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六〇章 又添新兵

沈溪帶兵攻打通道縣,以江贛都指揮使司、湖廣都指揮使司所部合計四千人馬,沿官道和渠水一路向南。

這場戰事沒有多少懸念,沈溪率領的兵馬,糧草齊備、且有新式火器助陣,而叛軍在寶慶府城邵陽一役扔掉四千精銳,更由於分別駐守各處,使得兵力分散,且其糧草、輜重和兵器都遠遜官軍,只要沈溪不犯輕敵冒進的錯誤,勝利可期。

看起來沈溪長途奔襲,在戰略上處於被動,但其實天時和人和都站在他一邊,唯獨在地利方面,不及叛軍對地形地貌熟悉。

朝廷給予了沈溪足夠多的支持,儘管文官集團不斷找麻煩,但沈溪最終還是順利被提拔爲六省兵馬提調,並且以左都御史兼兵部尚書身份領兵,可以集中資源辦事情。

此時朝廷對韃靼戰事已宣告結束,加上今年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區風調雨順,農業普遍豐收,沈溪徵調糧草非常順利。還有一點比較關鍵,沈溪在西南六省擁有最高權威,可以調動所有力量爲他所用,比如現在他每打下一地,便從後方調集衛所官兵進駐,根本不用消耗他手頭有限的力量,如此還說不佔據人和沒人會相信。

西南地區的民族矛盾由來已久,由於各自民族的風俗習慣不同,短時間內很難融合。

異族百姓感覺自己受漢族壓迫,揭竿而起,但等他們控制地方後需要籌集錢糧,幫助耕種田地,必須要漢族百姓配合,不可能簡單殺光了事。

而漢人百姓看似納錢納糧投靠了異族,但其實只是委屈求全,沈溪率領大軍一來,漢人百姓自然會裡應外合,任何城池都有不穩定因素,甚至不用沈溪主動派人聯絡,那些漢人士紳就會派人出城接洽,因爲誰都知道叛軍不可能贏,面對朝廷大軍,尤其還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沈溪率領,不主動找退路難道想爲叛軍殉葬不成?

沈溪乃左都御史兼兵部尚書,西南六省兵馬提調,如果不趕緊巴結,等城破後再投誠,那時已經沒什麼意義。就好像之前在武岡州、會同和靖州等地的情況一樣,士紳們簡直把沈溪當祖宗一樣供着,生怕秋後算賬。

沈溪原本的確有跟地方士紳秋後算賬的意思,畢竟正是由於他們不抵抗,才導致地方州縣相繼失守。

但在目前沈溪所持“政治和平解決爲主、軍事打擊爲輔”的政策方針下,他只能暫時放過這些吃裡扒外的士紳。

說白了,這些人都是地主階層,無論誰當政,或者改朝換代,都可以坐享其成,當他們的土老肥。

……

……

沈溪來到靖州城東的渡口,還沒上船,便得到消息,說是貴州都指揮使司治下、黎平府五開衛調撥一千官軍和屯軍混合編成的人馬,往通道縣方向而去,準備協助沈溪克復通道縣城。

這一千人馬,是貴州都指揮使司派來協助沈溪,向南解桂林府之圍的主要力量,說白了,就是貴州都指揮使司和五開衛將領,想跟着沈溪獲得軍功,迫不及待自行籌措出兵馬來,並非是沈溪派人前去徵調。

“……貴州地方上的叛亂尚未得到解決,現在卻堂而皇之說要協助本官平叛,真是荒唐,這路人馬來了,誰提供糧草補給?到來後誰負責領兵協調?”

沈溪聽到這消息後非常生氣,現在似乎所有人都想派人協助他,就好像他手裡有無數的軍功等着分配,人人都想來分上一杯羹。

雲柳負責情報蒐集工作,此番也是她和熙兒打探到五開衛的動靜,特意前來向沈溪稟報。聽到沈溪的抱怨,雲柳遲疑了一下,問道:“大人,是否派人阻止這路人馬,讓其返回黎平府?”

沈溪搖頭:“現在再派人去晚了……這批兵馬前來的方向,是沿中潮河、播陽河、渠水直接前往通道縣城,現在我們收到消息,證明距離他們的兵馬也不過一兩天時間的路程了,在這羣山阻隔的西南之地,傳遞消息很不方便,情報嚴重滯後,如果這批兵馬到了通道縣城周邊還要撤回,那麻煩更多,最後能剩幾個人返回黎平府都是個問題……”

雲柳有些擔心:“既然大人覺得這路人馬不可用,是否待戰後再行做出安排?”

