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〇四章 克復榆林衛(第三更)

說是要主動出擊,但發起進攻前怎麼都需要有所準備,要知道一旦獲勝,立即就得組織撤離,不把罈罈罐罐收拾好怎麼行?

糧草還算充足,加上醃製的馬肉足夠吃上兩三個月,水在這幾日內也準備了不少,城中但凡能裝水的地方已經盛滿,更不要說是羊皮袋和水車了,全都裝得鼓鼓脹脹。

至於難民,如今城內已爲之一空。

韃靼騎兵並無追擊難民的意思,但就連沈溪也不知道,這些難民短時間內別想回到居庸關,爲了控制宣府的消息外泄,韃靼人派出的斥候隊伍基本上是殺無赦,在路上很可能會被韃靼斥候劫殺。

別看韃靼斥候人數不多,但有時候十多騎發出衝鋒,即便上百難民也無法應對,殺人對那些韃靼人來說,更殺雞沒什麼區別。

如今的土木堡,看起來兵精糧足。

官兵有了實戰經驗,加上上一場大戰擊潰火綾後繳獲的戰馬和馬刀,似乎比之前更爲強盛。但大明官兵的騎術實在不敢恭維,平日少有接觸馬匹,如今臨時抱佛腳,騎馬速度快一些都有可能摔下來,更別說是在馬上揮刀和挽弓騎射了。

還有個壞消息是上次大戰下來,佛郎機炮損毀了十門,如今尚剩下七十門,雖然還夠用,但炮彈就有些缺乏了,在這戰事即將開打的時候想要臨時造炮彈,沒有工匠和工具,無異於天方夜譚……

另外就是城中官兵數量大幅銳減,打完仗本應剩下四千九百餘人馬,到此時再一清點,數量連四千六百人都不到,不知道何時就逃走三百餘人……士兵都不看好在土木堡等死,這會兒寧可趁着夜色開溜,拼着九死一生的機會逃回居庸關,也絕不留在土木堡內十死無生。

“大人,這境況似乎……不太好!”

等各部將人馬數量和兵備狀況彙總上來,之前力請作戰的劉序等人傻眼了。

沈溪道:“早幹什麼去了?之前便讓全軍上下做好備戰工作,難道我說的你們都當成耳邊風?出現逃兵,你們這些做長官的難道絲毫也未察覺?發現後沒有及時予以制止,殺一儆百,如今再跟我彙報是否晚了些?”

劉序和朱烈等人都慚愧地低下頭,胡嵩躍奏請:“大人,要不然還是直接撤兵吧,您看如何?”

沈溪冷着臉諷刺:“撤兵?這樣的餿主意虧你想的出來!莫不是急急忙忙出了這土木堡,等走到半路,韃靼大軍肆無忌憚地追殺上來,將我大軍衝散,到時候大家好各奔東西?”

這下將領們的面子掛不住了,因爲他們確實是如此想的……別人的死活不重要,關鍵是自己能留條命回居庸關。至於回居庸關後,是被朝廷降罪,還是戴罪立功,都不在他們考慮之列。

夜晚的土木堡,篝火處處,沈溪擡頭看了看天色,下令道:“大家先回去作準備,黎明時分整頓好兵馬,日出時出擊。既然出戰,就要有出戰的樣子,畏畏縮縮像個什麼話?我再下道命令,陣前逃跑者,一律格殺勿論!”

劉序奏請:“大人請三思!”

張永從沈溪身後鑽了出來,嚷嚷道:“三思什麼?之前是你們自己跟沈大人說,這一仗非打不可,怎麼,現在食言了?”

“沈大人是要讓你們自己用雙手殺開一條血路,你們不努力怎麼能行?一切聽沈大人的,誰若是當逃兵,別說咱家回去後到陛下面前彈劾爾等!”

劉序等人面面相覷,感覺自己中了沈溪的“奸計”。

原本他們力主的可不是跟韃靼人拼命,但在中軍大帳,不知道怎麼就被沈溪給轉移話題,最後所有人鬼使神差地覺得跟沈溪出擊是個不錯的選擇,甚至主動請纓,現在看來出擊簡直是最爲可怕的選擇。

留在城裡或者還能堅持個十天半月,出擊的話可能連明天太陽落山能不能見到都是個問題。

沈溪厲聲道:“回去備戰,日出時正式出擊!”

