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〇九章 能人

京師,紫禁城,乾清宮。

朱厚照此刻正面對蕭敬……蕭敬帶楊子器去了一趟施家臺泰陵,回來後向朱厚照奏稟,朱厚照爲求公允,將內閣三名大學士和六部尚書、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以及各寺司卿、五軍都督府左右都督全都給叫了過來,讓他們旁聽見證,自己懲罰楊子器沒有任何錯誤。

“……陛下,老奴往泰陵看過,的確沒有金井出水的情況,玄宮內乾燥,或許與今年入夏後一直沒有下雨有關!”

蕭敬也曾想保楊子器,但他膽小怯弱,最後的結果就是實話實說,也不管這中間是否有貓膩,看見什麼說什麼。

但他這番話,無異於推楊子器去死。

朱厚照怒氣衝衝:“今年入夏以來北地大旱,這就是老天爺對我大明的懲罰……連皇陵修建都因爲瑣事耽擱,有人居然貿然提出遷址,真是膽大妄爲!至此諸位臣僚還有何話可說?”

在場大臣沒一人能爲楊子器辯解。

就算是指派楊子器去泰陵的劉健和李東陽也無話可說,因爲他們知道自己說多了只會遭致朱厚照更多忌恨,對楊子器不利。

劉健瞪了謝遷一眼,因爲讓朱厚照派人帶楊子器去皇陵修建現場求證的正是謝遷,現在這主意快要將楊子器害死了。

朱厚照怒視滿朝文武大臣,厲聲喝問:“蕭公公,現在姓楊的在何處?朕要好好審問他,到底是誰指使他,竟敢以皇陵之事欺君,哼,朕要親自問個明白!”

謝遷上前道:“陛下,此事萬萬不可,在朝堂公然審問犯官,爲大明律法所不容,犯官無權進入乾清宮!”

朱厚照對謝遷的回話還算滿意,點頭道:“那朕不審他了,將之押入天牢,回頭朕準備好好懲戒……哼哼,退朝吧!朕要回去休息了!”

說完,朱厚照得意洋洋,直接往乾清宮後廡去了,劉健和李東陽等人儘管都想幫楊子器說話,但最後卻無一人敢出來爲楊子器求情,眼睜睜看着楊子器去了一趟施家臺回來又被押進錦衣衛詔獄,隨時可能殺頭。

朝會散去,劉健怒視謝遷,正要上前質問,謝遷卻好像沒事人一樣往宮門而去,劉健最後忍住火氣,沒有出言指責謝遷,因爲他知道這件事怪不到謝遷頭上,之前謝遷其實也是想幫楊子器,結果幫了倒忙。

李東陽問道:“希賢,今日之事當如何處置?難道看着名父受難不管?”

“能怎麼樣?”

劉健苦惱道,“回去後,召集翰苑羣賢商議,寫一份聯名上奏,看看能否勸陛下回心轉意!除此之外,就看名父的命了……”

李東陽還是不解:“照理說就算皇陵出水被人堵住,也斷不至於到乾燥的程度,難道其中有什麼名堂?”

劉健搖頭:“恐怕只有去問蕭公公才知曉,但看情況,蕭公公在這件事上也不敢偏幫名父……這件事按照我之前所說的辦吧,讓翰苑那邊出面求情,到底是天下讀書人的楷模,或許陛下會給點兒面子。”

……

……

朱厚照回到乾清宮寢殿,臉上帶着解氣的笑容,握緊拳頭道:“哼哼,朕從未有今日這般揚眉吐氣過……朕就喜歡看劉少傅和李大學士窘迫的模樣,讓他們老是給朕找麻煩,就算他們派楊子器去皇陵找茬又如何,最後還不是被朕拿下?哈哈!”

劉瑾笑着回道:“陛下能在朝臣前樹立威信,可喜可賀,想必以後不敢再有人在陛下面前有僭越的行爲!”