沈溪擺手:“剩下的事情無需你過多操心,我率兵馬在這窮山惡水之地征戰,目的是平定地方叛亂。”

“說白了,解決叛亂的最好方式,莫過於讓西南各民族的老百姓都有飯吃、有衣穿,只有他們生活富足,纔不會鋌而走險跟朝廷爲敵,但這目標任重道遠……想來還需要一兩年時間,只要新作物能在地方上推廣開來,想來問題就不大了……”

“現如今有一點很方便,那就是朝廷給了我西南六省兵馬提調的權限,我可以在西南六省同時展開新作物的推廣,尤其是西南這邊的山巒貧瘠之地,更是推廣新作物的最佳場所。”

“我再試着改革現如今納糧規矩,讓地方上可以以新作物來作爲納糧之用,又或者把田賦、徭役和其他雜徵總爲一條,合併徵收銀兩,按畝折算繳納,土地越貧瘠繳納越少。如此一來,百姓無後顧之憂,那他們種植起新作物來就放心許多!”

“不過,現在重點還是先解決桂林府的危機,讓我能對朝廷有所交待!”

雲柳聽了沈溪這番話,暗自折服:“我的境界,跟大人差得好遠,我考慮的是一時成敗,而大人所慮者,卻是地方上的長治久安!”

沈溪搖了搖頭,看看渡口停放的八十條臨時從渠江下游和沅江徵調來的船隻,道:“攻打通道縣的計劃不變,準備十門佛郎機炮,專門轟通道縣城門,我就不信不能在一天內攻進通道縣城!”

……

……

沈溪在湖廣南部把仗打得如火如荼,而遠在京城的謝遷,這些日子也過得逍遙自在,順心事一多,心情自然就好了。

關於自己在朝中的地位如何,謝遷不是很在意,其實他更滿意現在這種下班就走不用輪值的狀態,感覺長期正常的睡眠下來,整個人年輕了好幾歲。

西南接連傳來幾次捷報,把之前朝中對沈溪的所有質疑都打消了,現在沒人計較沈溪究竟能取得怎樣的成績,因爲無論結果如何,只要最後不是潰敗,沈溪回朝都只會升官,不會降職。

“……如今才十八歲便已是正二品左都御史,掛兵部尚書銜,回朝後還能怎樣?將他委命爲戶部侍郎?哈哈,回來後怎麼也會是個尚書,就算不是京城六部尚書,南直隸六部尚書怎麼都逃不掉,沈溪小兒年紀輕輕就快位極人臣了……”

謝遷這邊洋洋得意,而劉大夏和馬文升繼續幫沈溪奔走,他們想讓沈溪獲得一項重要權限,那就是將來繼續在兵部掛職,最好是頂上兵部尚書的位置,而不是遵照謝遷的想法,讓沈溪回到翰林院體系,入閣執掌中樞。

