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二八章 一場空

距離出征還有兩天時間,沈溪哪兒都不想去,一心留在家中陪妻兒,因爲他知道未來半年甚至一年都將在外,再也無法享受天倫之樂。

不過旁人不會讓他輕鬆,從皇宮回來後,到他府上拜訪的人絡繹不絕,沈溪一個都沒見,顯得很不近人情。

直到日落時分,沈府纔來了一個他不得不見的人……工部尚書李鐩。

沈溪知道李鐩是朝中大臣推出來的代表,現在他正跟工部合作製造軍械,若連李鐩都不見,那以後朋友的情分將盡,這就好像張懋來訪他不得不見是同一個道理。

沈溪請客人進了書房,李鐩神色間非常爲難:“之厚,你應該知道我是因何而來吧?”

沈溪點頭:“自然知曉,兩日後陛下就要御駕親征,但現在什麼都沒定下來,致朝中人心惶惶。今天訪客太多,我都沒接見,因爲實在沒什麼好說的……陛下安排至今未定,甚至爲此我還奉召去了一趟內苑,被太后問詢一番。”

李鐩輕嘆:“此行實屬無奈之舉,我也知道你遇到麻煩,不過誰叫是你主導國策執行呢?現在旁人都不知內情,又從陛下那裡得不到答案,只能想辦法從你這裡獲取消息……”

李鐩沒有強迫沈溪回答,此行好像只是爲了完成差事,從沈溪這裡得到一些答案便會離開。

沈溪給李鐩大致解釋了一下,包括之前出京練兵,還有未來開戰的大致構想:“……要一次將草原平定,這是不現實的事情,就算咱們人強馬壯,時間也夠,但韃靼人坐擁廣袤的草原,佔盡天時地利人和,我們其實沒有多少優勢。”

李鐩雙目圓瞪,問道:“這麼說來,戰爭會侷限在一定範圍內?”

沈溪道:“事情都要適可而止,發起戰爭就要想到如何結束戰爭,不能讓事態失控。此番出塞作戰也一樣,想要一舉把韃靼人平定,很難實現……其實敵人只要遠遠避開,待我們糧草消耗完畢,自然就會退出草原。所以這場戰爭一定要打得十分巧妙,要懂得把握機會,一舉奏功……你認爲呢?”

李鐩笑道:“對對,適可而止最好,如果太過強求,反而適得其反,大明實在經不起折騰了……現在誰都知道陛下無子嗣,刀劍無眼,若有個什麼三長兩短,大明豈不是要陷入持久的動亂中?”

沈溪微笑着迴應,對旁人或許他還會敷衍,但對李鐩這個老朋友,沈溪儘量保持着真誠的態度,怎麼說這位也算是結識於微末。

李鐩道:“我也不隱瞞,很多朝臣都想從我這裡得到關於你和陛下的消息,你便透露一些,能說就說,不能說的不要勉強,我只爲回去後有個交待,畢竟後天就要出兵……現在朝中人最關心的便是陛下出徵後,京城事務誰來打理,畢竟謝閣老不在……”

沈溪苦笑着回道:“這件事,陛下並未言明,我也沒有主動詢問,爲人臣子,不該僭越,尤其是這種關係社稷穩定的重大決策。”

李鐩會意點頭,“我也認爲之厚你未必知曉,不過旁人都覺得你可能知道些什麼,陛下把謝閣老調往三邊,這步棋實在沒人看得明白。”

沈溪道:“多半是有小人在陛下面前進讒言,當我知曉後,馬上致函請陛下收回成命,但上疏被人壓了下來,顯然有人從中作梗。”

李鐩確定謝遷被髮配不是沈溪所爲後,緊張地問道:“難道是內廷的人?”

也就是在沈溪面前,李鐩沒有多少顧忌,如果是在公開場合,他就要謹言慎行了。終大明一朝,太監地位一直都很穩固,有時候甚至比首輔、勳貴權力還要大,而且手段多樣,報復起人來陰狠毒辣,防不勝防。

沈溪微微點頭:“我也懷疑可能跟內廷的人有關,陛下如今身邊佞臣不少,這次回來,雖然我第一時間前去覲見,但陛下明顯不想跟我議事,好像早有決斷,所以只能告退。陛下說會舉行朝會議事,但眼下距離出兵僅剩下一天,看來很難履諾了。”

李鐩低下頭,稍微思索一下,又問道:“不知陛下屬意伴駕的大臣,都有哪些?”

