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一一章 分兵(第二更)

從土木堡到宣府城西北方韃靼大營所在的八里村,快馬只需一天便可抵達,阿武祿將從沈溪軍中刺探到的情況,詳細奏報於韃靼國師亦思馬因知曉。

阿武祿從沈溪那兒套取的情報不多,除了城塞內親眼所見外,其餘涉及到交換俘虜時沈溪所提條件,根本就是獅子大開口,亦思馬因完全沒放在心裡,他絕對不同意在大軍將土木堡團團圍住的情況下,放沈溪回居庸關。

在亦思馬因心中,沈溪是心腹大患,務必除之而後快。

“昭使言及,明朝有援軍陳兵居庸關,隨時會向宣府進兵?”

當亦思馬因看到這消息時,神色變得謹慎起來。這消息非常突兀,讓人極爲震驚,對於韃靼的整體戰略有巨大的影響。

但亦思馬因根本就不相信,因爲從之前獲得的方方面面情報看,明朝對於韃靼軍隊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計劃並未察覺,到現在大明仍舊沒有援軍出關的消息便是證明。

當然,除了土木堡沈溪那幾千人馬。

沈溪的兵馬說多不多,說少居然能勝過火綾統率的四千精騎,一時間還無法殲滅,好似如鯁在喉,無法下嚥也吐不出來,不上不下,讓亦思馬因感覺非常的不舒服。

亦思馬因問一旁的幕僚:“張家口堡的戰報,可有傳來?”

幕僚回道:“回國師,張家口堡戰事仍舊處於膠着狀態,大汗已下令,必須在三日內攻陷張家口堡,隨後大軍南下會攻宣府!”

亦思馬因臉色微沉,現在計劃展開並不像他跟達延汗巴圖蒙克預料那般一帆風順。

張家口堡遭遇了大明守軍前所未有的頑強抵抗,韃靼軍隊連續十日攻城未有所得。明軍在長城關隘內外均遭到韃靼軍隊攻擊,多處城塞被搗毀的情況下,依然通過反擊和巷戰,堅守了十天以上,明軍的堅韌可見一斑。

張家口堡無法拿下,蒙古各路人馬也就無法通過外長城關隘,繼續南下攻打宣府,使得亦思馬因只能封鎖宣府周邊通往各處交通要道,防止宣府鎮遭到圍攻的消息泄露出去。

亦思馬因一邊調查沈溪軍中的情況,一邊調查大明朝廷的動向,以確定明朝是否反應過來派出援兵往援。

當亦思馬因知道明朝有可能會派援軍後,變得非常的謹慎,畢竟這是他信任的“昭使”從明軍大營刺探來的情報,不敢麻痹大意,馬上安排人去搜集居庸關周邊斥候反饋的消息,因爲之前傳回的各種訊息衆多,很多情報都未來得及整理,除非是發現大批兵馬調動,否則他不可能連雞毛蒜皮的小事都去關注。

“國師,這是居庸關近來的戰報彙總,請您查閱!”

幕僚在詳細整理居庸關周邊的情報後,把用隻字片語連接起來的情報,送到亦思馬因的身前。

亦思馬因在衆多繁瑣的情報中搜尋半天,始終沒找到什麼有價值的訊息。

“沈溪狡詐無比,多半隻是信口胡說,明朝若派出援兵,必然是想打我們個措手不及,如今沈溪說出來,豈不是畫蛇添足?”亦思馬因放下心來,居庸關的確沒有明軍大規模調動的跡象。

就在亦思馬因覺得側後方不會出問題時,幕僚又拿來一份戰報,道:“國師,這是剛接到的戰報,說是在內長城居庸關一線,有大批兵馬調動的跡象,並且有部分糧草從居庸關左近起運!”

“大批兵馬?糧草?”

亦思馬因一把奪過幕僚手中的戰報,仔細打量,臉色變得鐵青,似乎沈溪所說的事,得到了印證,明軍的確有了動向,援兵已抵達內長城一線,三軍未動糧草先行,糧草已經籌備完畢,下一步應該就是出兵。

亦思馬因厲聲道:“孤證不立,多派斥候前去調查!”

