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四五章 戰時優先

高集之所以敢跟沈溪叫板,主要認爲沈溪是文官,在意官聲,又遵循儒家法典,會選擇以理服人。

但王禾這樣的武夫就不同了,做事從來不講規矩,衝動易怒,正所謂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

高集沒理會王禾,怒視沈溪:“沈賊,看來你是冥頑不靈,視朝廷法度如無物,要與我南寧府士紳百姓對抗到底是嗎?”

高集帶來的士紳噤若寒蟬,沒一個敢吭聲,眼中滿是恐懼和戒備。

沈溪微微蹙眉,知道高集是想拼個魚死網破。跟一個突然發瘋的老流氓鬥氣,很不明智,對方原本就是蓄意栽贓陷害,現在更被逼到進退不得的地步,這樣的人,爲了臉面,跟人拼命沒什麼好稀奇。

沈溪搖了搖頭:“賊軍已殺至城下,本官不跟你多言……國家有難,匹夫有責,來人,給高知府和士紳們配發兵器,一同上城頭禦敵,誰若推三阻四,一律問斬!”

士紳們一聽頓時焉了,這是什麼道理?

我們是陪同高知府前來講理的,你沈尚書蠻橫回絕也就罷了,還把我們這些見證人調去城頭對敵,這算哪門子規矩?

但此時營內官兵已將兵器擡了上來,就連用桐油浸泡過的藤甲也已備好。王禾上前,帶着一臉傲慢喝道:

“現在大敵當前,沈大人馬上要帶兵跟交趾叛軍交戰,爾等就該將個人恩怨暫時放到一邊,上下齊心共御外辱!爾等若不聽命,那就只能當成畏戰不前,又或者是交趾派往我大明的奸細,按照軍法當一律問斬,誰敢嘗試一下?”

卑鄙!

無恥!

濫用職權!

很多士紳滿心憤慨,恨不能上前找沈溪拼命,但想是一回事,實際行動又是另一回事,這會兒就算有人出來挑頭,也沒人敢動一步。

明擺着的道理,沈溪手裡有兵,王命旗牌在身,擁有生殺予奪的大權。如果說在後方發生這種事,沈溪需要對朝廷解釋,可現在交趾賊寇已兵臨城下,戰時三軍主帥說什麼就是什麼,一切爲了勝利,就算殺錯人朝廷都不會追究責任,這纔是最麻煩的地方。

在場士紳一動不動,全都看向高集。

王禾怒道:“時間有限,爾等若再不穿戴盔甲拿起武器,直接刀斧手伺候,來人哪……把那畏縮不前的傢伙拖出去!”

“沈大人,您這是濫用公權!”

“沈大人,咱們有話好好說,我們是來跟您講理的……喂喂喂,我穿還不行嗎?”

一羣人一邊跟沈溪講理,一邊被迫穿上那粗製濫造的藤甲,拿起兵器,可是以他們養尊處優的身體,平日登城都費事,更別說是換上一身笨重的藤甲拿着兵器上城頭了,對他們來說這簡直是煎熬。

士紳多數都是讀書人,就算沒有功名在身的家中也有良田百傾,飯來張口衣來伸手,連農具都沒拿過,平時提籠遛鳥,現在讓他們拿起長槍爬城,頓時叫苦不迭。

但圍攏而來的官兵根本就不給他們講理的機會,沈溪也已提前離開營門,涉及緊急軍務,天王老子來了都要靠邊站,更別說是區區南寧知府。

最後王禾瞪着一直立在那兒不動的高集,喝道:“高知府,怎的,你敢公然違抗沈大人的命令?現在甲冑和兵器就在你眼前擺着,莫非你眼瞎了不成?”

高集打量王禾,又見旁邊躍躍欲試的刀斧手正在瞄自己的腦袋,他想翻臉,但又沒那勇氣,只能無奈地附身拿起散發出難聞氣味的藤甲開始穿戴。

……

……

交趾兵馬大概一萬餘衆,在主帥莫築安的率領下,於辰時三刻抵達南寧府城。

此時霧氣已散去大半,城頭上沈溪正在仔細觀察城外形勢,馬九等人站在沈溪身後,隨時聽候調遣。

前方交趾兵馬正在用船隻渡河,這些船隻是交趾方面從邕江上游的太平府和江州弄來的,船隻足足有上百艘之多,一次能運送六七百人,需要十幾趟才能把兵馬悉數運送過河。

王禾急匆匆登上南門城頭,仔細觀察一番後,罵罵咧咧道:“那些南蠻子,明知大人您坐鎮城中,還敢前來攻城,簡直活膩味了!大人,您下令吧,開城與賊寇接戰!”