“嗯!”朱厚照點頭道,“說得好,就應該這樣,朝廷乃是朕的朝廷,他們說的能算數嗎?朕就是想讓大臣們知道,朕讓誰生誰就可以生,讓誰死誰就得死。這正所謂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劉瑾體會到朱厚照的高興勁兒,問道:“陛下,不知您準備如何處置楊名父?”

朱厚照想了想,道:“先關押着吧,朕之前說過,要將他殺頭或流放,現在北方大旱,一定是因爲這次事情驚動太大,連先皇都不庇佑我大明。這一切罪責,都歸在姓楊的身上,不殺他不足以平民憤!”

劉瑾點頭:“陛下說得是,但就怕殺此人不易。老奴聽聞,民間對此人評價極高,很多人都說他不畏強權,還說他這次去泰陵寫了一首詩,說是他知曉幾位督工已將出水的金井泉眼堵上,抱有必死之心……陛下如果殺了他,可能會失去民心!”

朱厚照的臉色變得異常難看。

旁邊張苑幸災樂禍,心想:“本以爲你劉瑾有多高明,沒想你居然在陛下面前說這些,分明是找死啊!”

但令張苑意外的是,朱厚照神色深沉地問道:“那朕該怎麼辦?”

張苑一時間沒反應過來,皇帝這個時候不應該嚴詞喝斥嗎?爲什麼會問一個太監的意見?

對此張苑理解不了,其實朱厚照要懲戒楊子器,只是爲了跟劉健和李東陽慪氣,現在目的既然達到,朱厚照開始在意起自己的名聲來。

朱厚照也覺得就此殺掉楊子器似乎有些過分,但他礙於面子,一直喊打喊殺,實則也知道空穴來風未必無因,楊子器如果沒有確切的把握,豈能輕易上書朝廷?但知道是一回事,要打壓內閣的權威是一回事,此時事情分出勝負來,他對於楊子器也就沒有那麼大的氣了。

劉瑾道:“老奴聽聞,之前謝閣老去見過太皇太后和太后娘娘,說及此事,似乎兩位老人家對楊名父有些同情。”

“如果陛下去請示一下太后和太皇太后的意見,赦免楊名父的話,那天下人都會說,陛下既是仁慈的皇帝,又是孝順的皇帝……老奴愚鈍,所提不過是自己的一點淺見,請陛下恕罪!”

朱厚照稍微一琢磨,牙關發出“嘶”地一聲,點頭不已:“說得倒是有幾分道理……劉公公,這件事你是如何知曉的?”

劉瑾試探地道:“老奴知道陛下爲此事煩憂,便留意一下,正好得知那日謝閣老進宮向太皇太后和太后娘娘請安,似乎說及此事,老奴便想陛下正爲此煩憂,便試着想了想,提出愚鈍之見……”

朱厚照非常滿意,稱讚道:“唉,朕本以爲宮裡都是一羣酒囊飯袋,只管領俸祿卻不幹人事,沒想到還有劉公公這樣時刻爲朕思慮之臣。”

“劉公公,這件事你做得很好,朕這就去見母后和太皇太后,試着跟她們說說,再聽聽她們的意見。劉公公,朕先賞你在朕身邊伺候,順帶跟母后說,讓你領了御馬監的差事,你意下如何?”

劉瑾喜不自勝,卻表現出一副誠惶誠恐的模樣,道:“陛下,老奴何德何能……”

朱厚照笑着說:“謙虛的話你不必多言,朕認爲你有能力,以後朕還想提拔你進司禮監……哦對了,張公公平時做得也不錯,值得嘉獎,不過張公公要照顧好朕的起居,朕就先不把你委派出去了!”

朱厚照對於收買人心日益嫺熟,看到張苑在旁邊聽着,知道自己提拔了劉瑾而不提拔他會顯得厚此薄彼,若因此引發怨恨就不好了,於是順便提了一嘴。張苑信以爲真,行禮道:“陛下,奴婢不敢居功,一切都是劉公公的功勞!”

