後再算帳呢?

劉光世還擔心一件事,那是一件不爲人知的隱秘,當年李延慶第一次參加西夏戰役,出任种師道帳下參軍,曾奉命去邊境查看戰備情況,卻險些遭到西夏騎兵的獵殺。

那次行動就是高俅指示,由他父親劉延慶一手策劃,目的是想擠掉种師道,雖然做得很隱秘,事情也過了很多年,但劉光世心中始終有根刺,他知道李延慶是知道真相的,只是在權力博弈中保持沉默罷了。

劉光世很擔心自己會成爲李延慶開刀的第一人,他本想不來,但又不敢,所以這幾天他心中極爲糾結。

張浚喝了杯酒笑道:“攝政王殿下召集各路都統進京,並不一定是要對金國宣戰,也有可能涉及軍制改革,我從朝廷得到一個消息,知政堂強烈要求在各軍派駐監軍,由御史臺負責此事。”

劉光世沉吟一下道:“派駐監軍不是不可以,反正也是傳統,可就怕杯酒釋兵權啊!”

“那倒不會,我很瞭解李延慶,只要你別做出過份的事情,認真執行他的軍令,聽從朝廷安排,一般是不會輕易剝奪大將的軍權,如果劉兄真擔心這件事,我倒有個建議。”

“什麼建議?”

“我建議劉兄把妻兒放在京城,這樣李延慶就不會輕易拿你開刀了。”

“你是說人質?”

張浚緩緩點頭,“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今年李延慶會賞賜我們每人一座官宅,就看我們是否明白他的良苦用心了。”

..........

就在劉光世請張浚喝酒的同時,在慶豐樓,也就是原來的礬樓內,李延慶也置備了一桌酒席,請岳飛、王貴和牛皋喝酒。

李延慶歉然道:“今天應該設家宴款待三位,只是妻兒剛到京城,家裡很亂,只好在外面請客了。”

岳飛剛剛平定了鐘相、楊幺之亂,今天下午才抵達京城述職,他顯得有些疲憊,一貫的沉默寡言,只是笑了笑,對李延慶的招待表示感謝。

王貴從小就是活躍份子,至今不改,他端起酒杯笑道:“今天下午和老牛去看宅,結果發現臨安的宅子貴得嚇死人,五畝的宅子開價十萬貫,比當年東京汴梁還貴,我的小心肝嚇得現在還亂跳呢!”

李延慶呵呵一笑,“房價貴主要是物價上漲,現在銀價是一比五,當年纔是千文一兩銀子,你用銀子買,就會發現其實比當年的東京便宜。”

牛皋也道:“還有物價上漲,我想請兩個丫鬟伺候老孃,當年一個月也就一貫錢,現在要三貫錢才請得起。”

岳飛喝了口酒苦笑道:“兩幾年官家同意我們自籌錢糧招兵,但根本就不現實,一名士兵一個月的軍俸就要八貫錢,招募一萬人,光軍俸一個月就要八萬貫,還要管吃住開支,還要盔甲兵器,養一萬士兵一個月就要十幾萬貫錢,我們去哪裡籌措錢糧?”

“朝廷當時沒有從地方稅賦中補貼你們?”李延慶問道。

岳飛搖搖頭,“那是因爲京兆軍一直在作戰,所以才把三川的稅賦給你們充軍費,中原軍隊就沒這個運氣,已經和金國簽署了停戰協議,朝廷肯養我現在手下的軍隊就已經不錯了,怎麼可能再把地方稅賦給我,連經商權都沒給。”

“那後來呢?”李延慶又問道。

岳飛嘆口氣,“後來我們意識到,朝廷是想削減我們的軍俸開支,讓我們自己解決差額不足,我們便集體和朝廷協商,官家最終答應給足我們目前軍俸,我們放棄自募軍隊。”

李延慶沒有多說,他心裡明白,這是朝廷又後悔讓地方大將自籌軍費,所以削減現有軍費,逼大家主動放棄自籌軍費的權力。

李延慶又笑着問王貴道:“你家不是在京城買不少土地,怎麼又想買宅?”

王貴指指牛皋,“是老牛想買,他娘子是江南人,在京兆住不慣,看見我妻兒搬回京城了,他們也想搬回京城。”

牛皋的臉脹得通紅,連忙道:“京城的房宅太貴了,實在買不起,要不就租一座宅子。”

李延慶想了想道:“或許會有官宅!”

王貴大喜,連忙問道:“不是說非駐京官員不提供官宅嗎?”

