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四四章 滴水不漏

沈溪離開京城兩年多後,終於回家了。

弘治十八年赴任三邊總督時,沈溪曾回過京城,但過境而不入府門,安排好所有事情便匆匆告別,這次回來,沈溪心中多了一絲滄桑感。

因爲朱山等人已先一步回府,所以家人此時都知道沈溪回了京城,當他抵達家門時,朱起已帶人等候在哪兒。

見到沈溪回來,不僅是沈溪家眷,下人們也都很高興,紛紛上前來行禮問安,每個人對沈溪都恭敬無比,言語中透露出一絲興奮。

沈溪是沈家的核心,是保證沈家富貴的基礎。

沈溪就好像後世大集團的董事長,現在董事長回來,下面跟着他混飯吃的員工抱着非常大的期望出來迎接。

人羣簇擁中,沈溪進入沈府大門。

周氏早早就等候在院子裡,陪同周氏一起等候的還有沈溪的正妻謝韻兒。

沈家其餘內眷則沒有到前院來,都在正院東廂或西廂等候,主要是因爲沈家馬房和偏院在之前火災中受損嚴重,火勢波及到前院,到現在還顯得雜亂無度,考慮到男女大防,還是內宅相見更好。

沈溪回家,就算不想面對周氏,也只能上前恭敬磕頭。周氏顯得很激動,連連點頭稱“好!好”,也不知在說什麼“好”。

沈溪看着眼含熱淚的妻子。

沈家着火後,沈溪認爲家裡最擔心的人其實是謝韻兒。此時謝韻兒帶着激動和內疚出現在沈溪面前,她覺得沒有完成沈溪交託而讓沈家遭受火災,儘管這場火存在諸多疑點,但她依然把責任往自己身上攬。

沈溪對周氏道:“娘,您先回去吧,這裡有我,回頭我過府給二老磕頭。”

周氏有些不滿,橫眉豎眼道:“怎麼,剛回來就要趕娘走?哼,娘今日哪兒都不去,就留下來看看你這小沒良心的能把老孃怎麼着!”

周氏上來就耍橫,就好像一頭犟牛,誰都拉不回來。

謝韻兒一臉溫柔地走了過去,拉着周氏的手,微笑着說道:“娘,您先回去吧,等家裡的事情解決好後,妾身會陪相公一起過去給二老請安,這樣還不行嗎?”

就算周氏再強硬,可面對這麼一個稱心如意、從來不發脾氣的賢惠媳婦,她也沒轍,嘴上一個勁兒唸叨:

“好好好,我回去總該行了吧?打擾你們這一家人團聚了!你這個臭小子,也不知上輩子修了什麼福氣,不但有我這麼好的老孃,還娶了這麼賢惠的媳婦,真是你的造化!”

說着話,謝韻兒扶着周氏出了門。

沈溪跟着一起出來,此番回來他沒見到弟弟妹妹,猜想應該是被留在老宅那邊讀書,沒有跟周氏過來。

等送走母親,謝韻兒陪着沈溪回到正堂,才難掩心頭的悲傷,嚶嚶而泣。

沈溪道:“你是爲家裡着火的事情傷心?”

“嗯。”

謝韻兒點頭,“是妾身不好,沒有幫相公看好家。”

沈溪默默點了點頭,走到大廳門口看了幾眼,見下人們都自動退下了,這才關上房門,回到謝韻兒身邊,小聲說道:“如果說這把火是我找人放的,你會不會覺得心裡好受些?”

“啊?”

