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三八章 有心無力(第三更,賀盟主)

高明城投奔外戚黨,令戶部及有司衙門對其展開的追查不得不中止。

一旦案件涉及到張氏兩兄弟,案子就被賦予不同的意義,國事就變成皇帝的家事。再加上弘治皇帝拔擢高明城所透露出來的信息,作爲大臣只能體會上意,就算江櫟唯想繼續追查,劉大夏也會阻止。

就好似江櫟唯所說,案子已經基本到此爲止。

府庫盜糧案偵破後,張氏兄弟手頭相對拮据,對弘治皇帝的“上貢”少了許多,不過在高明城投奔後,兄弟二人出手頓時闊綽起來,弘治皇帝也多次在公開場合誇讚兩個小舅子辦事牢靠。

至於張氏兄弟辦了什麼事情讓皇帝大爲嘉許,儘管所有知道高明城底細的大臣都心知肚明,卻不會主動捅破,皇帝的面子還是要顧忌的!但一個個均在心底卻揣測這回高明城到底出了多少錢,才讓弘治皇帝赦免他的大罪,還避開吏部考評提拔任用。

不過這些都跟沈溪沒什麼關係。轉眼到了冬天,沈溪依然是行走於家裡、詹事府、東宮和文華殿間,給太子所講也按照張皇后和王鏊的要求,迴歸到了《二十一史》,講的是正史,不過偶爾中間還是會穿插他的白話歷史講座,讓太子能聽懂。

朱厚照對沈溪有些不太滿意,尤其是沈溪表明不再教他好玩的事情,連蹴鞠的具體玩法也不肯說之後。

但朱厚照剛被老爹責罰過一次,頑劣習性稍微收斂了一些,至少不會明目張膽跟講官唱反調,雖然曠課的情況仍舊很嚴重。

“……先生,你總跟我講什麼隋唐宋元的,怎就不聽你講講我朝的皇帝?我想知道我的祖宗們都做了什麼事情!”

小孩子的好奇心很重,最喜歡出難題刁難人,明知道沈溪的職責並不包括講國朝的歷史,朱厚照還是要追問大明開國以後的事情。

沈溪搖了搖頭,敷衍道:“我大明天子兢兢業業,非前朝皇帝可比。”

“說好聽的誰不會?我那些祖宗再英明神武,能比得上秦皇漢武?”朱厚照不屑地撇撇嘴,“很多人還誇我父皇可比上古的堯舜禹湯,每次父皇都說自知不能及,回頭來卻又說,其實他很希望能像上古先賢一樣治理好國家,還讓我跟他一樣勤政愛民……當皇帝的是不是都口是心非?”

沈溪苦笑了一下,這熊孩子是怎麼得出他老爹“口是心非”這個結論的?就因爲對他這個兒子寄予厚望?

不過朱祐樘對兒子的殷殷囑託倒是情真意切,可是一個尚且不到九歲的孩子,他懂得什麼?但想想朱祐樘再過幾年就要駕鶴西去,皇位最終會落在朱厚照手上,其實朱祐樘如今的囑託已經是非常必要了。

沈溪微微搖頭:“如今大明乃是太平盛世,此爲陛下之功。”

朱厚照嘖嘖兩聲,道:“原來你跟那些大臣一樣,都是阿諛奉承之輩,哼,我將來當了皇帝,一定不比我父皇差,不信咱們走着瞧!”

小夥子有魄力,不過你這麼咒你老爹,真的好麼?

沈溪將講案翻過一頁,繼續講課:“太子,接下來講的是《宋史》,本紀第三十八……”

沈溪不管朱厚照願不願意聽,他總要根據自己的課業進度來授課,朝廷發給他俸祿,就是讓他教太子讀書,無論做什麼工作都要對得起自己的俸祿。

沈溪目前的工作其實蠻輕省的,因爲給太子講《二十一史》,不需要讓太子通篇背誦,只要講一遍,讓太子知道這些朝代的皇帝和著名人物有什麼成敗得失便可。

這在別人看來是很困難的一件事,因爲就算是進士出身的講官,也不能做到全然撥開歷史的迷霧,沈溪儘管也做不到,但他思想開明,往往給朱厚照稍微解釋一下,就能讓朱厚照理解這個人到底有什麼可取之處,不足的地方又在哪兒。