軍令一下,胡嵩躍、劉序和朱烈三個把總不得不回去調動人馬,沈溪則回到中軍大帳,再次籌劃兩三個時辰後的出擊。

……

……

此時在三邊,劉大夏親率兵馬光復了榆林衛。

劉大夏領兵進入榆林衛城南大門,這意味着失守兩個月的延綏鎮終於又回到大明的懷抱,劉大夏終於可以鬆口氣。

“劉尚書,可喜可賀,您如今殺回來,可是大明之福哪!”

有人向劉大夏恭喜,但他此刻心裡卻一點兒喜悅都沒有。因爲拿下榆林衛城基本沒碰到任何困難,甚至一個韃靼人都沒見到,進城後各路人馬大肆搜查,沒有發現韃靼人丁點兒蛛絲馬跡,整座城池儼然一座死城。

可偏偏這樣一座空城,在之前一兩個月時間裡,被韃靼和大明空置於邊陲地區,無人佔領,若非劉大夏得知韃靼主力出現在寧夏鎮周邊,領兵從寧武關殺了回來,尚且不知韃靼人早就棄城而去。

劉大夏神色冷峻,這一路西進,他就沒見到任何韃靼兵馬,連榆林衛城這樣的要隘,居然也是一座空城,此時他心頭的失落可想而知。

“升帳,議事!”劉大夏厲聲喝道。

城中破敗的延綏鎮巡撫衙門,已不復當初的威嚴,此時城內人馬雜亂,四面城牆都有缺口,基本上失去防禦的功能。

劉大夏的心情跟這座城池一樣七瘡八孔,他現在恨不能馬上找到韃靼人的主力,與其決一死戰,哪怕最後兵敗身死,自己死在戰場上,比起現在更心安理得。

如今劉大夏麾下兵馬品流複雜,除了他率領的三邊大軍,還有臨時徵調的地方巡檢司役丁,以及一路上收攏的殘軍,還有從那些未失守的城塞抽調的兵馬。劉大夏此時擁兵十萬,用十萬大軍佔領一座空城,說出去都有些丟人。

兵馬品流複雜,將領就更加複雜了。

由於很多部隊建制被打亂,一路上收攏的殘軍,從三邊到內陸都司衛所人馬都有,甚至還有衛所臨時抓的壯丁,這些人缺少統一指揮,之前建制中的千戶、百戶和總旗等消失不見,只能臨時選拔。

總的說來,基本上所有職務都被臨時提高一到三階,也許劉大夏麾下某路人馬的千戶官,之前只是個總旗,而現在卻擁兵上千,讓人匪夷所思。

升帳議事,來的人不少,與會者大都升了官,這會兒就等着跟隨劉大夏吃香喝辣,進到衙門大堂沒有基本紀律可言,見面後相互寒暄,竊竊私語,竟然連劉大夏站到衙門中央的帥案前都未察覺。

“住口!”

就在堂上一片嘈雜時,劉大夏喝了一聲,將所有人的聲音壓了下去,大堂裡這才安靜下來。有的人升官太快,以前接觸的可能只是百戶、千戶,現在卻以千戶官的身份列席會議,竟然不認識劉大夏是誰,心裡在想,這老頭看起來好似大官,可爲什麼他既沒有穿官服,也沒有身着戎裝?

“劉尚書,各路統領均已到齊!”

劉大夏的監軍是谷大用,作爲未來八虎之一,谷大用的能力不可小覷,架勢也擺得很足,對劉大夏說了一句,一些囂張的人聽到他那陰陽怪氣的聲音,立即意識到這是宮裡的太監,可以隨時跟皇帝奏報,頓時連口大氣都不敢喘。

劉大夏環視在場將領,神色冷峻,心中無比窩火,不單單是因爲開戰以來自己屢屢被韃靼人牽着鼻子走,更因爲大明邊軍將領昏聵無能,愣是在主動出擊、佔盡優勢的情況下,被韃靼人反擊得手,隨着榆林衛失守西北門戶洞開,韃靼兵馬長驅直入,令大明邊疆遍地烽煙。

“陝西巡撫、延綏巡撫可在?”劉大夏問了一句。

沒人吱聲。

劉大夏這是明知故問,如今的陝西巡撫是王瓊,延綏巡撫有兩個,一個是協助劉大夏統兵的保國公朱暉,另一個則是在榆林衛失守、朱暉下落不明的情況下朝廷派出的少年巡撫沈溪。

沈溪如今在居庸關與宣府之間“磨磨蹭蹭”,朱暉下落不明,生死未卜,王瓊跟朱暉的情況一樣,都是在亂軍中失去蹤跡,這會兒想要陝西巡撫和延綏巡撫出來答覆的難度比較大。

谷大用提醒:“劉尚書,幾位巡撫俱都不在!”