謝韻兒沒想到結果跟她懷疑的差不多。

沈溪不想隱瞞妻子,畢竟夫妻同牀共枕,就算隱瞞天下人,也沒有必要讓髮妻一直擔心,於是耐心解釋:

“這把火確實是我讓人放的,而且找的是我們自己府上的人,由小山和朱鴻負責,所以在哪裡放火,如何才能最大程度保證不傷人命,這些只有安排他們來做我才能放心,甚至我還派人跟朱老爹交託,讓他提前安排人手防備。”

“好了,這件事你知道就好,不能外傳,以後也不要再說,免得引起不必要的波瀾。你只管安心做好災後重建便可……”

謝韻兒愣在那兒,不知如何回答。

沈溪輕輕蹲了下來,雙手撐在謝韻兒膝蓋上,微微擡起頭看向妻子:“或許是我安排不當,讓你這些日子擔驚受怕,我向你道歉,不過我對你承諾,這次我回京會多顧着家裡,除非有什麼要緊的事情,否則不會離開家門,你們不用再顛沛流離,日夜擔驚受怕……”

“這些年來,我最虧欠之人,其實便是你和黛兒、君兒她們,家裡幸好有你打理,我才能安心在外做事!”

沈溪對謝韻兒抱有一種極大的感激,讓謝韻兒悲喜交加。

之前謝韻兒一直擔驚受怕,知道這把火是沈溪安排所放後,便徹底安下心來,她起身把沈溪扶起,然後按到椅子上坐下,柔弱的嬌軀偎入丈夫懷中,然後側過頭癡癡地看着沈溪,眼中柔情似水,映襯着她香腮邊的淚水,讓人分外痛惜。

恰在此時,朱山的聲音從門口傳來:“老爺,您回來了?謝老爺在外求見,您見還是不見?”

朱山可不懂什麼叫壞人好事,只要她覺得沒問題,不管三七二十一,上來便把夫妻間親密無間的氣氛破壞無遺。

沈溪只能暫停跟謝韻兒的親熱,連進去跟家裡女眷相見都顧不上,只能先去看看謝遷何事上門?畢竟兩人才分開不久。

沈溪起身整理好衣衫,對門口的朱山道:“過去跟謝閣老說一聲,請他直接進府到書房一敘。”

雖然沈溪對謝韻兒坦誠了家中着火真相,但卻不會告之謝遷……謝遷做官有了動力,人生有了方向,完全是這把火所致,沈溪不想讓謝遷知道他是那種爲達目的不擇手段之人。

……

……

沈府書房,等下人把茶水送上,沈溪與謝遷分賓主坐下,謝遷很快把之前去兵部衙門之事說與沈溪知曉。

謝遷最後道:“……之厚,你現如今已是兵部尚書,再往上只有禮部和吏部尚書能壓你一頭,以後進出府門要有些派頭,老夫知道你從西北帶了些隨從回來,但這不夠,出入不管是車駕還是官轎,隨行之人多一點,一定要防備有人鋌而走險行那刺殺之舉……”

知道朝堂險惡,謝遷說完正事後,馬上提醒沈溪注意人身安全。

這也是沈家剛被人放火,謝遷想來,賊人連沈家家眷都不放過,沈溪這個正主更要小心謹慎。

沈溪點頭:“多謝閣老提醒,學生一定多加留意,不過以學生想來,賊人忌憚陛下反應,應該不至於對我下手,倒是閣老您……才需要注意安全。”

謝遷皺眉:“胡說八道些什麼?誰會對老夫不利?”

沈溪道:“之前那把火燒得滿城皆知,任何人都知道學生回到京城後必然會小心防備,再加上陛下關注此事,那指使縱火之人應該暫且不會對學生出手,反倒閣老您如今已然是朝中定海神針般的人物,是學生在朝的大靠山,那些賊人或許會以閣老作爲出手目標。”

“荒唐,荒唐!”

謝遷惱火地說,“誰是你的大靠山?這種結黨營私的話,休要再提。老夫在朝這麼多年,對京城街巷無比熟悉,走到哪裡都一呼百應,誰能對老夫下手?你若不聽老夫的話,出了什麼事,可別怪老夫沒提醒!”

沈溪笑了笑道:“閣老一片好心,學生怎會不聽?”

謝遷打量着沈溪,依然有些生氣,道:“你這小子,怎麼每次見到你,都覺得你滿肚子壞水?這次你提出建什麼軍事學堂,最初老夫還沒覺得如何,可到了兵部稍微一琢磨,你小子分明是想在軍中結黨啊……這樣做,可是會被人非議的。”

沈溪道:“學生只是爲了讓大明軍事體系更加完備,打造出一支如臂指使百戰百勝的軍隊,沒有結黨營私之意!”