這跟平常講官直接把皇帝定爲“明君”或者“昏君”,把一個大臣定義爲“忠臣”和“佞臣”截然不同。

沈溪的做法,不去評價歷史上某個人物,而是講解這個人物做了哪些事。

沈溪在講,朱厚照則用手支着腦袋剛好掩住雙眉,閉着眼睛在那兒打盹兒。

沈溪對此無能爲力,他本想以自己的方式方法好好教導太子,用好玩和有趣的東西激發太子對學習的興趣,奈何上司王鏊不同意,連張皇后都將他叫去囑咐一番不能任由太子胡鬧,沈溪還能有什麼辦法?他只能跟別的講官一樣,抱着講案,把自己該說的說完,然後安心等着領俸祿。

朱厚照睡了一覺醒來,沈溪還在那兒講,他終於有些不耐煩地問道:“……沈先生,我聽你說那些個當皇帝的都不安生,不是今天這裡鬧災,就是明天那裡發生叛亂,我們大明爲何就沒這些?”

沒有?只是不讓說而已,大明朝的叛亂還少了?如今西南那邊還亂着呢!只是因爲波及的範圍不大,在地方上就被平息,基本都是以匪患申報,越是邊疆窮困之地,越容易出現叛亂。

除此之外,如今東南沿海很多省份便在鬧倭寇,只是情況還不是很嚴重,沒到嘉靖時舉國爲此擔憂的地步。

“那不知太子對於叛亂之事,持何態度?”沈溪問了一句。

沈溪非常清楚,朱厚照當政後最想得到的不是別人對他文治的誇讚,他對老爹以文治國那一套不太感興趣,他崇尚的是武功方面的建樹,比如他便自封爲“總督軍務威武大將軍總兵官”,一手導演了應州大捷,親征叛亂的寧王……

朱厚照想都不想便回道:“這還用說嗎?我一定親率大軍把他們都剷平,哼,我當皇帝誰敢反叛我,我讓他死得很難看!”

沈溪嘆了口氣,看來朱厚照這性格不是後來養成的,而是打小就有這種不靠譜的想法。

沈溪很想說,你跟你曾祖父英宗朱祁鎮很像,當年他也是跟你一個想法,親征瓦剌,最後的結果呢,土木堡之變,你曾祖父不但皇位丟了,連小命都險些不保,雖然後來奪門之變拿回了皇位,當國力因此損耗巨大。

若不是你老爹給你留下一衆忠臣良將,你將來或許會步你曾祖父的後塵!

朱厚照見沈溪不語,不太滿意道:“你還沒說,爲何到我朝後,地方就沒那麼多叛亂了。”

沈溪將講案繼續翻到下一頁,擡起頭道:“或許是我大明曆代皇帝勵精圖治吧。”

沒辦法,給太子上課的規矩便是如此,他只能照辦,國朝的歷史向來都是報喜不報憂,若朱厚照要問祖上歷代皇帝的功績,他可以說,若論爲政之“失”,必須要三緘其口。

說是教歷史的責任是要讓太子“以史爲鑑”,但其實是拿前朝的歷史來作爲借鑑,本朝的歷史包括皇帝和重要大臣基本被選擇性跳過。

沈溪正上着課,外面突然有人傳報說王鏊來了,朱厚照憤然道:“又是這老傢伙!”

自從朱厚照因爲捉弄王鏊的事被罰後,便耿耿於懷,試圖再度尋找機會對王鏊展開報復,可惜一直沒發現好時機和報仇的方式方法。

王鏊這次來的目的不是爲太子朱厚照授課,而是爲了監督沈溪,怕沈溪又出什麼“幺蛾子”。

人進來後,沈溪目不斜視,根本就沒有向王鏊行禮的意思,因爲這會兒他正在給太子上課,這比什麼都重要,其他一切都可以忽略不計。

王鏊在旁聽了一會兒,微微點頭,看來他對沈溪如今的講課方法比較贊同。

沒過多久,沈溪的課上完,朱厚照第一件事就是閃人,到外面的御花園玩蹴鞠去了,連招呼都不跟沈溪和王鏊打一聲。

“你所教的倒沒什麼問題,只是教過後,不是應該向太子提些問題,看看他是否掌握了嗎?”王鏊開始雞蛋裡挑骨頭。

沈溪道:“王學士提醒的是,下官下次一定注意。”

王鏊臉色有些難看:“別總想對老夫敷衍了事,你教的是太子,那是一國儲君,這些事用得着老夫提醒你嗎?”