“那各路總兵官可在?”劉大夏繼續喝問。

總兵官是武將,也是鎮守西北邊陲的重要將領。

劉大夏領兵出征前,將甘、涼、肅、西、寧夏、延綏、神道嶺、興安、固原九總兵調入麾下,安排要務。

劉大夏出塞追擊韃靼兵馬時,這些總兵官有近半跟隨他出徵,其餘則留下來鎮守後方。但隨着大軍兵敗,延綏鎮所轄城塞基本都淪陷,九大總兵官死的死,逃的逃,如今劉大夏手底下居然只有一個固原總兵官張凌城。

張凌城如今是軍中僅次於劉大夏的官員,其餘將領則是衛指揮使,亦或者千戶、百戶,戰時臨時抽調,又在重新編整軍隊時破格提拔。

劉大夏有些無奈,揮揮手道:“張將軍,接下來的戰事安排,就由你來做出說明吧!”

“劉尚書,三軍今克復榆林衛,之後我軍主力將繼續西進,沿途將光復延綏鎮所有城塞,預計十日後抵達寧夏後衛,十五日後抵寧夏鎮所在的寧夏衛城,伺機與韃靼主力一戰!”張凌城恭敬地說道。

劉大夏點頭:“此戰關乎我大明江山社稷安穩,若有懈怠者,殺無赦!”

“喏!”

只是簡單的戰前升帳動員,所以會議也顯得格外的簡短。

在場將領根本就不知道大明江山社稷是怎麼回事,只知道跟着劉大夏打仗便可,但最好是留下一條命,纔在享受升官的喜悅後有機會吃香喝辣。

**************

ps:第三更到!

謝謝大家的厚愛,天子繼續求免費的推薦票支持!

