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二四章 官場的人脈資源(第三更)

沈溪從惠娘處離開,回到官驛時,已是下午未時。

玉娘聽說沈溪回來,親自迎了出來,行禮道:“大人往何處去了,怎麼大半天都不見人影?”

沈溪笑着搖頭:“本官要去什麼地方,似乎不用跟玉當家打招呼吧?”

玉娘有些無奈地說道:“大人是不用跟奴家打招呼,但之前審定要處決涉案匪首一干人等,大人不在,誰敢貿然下令?藩臺身死,藩司衙門內皆戴罪之身,大小公事除大人之外誰又敢擅自決斷?”

說話間,沈溪進到官驛正堂,江櫟唯正黑着臉立在那兒。

沈溪昨夜鬧出那麼大的動靜,到早晨卻突然失蹤,江櫟唯派人在城裡找尋半天也沒找到人。

“沈中丞,不知藩司衙門內關押的涉案人員如何處置?”江櫟唯看到沈溪,皺着眉頭上前請示。

沈溪來到正堂中央坐下,拿起面前桌子上的案牘,隨便翻了幾頁,側過頭問道:“之前本官已有交待,除罪首及拒不交代罪行者,其餘人等盡皆革職留任,戴罪立功。剩下的事情自會有陶臬臺和常都指揮使善後,本官於福州城再停留一日,明日便動身前往梧州。”

江櫟唯心想,你把福州城鬧得滿城風雨,連右布政使都被你給整死了,案子還沒結果,你這就要拍拍屁股走人了?

沈溪埋頭審閱完案牘,拿起硃筆,將訾倩和她手底下幾個得力干將的名字一勾,權當“勾決”。

沈溪道:“這幾人,直接拉赴刑場,即刻處斬!”

江櫟唯趕緊道:“大人,這似有不妥,涉案之人當由臬司定罪,然後交由應天府三法司勘定……”

“江鎮撫的意思是說,本官無權勾決?”

沈溪瞪着江櫟唯,厲聲喝道,“本官奉皇命於地方剿滅匪寇,陣前交鋒,士兵衝殺時,是否還要先徵求過三法司的意見?”

江櫟唯被問得啞口無言。

沈溪在這一點上做得滴水不漏,從一開始就把訾倩團伙定義爲“匪寇”,沈溪作爲平寇三省沿海督撫,有資格對地方匪寇先斬後奏。

至於訾倩是不是匪寇,其實並沒有太多爭論……一個敢帶人放火燒死欽命督撫的女人,沈溪要給她定爲“匪寇”,旁人哪裡敢說三道四?

誰擁有權力,誰就擁有話語權!

如今沈溪是福州城掌握話語權的那位,連陶琰和常嵐也站在沈溪一邊,江櫟唯縱有不滿也不敢表露,只是臉更黑了。

沈溪轉頭對玉娘道:“玉當家,監斬之事就交由你來做,別讓本官失望。”

玉娘很不願再度面對訾倩,訾倩縱然有對不起她的地方,可到底也是良家淪落風塵,跟她同命相連。

沈溪派她去監斬,有些“不近人情”。

江櫟唯見狀,趕忙主動請纓:“沈中丞,監斬之事由下官前去爲好。”江櫟唯知道玉娘對自己心有芥蒂,但她一路上卻對沈溪畢恭畢敬,若是要針對沈溪的話,必須得將玉娘拉攏到身邊。

玉娘回絕了江櫟唯的好意,向沈溪行禮:“遵命。”說完,玉娘直接帶着人去監斬案犯。

江櫟唯臉色愈發陰沉。

……

……

訾倩在福州百姓圍觀下,被斬首棄市於鬧市口,與她一同身死的還有她手底下幾個得力助手。

她信任的人當中,只有成爲污點證人的林師爺倖免於難,不過即便如此林師爺也被判了流刑,但回頭就會被沈溪想辦法保釋出來。

訾倩和她手下爪牙平日爲非作歹,惹得天怒人怨,如今當衆砍首,圍觀百姓無不拍手稱快。

負責監斬的玉娘,成爲福州百姓心目中的“巾幗英雌”,許多人在喝彩之餘,對玉娘挑起大拇指。

玉娘心裡卻無法釋懷,她很擔心將來殺頭的厄運落到自己身上……當初她很有可能接替宋喜兒成爲福州城的地頭蛇,只是劉大夏一句話,她不得不離開福州前往京城。

否則,今天死的不是訾倩,很可能是她。

“玉當家何必耿耿於懷?”沈溪不知何時出現在刑場,笑眯眯地看着她。

玉娘趕緊上前行禮:“沈大人。”