沈溪知道王鏊看他不順眼,在這種情況下,無論他做什麼都是要被挑剔,不過他不會跟王鏊爭辯,畢竟對方是他的上司,掌管他的前途,只能作出一副虛心受教的模樣。

正說話間,外面有人傳報,說是謝大學士來了。

王鏊本來還想嚴厲斥責沈溪一通,此時也不得不跟沈溪一起出外迎接。

謝遷悠閒地走了過來,見到沈溪和王鏊在一塊兒,稍稍有些驚訝:“濟之……王學士也在啊?”

沈溪知道,謝遷和王鏊是同年進士,當時謝遷是狀元,王鏊是探花,二人在朝中的關係一向不錯。

王鏊一看就知道謝遷不是來找他的,行過禮後問道:“謝閣老前來,可是爲太子學業之事?”

謝遷擺擺手,笑着說:“我有事來找沈溪,沈溪,你過來。王學士,你看這是否……”

王鏊心中氣憤難平,你一個堂堂的內閣大學士親自找來,找的不是我這個詹事府少詹事侍讀學士,而是區區的詹事府右中允翰林修撰,這就好比是說,你本事不行,我有事也不會找你幫忙。

王鏊不滿地問道:“卻不知是何事?”

謝遷愣了愣,這才苦笑:“有些事不方便對王學士說,回頭自會言明。”

***********

ps:第三更到!

本章爲新盟主“魚子醬喲”大大加更!謝謝您的慷慨!

天子繼續求訂閱、、和鼓勵!

