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〇〇章 新官上任右中允(第十三更)

明朝詹事府的主要職責,在於統府、坊、局之政事,以輔導太子,跟翰林院同屬編修、治學體系之下,但因詹事府多是負責皇后、太子日常之事,使得詹事府受外戚勢力影響最大,朝中傳奉官多是出自於此。

詹事府中的官員,基本可分爲上教導、下侍從,即詹事府內中上層的官員爲翰林出身的治學官,中下層則爲照顧太子起居的侍從官。

到弘治十二年太子朱厚照八歲時,東宮上下的侍從官除了太監外,其餘官吏基本成爲外戚一黨。

沈溪這個右春坊右中允基本屬於詹事府上下層官員夾縫中間的職位,平日既要跟隨太子,起到照顧和監督的職責,又要負責記錄起居、伴讀,使得沈溪的處境極爲尷尬。

嚴格說起來,沈溪算不得太子的先生,沒有規勸教導太子的權限,也沒有陪太子日常遊玩的權力,他想用自己的方法去引導未來的天子,基本上屬於有心無力。

如今東宮裡外戚一黨安插進來的傳奉官,基本個個都是趨炎附勢阿諛奉承之輩,他們對朱厚照這個小主子恭維至極,養成朱厚照很不好的行爲習慣,令朱厚照貪玩成性,自私自利。

六月十八,沈溪這個正六品的詹事府右春坊右中允走馬上任。

明朝中葉,太子的居所是在東華門和文華門之間的擷芳殿,往北是從文淵閣流出的內金水河,河上有白石橋三座,過橋往北有三道琉璃門,俗稱三座門。

明朝擷芳殿在嘉慶十年被大火焚燬,後來在擷芳殿的基礎上重建了一所太子宮殿,改稱慈慶宮,這裡也是清朝供阿哥們居住“南三所”所在。

沈溪每天辦公的衙所是在詹事府右春坊,但除了少數時間要開會或準備文案外,其實並不用去右春坊,因爲他的日常工作都在擷芳殿內,手上拿着紙筆,隨時將太子的起居記錄下來,這纔是他的本職所在。

從理論上來說,沈溪現在跟在太子身邊跑腿跟班的差不多,但又不能表現得太過礙眼,無論太子做什麼事都跟他沒關係,他也不需要引起太子的注意。

沈溪有時候會想,他大概就跟一個太子生活的旁觀者差不多,太子無論做什麼他都可以跟着,但他不能打攪太子,太子也全當沒他這個人。

這讓沈溪覺得很尷尬。

太子洗澡的時候要不要進去?

太子出恭的時候要不要跟着進去?

這問題很讓人頭疼!

好在如今太子年歲尚幼,不存在臨幸宮女的問題,若是太子長大幾歲,而他還要在這個職位上多幹幾年,太子在前面跟宮女胡天黑地,而他則要在後面記錄,這種差事可真是讓他覺得嗚呼哀哉。

詹事府中,以吳寬居尊,吳寬今年六十四歲,是成化八年會試會元和殿試狀元,如今官居詹事府詹事,正三品的大員,在朝中地位基本僅次於七卿,連皇帝和皇后見到他都要客客氣氣。

在吳寬之下,是少詹事二人,爲正四品,翰林院侍讀學士王鏊就身兼詹事府少詹事。

再往下,是左右春坊,各設大學士、左右庶子、左右諭德各一人,官秩爲正五品。

左右春坊的大學士、庶子和德諭,在順天府鄉試、禮部會試時,會充當主考官和同考官,地位不低,若充當太子講官,那地位更加尊崇,相當於太子的先生。

再往下,就是左右中允各二人,也就是當前沈溪擔當的差事。

沈溪所在的右春坊,他的直屬上司是右春坊右德諭王華。此人在歷史上不算有名,但卻是成化十七年狀元,他的長子沈溪可熟悉得緊,正是明朝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和軍事家,陸王心學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的王守仁。

跟王守仁的老爹共事,沈溪沒想到會這麼巧。

王華三十五歲中狀元,跟沈溪一樣授的是翰林修撰,到如今十八年過去,不過是正五品的右春坊右德諭,沈溪才上任兩個月,就遷到右春坊右中允的位子上。

王華到底是讀書人,待人友善,平日他行的是督導太子學問之責,但因太子年少貪玩調皮,以王華這種老好人的狀態,最多是去跟太子講他該講的知識,至於太子聽不聽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沈溪交了自己從吏部領來的官牒,然後便正式履行職責。