沈溪仍舊搖頭:“不知。”

李鐩微微頷首,大概明白了,沈溪並未完全得到朱厚照信任,更像是一個單純的執行者,關於出兵之事,要麼是朱厚照武斷決定,要麼就是要跟身邊近臣商議,而張苑必然是其中的關鍵人物。

說完關心的事情後,兩人又聊起朝堂的情況。

沈溪嘆道:“不管怎麼樣,你能留在京城,我卻必須頂在戰場第一線,我的想法,是以自身爲餌,把韃靼人引至包圍圈,畢竟不能跟韃靼人在廣袤的草原上兜圈子,現在陛下統領的中軍,主要負責設下埋伏……”

李鐩一聽,不由惋惜:“之厚,你這又是何必呢?與韃靼人的戰爭可以從長計議,慢慢着手進行,你這樣做……豈非讓自己立於險地?”

沈溪苦笑道:“以前跟外夷交戰,我哪次不是置之死地而後生?有時候實在是情非得已。”

李鐩稍微一想,馬上想到果然如此,無論是沈溪跟佛郎機人交戰,還是幾次跟韃靼人開戰,都是以少勝多,絕處逢生。

這也是旁人稱道沈溪的地方,但這麼做在很多人看來非常兇險,畢竟不是每次都有這麼好的“運氣”。

旁人對於沈溪的能力沒有直觀的瞭解,只能把沈溪的這種作戰方略當作是走“狗屎運”。

沈溪對李鐩非常坦誠,把能說的基本說了,剩下的就是他不知,或者能力範圍之外的事情,對此李鐩表示理解,滿意地離開。

……

……

三月十八下午,朱厚照終於睡醒,他耐着性子,聽小擰子朗讀,大概把沈溪上呈的奏摺聽了一遍,可惜沒有留下太過深刻的印象。

小擰子讀完後,手捧沈溪的上疏,高興地道:“陛下,按照沈大人安排,此番勝利應該是十拿九穩的事情。”

“哦。”

朱厚照應了一聲,依然無精打采。

小擰子見朱厚照興致不高,不敢貿然發表評論,許久後朱厚照才似有所思地問道:“沈先生在奏疏中說,自己要衝鋒在前充當誘餌,如果出什麼狀況的話,這場戰事豈不是要半途而廢?”

小擰子道:“應該不會吧,既然沈大人如此安排,想必已有萬全之策,不會讓韃子輕易得手。”

朱厚照搖頭晃腦:“沈先生就算再有本事,也沒法把韃子的應對全部揣摩清楚,萬一遇到預料外的情況,豈不是說,朕要親自帶兵跟韃子拼命?”

“呃?”

小擰子思考一下,恭敬回道,“若沈大人那邊出事的話,陛下最好還是立即領兵撤回關內,以避免變生不測。”

朱厚照擡起頭來,怒目圓瞪:“你這小子,認定朕沒本事,一切都要倚靠沈尚書,是嗎?”

小擰子緊忙跪下來磕頭:“陛下可別誤會奴婢的意思,奴婢豈敢對陛下有不敬?在奴婢心中,陛下雄韜武略,自打登基後對蠻夷作戰屢屢奏凱,足可證明陛下英明神武,實在是千古明君。”

千穿萬穿馬屁不穿,就算小擰子的話很虛僞,朱厚照聽了依然很受用。

朱厚照道:“朕也想打勝仗,不過要是沒沈先生配合,就有些困難了;朕自信可以平草原,取得曠世功業,主要也是看到有沈先生這樣的能臣輔佐,如果不好好珍惜眼前的機會,將給後人留下諸多遺憾。”

小擰子繼續恭維:“陛下千秋萬載,與日月同壽,豈會把麻煩留給後人?”

朱厚照笑了笑:“你就當是朕自己留下遺憾不成麼?朕能活幾歲不好說,誰知道那些丹藥有沒有用?自古以來沒哪個君王願意駕鶴西去,世事無常啊!”

小擰子繼續跪在那兒,連話都不敢說了,生怕說出什麼不中聽的被朱厚照降罪。

朱厚照一揮手:“你去把張公公叫來,朕想問他幾句話。”

小擰子如蒙大赦,趕緊站起來出去傳話,出門的時候還聽到朱厚照嘀咕:“誰說朕獨自領兵就打不了勝仗?”