“哈哈,好,好,朕身邊有你們這些忠耿之臣,以後再也不用聽朝中那些老匹夫……咳咳,大臣們說什麼,你們盡心爲朕辦事,朕一定會有嘉獎!”

朱厚照空口白話許下承諾,早已習以爲常,他也知道自己手頭沒什麼權力,就算要提拔一個太監,都要先去徵詢張太后的意見,此時也只能用這種方法拉攏人心。

……

……

如劉瑾所言,謝遷之前的確見過太皇太后王氏和太后張氏,詳細呈奏楊子器的事情。

謝遷腦子靈活,知道跟朱厚照說這些沒用,不如去見兩位養尊處優的太后。太皇太后這幾年一心向佛,對於塵世間的事情,有極高的包容性。而張太后自己更不願意在丈夫陵寢修建之事上殺人。

朱厚照這一去說,不管是張太后還是太皇太后都當場表態:楊子器不能殺!

皇陵修建中有沒有出水無關緊要,人心纔是最重要的,一個大臣不能因爲他風聞奏事而被殺,這體現不出皇帝的仁慈,所以太皇太后王氏建議朱厚照將楊子器放了,最好官復原職。

以往朱厚照非常任性,這種話肯定不聽,但這次卻老老實實應承下來,並且將三位內閣大學士叫進宮中,特地傳達自己的決定。

第一九七七章 即將到來的午朝第四四七章 古方(第四更,獻給所有書友)第二〇二三章 無從抵賴第一七九八章 非唯一途徑第一五三八章 走着瞧第二五三九章 你回我走第四三七章 張氏外戚(第三更)第一七三六章 豹房面聖第一六七〇章 差事第二五九七章 驚魂未定第一二三二章 先行聯絡第四一三章 藏頭露尾的會元(第三更)第一二八六章 獻俘第二六三九章 困局第一七二五章 奇恥大辱第二一二章 小功臣(第五更)第一五六五章 荒唐伊始第一一五一章 城下第二〇二五章 不幸之女第二八六章 拜見大儒(第五更)第一六八九章 前恭後倨第一六〇四章 代出頭第一七五七章 小聰明第九五九章 我要當皇帝第六六〇章 我見過你第一一八三章 堅持第十章 童養媳第二六四二章 法制第一七二六章 毆鬥第一二七六章 姑奶奶第八一六章 同坐一條船(第一更)第二四四〇章 揭破第六二二章 誰是正使?第二五三三章 大出意外第二四九一章 將巡第一一五五章 莫名的援兵第一四九八章 精兵簡政第三六二章 帶女眷上京(下)(第三更)第六九一章 首位訪客(第四更)第一四八六章 躲得起第一五四二章 緊急軍情第一八二二章 視察第二一九六章 平靜的戰爭第一七七五章 兩方應對第二二七七章 選拔第一九一〇章 寫份奏疏第一八一章 期末考試第二一〇一章 換個姿勢進言第一三三六章 都司衙門第二五一〇章 暗潮第一四一一章 至孝第三七三章 大宅門裡的女人第二〇五九章 傾向決定立場第二六〇〇章 亂象叢生第一三九章又是大訂單第七〇一章 家花野花(第三更)第一八三九章 留劉瑾第二六六八章 意想不到的敵襲第二〇二二章 御審第一六六八章 當首輔了第一六〇〇章 說項第一八三一章 真相第二五三七章 妻心,娘心第一三二三章 熱臉貼上冷屁股第二六四五章 總有人當炮灰第二五二八章 頓悟第五八九章 一年兩升官(第二更)第一五〇一章 耗第六八〇章 落難的鳳凰第一二三七章 端倪第一七九三章 小心眼兒第八四九章 以小博大第一七一三章 入京第二六四二章 法制第二〇二二章 御審第一七九六章 熱鍋上的螞蟻第二二八六章 隱秘不發第七十六章 新生意,新契機第三十章 賣畫租屋第七三二章 劉大夏的器重第一九一四章 暗中查探第一七八章 老孃懷孕了第一六四章 算計(求訂閱和月票)第二六三三章 來了別走第二三五七章 誰之錯第一六七四章 無毒不丈夫第二六〇一章 跟誰一條心第一三三七章 總有人情世故第二二三六章 整合第二二六七章 艱難的選擇第二四一九章 不可左右之事第二六七六章 助力第二〇二四章 自導自演第一〇二一章 大家族的規矩(第二更)第一一八章 成藥生意第一八五八章 誰之過?第二〇三六章 傲慢與偏見第六〇二章 守節(第一更)第六一一章 皇宮考覈(下)第二四八八章 熱火朝天