李延慶笑道:“現在臨安城的常住人口已經突破一百五十萬人,還在繼續增加,居住太擁擠了,所以我考慮向東擴城,向東擴四里,到宦塘河邊,現在的東城就變成了內城,然後我會專門在新城劃出一塊地,修建軍隊官宅和官舍,凡統制以上都有機會分到官宅或者官舍,象老牛是一級統制,至少可以分到一座十畝官宅,將來打仗立功,這座官宅還能轉爲私宅,傳給子孫。”

牛皋歡喜得咧嘴大笑,“那俺就不用再去買宅了?”

“不用去買了,我解決了文官的住房,不能不管武將吧!”

這時,岳飛也忍不住問道:“延慶,這官宅制度什麼時候施行?”

李延慶微微笑道:“擴城方案過幾天就會宣佈,下個月京兆府會提交新城修建計劃,那時軍方官宅土地就會定下來,我估計年底前會完成軍宅修建。”

李延慶又笑道:“到時五哥也把老母妻兒送來京城吧!我給五哥安排一座二十畝的官宅。”

岳飛嘆口氣,“其實我母親一直念念不忘家鄉,畢竟父親的墓還在那邊,她想百年之後和父親合葬。”

王貴勸他道:“就算我們收復了河北,想恢復從前的光景,至少也要幾十年時間,還是讓老孃搬來京城住,我父親和祖父也會搬來京城,老湯家也會來,到時我們家人一起坐船回去掃墓,路上也不辛苦了。”

岳飛點點頭,“如果京城有宅,搬過來住也無妨,按照慣例,我們這些領兵大將的家眷最好在京城,朝廷也不會猜忌我們,延慶現在應該也深有體會了。”

李延慶沉吟一下道:“中原駐軍倒問題不大,但邊疆駐軍確實需要一種制衡,我準備實施監軍制度,同時邊疆大將的家眷必須在京城,這倒不是針對誰,而是一種制度,另外還有將領輪換制度,一名主將在某地統兵不能超過五年,將走兵不動,這三項制度配合起來,就可以逐漸扭轉文官領兵的弊端。”

岳飛默默點頭,半晌,他又低聲道:“延慶,現在地方上對你當監國攝政王議論很大啊!”

李延慶微微笑道:“這個我知道,但你們可能想不到,朝廷文官卻非常支持我。”

“這是爲什麼?”王貴不解地問道。

“因爲相權增大了,現在朝廷的一般政務我基本上已經不過問,蓋上中書門下大印就可頒行,我只管重大軍國事項,只管任命或者更換相國,如果相國做得不好,或者名聲太差,我就會再換一個新相國,所以現在相國們都做得很舒心,範致虛說他年輕了十歲。”

“可是如果天子長大後呢?”岳飛又問道。

李延慶端起酒杯笑道:“那是十八年後的事情了,我們把眼前之事做好,以後事情順其自然。”