……

……

張苑到來時,朱厚照已把飯吃完,正坐在那兒研究沙盤。

張苑心想:“陛下以前喜歡搗鼓這東西,是因爲那時尚未登基,沒什麼樂子,但現在陛下已貴爲九五之尊,宮廷內外那麼多好玩的東西,陛下還研究這個作甚?莫非陛下真想親自領兵,到戰場上去逞強?”

“陛下,老奴來了。”張苑行禮道。

朱厚照擡頭瞄了張苑一眼,道:“來就來吧,張公公,這朝廷內外的事情,如今怎麼樣了?兵馬糧草已調動了麼?”

張苑自信滿滿,就算許多事不懂,也會提前做好功課,就是爲了讓朱厚照滿意,把他留在京城監國。

張苑道:“回陛下,糧草已由京營分批次往前線調運,同時按照兵部調令,駐守京城周邊的三四萬地方衛所兵馬陸續開拔,而陛下後天親自統率的兵馬,大概會有兩萬之衆。”

朱厚照皺眉問道:“原來朕到宣府,就帶這麼點人?”

“不少了,陛下。”

張苑言辭懇切,“陛下到宣府後,地方人馬在十萬到十五萬之間,加上大同、三邊以及各邊塞駐守人馬,總兵力大概在三四十萬之間……這些人馬已足夠打一場大仗。”

朱厚照還是不滿意:“始終這些兵馬,以沒多少實戰經驗的地方換戍京師的衛所兵居多,平日他們多負責種田,能當什麼大用?這些人連新式火器都不會用,最多留在各處邊塞守城罷了!朕估計能上一線殺敵的兵馬連十萬都不到。”

就算張苑做足準備,聽到朱厚照說的事情,依然一陣茫然,因爲他不知這三四十萬人馬中,有多少要出塞深入草原。

朱厚照再問:“朕御駕親征,京城公侯,還有文官怎麼看?有何反應?還有誰對朕出兵的事情說三道四?”

張苑本想趁機打壓政敵,但一時間不清楚朱厚照問這話的目的,所以只能實話實說:“回陛下,京城內勳貴還有大臣,都在準備行李以伴駕出征,陛下至今未指定哪些人會跟您一起往西北,所以……都以爲自己會被陛下徵召。”

朱厚照皺眉:“這場戰事,朕和沈尚書自會領兵打,關他們什麼事?朕幾時說要徵調他們隨駕了?”

聽到這話,張苑非常意外,心想:“怪不得到現在陛下也不公佈隨行人員,感情從未打算讓人伴駕,這可不好,最好讓朝中那些刺頭跟陛下一起出徵,這樣我留在京城就沒有人敢作對了。”

朱厚照道:“傳話下去,就說朕這次領兵出征,不需朝中文武操心,他們的責任就是維護好京城安定,朝廷不能亂,京師不能亂,這次朕基本沒抽調京營人馬出征,最多隻是幫忙運送糧草輜重,再就是調了首輔去西北……”

張苑有些喪氣,他還在想怎麼跟朱厚照請示,把一些反對他的人趕去隨駕。

張苑道:“陛下難道不需要有幕僚在身邊,隨時商議?”

朱厚照皺眉:“兵部吏員不是很多嗎?五軍都督府也會派人前往,除此之外,其餘人等堅守各自崗位便可。”

張苑繼續道:“陛下,您身邊應該多帶些大臣參謀軍機,老奴聽聞,當初英宗皇帝出征時,便帶了不少重臣,隨時出謀劃策。”

朱厚照冷笑不已:“你少跟朕提英宗舊事,你是要詛咒朕出征失敗,是嗎?”

