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八九章 針鋒相對(第二更)

謝遷很生氣,後果很嚴重。

他以前對劉大夏沒多少成見,就算劉大夏上疏提議讓沈溪往東南平匪,他也選擇支持,在謝遷看來,沈溪從仕以來履歷還不夠豐富,到外面歷練一下除了可以增添資歷,還可以在地方培植勢力。

但這次讓沈溪去西北履職,謝遷卻怎麼都不可能同意,因爲這跟推自己孫女婿去死差不多。

以前沈溪跟謝遷沒什麼關係,身爲內閣大學士,他犯不着爲沈溪跟劉大夏置氣,但現在,他絕對不會讓自己的寶貝孫女當寡婦。

明知道沈溪年輕沒有威信,從統兵大將到普通士兵都不會聽他的,韃靼人聽說他出徵,肯定要傾巢而動,以沈溪所部爲主要進攻目標。

沈溪少年得志,鋒芒畢露,有一點小小的過錯就會被人攻訐,就算戰死沙場,別人也不會肯定他的功績,而只會把他當做替罪羔羊。

就算沈溪最後僥倖得勝,功勞卻會被邊疆那些公侯伯爵在身的勳貴給竊奪走,沈溪九死一生冒險,卻是爲他人做嫁衣裳,這是謝遷無法接受的。

劉大夏道:“於喬,你以前可說過,沈溪需要磨去棱角,眼下派他跟隨我往西北出任要職,不正是一次對他歷練的機會?”

謝遷反詰:“若時雍你年少登朝堂,是願意留在京城做清貴的翰林,還是出征東南,或者往西北,日夜擔驚受怕?”

一句話,便讓劉大夏無言以對。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當初劉大夏中進士,所想自然是留在京城做翰林,將來可入閣位極人臣,就好似謝遷這般……誰願意往東南或者西北風吹日曬,跟地頭蛇勾心鬥角?

東南倒也罷了,地方上的文官、武將不過爾爾,但西北是什麼地方?人人都可說是豺狼虎豹,就連劉大夏以戶部尚書身份領兵出征,三軍陷於危難,以朱暉爲首的一羣勳貴都可見死不救。

卻是沈溪主動請纓,才化解危難。但當時他前腳帶兵出城,後腳城門即關閉,其冷酷無情可見一斑。

而在戰後,劉大夏卻不得不爲了所謂的利益平衡,將主要功勞分給這些勳貴,轉眼間朱暉等人就從誤國的罪人,變成大明功臣,沈溪卻只是被賞賜一所宅院了事。

謝遷跟劉大夏爲沈溪去西北履職的問題鬧得僵持不下,馬文升皺了皺眉:“如此說來,還是請示陛下,由陛下來做決斷吧!”

說到皇帝,謝遷越發生氣,他上門質問劉大夏爲什麼讓沈溪去西北,正是因劉大夏未提前跟他商議就跟皇帝提出建議,皇帝還答應了,他得悉情況是通過皇帝之口。君無戲言,既然弘治皇帝已決定讓沈溪往西北,最後還主動向他下話,他不得不乖乖妥協,心裡宛若刺入一根刺般難受。

劉大夏苦笑着搖頭,他知道此事無轉圜的餘地,調沈溪回京的公文已往廣東去了,謝遷發這些牢騷無太大作用。

但經此一事,劉大夏意識到一個問題,謝遷很可能會死保沈溪不往西北任職,就算沈溪抵京,謝遷同樣有辦法把沈溪留在京城,哪怕是回詹事府做東宮講官。

眼下東宮講官可是堪比六部侍郎的好差事!