與他一同前去擷芳殿的是跟他屬於一班的左中允靳貴。

要說靳貴這個人,精心研究過弘治朝政的沈溪並不陌生……靳貴是弘治三年進士,名列一甲第三名探花,授翰林編修,他在弘治朝一直在翰林院與詹事府做事,到朱厚照繼位後,他得升禮部侍郎,是少數與劉瑾交惡但能保全己身之人。到正德九年,靳貴以文淵閣大學士入閣,成爲內閣輔政大學士。

來日的閣老,如今跟沈溪同樣的官品,不過一個是右中允,一個是左中允。

靳貴年歲不大,如今才三十五歲,想他年紀輕輕就考中進士,在翰林院和詹事府這兩個清水衙門混跡十年,其中的平淡無味是別人難以理解的。

沈溪作爲一個後輩,晚靳貴九年中進士,如今卻跟靳貴官秩相同,這多少讓靳貴覺得面子掛不住,不過此人倒也豁達,跟沈溪言笑間,教授了沈溪一些身爲中允的經驗。

靳貴在太子出閣後便爲左中允,是一個經驗豐富的前輩,算是沈溪的入門師傅。

“……最重要的是記錄太子日常所學所講,陛下會時常查閱,並以此來考察太子學問,你我記錄時切不可懈怠。”

靳貴的意思,關於太子平常那些胡鬧事,能不記就不記,但學習的內容卻要做到事無鉅細,還要有所側重……不能跟講官所講內容違背,至於太子是否背下或者背熟,尤其要記錄好,皇帝會根據左右允中的記錄抽查太子的學問,凡是涉及到皇帝的文案,那都是重中之重。

靳貴很怕沈溪初來乍到,不懂得拿捏這種御覽文案的文字尺度,但他卻不知,由於前世的記憶,沈溪對於弘治皇帝喜好尺度的把握比起他更有經驗,之前幾篇上奏都恰到好處,否則斷不會才兩個月就官升一級。

沈溪聽靳貴說了半晌,看了看外面的天色已快到正午,不由問道:“時候不早,是否該過去了?”

靳貴輕嘆:“不急,太子大病初癒,陛下特許他午後進學,太子有午睡的習慣,待太子睡醒後,你我再過去不遲。”

這都病癒一個多月了,還沒好啊?

沈溪算是看出來了,朱祐樘夫婦對太子的寵愛簡直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或許是朱祐樘年少沒得到父愛,令他想加倍用關愛回報自己妻兒,不但對張皇后從一而終,甚至對太子也是寵溺有加。

不過站在工作的角度,太子睡完午覺纔讀書,那沈溪的工作時間,一天便不到兩個時辰,而且是工作一天休息一天,只需將太子在學堂上學習的內容記錄下來,至於太子平日那些嬉鬧遊玩之事,不用費心,皇帝和皇后也不想看。

“那陛下是否會時常過來走動?”沈溪追問。

靳貴微笑着搖頭:“除太子病重外,陛下少有往東宮來,平日陛下對太子學問督導,皆在文華殿內,屆時你我將要同往。”

沈溪點頭表示明白,太子平時在東宮居所內上課,不過遇上皇帝考察,太子就要到文華殿,那兒畢竟是太子出閣後的講學之所。

“那太子學業如何?”沈溪繼續問道。

靳貴滿臉苦笑,從這笑容中,沈溪便知道太子的學問馬馬虎虎。

朱厚照從小就有天下名師教導,他的先生,個個都是飽學的鴻儒,全都是進士、翰林出身,而且是一對一地開小竈,不用跟平常讀書人自幼去學塾那般學不學全靠自覺。

顯然朱厚照對於學習沒什麼興趣,他纔出生四個月就被立爲太子,至今沒人跟他搶皇位,而這兩年張皇后除了生下個公主早夭之外,肚子沒什麼動靜,而弘治皇帝的身體卻已是大不如前。

從古至今歷代王朝,朱厚照可以說是皇子之中最幸福和得寵的,老爹吏治清明,給他留下一個穩穩當當的江山,朝中盡是肱骨之臣,即便不理朝政江山也無憂。而且他自小就沒兄弟姐妹爭寵,到少年時就能繼承皇位,偏偏因成長條件太過優越,養成一身壞毛病,不然以他的聰明、機智、做事有擔當,絕對會成爲一代明君,名留青史。