其後幾天,更多情報傳到亦思馬因手中,一方面是張家口堡戰事趨緊,大明在張家口堡的防禦逐漸削弱,眼看外長城最重要的關隘就要告破,而另一邊,則是居庸關周邊兵馬調動頻繁的奏報。

“看來不得不從宣府城和張家口堡中選擇一個重點,優先攻略了。”亦思馬因升帳議事時,將明軍有所動向的情況提出,然後乾綱獨斷,做出新的戰略部署。

韃靼軍隊暫且放棄攻打宣府城,以監視爲主,主力往北馳援張家口堡,爭取在兩三天內將張家口堡攻陷;另一方面,出兵六千,跟之前出擊的五千騎兵,合起來一萬一千左右韃靼兵馬,圍攻土木堡,順帶阻止沈溪跟居庸關明朝援軍會合。

“如果沈溪得到援軍,必會在我們背後掀起波瀾,此人是明朝大臣中最危險的人物!”亦思馬因在給達延可汗巴圖蒙克的信函中,如是寫道。

……

……

蒙古人對於沈溪這個對手,給予了充分的尊重,因爲沈溪具備一個軍事家的頭腦,不僅敢於孤軍深入,還能以弱勝強屢屢創造奇蹟,令韃靼人寢食難安。

沈溪就好像一根針,紮在韃靼人肉上,可惜韃靼人此時尚且無法騰出手來拔除沈溪這根針,只能分出部分精力先穩住,不讓針扎得更深,但若這根針後面再有強大的推力,那韃靼人必須要分出更多的精力應對。

如此結果,就是令韃靼人不能將所有精力全放在攻打張家口堡和宣府鎮上,亦思馬因之前堪稱完美的計劃因此受阻,到現在已經是疲於應付。

亦思馬因原本認定沈溪是被明朝閒置的棋子,是沈溪利用自己的聰明才智才爭取到領兵到宣府支援的差事,明朝皇帝和重臣不會相信沈溪這樣一個沒資歷、沒聲望的小子,等到居庸關有大批兵馬調動的消息傳到亦思馬因耳中,亦思馬因才意識到可能是被明朝給欺騙了,也許沈溪是明朝故意放出的誘餌,後續大批援軍纔是隱藏的殺着。

殊不知,所謂“援軍”,不過是沈溪派出十多名官兵,利用晚上取水的機會,沒有走官道,而是分散抄小道,從永定河峽谷經鎮邊城所將西北戰事消息傳到居庸關,利用居庸關內守將——隆慶衛衛指揮使李頻自編自導的一場戲。

這齣戲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爲了麻痹韃靼人,以爲明朝方面有了防備。

沈溪要求李頻一方面向朝廷報告宣府遇險的消息,一方面迅速從周邊的昌平州、懷柔、順義和渤海所抽調兵馬,然後在確保居庸關安全的情況下,將涌入關中的難民組織起來,扮成軍隊,在居庸關周邊做出一副兵馬大規模調動的跡象。

因爲韃靼斥候本身不具備探查居庸關內明朝人馬來源的能力,只能有事說事,使得亦思馬因這樣的老狐狸,也沒料到這一切不過是沈溪的陰謀。

在亦思馬因這樣的聰明人心目中,沈溪這樣同級別的對手做任何事都應該有其目的,所以他覺得沈溪沒必要故意導演這麼一場戲,畢竟他沒法親眼見證,無法斷定情報真僞,只能按照最壞的情況進行戰略部署。

如此一來,亦思馬因只能被動調動兵馬,防備沈溪跟援軍匯合,這樣就造成一個結果,原本處於韃靼圍攻中的宣府城得到暫時的喘息之機。

張家口堡如今已到危如累卵的地步,宣府鎮卻在經歷亦思馬因的強攻後歸於平靜。此時若宣府守軍立時分兵援救張家口堡,戰局可能會發生根本性逆轉。

但大明各路人馬歷來的習慣,就是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同爲宣府鎮轄地,宣府在韃靼撤兵、外面僅僅只有少數兵馬監視的情況下,仍舊閉城不出,錯過援救張家口堡最佳時機,進而導致其後自身的覆滅。