弘治皇帝臥牀不起,讓朝臣意識到改朝換代就在眼前。如今太子年方十三,想想弘治帝對他那些先生的器重,一個個不是六部尚書,便是首輔、次輔,做了朱厚照的先生,便意味着將來有機會位極人臣。

但詹事府本就是非常難進的地方,一者是傳奉官,由皇帝親自委命,一者是翰林官,從翰林院中選拔,而翰林院本身就不好入,一屆會試三百進士,最後能成爲庶吉士的不過十餘人。

至於東宮講官,更是詹事府內才學卓著的佼佼者。

楊廷和、靳貴、樑儲這些人,在朝廷中或許名不見經傳,但在翰林院一脈,絕對是人人仰望的大儒,而像倫文敘這樣曾經名動閩、粵的大儒,考中進士後也不過在翰林院**事,如今尚無機會入詹事府。

而沈溪,老早已是東宮講官,而且內外兼修,入可以做東宮講官爲太子講課,深得皇帝、皇后推崇,出則領兵與外夷交戰,平匪安民。雖然沈溪年歲不大,聲望不高,可就算是朱祐樘也不得不承認,這樣的良臣絕對是兒子未來的好幫手。

謝遷直接將話挑明:“就算陛下下旨讓沈溪出征西北,老夫也絕對不會同意,他回到京城,仍舊爲東宮講班,侍講東宮,若時雍你執迷不悟,休怪老夫翻臉無情!”

謝遷比之劉大夏年輕十三歲,跟七十多的馬文升更是沒法比,但他卻拿出閣老的威儀,擺明態度。

平日裡大家是朋友,可以不講朝中地位,可我謝遷雖然年輕,但論地位,就算不在你們之上,也絕對不在你們之下。

我可是太子太保、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天子彌留之際,先召我到榻前敘話,並以我爲顧命大臣,而你們兩位可無一人有此殊榮。

劉大夏不由跟馬文升對視一眼。

以前他們還沒感受到謝遷如此幫親不幫理,現在他們卻真真切切感受到了。謝遷爲了力保他的孫女婿不出事,簡直是無所不用其極,如今更是拿官位來壓人?

你壓誰不好,壓掌管官帽子和天下兵馬的吏部尚書及兵部尚書?

就算你掛着禮部尚書的頭銜,可內閣大學士一向是虛職,識趣的稱呼你一聲閣老,不識相的稱呼一聲大學士或者謝大人,到底內閣大學士只是皇帝的秘書,手上並無多少實權,你是顧命大臣又如何?如今皇帝沒駕崩,你始終不及我們這些堂官,手上有權有勢,要人有人要財有財!

馬文升擺了擺手:“於喬,你切勿着急,時雍不過是爲國舉賢。”

“舉賢?沈溪小兒有才,孰人不知熟人不曉,還用得着他舉薦?他這是怕自己在西北不能勝任領兵之事,便讓沈溪小兒替他擔責,你問問他,他就沒有絲毫私心?”

謝遷很生氣,你劉大夏自己沒本事平韃靼,就讓我孫女婿去,你要麼就別接這差事,接了就自己上,害別人算什麼本事?

劉大夏道:“我承認,的確是有私心!”

馬文升板着臉:“時雍,這就是你的不是,別跟於喬置氣,他不過是一時氣話。”

“於喬說的沒錯,的確是我向陛下舉薦沈溪,並獲得陛下的認可和贊同,但以沈溪小小年歲,出任延綏巡撫,總算未委屈他,於喬不否認吧?”劉大夏打量謝遷,問道。

這一點謝遷自然無法反駁。

沈溪如今不過十七歲,翰林一脈的官再清貴,手頭沒有實權,別人只是議論一下,不會有太大非議。

可放到整個大明官場體系就不同了。

沈溪小小年歲便成爲三省督撫,就算掛的是正三品右副都御史而非右都御史官銜,別人也是議論不斷!

這可是十七歲的封疆大吏,怎麼都該找個有威望和資歷的人去,如何輪也輪不到沈溪頭上。

在舉薦沈溪這件事上,劉大夏已算頂着巨大的壓力,直到年前沈溪在東南平息匪寇中取得了一些成績,非議聲才減弱。

現在讓沈溪到西北擔任延綏巡撫,等於是官位再升,基本要掛正二品的官銜,劉大夏如此舉薦,又頂着滿朝的壓力,這其實是劉大夏對沈溪能力的肯定,謝遷不能說劉大夏有功不賞。

“未屈才,卻是送他去死。”謝遷厲聲道。

劉大夏道:“韃靼內亂不止,如今正是出兵草原收復河套的絕佳機會,此戰若得勝,便可令西北邊患徹底根除,沈溪可名垂青史,這是於他有益還是有害?”