沈溪擡手阻止:“不必多禮,本官微服出巡,玉當家纔是監斬官。”

玉娘趕緊道:“大人面前,奴家不敢僭越。”

“玉當家客氣了。其實……若當初玉當家替代姓訾的女人,如今福州城必是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百姓安居樂業,官民相處融洽。”

玉娘不由凝視沈溪,她聽得出來,沈溪看透了她的內心,出言安撫。但玉娘卻苦笑着搖頭:“沈大人此言差矣,身在江湖,若背後無官府撐腰,朝不保夕。若有官府撐腰,則身不由己。做事何嘗能隨心所欲?”

在玉娘看來,訾倩有今天的下場,並非咎由自取,而是爲勢所迫,如果她自己處在訾倩的位置,在尚應魁等人的脅迫下,可能做的還不如訾倩。

沈溪再次出言安慰:“人心有善惡之分。善人行善,惡人行惡,就算再爲勢所迫,玉當家總不會違背良心,行那盜匪的勾當。”

玉娘仔細考慮,自己的確不會殺人放火,因爲她有做人的底限,而訾倩做事則沒有底限,這就是她跟訾倩最大的不同。想通此節,玉娘如釋重負,拱手行禮:“沈大人一語中的,奴家明白了。”

沈溪滿意點頭,道:“玉當家明白就好,本官明日便啓程前往梧州,玉當家可莫打退堂鼓,這一路兇險,本官還要仰仗玉當家護得周全。”

玉娘本想說,大人不是還有江鎮撫護送?

但再一想,江櫟唯居心不良,若非沈溪出手及時,指不定江櫟唯會跟尚應魁等地方官府勾結。以她的智計,都能看明白江櫟唯吃裡扒外,沈溪這樣的聰明人更不可能被矇在鼓裡。

“奴家立誓,不負沈大人厚望。”玉娘當即表示了對沈溪的忠誠。

但這種忠誠,不過是從福州到梧州一路的臨時忠誠,等到了梧州後,玉娘要麼回京覆命,要麼去辦秘密差事。

萍水的主僕!

……

……

沈溪一舉將尚應魁和訾倩等人剷除,順帶將尚應魁等人的罪名公佈。

城中士紳、士子同樣拍手稱快。

死一個尚應魁,保全布政使司上下人等,就連尚應魁的下屬以及按察使司、都指揮使司衙門的人,也覺得尚應魁死得其所。

刮地皮的一去,城裡士紳納捐減少,言路恢復通暢,讀書人被阻塞的科舉之路也得以疏通,福建就如同撥開雲霧見青天一般,普天同慶。

沈溪即將動身前往梧州,城中士紳當晚在布政使司衙門爲沈溪擺酒。布政使司的官員被拿住貪污受賄的罪證,生怕沈溪秋後算賬,主動跟地方士紳聯繫好,擺下這場酒宴,既作爲剷除鉅奸大惡的慶功宴,也作爲送沈溪往梧州上任的餞別宴。

福建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揮使司、行都指揮使司都派人出席,按察使陶琰和都指揮使常嵐更是親自到場。

沈溪本不想大肆張揚,可他現在最缺的就是人脈。有了人脈,才能募集錢糧打仗,地方纔能安穩,纔會出政績,有了政績才能官運亨通……

“沈大人,給您介紹一下,這幾位都是福州名儒……”

知道沈溪是翰林出身,布政使司如今最大的官員——從四品的左參議林允中,先給沈溪介紹福建本地一些在學術和教育上有建樹的名儒。

沈溪對這些老學究並不感興趣,他要的不是在儒學界的名氣,這些老儒生很多都一窮二白,無法出錢糧幫助他打仗。不過在面子上,沈溪還是客客氣氣,到底這些人掌握着這個時代的輿論喉舌。

要想讓自己在地方順利爲官,必須跟這些人打好關係,他們沒錢,沈溪反得倒貼一筆,以維持自己在地方上的“清議”。

這些人的作用是爲官員樹立個好官聲,爲其行事披上合理合法的外衣,就連尚應魁和常嵐等在地方上一手遮天的人都不敢得罪這些老傢伙。像沈溪這樣初出茅廬,剛到地方履任的後生小子,就更要與他們打好關係了。