第二〇六〇章 矛盾體第七二一章 心學之風(第二更)第二〇八二章 分化離間第一二四九章 特殊的使節第六〇二章 守節(第一更)第一一八八章 太子監國(下)第七五九章 好死不如賴活(第三更)第一四七二章 家不成家第一三六〇章 恩威並濟(求月票)第二〇三二章 同是淪落人第二十二章 年少的無奈第七六九章 弔唁第二一八二章 打怕了第一二四七章 先勝一場第二五一九章 花樣百出第一〇四九章 認清現狀(第四更)第二五九八章 一棵大樹第一二四四章 曠世奇才第一五八二章 新皇面前的紅人第九五四章 太子饒命第九三〇章 不請自來第一六八章 唐兄,對不起了先第一二三章 最後幸福夜第一三一四章 督湖廣、江西第二四三七章 評理第二五五一章 轉進第一〇一九章 老而彌堅第一一九〇章 一將功成第一二九三章 獻首級第二十八章 考校學問第九九二章 犟驢第一四二六章 穩坐釣魚臺第一一九一章 寒風中的火爐第二〇八七章 賴上門第八六五章 網開一面(第二更)第四一一章 杏榜(第一更)第一二六〇章 最後的戰鬥第七十五章 出路在何方?第一一九〇章 一將功成第一四六九章 待遇不同第一五八六章 殿試考題第九一二章 升官發財第二五五四章 時機第二五三五章 出人意料的禮遇第一六八〇章 人選第四九〇章 被休沐(第三更)第一一二〇章 死守待援(第二更,求月票)第一六七二章 借人不得第一〇五七章 各方反應第九二三章 書獻的不是時候(第四更)第一〇七六章 錯估形勢(第三更)第二五二八章 頓悟第四七四章 經筵議事(第二更)第一九九九章 判若兩人第六一八章 再來五炮(第五更)第二一五五章 癲狂人癲狂事第二三五二章 唯有一人第一四七五章 安心覺第一四六一章 規劃好的路第一三二七章 水到渠成第一三九二章 無君無父第一六一章 爲人師表第一九五六章 除瑾夜第七五〇章 貢院出題(第一更)第二六四一章 案歸原主第一五九章 理想愛情與現實第一一六六章 破城在即第二七六章 荒唐之言第一七六八章 越俎代庖第五四〇章 天大的喜事(第五更,謝書友)第一四六〇章 又添新兵第一三三三章 大權在握第一三〇一章 虛位以待第二二七六章 私下認錯第二三四三章 莊家和散戶第一四一六章 日常第二四八一章 功過是非第七七八章 謝府家宴第六四三章 皇宮祈福第二〇九二章 危險關係第一〇六六章 不好交待(第三更)第二四三六章 世子第七十五章 出路在何方?第一六三五章 賊喊捉賊第四一七章 涉險過關(第七更)第一一八九章 京師可安守第七四七章 投鼠忌器(第一更)第七六〇章 用心不良(第一更)第一四九九章 過城不入第二四〇〇章 無能爲力第一六五〇章 促膝第一八六五章 蛇鼠一窩第一七六一章 太后之怒第一三二章轉變營銷思路第一九二〇章 麻煩第九八三章 巧做文章(第三更)第二四二四章 是非功過第一六三三章 淘汰第五二九章 王鏊告狀(第四更)第五九八章 地理課(第一更)
第二〇六〇章 矛盾體第七二一章 心學之風(第二更)第二〇八二章 分化離間第一二四九章 特殊的使節第六〇二章 守節(第一更)第一一八八章 太子監國(下)第七五九章 好死不如賴活(第三更)第一四七二章 家不成家第一三六〇章 恩威並濟(求月票)第二〇三二章 同是淪落人第二十二章 年少的無奈第七六九章 弔唁第二一八二章 打怕了第一二四七章 先勝一場第二五一九章 花樣百出第一〇四九章 認清現狀(第四更)第二五九八章 一棵大樹第一二四四章 曠世奇才第一五八二章 新皇面前的紅人第九五四章 太子饒命第九三〇章 不請自來第一六八章 唐兄,對不起了先第一二三章 最後幸福夜第一三一四章 督湖廣、江西第二四三七章 評理第二五五一章 轉進第一〇一九章 老而彌堅第一一九〇章 一將功成第一二九三章 獻首級第二十八章 考校學問第九九二章 犟驢第一四二六章 穩坐釣魚臺第一一九一章 寒風中的火爐第二〇八七章 賴上門第八六五章 網開一面(第二更)第四一一章 杏榜(第一更)第一二六〇章 最後的戰鬥第七十五章 出路在何方?第一一九〇章 一將功成第一四六九章 待遇不同第一五八六章 殿試考題第九一二章 升官發財第二五五四章 時機第二五三五章 出人意料的禮遇第一六八〇章 人選第四九〇章 被休沐(第三更)第一一二〇章 死守待援(第二更,求月票)第一六七二章 借人不得第一〇五七章 各方反應第九二三章 書獻的不是時候(第四更)第一〇七六章 錯估形勢(第三更)第二五二八章 頓悟第四七四章 經筵議事(第二更)第一九九九章 判若兩人第六一八章 再來五炮(第五更)第二一五五章 癲狂人癲狂事第二三五二章 唯有一人第一四七五章 安心覺第一四六一章 規劃好的路第一三二七章 水到渠成第一三九二章 無君無父第一六一章 爲人師表第一九五六章 除瑾夜第七五〇章 貢院出題(第一更)第二六四一章 案歸原主第一五九章 理想愛情與現實第一一六六章 破城在即第二七六章 荒唐之言第一七六八章 越俎代庖第五四〇章 天大的喜事(第五更,謝書友)第一四六〇章 又添新兵第一三三三章 大權在握第一三〇一章 虛位以待第二二七六章 私下認錯第二三四三章 莊家和散戶第一四一六章 日常第二四八一章 功過是非第七七八章 謝府家宴第六四三章 皇宮祈福第二〇九二章 危險關係第一〇六六章 不好交待(第三更)第二四三六章 世子第七十五章 出路在何方?第一六三五章 賊喊捉賊第四一七章 涉險過關(第七更)第一一八九章 京師可安守第七四七章 投鼠忌器(第一更)第七六〇章 用心不良(第一更)第一四九九章 過城不入第二四〇〇章 無能爲力第一六五〇章 促膝第一八六五章 蛇鼠一窩第一七六一章 太后之怒第一三二章轉變營銷思路第一九二〇章 麻煩第九八三章 巧做文章(第三更)第二四二四章 是非功過第一六三三章 淘汰第五二九章 王鏊告狀(第四更)第五九八章 地理課(第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