不過太子如今尚且年少,弘治四年出生,到現在不過八歲,未來的可塑性很強。

沈溪知道,跟正常歷史最大的不同,是自己的出現,若想讓朱厚照迴歸正道,做一個發奮圖強的有爲明君,只能由他來加以引導,否則朱厚照還是會按照歷史既定的方向發展下去。

可是要將一個任性妄爲的太子拉回來,真的那麼容易嗎?

“太子身邊,所信任都有何人?”沈溪思索良久,再次問道。

靳貴不由啞然失笑。

新來的右中允問題多,是他早就料到的,太子是稚子,其實沈溪也沒大到哪兒去,在他看來,或者少年都有足夠多的好奇心吧。換做別人斷然不會這麼問,就算問了,他也不會詳細解答。

“太子身邊最得寵之人,乃是老太監劉瑾,你我平日還是少與此人接近,其人不好相與啊!”

提到劉瑾,靳貴臉上帶着幾分嫌棄,顯然太子平日胡鬧,便有劉瑾的縱容在內。

沈溪繼續追問:“那太子身邊可有沈姓的太監?”

這問題讓靳貴一愣,最後他搖搖頭,表示並未聽說過。

**************

ps:第十三更送上!

一天碼十三章已經完全超越了天子的身體和腦力極限,現在整個人渾渾噩噩,連一個字都寫不出來了,因此承諾的十五章最後兩章,將放到明天完成!

天子承諾,明天將繼續爆發!面對如此努力的作者,大家難道不來一波訂閱、和鼓勵嗎?

