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一〇章 讓功

傍晚時分,周氏過來帶沈運回家,見到絡繹前來送禮的,眼睛都看得發直了,當下拉着出來處理事情的沈溪的手,好奇問道:“憨娃兒,爲何這麼多人給你送禮?”

謝韻兒想上去跟周氏說上兩句,讓周氏別多問,沈溪卻擺擺手,示意妻子不要插嘴。

沈溪心底對周氏多少有些芥蒂,畢竟當日周氏不分青紅皁白差點兒打了太子,幸好這件事未繼續發酵,否則周氏的誥命多半要被剝奪,還會連累沈溪以及整個沈家。

沈溪板着臉道:“娘,您還是少問些,朝中關係錯綜複雜,牽一髮而動全身,不是您一個婦道人家能過問的!”

周氏大爲不爽,瞪着沈溪:“你小子翅膀硬了,什麼都知道,是吧?說到底,你還不是從老孃我肚子裡蹦出來的?”

周氏說話行事素來不注意場合,謝韻兒之前到老宅向她說明太子的身份,周氏擔驚受怕,過了好些天才緩過勁兒來。現在面對沈溪,周氏又故態復萌,謝韻兒擔心自己的相公和婆婆吵起來,趕緊過去提醒,然後扶着憤憤不平的周氏進內院見沈運。

如今沈運跟沈亦兒正在跟女先生學習《四書》《五經》,兩個小傢伙都不用功,不過沈亦兒腦袋瓜聰慧,自小就跟個小大人似的,即便只投入少部分精力,也足以把老師教授的知識點給消化吸收,但沈運就不行了,每次老師提問,他都漲紅着臉說不出話,讓女先生連連搖頭。

沈溪目送周氏的背影消失在月門後,無奈地嘆了口氣。隨後他回到書房,準備寫封信給謝遷,婉轉表達自己想到南京履職的意圖。

在沈溪看來,去湖廣本來沒太大問題,但關鍵是當官這些年來他南來北往折騰的次數着實有些多了,這纔剛回京沒幾天,尚未跟家人好好團聚,就又要前往南方,做的還是整頓兵馬平息地方叛亂的事情,讓他有些接受不能。

如果直接跟皇帝講條件,會顯得他這個臣子不識好歹,再者皇帝那邊未正式分配,現在只是馬文升透口風,他不能拿沒有落實的事情跟朝廷上奏。

今天宮裡應該有朝議,畢竟劉大夏剛回京,怎麼都得帶着屬下,包括監軍太監谷大用一起前往乾清宮面聖。身爲內閣大學士,謝遷必然在場,如果朝議中就此議定功勞分配,沈溪非常擔心自己被皇帝當場欽命爲湖廣總督,如此謝遷就無法干預了。

果然,晚上沈溪派人把信送去謝遷在東長安街的小院,第二天一大早謝遷便回信了。

信中謝遷扯了一些沒有用的閒話,洋洋灑灑三頁,但總的說起來就是一句——無能爲力!

沈溪知道,自己赴任湖廣,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

……

劉大夏回朝,此番對韃靼作戰的軍功議定工作就勢展開,至於劉大夏和沈溪誰是首功,其實在朝中沒有太大爭議。

問題不在於沈溪,而是劉大夏。

戰事由劉大夏開啓,他帶兵出塞,深入草原跟韃靼人作戰,結果連遭敗績,可以說戰爭初期損兵折將喪師失地的主要責任人是他,但後來收復大多數失地並將韃靼人趕出國境的功臣依然是他。

但問題是驅除韃虜的過程,基本是沈溪打的幾場硬仗奠定,對於這一點,劉大夏自己都承認。所以劉大夏到京後便奏請皇帝,要將首功讓給沈溪,併力主讓沈溪留在京城,出任六部侍郎。

文官集團都沒料到,劉大夏這樣老謀深算的老臣,回到京城後會極力主張給沈溪請功,甚至在臘月十一和臘月十二兩天,劉健、李東陽等幾個文官集團的主要領袖相繼單獨約見劉大夏,想讓他收回成命,別給此番朝廷軍功議定工作找麻煩,但卻讓劉大夏毫不留情地予以駁回。

因爲首功問題,文官集團內部各派系鬧得不可開交,以至於劉大夏回朝這幾天,朝廷對於軍功議定沒有任何結論。

連個首功都沒擬定,後續論功請賞就只能拖着。

臘月十三,謝遷將沈溪叫到自己在東長安街的小院。

書房中,謝遷臉上帶着幾分得意,問道:“沈溪,關於劉尚書謙讓首功之事,你知道了吧?”