沈溪耐着性子,與這些老儒生一一見過,寒暄中介紹自己在京城爲太子授課時的情況,讓一干老儒生肅然起敬。

沒過多久,陶琰帶了些頗具影響力的士紳過來向沈溪引薦。這些人,大多出自財大氣粗且擁有官宦背景的世家大族。

這些人家中要麼有人在朝爲官,或者曾經有人在朝爲官,在官場交遊廣闊,人脈深厚。若沈溪有需要,可以跟這些人商議納捐錢糧,爲征討盜匪和倭寇做準備。

等與十幾位世家大族的代表聊完,一大羣大小地主爭先恐後簇擁上來,紛紛向沈溪作自我介紹。

這些人雖然有些錢財,但並算不上豪富,通常在城裡有些店鋪,鄉下有幾十百把畝田地,但沒有官場背景,往往成爲地方官府搜刮的對象,他們是沈溪重點拉攏的目標。

因爲這些人數量衆多,僅僅赴宴的就有七八十位,乃是連通普通百姓和商賈的最重要一環,回頭宋小城免不了要跟這些人做生意,沈溪作爲商會的幕後大靠山,當然要跟這些人打好關係。

你們不是缺少官府背景嗎?我可以擔當你們的後臺,只要你們把錢糧送上來助我蕩平賊匪和倭寇便可,可以同氣連枝。

這次宴會,沈溪大半個晚上都在喝酒說場面話,給人以如沐春風的感覺,深受士紳們的歡迎。

從布政使司衙門出來,沈溪已有醉意,斜倚在轎子裡,閉上眼小寐。

“大人,城裡鄉紳爲您準備了薄禮,恭賀您新官上任。全都在後面幾輛馬車上,等下會隨轎子一起送去驛館。”

玉孃的聲音從轎子外傳來。

沈溪一聽睜開眼睛,掀開轎簾交待:“跟那些士紳說,本官謝過他們的好意,禮物就不收了。”

玉娘謹慎地建議:“大人,這算不得賄賂,若您堅持不收的話……反倒會讓人心生不安。按照慣例,您應該收下,最多回一份價值相當的禮物便是。”

沈溪自然懂這些官場上的陳腐規矩,當下沒好氣地說:“聽玉當家的意思,本官應該在福州城逗留幾日,就爲了跟他們禮尚往來?”

玉娘搖頭苦笑,行禮告退,按照沈溪的吩咐退回賀禮。

***********

ps:第三更送上!

天子盡力了,求訂閱、、和鼓勵!