而沈溪這邊的壓力陡然間增大,原本城外就有五千韃子騎兵,結果一夜間又增加六千,光是城外的韃子騎兵數量就過萬。

一萬一千騎兵,打六千剛剛恢復建制戰力堪憂的步兵,還是在幾乎不設防的大明遺棄廢城的土木堡,這場戰事對於沈溪來說沒有任何勝算。

原本韃靼人此時就可以強攻土木堡。

土木堡的防守強度可比張家口堡和宣府低了不知道多少,但偏偏韃靼人對土木堡有着莫名的畏懼,因爲就在十多天前,韃靼軍中非常強悍的女將火綾,就在這裡折戟沉沙,遭遇人生最慘痛的慘敗,不但全軍覆沒,還令自己淪爲戰俘。

沈溪用區區六千人馬,先是殲滅韃靼四千騎兵,而後牽制一萬一千韃靼騎兵主力,說出去都沒人敢相信。

如今等於是亦思馬因親率四萬人馬,分出三分之一以上的兵力跟沈溪周旋,剩下的除了圍攻張家口堡外,已經無心圍攻宣府。如果此時大明果斷出兵,與沈溪匯合後迅速北上,那麼亦思馬因在內外交困沒有退路的情況下,只能接受戰敗的命運,大明挾一場大勝果斷出兵草原,那麼封狼居胥的奇蹟就將上演。

可惜,一切都沒有如果,有的只是無盡的遺憾!

一切,還是要靠沈溪來扭轉乾坤,改變大明的命運!

*************

ps:第二更!

今天還有一章,天子繼續求雙倍月票支持!