謝遷冷笑道:“結黨就算不營私,爲公也不行,你可是翰林院出來的,應該清楚自己揹負的責任,這麼說吧,老夫覺得你建軍事學堂可以,不過最好讓兵部和五軍都督府有經驗的宿將來擔任教習,教授軍策,你還是專心做好你兵部尚書。”

沈溪搖了搖頭:“陛下需要的是我的治軍之法,並不是那些思想陳腐、戰法老套的老將能應付的;再者說了,陛下會親自到軍事學堂學習,按照閣老的意思,陛下也在拉黨結派的人當中?”

被沈溪這麼一提醒,謝遷想通了一些事。

別人如果想誣陷沈溪結黨營私根本就行不通,因爲沈溪邀請朱厚照出任校長——也就是祭酒,如此一來,學校名義上屬於皇帝管轄,就算結黨,也是朱厚照結黨,而朱厚照作爲皇帝,根本就沒有拉幫結派的必要。

謝遷嘖嘖兩聲:“你這小子,做事滴水不漏啊,難怪你堅持要讓陛下來做什麼校長,感情你早就想到這一茬?”

沈溪道:“謝閣老似乎忘記了,是陛下主動提出要到學堂上課,並非學生強迫,怎麼能如此揣度學生呢?”

謝遷苦笑一下,顯得有些懊惱,道:“看來你什麼環節都想到了,老夫白擔心一場,不過即便如此,你也要防備有人造謠中傷……這次不但閹黨容不下你,就算朝中那些正直之臣,對這件事也有意見,畢竟你此舉有窮兵黷武之嫌,讓陛下御駕親征更可能會讓大明社稷出岔子,這都是你要防備的。”

沈溪點頭:“多謝閣老提醒,不過學生看來,只要能將陛下注意力從貪圖逸樂中轉移來來,就算走一些歧路也有其必要。再者此舉主要還是針對劉瑾專權,只要劉瑾失勢,權力重回內閣,那時是否需要陛下御駕親征,都另當別論。”

謝遷嚴肅地道:“無論如何都不能讓陛下御駕親征,你要記得,這是你作爲一個文官的底限……”

“奸佞宦官可以挑唆陛下,但你不行,陛下御駕親征能完成的事情,你自己便可完成,爲何你不親力親爲,而要讓陛下屈尊將大明江山置於險地?”

謝遷只想沈溪當一個普通的朝臣,做一些恪守本分的事情。但他知道,如此要鬥倒劉瑾,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只能容許沈溪推出一個窮兵黷武的國策,但爲避免大明國土淪喪,謝遷絕對不允許沈溪輕易發動對韃靼的戰爭,尤其還是以朱厚照御駕親征爲代價。

沈溪沒有忤逆謝遷,現在他得靠謝遷在朝中爲他撐腰,正如他所言,謝遷是他的靠山,得罪謝遷沒有任何意義。 wωw¸тt kΛn¸¢O

隨後謝遷又對沈溪叮囑很多事情,其中有許多關係到基本國策,沈溪有些不耐煩了,暗道:“你謝老兒以前對朝廷的事情漠不關心,甚至有告老還鄉的打算,現在我回來了,你卻跑來指手畫腳,好像這國策是你親手製定似的……你真明白到底怎麼做才能吸引陛下注意力?”

看到沈溪捂嘴連連打呵欠,臉上全都是敷衍之色,謝遷惱火地道:“跟你小子講的這些,你聽進去沒有?”

沈溪道:“閣老的意思學生明白,不過此事學生已有打算,不勞閣老費心。”

“你!”

謝遷站起來,怒視沈溪,就好像沈溪大逆不道一樣,不過二人僵持一段時間後,謝遷似乎意識到自己的態度有些過分,重新坐下來,以強硬的語氣道,“閹黨那邊老夫管不着,但你這邊,老夫絕對不允許亂來……你要知道,閹黨禍亂朝廷,歷史會給出公允評價,但若你爲跟閹黨鬥爭,而讓自己身敗名裂,甚至連累老夫,絕對不行!”