沈溪點頭,他獲悉這件事不是來自朝廷風傳,而是源於劉大夏回京當天,派人送來的消息。

謝遷再問:“你如何看待此事?”

沈溪好奇地反問:“什麼如何看?”

謝遷沒好氣地說:“劉尚書願意把首功讓給你,足見對你的肯定。現在內閣就此問題僵持不下,原本一個首功一個次功,無太大爭議,以劉尚書的年歲和資歷,你根本無從爭起,但我現在想問你,對這首功,你要爭嗎?”

沈溪很想問,我就算把首功爭回來,有什麼用?難道可以避免到湖廣去履職,還是多發幾萬兩銀子犒賞供我和家人開銷?

既然不能封侯拜相,又不能對自己未來的仕途形成太大影響,那是否首功,對他來說就沒太大意義。

沈溪回道:“一切交由謝閣老決定!”他這麼說,自然就是不爭了。

謝遷聽了滿臉不悅,道:“年紀輕輕,那麼老氣橫秋幹什麼?年輕人要多一點朝氣,你若是要爭,老夫就儘量幫你。”

“從目前的情況看,由於劉尚書一再堅持,陛下的態度有所鬆動,如果我使上一把勁,未必拿不下來!但如果你不想爭,那就趁早上疏朝廷,免得內閣和兵部爲難!”

謝遷逼沈溪明確表態,無奈之下沈溪只得幽幽一嘆:“學生想好了,爭與不爭意義不大,還是不爭了吧!”

謝遷皺起了眉頭,過了好一會兒才盯着沈溪的眼睛嘆道:“這可是你說的,老夫便按照你的意思擬一份上疏,交給劉尚書。只要他能理解你的苦衷,相信這件事沒那麼多爭議。不過,現在無非是劉尚書跟你之間誰主誰次的問題,朝廷虧待不了你!”

“劉時雍不知道怎麼搞的,這次回來非要把首功讓給你,實在讓人捉摸不定!”

謝遷不理解的事情,沈溪卻看得非常透徹。

劉大夏爲什麼要爲沈溪爭這個首功?其實跟弘治十三年要打壓沈溪的功勞目的一樣,爲的是保持“平穩”。

當初沈溪初出茅廬,名不見經傳,壓沈溪的功勞,是爲了讓三邊將士不至於對朝中一個初出茅廬的小子心生妒忌,從而做出什麼對朝廷不利的事情,維護武將集團的利益。

彼一時此一時,沈溪現如今靠自己的軍事才能,在土木堡到京城這一線連續打了六七場漂亮的大勝仗,消滅韃靼人的有生力量,給三邊兵馬回援京師贏得寶貴時間,還幫助朝廷獲得京師保衛戰的勝利。

如今沈溪在邊軍中的聲望,跟劉大夏沒多少區別。

其實朝廷最應該給沈溪安排的官職,是讓沈溪接替劉大夏任三邊總督,統籌三邊兵馬,完成戰後三邊以及宣大等地的休養生息。

如今整個邊軍都知道沈溪的豐功偉績,大明軍隊非常需要推出這樣如同神明般的人物,劉大夏爲了維持軍隊穩定,自然得把首功讓出來。

沈溪苦笑着搖頭,心道:“劉大夏居首功,這是從文官集團的利益出發,文官認爲論功一定要按年齡和官職、資歷等因素來排,所以文官非要劉大夏應下這個首功不可。至於我居首功,這是出自武將集團的考慮,武將集團對我的肯定,以及他們對朝廷賞罰分明的渴望,纔是劉大夏讓功的主要原因!”