第一五三九章 暗流涌動第五二七章 盛唐弱宋(第二更)第五三八章 有心無力(第三更,賀盟主)第一八二八章 先來的戰報第二一八章 真才實學(第五更)第一四三〇章 邵陽巷戰第一六八一章 初來貴地第一三四八章 生病還是中毒第一二一章 商會聯盟雛形第二六六三章 武功治國第二四〇九章 正月雪第一六六七章 多說無益第一八〇章 難測江湖事第二一一九章 無助第一一六四章 血戰(上)第一四六一章 規劃好的路第二一四五章 待遇差別第五四五章 不受待見的副使(第二更)第二〇七六章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第一三八章先進技術你學不來第一三三一章 得嘗所願第三五〇章 捷報(第七更)第九三四章 請罪第八十四章 紙終抱不住火第二〇六八章 故人第二三一三章 總有混子第一六八四章 有仇必報第三四九章 有力無腦(第六更)第二二五六章 後患無窮第一八〇二章 給臉第一七二二章 歸途難第九八九章 針鋒相對(第二更)第二五二九章 三面合圍第一六六六章 強硬第一二三章 最後幸福夜第二二九四章 翻臉不認人第二六三九章 困局第一〇七三章 尊敬(求月票)第二三四三章 莊家和散戶第二二六〇章 慶典第二一四五章 待遇差別第二〇一章 救人第一〇九一章 騾車陣第二三〇七章 荒村帝王第一六〇八章 家事第一五六五章 荒唐伊始第七二七章 事情不好收場第二五三二章 下一步計劃第一二六八章 搞平衡第三八二章 嚴嵩是個暴脾氣第四五九章 大宴(第八更,謝所有書友)第二一四一章 憂慮第一六〇二章 爲官不易第一九七七章 即將到來的午朝第二四三章 女兒家心思(第七更)第八十二章 小城武俠熱第二一七四章 王帳定兵第一五六四章 選後第二四〇八章 傲慢與偏見第五〇二章 熊孩子(第二更)第二六五七章 無須避諱第二一五五章 癲狂人癲狂事第一七四四章 滴水不漏第一一六二章 自薦枕蓆第一六九六章 借刀殺人第二〇七四章 套路第一七三五章 殺回京城第一〇八六章 殺夫仇,丟刀恨(第二更)第一六七〇章 差事第二五二八章 頓悟第一〇七五章 未雨綢繆(第二更)第六七七章 買人第二四七〇章 小鬼難纏第一二九七章 和諧的觀禮第二五九一章 皇后要和離?第一四七九章 超出認知第一九五四章 得意忘形第二四七〇章 小鬼難纏第一八一八章 爭權第六十章 買丫鬟第五四三章 任君採擷(第三更)第九一九章 臨出征贈禮(第四更)第二六七五章 如爾所願第一三三七章 總有人情世故第一一二章 技術決定一切第二六二八章 熬出來了第二四九五章 滾滾財源第一一六章 來自府城的求助第二六三一章 戰爭賠償第一六〇九章 能人第四七二章 你幫我,我幫你(第六更)第七十章 老爹有“外遇”?第三八五章 太學入學(第三更)第二五八八章 海瑞難做第九三七章 陸路行軍第一八五一章 頂層改革第五三二章 教唆綁架(第二更)第二四九八章 要錢第一四一一章 至孝第二五六九章 不用自謙
第一五三九章 暗流涌動第五二七章 盛唐弱宋(第二更)第五三八章 有心無力(第三更,賀盟主)第一八二八章 先來的戰報第二一八章 真才實學(第五更)第一四三〇章 邵陽巷戰第一六八一章 初來貴地第一三四八章 生病還是中毒第一二一章 商會聯盟雛形第二六六三章 武功治國第二四〇九章 正月雪第一六六七章 多說無益第一八〇章 難測江湖事第二一一九章 無助第一一六四章 血戰(上)第一四六一章 規劃好的路第二一四五章 待遇差別第五四五章 不受待見的副使(第二更)第二〇七六章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第一三八章先進技術你學不來第一三三一章 得嘗所願第三五〇章 捷報(第七更)第九三四章 請罪第八十四章 紙終抱不住火第二〇六八章 故人第二三一三章 總有混子第一六八四章 有仇必報第三四九章 有力無腦(第六更)第二二五六章 後患無窮第一八〇二章 給臉第一七二二章 歸途難第九八九章 針鋒相對(第二更)第二五二九章 三面合圍第一六六六章 強硬第一二三章 最後幸福夜第二二九四章 翻臉不認人第二六三九章 困局第一〇七三章 尊敬(求月票)第二三四三章 莊家和散戶第二二六〇章 慶典第二一四五章 待遇差別第二〇一章 救人第一〇九一章 騾車陣第二三〇七章 荒村帝王第一六〇八章 家事第一五六五章 荒唐伊始第七二七章 事情不好收場第二五三二章 下一步計劃第一二六八章 搞平衡第三八二章 嚴嵩是個暴脾氣第四五九章 大宴(第八更,謝所有書友)第二一四一章 憂慮第一六〇二章 爲官不易第一九七七章 即將到來的午朝第二四三章 女兒家心思(第七更)第八十二章 小城武俠熱第二一七四章 王帳定兵第一五六四章 選後第二四〇八章 傲慢與偏見第五〇二章 熊孩子(第二更)第二六五七章 無須避諱第二一五五章 癲狂人癲狂事第一七四四章 滴水不漏第一一六二章 自薦枕蓆第一六九六章 借刀殺人第二〇七四章 套路第一七三五章 殺回京城第一〇八六章 殺夫仇,丟刀恨(第二更)第一六七〇章 差事第二五二八章 頓悟第一〇七五章 未雨綢繆(第二更)第六七七章 買人第二四七〇章 小鬼難纏第一二九七章 和諧的觀禮第二五九一章 皇后要和離?第一四七九章 超出認知第一九五四章 得意忘形第二四七〇章 小鬼難纏第一八一八章 爭權第六十章 買丫鬟第五四三章 任君採擷(第三更)第九一九章 臨出征贈禮(第四更)第二六七五章 如爾所願第一三三七章 總有人情世故第一一二章 技術決定一切第二六二八章 熬出來了第二四九五章 滾滾財源第一一六章 來自府城的求助第二六三一章 戰爭賠償第一六〇九章 能人第四七二章 你幫我,我幫你(第六更)第七十章 老爹有“外遇”?第三八五章 太學入學(第三更)第二五八八章 海瑞難做第九三七章 陸路行軍第一八五一章 頂層改革第五三二章 教唆綁架(第二更)第二四九八章 要錢第一四一一章 至孝第二五六九章 不用自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