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三六章 皇后的囑託(第一更)

雖然張皇后看起來溫婉賢淑,但史書記載她非常善妒,加上性格活潑開朗,能慰藉自小在皇宮鬥爭陰影中長大的朱祐樘的心靈,才令二人一直相濡以沫,不離不棄。

但本身,張皇后還是非常有能力的女人,不但體現於丈夫面前固寵,更有她爲孃家人爭取到的權益,還有她日後輔佐朱厚照,迎嘉靖皇帝繼位等等。

所以沈溪不敢對這女人有任何小覷,眼下還對你恭維異常,或許回頭就會厲色斥責,甚至降罪。

張皇后笑道:“沈卿家才學好,如今又是東宮講師,少年便登高位,風流倜儻,以後想必是世家小姐青睞追逐的對象……回頭啊,指不定陛下會給沈卿家賜婚呢。”

皇后不會無端關心一個臣子的婚事,除非皇后這邊已有合適的嫁給他的女子人選,但沈溪沒聽說張家還有待嫁的閨女。

沈溪趕緊道:“回皇后,臣少年時定下婚事,如今已迎娶過門。”

“哦?”

張皇后聽了,不由啞然失笑,“那倒是本宮多此一舉了,不過想想也是,沈卿家的家人想必對卿家期望甚高,希望早點兒開枝散葉,如今沈卿家功成名就,自然可以盡享溫柔。”

沈溪唯唯諾諾應了,張皇后又道,“太子的學業,還得沈卿家多多費心纔是。”

終於說到正題上來了!

沈溪知道後面張皇后應該是有話要講。

弘治皇帝剛剛因爲朱厚照捉弄王鏊一事,對太子加以懲罰,如今朱佑樘身體日漸衰弱,培養繼承人比什麼都重要,太子學業便被提到重中之重的地位。如今太子惡作劇,弘治皇帝得好好安慰一下王鏊等老講官,免去他們的後顧之憂,張皇后這邊則負責召見沈溪這個讓太子露臉的少年講官。

沈溪行禮道:“臣必當鞠躬盡瘁。”

張皇后擺擺手:“鞠躬盡瘁大可不必,只是太子如今……太過頑劣,陛下和本宮想讓他早些定下心來,可這孩子……生在皇宮內苑,與平常百姓人家的孩子不同,他豈能體諒到帝王家的艱辛?”

“本宮不是要爲難沈卿家,在太子衆位先生中,只有沈卿家最得本宮的心意,沈卿家對太子還有救命之恩……”

沈溪恭恭敬敬行禮:“臣不敢當。”

“有些話,對外人不能說,沈卿家算是自己人,太子病重時,本宮感覺生無可戀,恨不能隨他去了,最後太子轉危爲安,別人都道太子有上天保佑,可若不是沈卿家獻藥,就算再保佑又如何?”

張皇后說到這裡,臉上竟然涌現幾分悲慟,眼睛也紅了起來。照理說,她一個皇后,不該在臣子面前如此失態。

沈溪心想,這大約是張皇后拉攏人的手段,非常高明。在他面前連泣帶訴,會讓他覺得自己深得皇后信任,做事加倍用心。

沈溪不敢在獻藥的事情上居功,就好似謝遷所言,此事弘治皇帝不想張揚,好處拿到手就算了,帝王可不會因此而記住你的功勞。

張皇后作勢輕拭眼淚,又輕嘆道:“如今沈卿家教太子讀書,他卻頑劣不堪,公然在課堂上玩火。沈卿家要時常提點,就好似平常人家的孩子一般,讀書不用功,該罵就罵,該打就打,不能因他是太子而有所寬宥。”

“沈卿家是從普通人家出來的,應該深知先生管教學生的方法,只有嚴師才能出高徒,沈卿家可明白?”

說真的,沈溪確實不太清楚張皇后說這番話的用意。

說是可以打罵,但這卻並非張皇后的本意,沈溪可是知道張皇后有多寵溺朱厚照這個兒子,連她自己都捨不得,卻讓先生來打,明顯是口不對心。

沈溪道:“臣以爲,要教導好太子,打罵之法並不可取。”

“哦?”

張皇后果然馬上來了興致。

或許關於“黃荊條子出好人”是朱祐樘交待下來的,屬於她不得不對沈溪交待的內容,但她本心並不情願,“沈卿家且說來聽聽。”

沈溪正色道:“臣以爲,太子天資聰慧,比之普通百姓人家的孩子更有天分,只是上天賜予太子聰慧,太子卻未用在學習之途。不若以開導爲主。”

張皇后搖頭苦笑:“若能開導,何須讓陛下和本宮操心?”