沈溪往後面的城牆看了一下,只見高集等人被官兵推攘着緩慢登城,這些人之前囂張不已,但現在一個個都當起了縮頭烏龜,相互謙讓,讓別人先行一步。

沈溪目光落回王禾臉上,搖頭道:“王將軍不必心急,交趾叛軍目的是想利用濃霧突然出現在城外,達到先聲奪人的效果,讓城中自亂陣腳,最好是主動開啓城門,與其在邕江渡頭交戰,只需擊潰我軍,便可趁勢奪城。”

“其實你只要仔細看看,就可以發現敵人並沒有攜帶攻城器械,真要攻城討不了好。南蠻將領之所以如此做,一則是想利用我軍‘半渡而擊’的心理尋找機會,另外就是大造聲勢,迫使我軍心驚膽戰之下棄城而逃,甚至開城投降。”

“最後,敵方統帥通過斥候反饋回去的情報,以爲我大明已無舟楫渡河,哪怕他們奪城的目的不能達到,也可趁機在邕江北岸大肆劫掠一番,再行撤走!”

王禾有些緊張,看了看橫亙在城牆前方兩裡外的邕江,問道:“大人,那我們到底有沒有舟楫?千萬別這羣賊寇攻過來,我們連渡船都沒有,若打了勝仗怎麼追擊?”

沈溪笑着安慰:“蘇將軍領着兩千人馬,已渡河在邕江南岸恭候開戰了!”

王禾怔了一下,欲言又止。

城外南蠻兵馬密密麻麻,一眼看不到頭,以王禾估算,很可能上萬,蘇敬楊率兩千兵馬渡河攔截,實力對比太過懸殊。要知道交趾兵馬並非地方異族叛軍,訓練有素,武器也更精良,如果只派兩千人馬迎擊,是不是太過託大?

沈溪打量神色陰晴不定的王禾,問道:“王將軍認爲,此時我們應該出城迎戰,趁着賊軍尚未完成渡河時開戰?”

王禾點頭不迭:“大人言之在理,爲何我們不早些開戰?等賊軍渡河後,形成背水一戰之勢,那時恐怕……困獸之爭,激發死志,這一戰就不好應付了!”

沈溪笑道:“我華夏曆史上韓信只有一個,那麼多想模仿韓侯戰法之人,最後都落得個慘淡的下場,區區南蠻何德何能,也敢學韓侯背水一戰?此舉純屬自尋死路!渡河後,交趾兵馬退路被斷,若遭遇潰敗,會有數不清的南蠻士兵淹死在邕江之中,王將軍,你信是不信?”

王禾神色尷尬:“大人所說情況確有可能發生,但前提是賊軍遭遇潰敗,這……實在有些難度……大人,城中守軍合起來不過七八千,可有兩千已被您派出城去了!邕江北岸敵軍兩倍於我,談何勝利?”

沈溪微笑不語,繼續觀察敵軍動向。

此時城外交趾兵馬已大規模渡河,且其前鋒已在北岸靠近南寧府城南門方向設置防禦工事,以期做到進可攻退可守。

敵人防線距離城牆大約一里半,火炮雖然能勉強打到那裡,但卻沒有準頭可言。按照道理講,想利用邕江做文章不現實。

……

……

高集懊惱不已。

他在來之前,心裡就犯嘀咕,怕沈溪利用手頭的權力蠻不講理,只能寄希望朝廷追究沈溪責任,但又知道朝廷問責至少要等幾個月,實在是鞭長莫及,他在這段時間很可能已被沈溪折磨至死。

等高集帶着士紳到軍營“評理”,知道交趾兵馬已殺到城下,更覺絕望。

因大敵當前,統兵之人地位會被無限拔高,那些原本想幫他“伸張正義”之人,此時被迫以南寧府城安危爲先,如此一來他連講理的機會都沒有,就被硬架着上城頭,親自參與到戰事中。