謝遷怒視劉大夏,喝道:“你……!”

顯然,劉大夏並未將謝遷說服,謝遷不贊同他那套“一切是爲了沈溪好”的理論。劉大夏問道:“於喬,我便問你,哪裡不對?”

“命都沒了,談何建功立業?”

謝遷針鋒相對,“西北用兵,功在社稷不假,若成或可名垂青史,但名留青史的人不是他沈溪,而是你劉某人,還有保國公之流。”

“若敗的話,則沈溪小兒要受盡世人唾罵,白白令一名自古以來絕無僅有的少年英才因此而隕落,你劉某人就不覺得羞慚?自己沒本事,卻要讓一個少年來替你擔責,老夫都替你臉紅!”

劉大夏再次感覺無言以對。

其實謝遷說的有一點非常正確,劉大夏正是因爲對西北用兵沒自信,所以才一定要把沈溪拉在身邊,倒不是說有意要利用沈溪,但用沈溪這步棋,在他看來絕對是妙招。

第二〇二七章 上門挑唆第一八二一章 小辮子第二三二四章 新秩序第二一八八章 不好惹第一一七一章 一團亂麻第五五二章 非奸即盜(第三更)第八九一章 疑惑第二七二章 理學還是心學第二五七八章 改革第一二三四章 信使到第二二五五章 我要戰勝你第一一三二章 出兵往援(求月票)第二四三七章 評理第二五三九章 你回我走第二十二章 年少的無奈第十章 童養媳第九六七章 連坐法第三七三章 大宅門裡的女人第三二六章 紅袖添香的少女第一八二七章 孩童心性第二六〇〇章 亂象叢生第一五二四章 不可開戰第六二六章 福州的生意完了第一六一章 爲人師表第一三五九章 銀子換命(求月票)第三七〇章 渾水趟不得第二〇四六章 皇帝的氣量第五九六章 不通世情?(第二更)第一〇一二章 四世同堂第一一九五章 寢帳議事第一四三章 談事還是要男人來第二五六七章 攻守第一四八〇章 理念差異第二六一六章 早去早回第一二二〇章 詐敗第一七三二章 縱火案第六七二章 周姥姥第三六六章 大媳婦,小郎君(第三更)第一〇九三章 狹路相逢第二六〇五章 不忍故人第九十三章 離家出走的大伯第二三八一章 回頭的倔驢第四五七章 不稀罕(第六更,盟主加更)第一七五五章 並無隔夜仇第四九〇章 被休沐(第三更)第二三九九章 夜訪第一四三五章 權臣、奸臣(第二更!)第二三五六章 問案第一六九九章 利用第九一六章 女諸葛(第一更,求訂閱)第二一二一章 帳前審俘第二三七七章 還她自由第一三一二章 分娩第二三九五章 殺手鐗第三十章 賣畫租屋第三九五章 鬥畫(第五更,賀盟主磊洋)第一六八八章 蛀蟲第二二三五章 躍馬草原第一七二八章 託付第五六四章 不一定要從案子本身入手第四九九章 師兄弟升官(第十二更)第二三九五章 殺手鐗第一一二八章 不那麼簡單(第三更)第三九三章 唐伯虎砸場(第三更)第一七五二章 指手畫腳第二八七章 大有來頭(第六更)第一二〇六章 銀甲大將第二六七八章 老鼠屎第十二章 進城(求收藏)第一四三四章 唯親是用(第一更!)第二三九〇章 懸而不決第四七七章 去詹事府任職?(第五更)第一〇八〇章 來路易行,撤回不易第一〇五三章 就是不給面子(第一更)第一二七一章 面聖第二四三八章 玉不琢不成器第二四八章 夫妻禮數第一八五〇章 開條件第九四八章 匪情第二一二九章 各懷鬼胎第二一六四章 盲目第二二五七章 怒火第二二四六章 選擇你的丈夫第二六四七章 左右爲難第二一一三章 大宅門第一七一〇章 元年三月第八十二章 小城武俠熱第五三七章 江櫟唯的氣憤(第二更)第二五七〇章 才女說情第一一四六章 援兵第二五〇九章 不出所料第八五四章 真正的目的(第三更)第二三五八章 可能性第一五三八章 走着瞧第二三五八章 可能性第一六六二章 心灰意冷第九七四章 臨危顧命第六十八章 總把新桃換舊符第六五二章 危機重重第一六九五章 覈查