沈溪道:“太子天性好動,但不至於頑劣,太子之所以不好好學習,全是身邊人縱容所致,若皇后將太子身邊侍奉之人悉數撤去,讓太子獨處,或許會令太子性格有所轉變。”

“嗯?”

張皇后沒聽懂沈溪的話,“將太子侍從撤去,太子日常起居誰來照顧?”她居住在坤寧宮,恨不能每天都去東宮看望兒子,可畢竟朱厚照已經出閣,得像大人一樣分府居住,然後接受各種帝王教育。

到現在張皇后兀自覺得太子身邊照顧的人少了,沈溪卻說把東宮的侍從撤去,她怎麼都接受不了。

沈溪心想,你兒子頑劣,完全是你們父母把他給嬌慣壞的……你把他身邊的人撤了,看他平日裡跟誰玩?等他覺得老是自己一個人沒意思,還不是得乖乖去讀書?

沈溪道:“可以找一兩名老宮女前往照顧。”

若是派幾個老太監過去,這些老太監一個個精明無比,爲固寵肯定會繼續想方設法哄太子玩,但若換幾個老宮女去,就算她們有心,也沒那精力和體力。

張皇后想了想,沒有直接回絕,但顯然她認爲如此不妥。

張皇后臉色稍顯嚴肅,到了這個地步,她覺得沒有必要再拐彎抹角隱藏召見沈溪的目的:

“沈卿家,太子學業固然重要,品德卻是修身之本,昨日太子突然對王學士無禮,你可知曉?”

沈溪心想,這是要對我加以責難嗎?當下回道:“臣已有聽聞?”

張皇后道:“王學士總在陛下面前說你的不是,認爲你只會教太子玩樂,先說促織,又引薦蹴鞠,太子這些日子沉溺蹴鞠,長此以往只怕無心向學。沈卿家,你既爲人臣,可不能爲了哄太子,總是教他玩樂之法啊!”

沈溪能感受到張皇后語氣中的責備之意,這是先給自己顆甜棗,再給一棒子嗎?沈溪唯唯諾諾應了。

張皇后笑了笑,“不過本宮能理解沈卿家,你年歲不大,想來孩提時也曾有過跟太子一樣的境遇,只是沈卿家家教森嚴,才令你不至誤入歧途。可太子到底跟普通人家的孩子不同,若是沈卿家……肯把自己的知識傾囊相授,太子將來必然會有所作爲……”

說來說去,都是太子學業的問題,沈溪覺得張皇后分明是話裡有話。

或許皇后覺得,之所以他能給太子上幾堂課,就讓太子在大臣面前露臉,是因爲他的才學底子高,自那以後太子學業駐步不前,卻是因爲他有意把知識藏着掖着。沈溪心說這可真是冤枉我了,我不過是按照王鏊的囑咐,用刻板的方式教導太子,至於學得好又或者學不好,那不是太子領悟力高低的問題,而是太子願不願意學。

沈溪道:“臣自當盡心盡力。”

此時除了表明態度,沈溪也沒什麼別的好說。

張皇后說了半晌,有些疲乏了,喝了口茶,卻有宮女進來奏稟:“皇后娘娘,老夫人請您過去……”

在皇宮裡,是沒有“老夫人”這封號的,但沈溪卻知道宮女口中的老夫人是張皇后的親生母親。張巒死了後,張皇后怕母親在家孤單寂寞,便將母親接到皇宮來居住,儼然把母親當作是皇太后一般。

“知道了。”

張皇后起身,看了沈溪一眼,卻又一嘆,似乎對沈溪的應答不太滿意,最後她只是交待一聲,讓幾名太監幫沈溪把禮物送到宮門口,自己則在宮女的簇擁下去見母親。

問明沈溪住家的街坊名後,幾名太監陪同沈溪自東華門、東上門出宮。

前面有專門的太監引路,幾個拿着禮物的太監跟在後面,沈溪一直想找機會跟沈明有說句話,但卻找不到機會,直到出了東安門,幾個太監想把禮物放下回宮,但四處看看,發現沈溪獨自前來皇宮,根本無法將禮物帶走。

“哎呀,這下可麻煩了,皇后賞賜的東西不能隨意放在地上啊,那可是大不敬!來人,去給沈大人找輛馬車來,幫沈溪把東西送回府去。”

想要在皇宮附近租到馬車無異於癡心夢想,太監們紛紛忙碌開來,沈溪想趁機跟沈明有說句話,但沈明有卻不給他機會。

沈溪大概明白了。

估摸沈明有今時不同往日,覺得無顏再見沈家人,就算知道沈溪如今高中狀元,也沒有跟沈溪聯絡的想法。

沈溪沒有勉強,既然沈明有裝作若無其事,他再去強求就不恰當了……既然進宮了,沈明有肯定被淨身,如今沈溪可是有家有室的男人,自然知道去勢的男人有多悲慘!就是不知沈明有是主動還是被動接受進宮當太監的命運?