第一六二三章 安排第一〇〇章 白雪公主第二一五三章 棋子第一三一六章 提攜第九七五章 虛驚一場第一八八〇章 藉田禮第二四一四章 君君臣臣第四三九章 侯府送禮(第一更)第一四四八章 武岡州第六〇〇章 不安於平庸(第三更)第二二七六章 私下認錯第十一章 哥哥還是弟弟第二六六五章 等候支持第二五四六章 不參與第一九七八章 盟友的選擇第三七一章 這個真沒有(第四更)第一八〇九章 心懷社稷第三五二章 假的吧?(第九更)第九三二章 坦白從寬,抗拒從嚴第三〇二章 一點愚見第一四二八章 叛軍入城第二四五二章 權力之爭第七四六章 第二份文幣第五九二章 戶部可是苦衙門第四十二章 種痘第一〇九二章 並非只有火炮第二四四一章 功與過第一七一六章 市井之徒第九四五章 贈婢第五八七章 功或過?(第七更,再謝書友)第一三五二章 杳無蹤跡第二三九八章 調邊軍第一三一四章 督湖廣、江西第一六四四章 來信第二一六六章 喪心病狂第一二三五章 旌麾南指第二二八五章 皇帝潛逃第三〇二章 一點愚見第一八九四章 張彩的毒謀第二一九二章 命貴第四四四章 俸米風波(第一更)第二一七三章 沒那麼簡單第一五五〇章 不是問題第二二一一章 開花彈第二六三四章 作別第二三四二章 價高者得第二〇六三章 荒唐事第四九二章 這位是賤內(第五更)第二五九九章 預謀刺殺第七二一章 心學之風(第二更)第一一二八章 不那麼簡單(第三更)第二一四〇章 又到賺錢時第九〇二章 又到一年送禮時第六五七章 血戰(上)第七二四章 跟皇帝搶女人第九八一章 效果最大化(第一更)第一四二三章 慢慢打,不着急第五十八章 家書值萬金第二一二三章 昏招第二六三三章 來了別走第一〇二章 雕版連環畫第五五六章 不收賄賂(第一更)第一三〇章開門不見喜第二二六三章 杯葛第一二四四章 曠世奇才第一七三〇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三九六章 文舉人VS武舉人(第六更)第六〇九章 培養炮手第一〇〇章 白雪公主第三六六章 大媳婦,小郎君(第三更)第一三四三章 謝老兒不上朝第八四九章 以小博大第一七三〇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八三六章 借衙門審案第一六〇六章 臭小子壞我好事第二一〇六章 自虐第一五七六章 明搶第一五〇七章 送糧第四一五章 殿試讀卷官(第五更)第一六六七章 多說無益第三七一章 這個真沒有(第四更)第五七〇章 從來沒有開始(第六更)第一〇九八章 揣摩聖意第七四六章 第二份文幣第四四三章 同爲神童,結局各異(第五更)第四五八章 王瓊告狀(第七更,獻書友)第一三四八章 生病還是中毒第八章 啓程第三十九章 失而復得第一五一章 大病是災,小病是福第五三二章 教唆綁架(第二更)第一九四六章 橫徵暴斂第二六四八章 花在刀刃上第一三三八章 鬧心事第一七八九章 天降官職第七三四章 權謀是一門學問第一四七八章 紙上談兵第一九三七章 各方試探第八一二章 誰跟你講道理(第一更)第九四〇章 各有所樂
第一六二三章 安排第一〇〇章 白雪公主第二一五三章 棋子第一三一六章 提攜第九七五章 虛驚一場第一八八〇章 藉田禮第二四一四章 君君臣臣第四三九章 侯府送禮(第一更)第一四四八章 武岡州第六〇〇章 不安於平庸(第三更)第二二七六章 私下認錯第十一章 哥哥還是弟弟第二六六五章 等候支持第二五四六章 不參與第一九七八章 盟友的選擇第三七一章 這個真沒有(第四更)第一八〇九章 心懷社稷第三五二章 假的吧?(第九更)第九三二章 坦白從寬,抗拒從嚴第三〇二章 一點愚見第一四二八章 叛軍入城第二四五二章 權力之爭第七四六章 第二份文幣第五九二章 戶部可是苦衙門第四十二章 種痘第一〇九二章 並非只有火炮第二四四一章 功與過第一七一六章 市井之徒第九四五章 贈婢第五八七章 功或過?(第七更,再謝書友)第一三五二章 杳無蹤跡第二三九八章 調邊軍第一三一四章 督湖廣、江西第一六四四章 來信第二一六六章 喪心病狂第一二三五章 旌麾南指第二二八五章 皇帝潛逃第三〇二章 一點愚見第一八九四章 張彩的毒謀第二一九二章 命貴第四四四章 俸米風波(第一更)第二一七三章 沒那麼簡單第一五五〇章 不是問題第二二一一章 開花彈第二六三四章 作別第二三四二章 價高者得第二〇六三章 荒唐事第四九二章 這位是賤內(第五更)第二五九九章 預謀刺殺第七二一章 心學之風(第二更)第一一二八章 不那麼簡單(第三更)第二一四〇章 又到賺錢時第九〇二章 又到一年送禮時第六五七章 血戰(上)第七二四章 跟皇帝搶女人第九八一章 效果最大化(第一更)第一四二三章 慢慢打,不着急第五十八章 家書值萬金第二一二三章 昏招第二六三三章 來了別走第一〇二章 雕版連環畫第五五六章 不收賄賂(第一更)第一三〇章開門不見喜第二二六三章 杯葛第一二四四章 曠世奇才第一七三〇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三九六章 文舉人VS武舉人(第六更)第六〇九章 培養炮手第一〇〇章 白雪公主第三六六章 大媳婦,小郎君(第三更)第一三四三章 謝老兒不上朝第八四九章 以小博大第一七三〇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八三六章 借衙門審案第一六〇六章 臭小子壞我好事第二一〇六章 自虐第一五七六章 明搶第一五〇七章 送糧第四一五章 殿試讀卷官(第五更)第一六六七章 多說無益第三七一章 這個真沒有(第四更)第五七〇章 從來沒有開始(第六更)第一〇九八章 揣摩聖意第七四六章 第二份文幣第四四三章 同爲神童,結局各異(第五更)第四五八章 王瓊告狀(第七更,獻書友)第一三四八章 生病還是中毒第八章 啓程第三十九章 失而復得第一五一章 大病是災,小病是福第五三二章 教唆綁架(第二更)第一九四六章 橫徵暴斂第二六四八章 花在刀刃上第一三三八章 鬧心事第一七八九章 天降官職第七三四章 權謀是一門學問第一四七八章 紙上談兵第一九三七章 各方試探第八一二章 誰跟你講道理(第一更)第九四〇章 各有所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