張苑這才記起來,英宗御駕親征可不是什麼正面例子,趕緊跪下來請罪:“陛下,老奴打錯了比方,請恕罪!老奴本意只是想提醒陛下多帶些大臣,關鍵時候可以商議。”

朱厚照板着臉道:“那些大臣,平時都以忠直自居,遇到大事,非但不會給朕出謀劃策,反而會扯後腿,屆時一定狀況百出,比如說戰局稍微遇挫,他們就會跟朕說要撤兵,朕必定不厭其煩。倒是張公公……平時對朕的意圖領會比較準確,值得朕信任……”

張苑一聽,正德皇帝分明有把他帶在身邊出征的意思,這可把他嚇壞了,緊忙道:“老奴只是急陛下所急,處處爲陛下考慮,勤勉任事罷了,但對於軍務卻不擅長,恐無法爲陛下出謀……”

朱厚照打斷張苑的話:“別說了,朕打算帶張公公你去宣府,至於朝事,就交給內閣,還有六部衙門處置吧。”

張苑一聽,想死的心都有了,苦心安排半天,最後計劃全泡湯。

他趕忙跪下來:“老奴並非不願伴隨陛下左右,只是陛下出徵後,京城局勢需要有人幫陛下安定,謝閣老已往西北去了,足以成爲陛下左膀右臂,老奴昏聵,不如留在朝中爲陛下盡忠。”

朱厚照黑着臉道:“說是幫朕做事,但其實是捨不得京城的權勢吧?你作爲司禮監掌印,等朕、謝閣老和沈先生走後,這京城內外,就你一個人說了算,是吧?”

“老奴不敢,老奴絕無此意。”張苑跪在那兒不停磕頭。

朱厚照手一揮:“希望你沒誆騙朕,無論如何,這次你都要跟朕一起去宣府,至於京城事務,自然會有朝官負責,而且朕會把大明中樞搬到宣府,在邊關處理朝務,到時候有什麼奏疏也會從宣府傳達到京師各衙門,你到宣府,一樣爲朕做事,應該感到高興纔對!”