若是被人強迫,那真夠慘的!

“壽寧侯來了?給侯爺請安。”

就在沈溪在宮門口等太監去尋找馬車時,張鶴齡邁着大步到了東安門外,見到沈溪,張鶴齡笑着拱拱手:“沈中允進宮爲太子授課?”

沈溪總不能說是皇后請他,可這天並不是他給太子教課的日子,只能拱拱手行禮,卻沒回答張鶴齡的問題。

張鶴齡打量太監們手上的禮物,大概明白什麼,微微一笑,笑容中帶着幾分傲慢自得,隨後進宮去了。沈溪微微搖頭,側眼一看,卻見沈明有望着張鶴齡的背影,目光中帶着幾分仇視。

難道二伯落得如今這下場,系張鶴齡所爲?

倒是旁邊一位老太監還在嘿嘿笑着,嘴上絮絮叨叨:“壽寧侯又進宮去了,這大明的國舅爺,誰能如壽寧侯這般受到恩寵?這宮門,就如同是他自己的家門一樣呢。侯爺每次進宮,我等都少不了好處!”

************

ps:第一更送上!

估計是長久爆發,天子精神有些疲倦,今天愣是睡到九點半才起牀……不好意思,更新晚了,請大家原諒!

咱們的書出人意料,依然掛在首頁暢銷榜上,天子決定今天繼續爆發,保底兩更,爲新盟主“魚子醬喲”大大加更一章,再爲所有書友加更一章!至於第五章,還是視成績而定,越多,越多,更新也就越多哦!

天子繼續求一切支持,感激不盡!