第五十三章 死而復活第九九一章 太子的矛盾糾結(第四更)第四七三章 明朝歷史消失的四年第七六五章 我已經死了第二十八章 考校學問第五八三章 沒有原則的蔡鎮守(第三更)第二三七七章 還她自由第五八六章 殿前彈劾(第六更,謝書友)第一八八四章 出巡第一〇四八章 自不量力的熊孩子(第三更)第一〇三章 擴張的野心第六六五章 榆溪之戰(下)第一八六二章 拿出證據來第二二七八章 省略的儀式第一一八章 成藥生意第八十七章 畫中美人第四七六章 落榜的武舉人(第四更)第一六一五章 皇帝的喜好第一九六一章 一句話的事第六十八章 總把新桃換舊符第四三三章 名利色(第四更,賀新盟主)第一八七三章 謝遷的樂觀第二三三八章 煩惱第二六〇五章 不忍故人第二六二三章 謝幕第二〇八七章 賴上門第二〇三八章 戰與不戰第一七六九章 爲功勞發愁第一八四九章 威逼利誘第五九八章 地理課(第一更)第二〇二三章 無從抵賴第七七四章 楊廷和第一一五二章 臨戰第五六〇章 劫人劫船(第一更)第七二二章 世界地理第一三六四章 新的安排第二一六〇章 聯合告狀第一三九九章 各有追求第一六七九章 彈劾第一一四〇章 冰火兩重天第二十八章 考校學問第一八一五章 求助內侄第一七八三章 無人替代第一九七七章 即將到來的午朝第二四四三章 歸寧第一四八四章 外戚出手第一九九四章 尋人第二〇七六章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第一三二三章 熱臉貼上冷屁股第二一九八章 不出兵第一五三九章 暗流涌動第一八二四章 讓你來試試第一一一五章 知己?(求保底月票!)第四四一章 翰林院(第三更,謝所有書友)第七二七章 事情不好收場第二〇八四章 口無遮攔第二二八一章 請自重第七八八章 謝遷的臉面第二四八二章 駐軍江南第五九三章 走私案(第三更)第二五一五章 大衢山第二一四八章 認義父第三二一章 家教問題(求月票)第一六二〇章 矛盾的焦點第一六二六章 閹黨第二三一三章 總有混子第一〇四六章 監軍張永(第一更)第二〇〇一章 總有搶戲的第二六二六章 大航海第二一二五章 制約第二五四三章 漏洞百出第七九二章 吏部考覈(第二更)第一二二一章 奪權第一八五八章 誰之過?第一九一〇章 寫份奏疏第九六四章 軍規第二〇八九章 畫虎不成第二一五八章 國賊第一六八一章 初來貴地第一九九一章 塵埃落定第八二一章 罪行昭昭第二〇二〇章 英年早逝?第二三四六章 久違第二〇七二章 天狼煞第二〇九四章 體制內第一七六一章 太后之怒第二四九六章 押寶第三六一章 帶女眷上京(上)第二八三章 辱沒先師,罪不容赦第二一二八章 一場空第一五四九章 有麻煩了第七九一章 跳棋(第一更)第一三三八章 鬧心事第二四〇九章 正月雪第三〇九章 女大當嫁(求贊)第二三六三章 謀逆案第九八六章 一戰功成第二四八〇章 爾虞我詐第二五九三章 目的何在第一五五四章 新年伊始
第五十三章 死而復活第九九一章 太子的矛盾糾結(第四更)第四七三章 明朝歷史消失的四年第七六五章 我已經死了第二十八章 考校學問第五八三章 沒有原則的蔡鎮守(第三更)第二三七七章 還她自由第五八六章 殿前彈劾(第六更,謝書友)第一八八四章 出巡第一〇四八章 自不量力的熊孩子(第三更)第一〇三章 擴張的野心第六六五章 榆溪之戰(下)第一八六二章 拿出證據來第二二七八章 省略的儀式第一一八章 成藥生意第八十七章 畫中美人第四七六章 落榜的武舉人(第四更)第一六一五章 皇帝的喜好第一九六一章 一句話的事第六十八章 總把新桃換舊符第四三三章 名利色(第四更,賀新盟主)第一八七三章 謝遷的樂觀第二三三八章 煩惱第二六〇五章 不忍故人第二六二三章 謝幕第二〇八七章 賴上門第二〇三八章 戰與不戰第一七六九章 爲功勞發愁第一八四九章 威逼利誘第五九八章 地理課(第一更)第二〇二三章 無從抵賴第七七四章 楊廷和第一一五二章 臨戰第五六〇章 劫人劫船(第一更)第七二二章 世界地理第一三六四章 新的安排第二一六〇章 聯合告狀第一三九九章 各有追求第一六七九章 彈劾第一一四〇章 冰火兩重天第二十八章 考校學問第一八一五章 求助內侄第一七八三章 無人替代第一九七七章 即將到來的午朝第二四四三章 歸寧第一四八四章 外戚出手第一九九四章 尋人第二〇七六章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第一三二三章 熱臉貼上冷屁股第二一九八章 不出兵第一五三九章 暗流涌動第一八二四章 讓你來試試第一一一五章 知己?(求保底月票!)第四四一章 翰林院(第三更,謝所有書友)第七二七章 事情不好收場第二〇八四章 口無遮攔第二二八一章 請自重第七八八章 謝遷的臉面第二四八二章 駐軍江南第五九三章 走私案(第三更)第二五一五章 大衢山第二一四八章 認義父第三二一章 家教問題(求月票)第一六二〇章 矛盾的焦點第一六二六章 閹黨第二三一三章 總有混子第一〇四六章 監軍張永(第一更)第二〇〇一章 總有搶戲的第二六二六章 大航海第二一二五章 制約第二五四三章 漏洞百出第七九二章 吏部考覈(第二更)第一二二一章 奪權第一八五八章 誰之過?第一九一〇章 寫份奏疏第九六四章 軍規第二〇八九章 畫虎不成第二一五八章 國賊第一六八一章 初來貴地第一九九一章 塵埃落定第八二一章 罪行昭昭第二〇二〇章 英年早逝?第二三四六章 久違第二〇七二章 天狼煞第二〇九四章 體制內第一七六一章 太后之怒第二四九六章 押寶第三六一章 帶女眷上京(上)第二八三章 辱沒先師,罪不容赦第二一二八章 一場空第一五四九章 有麻煩了第七九一章 跳棋(第一更)第一三三八章 鬧心事第二四〇九章 正月雪第三〇九章 女大當嫁(求贊)第二三六三章 謀逆案第九八六章 一戰功成第二四八〇章 爾虞我詐第二五九三章 目的何在第一五五四章 新年伊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