第八十七章 畫中美人第七六六章 最期冀的人第四一〇章 營救(第八更,送所有書友)第二五四〇章 奏諫第五一一章 分家(第五更)第一二二一章 奪權第二三二六章 用意深遠第一六四〇章 讓他回不了京城第一五四章 投桃報李(求訂閱和月票)第一二二二章 突然到來的戰機第一四一九章 紛爭第一一六五章 血戰(下)第二六七三章 一物降一物第八七三章 幫唐寅提親第七四一章 殺人償命,欠債還錢第三三〇章 連環計(下)第一一二三章 切記切記(第一更)第六一〇章 皇宮考覈(上)第一四五六章 有心和無心第七七四章 楊廷和第一七九九章 殺雞焉用牛刀第二〇六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第八八六章 易守難攻的硇洲島第一〇三〇章 入值文淵閣第二四〇七章 造船之議第二四七九章 撥開雲霧第一〇七一章 出居庸(第三更)第四四七章 古方(第四更,獻給所有書友)第六〇六章 麻煩人的謝閣老第七四五章 太子的買賣(下)第一七二九章 皇帝的寵信第七四八章 漸行漸遠(第二更)第三一二章 小登科(第五更)第二〇六四章 強勢的女人第七七四章 楊廷和第五三二章 教唆綁架(第二更)第二四二七章 不幸言中第二九七章 罪不容赦(第四更)第一四九章 濃濃年味第四五五章 請壽畫(第四更,盟主加更)第二五六九章 不用自謙第二二〇五章 破釜沉舟第二五六九章 不用自謙第一六九三章 公公救我第一四八六章 躲得起第一八八九章 撕破臉第五〇〇章 新官上任右中允(第十三更)第三四〇章 不敢苟同(第五更)第二六四八章 花在刀刃上第五五一章 讓她有個着落(第二更)第一六一一章 出巡第二一六七章 無題第二〇九一章 巴結權貴第八八一章 惠娘有喜第八五八章 招招連環(第三更)第九七七章 皇位更迭演習?第七六七章 小郎,小郎第一〇七二章 進兵餘波第一四一章請個女大夫第一一三四章 開脫免罪(第三更)第一七七八章 身邊人第一九三七章 各方試探第一〇九五章 大勝之後第二二〇〇章 凡胎第九五一章 避不如硬剛第四七二章 你幫我,我幫你(第六更)第二〇七一章 不做愚忠第一二三〇章 守備不當第一六〇四章 代出頭第一四五一章 過問與否第七四七章 投鼠忌器(第一更)第六七八章 兄妹相認第一八六三章 對峙之局第三百一十九章 面子問題(第六更)第四四二章 說不得(第四更,爲所有書友)第一二七〇章 能力第三八〇章 自負的江櫟唯第一〇三六章 回絕(第三更,求保底月票)第二一二五章 制約第七七八章 謝府家宴第四五三章 前後之別(第二更)第二二六四章 詭異事第一六〇二章 爲官不易第五七五章 找麻煩(十一更,再謝書友!)第六七七章 買人第二一五三章 棋子第二〇六一章 離間計第二〇九三章 瘋狂與理智第一〇六八章 平靜的宮闈第一七二五章 奇恥大辱第一六八六章 送別禮第五五二章 非奸即盜(第三更)第四七三章 明朝歷史消失的四年第一一八八章 太子監國(下)第一七五三章 君臣對壘第五七五章 找麻煩(十一更,再謝書友!)第三二一章 家教問題(求月票)第一七三二章 縱火案第二〇〇一章 總有搶戲的第一九四五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
第八十七章 畫中美人第七六六章 最期冀的人第四一〇章 營救(第八更,送所有書友)第二五四〇章 奏諫第五一一章 分家(第五更)第一二二一章 奪權第二三二六章 用意深遠第一六四〇章 讓他回不了京城第一五四章 投桃報李(求訂閱和月票)第一二二二章 突然到來的戰機第一四一九章 紛爭第一一六五章 血戰(下)第二六七三章 一物降一物第八七三章 幫唐寅提親第七四一章 殺人償命,欠債還錢第三三〇章 連環計(下)第一一二三章 切記切記(第一更)第六一〇章 皇宮考覈(上)第一四五六章 有心和無心第七七四章 楊廷和第一七九九章 殺雞焉用牛刀第二〇六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第八八六章 易守難攻的硇洲島第一〇三〇章 入值文淵閣第二四〇七章 造船之議第二四七九章 撥開雲霧第一〇七一章 出居庸(第三更)第四四七章 古方(第四更,獻給所有書友)第六〇六章 麻煩人的謝閣老第七四五章 太子的買賣(下)第一七二九章 皇帝的寵信第七四八章 漸行漸遠(第二更)第三一二章 小登科(第五更)第二〇六四章 強勢的女人第七七四章 楊廷和第五三二章 教唆綁架(第二更)第二四二七章 不幸言中第二九七章 罪不容赦(第四更)第一四九章 濃濃年味第四五五章 請壽畫(第四更,盟主加更)第二五六九章 不用自謙第二二〇五章 破釜沉舟第二五六九章 不用自謙第一六九三章 公公救我第一四八六章 躲得起第一八八九章 撕破臉第五〇〇章 新官上任右中允(第十三更)第三四〇章 不敢苟同(第五更)第二六四八章 花在刀刃上第五五一章 讓她有個着落(第二更)第一六一一章 出巡第二一六七章 無題第二〇九一章 巴結權貴第八八一章 惠娘有喜第八五八章 招招連環(第三更)第九七七章 皇位更迭演習?第七六七章 小郎,小郎第一〇七二章 進兵餘波第一四一章請個女大夫第一一三四章 開脫免罪(第三更)第一七七八章 身邊人第一九三七章 各方試探第一〇九五章 大勝之後第二二〇〇章 凡胎第九五一章 避不如硬剛第四七二章 你幫我,我幫你(第六更)第二〇七一章 不做愚忠第一二三〇章 守備不當第一六〇四章 代出頭第一四五一章 過問與否第七四七章 投鼠忌器(第一更)第六七八章 兄妹相認第一八六三章 對峙之局第三百一十九章 面子問題(第六更)第四四二章 說不得(第四更,爲所有書友)第一二七〇章 能力第三八〇章 自負的江櫟唯第一〇三六章 回絕(第三更,求保底月票)第二一二五章 制約第七七八章 謝府家宴第四五三章 前後之別(第二更)第二二六四章 詭異事第一六〇二章 爲官不易第五七五章 找麻煩(十一更,再謝書友!)第六七七章 買人第二一五三章 棋子第二〇六一章 離間計第二〇九三章 瘋狂與理智第一〇六八章 平靜的宮闈第一七二五章 奇恥大辱第一六八六章 送別禮第五五二章 非奸即盜(第三更)第四七三章 明朝歷史消失的四年第一一八八章 太子監國(下)第一七五三章 君臣對壘第五七五章 找麻煩(十一更,再謝書友!)第三二一章 家教問題(求月票)第一七三二章 縱火案第二〇〇一章 總有搶戲的第一九四五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