第二五七四章 藉口第二二一一章 開花彈第二一三二章 總歸一家人第四一六章 一查到底(第六更)第一七七章 敲山震虎第一二四章 上路第一三六一章 理清亂麻(第三更)第三〇四章 家無寧日(第四更)第六六三章 榆溪之戰(上)第二二九章 分身不暇(第四更)第一五六三章 順應潮流第二六七四章 知錯能改?第二二二一章 神話第二〇六九章 野心第二五四三章 漏洞百出第五五〇章 白馬客棧見故人(第一更)第三〇七章 門不當戶不對(第七更)第二六〇五章 不忍故人第二五七二章 改性子第一九四七章 暗潮第二二五五章 我要戰勝你第七二四章 跟皇帝搶女人第一五四三章 信任危機第二八七章 大有來頭(第六更)第一八九二章 各有立場第二五一四章 一層轉一層第二五七六章 觀念碰撞第一三一八章 迷茫與執着(第二更)第二二〇六章 矛盾第九七二章 千鈞一髮第二二〇二章 漫長的等待第四三四章 恩榮宴(第五更,爲所有書友)第六〇三章 追思會(第二更)第四七三章 明朝歷史消失的四年第三〇〇章 偶像的意義(第七更)第一三九七章 不省心第七四二章 太子的借據第二四五九章 行蹤第一九九九章 判若兩人第一八三〇章 落井下石第一四五二章 兩個沈家第一〇七章 年畫(求收藏)第二十四章 絕色佳人第二三八四章 移駕審案第八十章 火爆中的困境第三〇七章 門不當戶不對(第七更)第一五一八章 包在我身上第九四四章 大賊小賊第一四九四章 小事一樁第二〇五六章 誰對誰錯第一六三四章 無巧不成書第四十八章 一家生意兩家賺第二三二九章 特殊方式第一八二二章 視察第一三〇章開門不見喜第二二九六章 誰愛去誰去第九十五章 新鮮出爐第二四一章 求勝心切(第五更)第一五九四章 救高家唯一之人第一一五七章 沙盤演兵第一九九章 以棋會友第一四〇八章 太子回宮第二二八五章 皇帝潛逃第二三二一章 聯盟第七三三章 方法第七一二章 深得朕意(第一更)第二六五五章 沾光第七四八章 漸行漸遠(第二更)第一四三〇章 邵陽巷戰第一九一三章 中飽私囊第二六〇三章 杯酒釋兵權第六十八章 總把新桃換舊符第二六七二章 宣府見第二五八九章 安排第二五〇八章 寂寞旅途第二六二章 大獲全勝第一八七九章 有何陰謀第七七九章 一筆很划算的買賣第一六七三章 首輔不好當第二二一九章 等的就是這一戰第二一六八章 孰輕孰重第二六六六章 總會掉鏈子第二六七一章 保佞臣第九八八章 三老議兵(第一更)第二〇九三章 瘋狂與理智第一五七章 老員工的重要性第一八九〇章 背對第二四七六章 識香念舊人第六一二章 賜食(第四更,送書友)第八六九章 紅雙喜第一〇一三章 太子並非薄情人第四三一章 傳臚大典(第二更)第一二一章 商會聯盟雛形第一七四八章 攬權第二〇七八章 帶皇帝交友第一四八二章 無奈第一三六四章 新的安排第一七三六章 豹房面聖第九〇〇章 是戰是和第一六九二章 閹黨做大
第二五七四章 藉口第二二一一章 開花彈第二一三二章 總歸一家人第四一六章 一查到底(第六更)第一七七章 敲山震虎第一二四章 上路第一三六一章 理清亂麻(第三更)第三〇四章 家無寧日(第四更)第六六三章 榆溪之戰(上)第二二九章 分身不暇(第四更)第一五六三章 順應潮流第二六七四章 知錯能改?第二二二一章 神話第二〇六九章 野心第二五四三章 漏洞百出第五五〇章 白馬客棧見故人(第一更)第三〇七章 門不當戶不對(第七更)第二六〇五章 不忍故人第二五七二章 改性子第一九四七章 暗潮第二二五五章 我要戰勝你第七二四章 跟皇帝搶女人第一五四三章 信任危機第二八七章 大有來頭(第六更)第一八九二章 各有立場第二五一四章 一層轉一層第二五七六章 觀念碰撞第一三一八章 迷茫與執着(第二更)第二二〇六章 矛盾第九七二章 千鈞一髮第二二〇二章 漫長的等待第四三四章 恩榮宴(第五更,爲所有書友)第六〇三章 追思會(第二更)第四七三章 明朝歷史消失的四年第三〇〇章 偶像的意義(第七更)第一三九七章 不省心第七四二章 太子的借據第二四五九章 行蹤第一九九九章 判若兩人第一八三〇章 落井下石第一四五二章 兩個沈家第一〇七章 年畫(求收藏)第二十四章 絕色佳人第二三八四章 移駕審案第八十章 火爆中的困境第三〇七章 門不當戶不對(第七更)第一五一八章 包在我身上第九四四章 大賊小賊第一四九四章 小事一樁第二〇五六章 誰對誰錯第一六三四章 無巧不成書第四十八章 一家生意兩家賺第二三二九章 特殊方式第一八二二章 視察第一三〇章開門不見喜第二二九六章 誰愛去誰去第九十五章 新鮮出爐第二四一章 求勝心切(第五更)第一五九四章 救高家唯一之人第一一五七章 沙盤演兵第一九九章 以棋會友第一四〇八章 太子回宮第二二八五章 皇帝潛逃第二三二一章 聯盟第七三三章 方法第七一二章 深得朕意(第一更)第二六五五章 沾光第七四八章 漸行漸遠(第二更)第一四三〇章 邵陽巷戰第一九一三章 中飽私囊第二六〇三章 杯酒釋兵權第六十八章 總把新桃換舊符第二六七二章 宣府見第二五八九章 安排第二五〇八章 寂寞旅途第二六二章 大獲全勝第一八七九章 有何陰謀第七七九章 一筆很划算的買賣第一六七三章 首輔不好當第二二一九章 等的就是這一戰第二一六八章 孰輕孰重第二六六六章 總會掉鏈子第二六七一章 保佞臣第九八八章 三老議兵(第一更)第二〇九三章 瘋狂與理智第一五七章 老員工的重要性第一八九〇章 背對第二四七六章 識香念舊人第六一二章 賜食(第四更,送書友)第八六九章 紅雙喜第一〇一三章 太子並非薄情人第四三一章 傳臚大典(第二更)第一二一章 商會聯盟雛形第一七四八章 攬權第二〇七八章 帶皇帝交友第一四八二章 無奈第一三六四章 新的安排第一七三六章 豹房面聖第九〇〇章 是戰是和第一六九二章 閹黨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