第七百零四章 針鋒相對第五十三章 意外收穫第九百五十三章 滅國之戰 六第八百八十章 關鍵人物第三百七十二章 鹿山書院第四百七十七章 書坊遇舊第六百八十五章 太行雙龍第八百一十三章 蜀崗茶棚第三百八十章 決定返京第四百八十四章 軍監新職第七百三十二章 再度進攻第六百零七章 宋金爭燕 二第八百二十六章 探查情報第四百七十九章 初次朝會 中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草原來使第三百二十八章 老將宗澤第八百八十六章 女真王子第五百四十五章 新婚之禮 中第一百九十二章 舊友重逢第九百九十九章 故人清照第三百三十八章 險守水壩第五百二十四章 人約黃昏 下第四百零三章 聊城夜戰第三百零二章 遭遇伏擊第三百一十四章 朝堂之爭第一百零七章 住店風波第九百一十六章 被迫撤軍第六百六十八章 平衡之道第三百八十七章 太子心思第三百六十七章 落井下石第九百零四章 瞞天過海第一千零八章 夜戰出擊第八百九十七章 收復義軍第一千零三十章 小股金兵第六百五十八章 三絕女將 下第六十三章 鹿山春社 上第三百二十九章 安插細作第四百八十章 初次朝會 下第一百一十六章 解試科舉 四第七十四章 縣城租房第一百九十四章 平常之心第五百九十八章 房山陷阱第五百八十四章 招兵買馬第一千零四章 梁山舊將第五百一十九章 小別勝新第一百零八章 食鋪偶遇第六百七十一章 衝冠一怒第九百三十五章 孤注一擲第二百一十章 相親之策第七百一十六章 關鍵阻礙第八百三十六章 同路南下第二百五十八章 太學來函第六百一十八章 暗鬥心機第三百九十二章 武舉考試第七十九章 李張之爭 三第六百二十四章 兵變奪權第四百三十六章 久別重逢第一千零二十章 火燒任城第八百五十章 再返京兆第一百六十六章 京城相聚第六百四十七章 礬樓茶局第八百一十六章 阮氏三雄 上第二百六十九章 冷僻之題第八百五十八章 襲取羅城第六百二十一章 初來京兆第三百六十二章 決戰來臨第三百三十章 軍弩事件 上第九百五十九章 滅國之戰 十二第五百五十六章 知州來訪第九百零二章 夜色如水第四百四十六章 曹府家宴 二第八百零二章 生死大戰 五第一百四十章 土地之爭 下第五百五十二章 財政困難第四百七十六章 頭大如鬥第二百零五章 鄭氏壽宴 七第一百零四章 縣試高中第一百六十九章 西郊狩獵 三第五百一十八章 黑心開價第九百一十章 重責輕罰第三百二十五章 霹靂出擊第七百五十八章 封賞不平第五百九十六章 酒樓傳言第四百一十八章 老薑彌辣第八百八十九章 風險測試 上第九百九十六章 臨安投降第九百三十四章 連夜抓捕第七百零八章 三萬禁軍第五百二十六章 蔡京暗手第三百零三章 絕境拼殺第八百一十八章 三雄投效第一百章 形勢嚴峻第三百五十章 將帥不和第一百九十八章 奇貨可居第九百三十章 各耍心機第八百六十四章 緊急出兵第五百三十一章 店鋪失火第七百四十五章 重大事件 上第八百六十五章 青崗陷阱第九百六十章 滅國之戰 十三
第七百零四章 針鋒相對第五十三章 意外收穫第九百五十三章 滅國之戰 六第八百八十章 關鍵人物第三百七十二章 鹿山書院第四百七十七章 書坊遇舊第六百八十五章 太行雙龍第八百一十三章 蜀崗茶棚第三百八十章 決定返京第四百八十四章 軍監新職第七百三十二章 再度進攻第六百零七章 宋金爭燕 二第八百二十六章 探查情報第四百七十九章 初次朝會 中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草原來使第三百二十八章 老將宗澤第八百八十六章 女真王子第五百四十五章 新婚之禮 中第一百九十二章 舊友重逢第九百九十九章 故人清照第三百三十八章 險守水壩第五百二十四章 人約黃昏 下第四百零三章 聊城夜戰第三百零二章 遭遇伏擊第三百一十四章 朝堂之爭第一百零七章 住店風波第九百一十六章 被迫撤軍第六百六十八章 平衡之道第三百八十七章 太子心思第三百六十七章 落井下石第九百零四章 瞞天過海第一千零八章 夜戰出擊第八百九十七章 收復義軍第一千零三十章 小股金兵第六百五十八章 三絕女將 下第六十三章 鹿山春社 上第三百二十九章 安插細作第四百八十章 初次朝會 下第一百一十六章 解試科舉 四第七十四章 縣城租房第一百九十四章 平常之心第五百九十八章 房山陷阱第五百八十四章 招兵買馬第一千零四章 梁山舊將第五百一十九章 小別勝新第一百零八章 食鋪偶遇第六百七十一章 衝冠一怒第九百三十五章 孤注一擲第二百一十章 相親之策第七百一十六章 關鍵阻礙第八百三十六章 同路南下第二百五十八章 太學來函第六百一十八章 暗鬥心機第三百九十二章 武舉考試第七十九章 李張之爭 三第六百二十四章 兵變奪權第四百三十六章 久別重逢第一千零二十章 火燒任城第八百五十章 再返京兆第一百六十六章 京城相聚第六百四十七章 礬樓茶局第八百一十六章 阮氏三雄 上第二百六十九章 冷僻之題第八百五十八章 襲取羅城第六百二十一章 初來京兆第三百六十二章 決戰來臨第三百三十章 軍弩事件 上第九百五十九章 滅國之戰 十二第五百五十六章 知州來訪第九百零二章 夜色如水第四百四十六章 曹府家宴 二第八百零二章 生死大戰 五第一百四十章 土地之爭 下第五百五十二章 財政困難第四百七十六章 頭大如鬥第二百零五章 鄭氏壽宴 七第一百零四章 縣試高中第一百六十九章 西郊狩獵 三第五百一十八章 黑心開價第九百一十章 重責輕罰第三百二十五章 霹靂出擊第七百五十八章 封賞不平第五百九十六章 酒樓傳言第四百一十八章 老薑彌辣第八百八十九章 風險測試 上第九百九十六章 臨安投降第九百三十四章 連夜抓捕第七百零八章 三萬禁軍第五百二十六章 蔡京暗手第三百零三章 絕境拼殺第八百一十八章 三雄投效第一百章 形勢嚴峻第三百五十章 將帥不和第一百九十八章 奇貨可居第九百三十章 各耍心機第八百六十四章 緊急出兵第五百三十一章 店鋪失火第七百四十五章 重大事件 上第八百六十五章 青崗陷阱第九百六十章 滅國之戰 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