第三十二章 喬遷之喜第一三四四章 擔心第二〇三一章 王瓊進京第二三九六章 唯一人選第八六〇章 是時候出手了第二六六七章 演一場第二四四三章 歸寧第一三四九章 撕破臉第八三六章 借衙門審案第一〇三七章 打鐵還得自身硬(第四更)第一五〇七章 送糧第二三六三章 謀逆案第四三二章 侯府請柬(第三更)第九八八章 三老議兵(第一更)第一四六〇章 又添新兵第一七二二章 歸途難第七五九章 好死不如賴活(第三更)第一〇八一章 銘記歷史的土木堡第二十三章 滿城硝煙楊家將第二三〇五章 大人物第八〇九章 旅途(第二更)第一五一章 大病是災,小病是福第四五二章 喜從悲來(第一更)第一四七三章 僵持第二三七三章 不栽贓不成案第九四七章 佯攻南澳島第一四二三章 慢慢打,不着急第一五三二章 計較第一六六〇章 不得不妥協第七〇六章 培養心機(第四更)第九五七章 挑唆之罪第二五八一章 權臣第一四二五章 將計就計第二六〇七章 體面第一三二五章 未知最可怕(第三更)第一四〇一章 就是任性第一二七二章 朝議第一八九六章 雷霆之怒第二五二八章 頓悟第二三〇一章 閨中事第八五三章 刑獄行家(第二更)第二二九六章 誰愛去誰去第一七五五章 並無隔夜仇第九五五章 遠行計劃第五〇七章 使節與番僧(第一更)第一八一八章 爭權第二一八章 真才實學(第五更)第二四六一章 山火第八四五章 大明鹽政第一五六九章 功成北返第九八八章 三老議兵(第一更)第二五三九章 你回我走第一九二二章 連番籌劃第二〇六三章 荒唐事第一四〇六章 白撿第八八四章 上川山和烏豬山第一五二〇章 全靠演技第一二九章店招第十八章 師兄弟第二一四〇章 又到賺錢時第三七八章 相見不見(第四更)第六十九章 扮豬不吃虎第二五三五章 出人意料的禮遇第二四六章 生是一家人(第十更)第二十六章 蒙學第二六〇章 相親和武舉(第四更)第六二三章 未來的工部尚書(第三更)第九六三章 招安第一一四二章 內外交困第一六五三章 劉謝之分第二六五三章 利用第三九五章 鬥畫(第五更,賀盟主磊洋)第一〇〇五章 沈家的寶貝第七六六章 最期冀的人第一二六五章 有樣學樣第一九九七章 失心瘋第一九〇三章 狼來了第一七五七章 小聰明第一六四七章 北上之路第一七五六章 掛牌開張第一二八五章 沈家分“贓”第二五八一章 權臣第三十七章 周旋(求下三江票)第五七六章 分家伊始(第一更)第一三三五章 言盡於此第七二〇章 大人請自重第一八六二章 拿出證據來第一二二五章 以小博大第五三七章 江櫟唯的氣憤(第二更)第七五四章 鄉試閱卷(第一更)第二六六七章 演一場第二二七七章 選拔第二四六五章 區別第一五六八章 老資歷第一一九二章 承諾第一八三章 籠絡第二一四八章 認義父第二一九四章 聯名第五五九章 上了賊船(第四更,謝書友)第一四六三章 安逸生活
第三十二章 喬遷之喜第一三四四章 擔心第二〇三一章 王瓊進京第二三九六章 唯一人選第八六〇章 是時候出手了第二六六七章 演一場第二四四三章 歸寧第一三四九章 撕破臉第八三六章 借衙門審案第一〇三七章 打鐵還得自身硬(第四更)第一五〇七章 送糧第二三六三章 謀逆案第四三二章 侯府請柬(第三更)第九八八章 三老議兵(第一更)第一四六〇章 又添新兵第一七二二章 歸途難第七五九章 好死不如賴活(第三更)第一〇八一章 銘記歷史的土木堡第二十三章 滿城硝煙楊家將第二三〇五章 大人物第八〇九章 旅途(第二更)第一五一章 大病是災,小病是福第四五二章 喜從悲來(第一更)第一四七三章 僵持第二三七三章 不栽贓不成案第九四七章 佯攻南澳島第一四二三章 慢慢打,不着急第一五三二章 計較第一六六〇章 不得不妥協第七〇六章 培養心機(第四更)第九五七章 挑唆之罪第二五八一章 權臣第一四二五章 將計就計第二六〇七章 體面第一三二五章 未知最可怕(第三更)第一四〇一章 就是任性第一二七二章 朝議第一八九六章 雷霆之怒第二五二八章 頓悟第二三〇一章 閨中事第八五三章 刑獄行家(第二更)第二二九六章 誰愛去誰去第一七五五章 並無隔夜仇第九五五章 遠行計劃第五〇七章 使節與番僧(第一更)第一八一八章 爭權第二一八章 真才實學(第五更)第二四六一章 山火第八四五章 大明鹽政第一五六九章 功成北返第九八八章 三老議兵(第一更)第二五三九章 你回我走第一九二二章 連番籌劃第二〇六三章 荒唐事第一四〇六章 白撿第八八四章 上川山和烏豬山第一五二〇章 全靠演技第一二九章店招第十八章 師兄弟第二一四〇章 又到賺錢時第三七八章 相見不見(第四更)第六十九章 扮豬不吃虎第二五三五章 出人意料的禮遇第二四六章 生是一家人(第十更)第二十六章 蒙學第二六〇章 相親和武舉(第四更)第六二三章 未來的工部尚書(第三更)第九六三章 招安第一一四二章 內外交困第一六五三章 劉謝之分第二六五三章 利用第三九五章 鬥畫(第五更,賀盟主磊洋)第一〇〇五章 沈家的寶貝第七六六章 最期冀的人第一二六五章 有樣學樣第一九九七章 失心瘋第一九〇三章 狼來了第一七五七章 小聰明第一六四七章 北上之路第一七五六章 掛牌開張第一二八五章 沈家分“贓”第二五八一章 權臣第三十七章 周旋(求下三江票)第五七六章 分家伊始(第一更)第一三三五章 言盡於此第七二〇章 大人請自重第一八六二章 拿出證據來第一二二五章 以小博大第五三七章 江櫟唯的氣憤(第二更)第七五四章 鄉試閱卷(第一更)第二六六七章 演一場第二二七七章 選拔第二四六五章 區別第一五六八章 老資歷第一一九二章 承諾第一八三章 籠絡第二一四八章 認義父第二一九四章 聯名第五五九章 上了賊船(第四更,謝書友)第一四六三章 安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