這些話,就算沈溪心知肚明,也無法跟謝遷解說,因爲有些話說出來會傷人。

謝遷身在文官集團,在他眼中,劉大夏是首功的不二人選,所以儘管謝遷嘴上說得漂亮,但如果沈溪真要開口爭功,他未必會使力。

沈溪自己對首功還是次功,根本不看重,因爲那是個虛名。

劉大夏作爲兵部尚書,爲了服衆,必須把沈溪推出來,樹立起一個大家都信服的偶像。其實這會兒安排沈溪進兵部擔任侍郎,再合適不過了,但因爲文官集團的排擠,沈溪連戶部都進不去,更別說是比戶部更加要害的兵部衙門了。

***********

ps:第二更送上,天子求月票支持!

另外,2017年4月1日~4月7日期間,本書將在qq閱讀客戶端和起點讀書客戶端限時免費7天時間,一點小福利,也算回報一下這麼多年來衆多書迷對天子的主持,喜歡天子的朋友可以下載客戶端看起來~

第五一七章 翻臉不認人(第五更)第二六三一章 戰爭賠償第九九六章 替民做主第一〇九四章 主帥第二四〇五章 算計第一九五九章 金山銀山第一三七四章 要錢第一五七八章 真金不怕火煉第一九七七章 即將到來的午朝第四七八章 清明上河圖第一〇二六章 偷聽(第二更)第二一〇九章 以退爲進第一八八八章 針鋒相對第一五六章 開業事前忙第二五二五章 無可避免第六六〇章 我見過你第一四二六章 穩坐釣魚臺第二〇三三章 劍舞第二一五三章 棋子第十八章 師兄弟第七十四章 養殖場的由來第五二二章 京城名少(第十更,盟主加更)第一二六〇章 最後的戰鬥第二二〇章 載譽而歸第七二八章 心照不宣第二六二七章 西巡的打算第九二〇章 酒色財氣不可少(第一更)第一一七九章 汗部大會(下)第一三〇〇章 明降暗升第二一四六章 送禮第六一二章 賜食(第四更,送書友)第一九八五章 新老之爭第六五五章 一條不好趕的路第二〇七二章 天狼煞第一三二五章 未知最可怕(第三更)第一五八六章 殿試考題第一三四三章 謝老兒不上朝第二六五五章 沾光第二十六章 蒙學第七二四章 跟皇帝搶女人第六三六章 都是來通知我一聲的第五九九章 晉升的機會(第二更)第一七二七章 回京在即第一八七九章 有何陰謀第一五九七章 只是交易第一一八七章 太子監國(中)第八十三章 一層窗戶紙第六四〇章 官升品不升(第三更)第一六一一章 出巡第一二六二章 捷報?第二五三九章 你回我走第一八六三章 對峙之局第一六八四章 有仇必報第九十六章 惠孃的牽絆第二一〇九章 以退爲進第九一一章 家事國事天下事第八三二章 不蝕本的買賣(第三章)第二八六章 拜見大儒(第五更)第六十一章 家裡的新成員第一一八六章 太子監國(上)第八〇八章 老友同行(第一更)第二五八〇章 代理人之爭第一二八四章 奉調入城第一三六一章 理清亂麻(第三更)第一〇六九章 徵調(第一更)第一一八七章 太子監國(中)第九六八章 實戰考覈第二四九七章 小人不可用第一二五七章 城上城下第二一七六章 願望第二二二四章 開戰第二〇八章 院試本就沒那麼簡單第二〇三章 與人爲善(第四更)第二五一八章 無果而終第一一四一章 捅破窗戶紙第一一八九章 京師可安守第一五四六章 大戰爆發第一九〇〇章 秉燭夜話第二四五一章 斷糧道第一五五章 籌措銀號(求訂閱和月票)第一九二八章 一片忠心第七二九章 私慾和大義第一一九六章 昨日炮灰,明日救世主第二六一五章 先解燃眉第一九四三章 長見識的謝遷第一四五八章 生殺大權第一〇九二章 並非只有火炮第四〇三章 又進囚牢(第一更)第二五〇七章 一隅之地第四四九章 心病(第二更)第一五四四章 引敵來戰第六六五章 榆溪之戰(下)第五六三章 贖人先談賠償(第四更)第一七三七章 出其不意第二二一〇章 希望在你身上第一二六三章 良心何在第九五四章 太子饒命第二四六三章 守株待兔第一〇三二章 先見之明第十四章 風箱