沈溪攤攤手,一臉無奈。

謝遷又道:“你別不當回事,以你的天分,還有你立下的功勞,名留青史不難,你現在要做的是善始善終,原本你直接致仕回鄉當個閒散之人,對你來說最好不過,等閹黨亂國這段時間過去,你可以重新出山當官,你的年歲擺在那兒,將來有大把出頭的機會,何必急於一時?所以不管你做什麼,老夫都不允許你行激進之舉。”

沈溪反問:“依閣老的意思,一切都循規蹈矩,那如何跟劉瑾相鬥?難道非要等劉瑾自然死亡?”

謝遷沒好氣地道:“你怎麼老喜歡跟老夫犟嘴?老夫不跟你爭了,總之這件事你先做着,若是你做得不好,或者說有讓你身敗名裂的可能,老夫會想辦法讓你退出朝廷,徹底遠離官場是非,這算是老夫對你最大的保護……你別當老夫要害你,一切都是爲了你好!”

沈溪苦着臉,無言以對。

一句爲了自己好,謝遷就對他所做事情指手畫腳,以至於他要跟劉瑾相鬥的同時,還要顧着後方安穩。

不過沈溪很機靈,懂得隱忍謙讓,很快便站起身來,恭敬行禮:“閣老放心,學生一定會按照您說的去做。”