“高知府,您得想個辦法才行,我等上有老下有小,這麼上城頭,不是給南蠻當箭靶子麼?若沈大人趁機報復,將我等逐一推下城頭,不是摔死就是慘死於南蠻刀下,屆時到何處評理去……”

還在半道,那些跟隨高集前來評理的士紳便開始內訌,一個個拿着兵器都不想上城頭,城外遠處傳來震天的喊殺聲,更讓人心驚膽寒。

高集對於參與戰事倒不那麼懼怕,作爲南寧知府,戰時素有文官統領武將的傳統,南寧城之前軍事力量都被府衙調配,一直到沈溪到來前,高集都是最高軍政長官,府城南門這裡的城牆他已非常熟悉。

唯一不同的是,以前交趾兵馬只是在邕江南岸轉悠,搶了東西就跑,從無渡江之舉。

高集怒氣衝衝地道:“老夫是要跟沈賊算賬,但現在南蠻當前,難道不應以國家大義爲先?你等都跟隨本官上城頭,讓南蠻和沈賊知道我們南寧府沒有孬種!”

雖然高集口號喊得震天響,但士紳們可不吃他這一套。

一羣人上城頭不到一半,只聽前方傳來“轟隆”一聲巨響,那些原本就擔驚受怕的士紳,直接跌坐在臺階上不肯起來。

“完了完了,南蠻來了!”有人想往城下逃走,卻被後面的士兵攔截住,只能調頭往城門樓子逃去。

第一三四三章 謝老兒不上朝第一七三三章 比竇娥還冤第八九九章 無所不在的陷阱第五七五章 找麻煩(十一更,再謝書友!)第四六五章 我自有數(第一更)第七一二章 深得朕意(第一更)第一二三八章 疲於應付第二二一九章 等的就是這一戰第二三六四章 猖獗第二二六六章 你來當第二四四七章 不睦第一〇二一章 大家族的規矩(第二更)第一八六八章 不甘利用第二四三七章 評理第二〇四章 扣屎盆子(第五更)第二六〇九章 無心風景第一六四二章 將行第二〇六九章 野心第九六二章 將軍明鑑第一五二七章 君臣妥協第二八二章 院試第二第二四一九章 不可左右之事第四五二章 喜從悲來(第一更)第二二五二章 你們效忠誰?第一五四章 投桃報李(求訂閱和月票)第二五四八章 一無所知第二二一章 老騙子第一六一〇章 自尋出路第一一九四章 不打,那就撤吧第九一二章 升官發財第一四二〇章 權力核心第一一六八章 枕戈待旦第二一七六章 願望第五六一章 戰功(第二更)第一七二五章 奇恥大辱第七九四章 平匪輯要(第四更)第二五六〇章 強行不虧第三五七章 批命(第四更)第一二九三章 獻首級第七八七章 不主考,但出題第一五一四章 正朔第二五八六章 正其道行之第二三八五章 來過年第五〇六章 姑娘,你認錯人了(第六更)第一七〇三章 先禮後兵第二〇二四章 自導自演第一三二四章 今非昔比(第二更)第二六六九章 撤兵第二五二五章 無可避免第一九三〇章 臨別饋贈第一二五八章 城門失火第一三八三章 反感的種子第一七三九章 國策第二三二章 賊人難防第五七九章 回馬槍(第四更,賀盟主)第二四五五章 受益者第一六三八章 反常第二三〇五章 大人物第一三八章先進技術你學不來第一一八九章 京師可安守第九九五章 過泉州第九六五章 明正典刑第二一〇章 狠角色第一三六八章 兩種作物(求月票)第一九三八章 事成第二一二章 小功臣(第五更)第二一〇〇章 偏狹的審計第二五八九章 安排第一七八七章 小王將軍的本事第一三三三章 大權在握第二〇一一章 夜入豹房第二〇二二章 御審第二四七六章 識香念舊人第五十四章 小軍師第一〇二六章 偷聽(第二更)第九五三章 難得糊塗第一四九〇章 強行留人第六〇八章 能臣(第三更,求訂閱)第四九八章 幫一次(第十一更)第二〇八二章 分化離間第一〇四二章 冷眼旁觀(三更求保底月票)第六六八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六四六章 沈公(第二更)第六二四章 視察王恭廠(第四更,謝盟主)第一九一三章 中飽私囊第一六〇三章 君臣之隙第一五七〇章 芙蓉帳暖第八十八章 紅袖添香第一一九八章 信心第四三一章 傳臚大典(第二更)第二四八五章 選址第二三九五章 殺手鐗第二一六八章 孰輕孰重第一三八八章 出巡第二二八九章 遭遇戰第六四八章 算謀(第四更)第一二四六章 極大的諷刺第一三〇二章 沒着落第四九三章 三堂會審(第六更)第三〇四章 家無寧日(第四更)