爲了這事,劉大夏沒少往謝遷府上跑,二人見面後基本言談不合,說話犯衝,根本不考慮對方的立場,爭得面紅耳赤,但最後都以謝遷的大嗓門嚷嚷結束。

但無論怎麼吵鬧,謝遷跟劉大夏的關係依然良好。

吵過架,二人坐下來喝酒,在席間說幾句朝中的事情,交換一下心得體會,待夜深人靜劉大夏喝得酩酊大醉,謝遷才吩咐人送他回去……

第一四九六章 太子立規矩第四八九章 未竟的婚禮(第二更)第一〇二五章 龍顏大怒(第一更)第二三二一章 聯盟第五五九章 上了賊船(第四更,謝書友)第一〇五六章 也是極好的第八十八章 紅袖添香第四〇六章 北鎮撫司(第四更,賀新盟主)第五六四章 不一定要從案子本身入手第二四七一章 早有安排第二四五六章 破城第二〇八四章 口無遮攔第二七三章 惴惴不安第二一三七章 皇差不好當第二六六七章 演一場第二四七章 勾心鬥角(第十一更)第八十三章 一層窗戶紙第二二〇三章 保一人第一三六四章 新的安排第一三六三章 鬥法(求月票)第一六八三章 迎來送往第七七五章 男女和雄雌第一〇八四章 進退善惡第二三一九章 靠山第一五八六章 殿試考題第二五七六章 觀念碰撞第一九九章 以棋會友第一九六五章 新人事,新氣象第二六五三章 利用第一七一章 金秋(求訂閱和月票)第一五六二章 捉放曹第二二七一章 一條道走到黑第二六〇九章 無心風景第八七二章 唐寅染相思病第一〇八九章 心腹第一九五八章 夜抄劉府第四十八章 一家生意兩家賺第一六三章 趣味相同第二三四八章 出將入相第二〇一四章 佞臣的忠心第七六七章 小郎,小郎第三三九章 賣了還是害了?(第四更)第三三九章 賣了還是害了?(第四更)第一六六八章 當首輔了第二〇一二章 三件事第二三二章 賊人難防第五四四章 欽差(第一更)第五一四章 大明第一聰明人(第二更)第六四五章 飛來橫禍第二四一九章 不可左右之事第二三〇三章 針對第七四四章 太子的買賣(上)第一六〇七章 構想第七十九章 請人第八九四章 振夫綱(求保底月票)第一四九三章 道高一丈第一七九三章 小心眼兒第六八二章 鄉試主考第一五六九章 功成北返第四四九章 心病(第二更)第二二七二章 天註定第二〇〇四章 隱相第一四五四章 一聲嘆息第七七七章 太子的轉變第一一二五章 “馬雷”(第三更,求月票)第六〇六章 麻煩人的謝閣老第二四二四章 是非功過第七三二章 劉大夏的器重第一八二〇章 失策第四一八章 周胖子的禮單(第一更)第一五八八章 劉瑾回京第八二三章 惠孃的新姐妹(第二更)第二二八五章 皇帝潛逃第三十四章 惠孃的危機第五三四章 假綁架,真獻策(第四更)第一五六七章 翅膀硬了第二二七章 孩子氣第二三三一章 管不着第一四六〇章 又添新兵第二一六章 好事成三第四六三章 再起波瀾(第四更,爲書友)第一〇五章 彩色連環畫第二五五八章 叛臣第一七〇二章 疑慮第二三二三章 日子不好過第二三〇八章 可急可緩第一七一三章 入京第四十五章 光源氏計劃第一〇三七章 打鐵還得自身硬(第四更)第一八〇五章 無條件信任第五九三章 走私案(第三更)第六〇六章 麻煩人的謝閣老第二五九六章 草堂弔唁第二四六八章 困難第一二六三章 良心何在第二六七一章 保佞臣第三十八章 衙門有人好辦事第一三八五章 送行第二四八八章 熱火朝天第一五〇七章 送糧
第一四九六章 太子立規矩第四八九章 未竟的婚禮(第二更)第一〇二五章 龍顏大怒(第一更)第二三二一章 聯盟第五五九章 上了賊船(第四更,謝書友)第一〇五六章 也是極好的第八十八章 紅袖添香第四〇六章 北鎮撫司(第四更,賀新盟主)第五六四章 不一定要從案子本身入手第二四七一章 早有安排第二四五六章 破城第二〇八四章 口無遮攔第二七三章 惴惴不安第二一三七章 皇差不好當第二六六七章 演一場第二四七章 勾心鬥角(第十一更)第八十三章 一層窗戶紙第二二〇三章 保一人第一三六四章 新的安排第一三六三章 鬥法(求月票)第一六八三章 迎來送往第七七五章 男女和雄雌第一〇八四章 進退善惡第二三一九章 靠山第一五八六章 殿試考題第二五七六章 觀念碰撞第一九九章 以棋會友第一九六五章 新人事,新氣象第二六五三章 利用第一七一章 金秋(求訂閱和月票)第一五六二章 捉放曹第二二七一章 一條道走到黑第二六〇九章 無心風景第八七二章 唐寅染相思病第一〇八九章 心腹第一九五八章 夜抄劉府第四十八章 一家生意兩家賺第一六三章 趣味相同第二三四八章 出將入相第二〇一四章 佞臣的忠心第七六七章 小郎,小郎第三三九章 賣了還是害了?(第四更)第三三九章 賣了還是害了?(第四更)第一六六八章 當首輔了第二〇一二章 三件事第二三二章 賊人難防第五四四章 欽差(第一更)第五一四章 大明第一聰明人(第二更)第六四五章 飛來橫禍第二四一九章 不可左右之事第二三〇三章 針對第七四四章 太子的買賣(上)第一六〇七章 構想第七十九章 請人第八九四章 振夫綱(求保底月票)第一四九三章 道高一丈第一七九三章 小心眼兒第六八二章 鄉試主考第一五六九章 功成北返第四四九章 心病(第二更)第二二七二章 天註定第二〇〇四章 隱相第一四五四章 一聲嘆息第七七七章 太子的轉變第一一二五章 “馬雷”(第三更,求月票)第六〇六章 麻煩人的謝閣老第二四二四章 是非功過第七三二章 劉大夏的器重第一八二〇章 失策第四一八章 周胖子的禮單(第一更)第一五八八章 劉瑾回京第八二三章 惠孃的新姐妹(第二更)第二二八五章 皇帝潛逃第三十四章 惠孃的危機第五三四章 假綁架,真獻策(第四更)第一五六七章 翅膀硬了第二二七章 孩子氣第二三三一章 管不着第一四六〇章 又添新兵第二一六章 好事成三第四六三章 再起波瀾(第四更,爲書友)第一〇五章 彩色連環畫第二五五八章 叛臣第一七〇二章 疑慮第二三二三章 日子不好過第二三〇八章 可急可緩第一七一三章 入京第四十五章 光源氏計劃第一〇三七章 打鐵還得自身硬(第四更)第一八〇五章 無條件信任第五九三章 走私案(第三更)第六〇六章 麻煩人的謝閣老第二五九六章 草堂弔唁第二四六八章 困難第一二六三章 良心何在第二六七一章 保佞臣第三十八章 衙門有人好辦事第一三八五章 送行第二四八八章 熱火朝天第一五〇七章 送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