第六六四章 榆溪之戰(中)第二五九〇章 本性難移第一八六三章 對峙之局第一二九七章 和諧的觀禮第二六六八章 意想不到的敵襲第一七四〇章 主動權第一二〇三章 步兵方陣第五〇七章 使節與番僧(第一更)第二六一三章 寧得罪閻王第六二七章 兩家人一起走第六一一章 皇宮考覈(下)第一四五三章 迴光返照第二〇二六章 站邊第一三〇五章 料於朝廷先第一五四〇章 那賊子第一〇三〇章 入值文淵閣第八四八章 早有防備第二二〇一章 羣狼第二一四二章 拉攏第二二八九章 遭遇戰第二六四章 私會敗露第一八六三章 對峙之局第四九八章 幫一次(第十一更)第二三四五章 等着吧第一四八五章 好地方第九五六章 太子失蹤了第一七五五章 並無隔夜仇第一六三二章 表字第二五七四章 藉口第三一二章 小登科(第五更)第二五〇八章 寂寞旅途第九五三章 難得糊塗第二三〇八章 可急可緩第六八一章 私藏外室第二五八二章 去留間第一七八章 老孃懷孕了第一九一八章 該信誰?第二三八章 你奈我何第九二七章 知府和鎮撫第四三〇章 三元及第(第一更)第四五一章 大婚無喜(第四更,獻書友)第二五四四章 政策和對策第一八四章 美輪美奐的銀票第一一八一章 算無遺策第一三七〇章 相見第一二一一章 形勢危急第二五八三章 爲害一方第一五四七章 胸襟第二四二章 掃榻以待(第六更)第八二九章 不平靜的珠江第二三五三章 誰是閒人第一七五九章 大婚第五十一章 生意經第九三七章 陸路行軍第一五五八章 新皇登基第二六七〇章 棋局不在棋面上第一七三八章 酒桌上的交鋒第九三二章 坦白從寬,抗拒從嚴第二一二二章 去喝西北風第二四七〇章 小鬼難纏第二四六六章 牌局第二六三章 好心做壞事第九〇七章 新官的魄力第一六四五章 宮市第三八五章 太學入學(第三更)第二二六八章 慶典變狩獵第五〇八章 外交糾紛(第二更)第八七一章 忠孝不能兩全第九九三章 文韜武略第一六七〇章 差事第一三五五章 不勞親自動手(求月票)第一五三一章 內宅相安第三七七章 陰晴不定女兒心(第三更)第六九二章 大明國史第一九三章 一門雙傑第五八三章 沒有原則的蔡鎮守(第三更)第二二九二章 羊入虎口第五一〇章 撞破“姦情”(第四更)第一〇〇九章 不後悔第一二七二章 朝議第二六六八章 意想不到的敵襲第二十三章 滿城硝煙楊家將第二五二二章 謀逆第九二二章 御前打小報告(第三更)第一九一八章 該信誰?第一一〇六章 求和?第二三六五章 生殺予奪第一四四六章 左都御史、兵部尚書第二一〇八章 密請第二一〇七章 勾心鬥角第二三〇二章 等待第一八七三章 謝遷的樂觀第二五九五章 風平浪靜第一八七八章 面聖第二五九〇章 本性難移第一五六四章 選後第一九八九章 變化的時代第一三三三章 大權在握第二一六三章 牽掛第二七七章 院試第二場
第六六四章 榆溪之戰(中)第二五九〇章 本性難移第一八六三章 對峙之局第一二九七章 和諧的觀禮第二六六八章 意想不到的敵襲第一七四〇章 主動權第一二〇三章 步兵方陣第五〇七章 使節與番僧(第一更)第二六一三章 寧得罪閻王第六二七章 兩家人一起走第六一一章 皇宮考覈(下)第一四五三章 迴光返照第二〇二六章 站邊第一三〇五章 料於朝廷先第一五四〇章 那賊子第一〇三〇章 入值文淵閣第八四八章 早有防備第二二〇一章 羣狼第二一四二章 拉攏第二二八九章 遭遇戰第二六四章 私會敗露第一八六三章 對峙之局第四九八章 幫一次(第十一更)第二三四五章 等着吧第一四八五章 好地方第九五六章 太子失蹤了第一七五五章 並無隔夜仇第一六三二章 表字第二五七四章 藉口第三一二章 小登科(第五更)第二五〇八章 寂寞旅途第九五三章 難得糊塗第二三〇八章 可急可緩第六八一章 私藏外室第二五八二章 去留間第一七八章 老孃懷孕了第一九一八章 該信誰?第二三八章 你奈我何第九二七章 知府和鎮撫第四三〇章 三元及第(第一更)第四五一章 大婚無喜(第四更,獻書友)第二五四四章 政策和對策第一八四章 美輪美奐的銀票第一一八一章 算無遺策第一三七〇章 相見第一二一一章 形勢危急第二五八三章 爲害一方第一五四七章 胸襟第二四二章 掃榻以待(第六更)第八二九章 不平靜的珠江第二三五三章 誰是閒人第一七五九章 大婚第五十一章 生意經第九三七章 陸路行軍第一五五八章 新皇登基第二六七〇章 棋局不在棋面上第一七三八章 酒桌上的交鋒第九三二章 坦白從寬,抗拒從嚴第二一二二章 去喝西北風第二四七〇章 小鬼難纏第二四六六章 牌局第二六三章 好心做壞事第九〇七章 新官的魄力第一六四五章 宮市第三八五章 太學入學(第三更)第二二六八章 慶典變狩獵第五〇八章 外交糾紛(第二更)第八七一章 忠孝不能兩全第九九三章 文韜武略第一六七〇章 差事第一三五五章 不勞親自動手(求月票)第一五三一章 內宅相安第三七七章 陰晴不定女兒心(第三更)第六九二章 大明國史第一九三章 一門雙傑第五八三章 沒有原則的蔡鎮守(第三更)第二二九二章 羊入虎口第五一〇章 撞破“姦情”(第四更)第一〇〇九章 不後悔第一二七二章 朝議第二六六八章 意想不到的敵襲第二十三章 滿城硝煙楊家將第二五二二章 謀逆第九二二章 御前打小報告(第三更)第一九一八章 該信誰?第一一〇六章 求和?第二三六五章 生殺予奪第一四四六章 左都御史、兵部尚書第二一〇八章 密請第二一〇七章 勾心鬥角第二三〇二章 等待第一八七三章 謝遷的樂觀第二五九五章 風平浪靜第一八七八章 面聖第二五九〇章 本性難移第一五六四章 選後第一九八九章 變化的時代第一三三三章 大權在握第二一六三章 牽掛第二七七章 院試第二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