第二〇二七章 上門挑唆第一八二一章 小辮子第二三二四章 新秩序第二一八八章 不好惹第一一七一章 一團亂麻第五五二章 非奸即盜(第三更)第八九一章 疑惑第二七二章 理學還是心學第二五七八章 改革第一二三四章 信使到第二二五五章 我要戰勝你第一一三二章 出兵往援(求月票)第二四三七章 評理第二五三九章 你回我走第二十二章 年少的無奈第十章 童養媳第九六七章 連坐法第三七三章 大宅門裡的女人第三二六章 紅袖添香的少女第一八二七章 孩童心性第二六〇〇章 亂象叢生第一五二四章 不可開戰第六二六章 福州的生意完了第一六一章 爲人師表第一三五九章 銀子換命(求月票)第三七〇章 渾水趟不得第二〇四六章 皇帝的氣量第五九六章 不通世情?(第二更)第一〇一二章 四世同堂第一一九五章 寢帳議事第一四三章 談事還是要男人來第二五六七章 攻守第一四八〇章 理念差異第二六一六章 早去早回第一二二〇章 詐敗第一七三二章 縱火案第六七二章 周姥姥第三六六章 大媳婦,小郎君(第三更)第一〇九三章 狹路相逢第二六〇五章 不忍故人第九十三章 離家出走的大伯第二三八一章 回頭的倔驢第四五七章 不稀罕(第六更,盟主加更)第一七五五章 並無隔夜仇第四九〇章 被休沐(第三更)第二三九九章 夜訪第一四三五章 權臣、奸臣(第二更!)第二三五六章 問案第一六九九章 利用第九一六章 女諸葛(第一更,求訂閱)第二一二一章 帳前審俘第二三七七章 還她自由第一三一二章 分娩第二三九五章 殺手鐗第三十章 賣畫租屋第三九五章 鬥畫(第五更,賀盟主磊洋)第一六八八章 蛀蟲第二二三五章 躍馬草原第一七二八章 託付第五六四章 不一定要從案子本身入手第四九九章 師兄弟升官(第十二更)第二三九五章 殺手鐗第一一二八章 不那麼簡單(第三更)第三九三章 唐伯虎砸場(第三更)第一七五二章 指手畫腳第二八七章 大有來頭(第六更)第一二〇六章 銀甲大將第二六七八章 老鼠屎第十二章 進城(求收藏)第一四三四章 唯親是用(第一更!)第二三九〇章 懸而不決第四七七章 去詹事府任職?(第五更)第一〇八〇章 來路易行,撤回不易第一〇五三章 就是不給面子(第一更)第一二七一章 面聖第二四三八章 玉不琢不成器第二四八章 夫妻禮數第一八五〇章 開條件第九四八章 匪情第二一二九章 各懷鬼胎第二一六四章 盲目第二二五七章 怒火第二二四六章 選擇你的丈夫第二六四七章 左右爲難第二一一三章 大宅門第一七一〇章 元年三月第八十二章 小城武俠熱第五三七章 江櫟唯的氣憤(第二更)第二五七〇章 才女說情第一一四六章 援兵第二五〇九章 不出所料第八五四章 真正的目的(第三更)第二三五八章 可能性第一五三八章 走着瞧第二三五八章 可能性第一六六二章 心灰意冷第九七四章 臨危顧命第六十八章 總把新桃換舊符第六五二章 危機重重第一六九五章 覈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