第五一七章 翻臉不認人(第五更)第二六三一章 戰爭賠償第九九六章 替民做主第一〇九四章 主帥第二四〇五章 算計第一九五九章 金山銀山第一三七四章 要錢第一五七八章 真金不怕火煉第一九七七章 即將到來的午朝第四七八章 清明上河圖第一〇二六章 偷聽(第二更)第二一〇九章 以退爲進第一八八八章 針鋒相對第一五六章 開業事前忙第二五二五章 無可避免第六六〇章 我見過你第一四二六章 穩坐釣魚臺第二〇三三章 劍舞第二一五三章 棋子第十八章 師兄弟第七十四章 養殖場的由來第五二二章 京城名少(第十更,盟主加更)第一二六〇章 最後的戰鬥第二二〇章 載譽而歸第七二八章 心照不宣第二六二七章 西巡的打算第九二〇章 酒色財氣不可少(第一更)第一一七九章 汗部大會(下)第一三〇〇章 明降暗升第二一四六章 送禮第六一二章 賜食(第四更,送書友)第一九八五章 新老之爭第六五五章 一條不好趕的路第二〇七二章 天狼煞第一三二五章 未知最可怕(第三更)第一五八六章 殿試考題第一三四三章 謝老兒不上朝第二六五五章 沾光第二十六章 蒙學第七二四章 跟皇帝搶女人第六三六章 都是來通知我一聲的第五九九章 晉升的機會(第二更)第一七二七章 回京在即第一八七九章 有何陰謀第一五九七章 只是交易第一一八七章 太子監國(中)第八十三章 一層窗戶紙第六四〇章 官升品不升(第三更)第一六一一章 出巡第一二六二章 捷報?第二五三九章 你回我走第一八六三章 對峙之局第一六八四章 有仇必報第九十六章 惠孃的牽絆第二一〇九章 以退爲進第九一一章 家事國事天下事第八三二章 不蝕本的買賣(第三章)第二八六章 拜見大儒(第五更)第六十一章 家裡的新成員第一一八六章 太子監國(上)第八〇八章 老友同行(第一更)第二五八〇章 代理人之爭第一二八四章 奉調入城第一三六一章 理清亂麻(第三更)第一〇六九章 徵調(第一更)第一一八七章 太子監國(中)第九六八章 實戰考覈第二四九七章 小人不可用第一二五七章 城上城下第二一七六章 願望第二二二四章 開戰第二〇八章 院試本就沒那麼簡單第二〇三章 與人爲善(第四更)第二五一八章 無果而終第一一四一章 捅破窗戶紙第一一八九章 京師可安守第一五四六章 大戰爆發第一九〇〇章 秉燭夜話第二四五一章 斷糧道第一五五章 籌措銀號(求訂閱和月票)第一九二八章 一片忠心第七二九章 私慾和大義第一一九六章 昨日炮灰,明日救世主第二六一五章 先解燃眉第一九四三章 長見識的謝遷第一四五八章 生殺大權第一〇九二章 並非只有火炮第四〇三章 又進囚牢(第一更)第二五〇七章 一隅之地第四四九章 心病(第二更)第一五四四章 引敵來戰第六六五章 榆溪之戰(下)第五六三章 贖人先談賠償(第四更)第一七三七章 出其不意第二二一〇章 希望在你身上第一二六三章 良心何在第九五四章 太子饒命第二四六三章 守株待兔第一〇三二章 先見之明第十四章 風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