第一三四三章 謝老兒不上朝第一七三三章 比竇娥還冤第八九九章 無所不在的陷阱第五七五章 找麻煩(十一更,再謝書友!)第四六五章 我自有數(第一更)第七一二章 深得朕意(第一更)第一二三八章 疲於應付第二二一九章 等的就是這一戰第二三六四章 猖獗第二二六六章 你來當第二四四七章 不睦第一〇二一章 大家族的規矩(第二更)第一八六八章 不甘利用第二四三七章 評理第二〇四章 扣屎盆子(第五更)第二六〇九章 無心風景第一六四二章 將行第二〇六九章 野心第九六二章 將軍明鑑第一五二七章 君臣妥協第二八二章 院試第二第二四一九章 不可左右之事第四五二章 喜從悲來(第一更)第二二五二章 你們效忠誰?第一五四章 投桃報李(求訂閱和月票)第二五四八章 一無所知第二二一章 老騙子第一六一〇章 自尋出路第一一九四章 不打,那就撤吧第九一二章 升官發財第一四二〇章 權力核心第一一六八章 枕戈待旦第二一七六章 願望第五六一章 戰功(第二更)第一七二五章 奇恥大辱第七九四章 平匪輯要(第四更)第二五六〇章 強行不虧第三五七章 批命(第四更)第一二九三章 獻首級第七八七章 不主考,但出題第一五一四章 正朔第二五八六章 正其道行之第二三八五章 來過年第五〇六章 姑娘,你認錯人了(第六更)第一七〇三章 先禮後兵第二〇二四章 自導自演第一三二四章 今非昔比(第二更)第二六六九章 撤兵第二五二五章 無可避免第一九三〇章 臨別饋贈第一二五八章 城門失火第一三八三章 反感的種子第一七三九章 國策第二三二章 賊人難防第五七九章 回馬槍(第四更,賀盟主)第二四五五章 受益者第一六三八章 反常第二三〇五章 大人物第一三八章先進技術你學不來第一一八九章 京師可安守第九九五章 過泉州第九六五章 明正典刑第二一〇章 狠角色第一三六八章 兩種作物(求月票)第一九三八章 事成第二一二章 小功臣(第五更)第二一〇〇章 偏狹的審計第二五八九章 安排第一七八七章 小王將軍的本事第一三三三章 大權在握第二〇一一章 夜入豹房第二〇二二章 御審第二四七六章 識香念舊人第五十四章 小軍師第一〇二六章 偷聽(第二更)第九五三章 難得糊塗第一四九〇章 強行留人第六〇八章 能臣(第三更,求訂閱)第四九八章 幫一次(第十一更)第二〇八二章 分化離間第一〇四二章 冷眼旁觀(三更求保底月票)第六六八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六四六章 沈公(第二更)第六二四章 視察王恭廠(第四更,謝盟主)第一九一三章 中飽私囊第一六〇三章 君臣之隙第一五七〇章 芙蓉帳暖第八十八章 紅袖添香第一一九八章 信心第四三一章 傳臚大典(第二更)第二四八五章 選址第二三九五章 殺手鐗第二一六八章 孰輕孰重第一三八八章 出巡第二二八九章 遭遇戰第六四八章 算謀(第四更)第一二四六章 極大的諷刺第一三〇二章 沒着落第四九三章 三堂會審(第六更)第三〇四章 家無寧日(第四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