第一九七七章 即將到來的午朝第四四七章 古方(第四更,獻給所有書友)第二〇二三章 無從抵賴第一七九八章 非唯一途徑第一五三八章 走着瞧第二五三九章 你回我走第四三七章 張氏外戚(第三更)第一七三六章 豹房面聖第一六七〇章 差事第二五九七章 驚魂未定第一二三二章 先行聯絡第四一三章 藏頭露尾的會元(第三更)第一二八六章 獻俘第二六三九章 困局第一七二五章 奇恥大辱第二一二章 小功臣(第五更)第一五六五章 荒唐伊始第一一五一章 城下第二〇二五章 不幸之女第二八六章 拜見大儒(第五更)第一六八九章 前恭後倨第一六〇四章 代出頭第一七五七章 小聰明第九五九章 我要當皇帝第六六〇章 我見過你第一一八三章 堅持第十章 童養媳第二六四二章 法制第一七二六章 毆鬥第一二七六章 姑奶奶第八一六章 同坐一條船(第一更)第二四四〇章 揭破第六二二章 誰是正使?第二五三三章 大出意外第二四九一章 將巡第一一五五章 莫名的援兵第一四九八章 精兵簡政第三六二章 帶女眷上京(下)(第三更)第六九一章 首位訪客(第四更)第一四八六章 躲得起第一五四二章 緊急軍情第一八二二章 視察第二一九六章 平靜的戰爭第一七七五章 兩方應對第二二七七章 選拔第一九一〇章 寫份奏疏第一八一章 期末考試第二一〇一章 換個姿勢進言第一三三六章 都司衙門第二五一〇章 暗潮第一四一一章 至孝第三七三章 大宅門裡的女人第二〇五九章 傾向決定立場第二六〇〇章 亂象叢生第一三九章又是大訂單第七〇一章 家花野花(第三更)第一八三九章 留劉瑾第二六六八章 意想不到的敵襲第二〇二二章 御審第一六六八章 當首輔了第一六〇〇章 說項第一八三一章 真相第二五三七章 妻心,娘心第一三二三章 熱臉貼上冷屁股第二六四五章 總有人當炮灰第二五二八章 頓悟第五八九章 一年兩升官(第二更)第一五〇一章 耗第六八〇章 落難的鳳凰第一二三七章 端倪第一七九三章 小心眼兒第八四九章 以小博大第一七一三章 入京第二六四二章 法制第二〇二二章 御審第一七九六章 熱鍋上的螞蟻第二二八六章 隱秘不發第七十六章 新生意,新契機第三十章 賣畫租屋第七三二章 劉大夏的器重第一九一四章 暗中查探第一七八章 老孃懷孕了第一六四章 算計(求訂閱和月票)第二六三三章 來了別走第二三五七章 誰之錯第一六七四章 無毒不丈夫第二六〇一章 跟誰一條心第一三三七章 總有人情世故第二二三六章 整合第二二六七章 艱難的選擇第二四一九章 不可左右之事第二六七六章 助力第二〇二四章 自導自演第一〇二一章 大家族的規矩(第二更)第一一八章 成藥生意第一八五八章 誰之過?第二〇三六章 傲慢與偏見第六〇二章 守節(第一更)第六一一章 皇宮考覈(下)第二四八八章 熱火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