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一九章 紛爭

沈溪正在湘江北岸規劃他的行軍之路,而謝遷,則在經歷一路顛簸勞碌,終於折返回京。

謝遷回到家中的第一件事,應稍作沐浴、換身乾淨朝服便去紫禁城見弘治皇帝,彙報自己這一路南下找尋太子的過程。

但因太子已先一步回宮,謝遷屬於沒有完成任務,灰溜溜回京。加之弘治皇帝不想將此事張揚開來,謝遷纔在通州碼頭下船,便得到一個十天的休沐期,弘治皇帝的意思是,讓謝遷好好休息下,暫時不回內閣的是非之地。

當然在這期間,皇帝會隨時找機會召謝遷進宮談話,對謝遷進行一番耳提面命,讓他不要出去亂說話。

尤其是不能對劉健和李東陽等人說及太子下江南的事情。

“真是心力交瘁,老朽這一路顛簸,走了幾個月,基本都處於忙碌狀態,能安然回到京城,幾有再世爲人的錯覺。留在京城太平官當久了,連骨頭都似乎生鏽了,實在不適合操持實務……”

謝遷前腳剛回來,劉大夏後腳就登門拜訪。

劉健和李東陽尚不知情,劉大夏的消息相對要靈通多了,再加上謝遷要爲沈溪的前途綢繆,所以在書房欣然接待了老友……若沈溪不能過劉健和李東陽這道坎,無法進入內閣爲閣臣,如此只能走六部這條路,出任六部堂官,若是有劉大夏幫忙,事情會順利許多。

劉大夏聽了謝遷的感慨,點頭道:“外出公幹,的確比在翰林院、詹事府和內閣任職辛苦多了,於喬此番南下,不知領了何皇差?”

謝遷可是老狐狸,在未經皇帝許可前他不會把自己南下的真實目的說出來,當下打了個哈哈:

“時雍以前不也經常領皇差外出辦事?既然是皇差,那就是機密大事,若輕易說出來,被陛下追責,恐非你我能擔待!”

劉大夏和謝遷相視一笑,二人雖然在很多事情上有矛盾,但都深得弘治皇帝器重。劉大夏以前就經常領皇差到地方,也因此結識沈溪,他自然明白謝遷不能泄露的苦衷,也就不再追問。

“於喬不說也罷,不過我想提醒一句,到劉少傅和李大學士那裡,你想如此輕易過關就沒那麼容易了。之前他二人領銜翰苑衆臣向陛下施壓,傳出太子失蹤之事,還說你於喬往南方是爲找尋太子,這事鬧得甚囂塵上,到最後因太子在坤寧宮現身而不了了之,如今無人可佐證。而於喬是事件的核心證人,你總不希望被當作犯人逼問吧?”劉大夏笑盈盈說道。

謝遷面部肌肉抽動一下,光是這個不經意的動作,便讓精明的劉大夏知曉,謝遷南下所領皇差,果真與傳說中一樣,跟太子有關。

謝遷道:“被逼問又如何?老朽不想說,再怎麼強迫也無用!老朽南下是爲辦皇差,若陛下問及,老朽必當詳細告知,至於旁人……無可奉告!”

劉大夏的年歲,比謝遷年長很多。

但謝遷南下一趟歸來後,在劉大夏面前一口一個“老朽”,好像生怕別人不知道他已衰老不堪一般。

劉大夏道:“稍後我會去見馬尚書,於喬可有話讓我轉告?”

謝遷搖頭:“不必了……或者你代我向馬尚書問聲安,離京數月,卻不知他身體如何?老朽未得允許入宮朝見聖駕,不知龍體是否康健,真叫人擔心……”

顧左右而言他,這是謝遷一向的說話風格,他跟劉大夏見面,雖然多談論正事,但在遇到難以啓齒的事情時也會插科打諢。

劉大夏面向紫禁城的方向,微微拱了拱手,然後道:“陛下龍體雖未痊癒,但這幾日隔三差五都會臨朝問事,可見狀況正趨向好的方面發展……於喬休息好後多半就要回內閣,我登門提前跟你招呼一下,免得到時措手不及!”

謝遷臉色滿是尷尬,他知道劉大夏是在提醒他,別被劉健和李東陽等人問懵了,必須堅定地站在皇帝一邊,矢口否認,無論太子是否真的出宮。

相比於以劉健和李東陽爲首的翰苑羣臣對皇帝的施壓,馬文升和劉大夏等人對太子失蹤一事的態度,則多爲皇家顏面着想。如今朝事的最終決策權盡歸內閣,馬文升和劉大夏等人不用勞心考慮權柄在誰手上的問題,心中所想便是維護朝廷的安穩。

“多謝提醒!沒事的話,時雍早些回去,老朽旅途疲乏,想好好睡一覺。另外,幾月在外未歸,老朽醒來後還要跟家人團聚……”

謝遷打了個呵欠,隨之自然站起,舒展了下懶腰,這纔不緊不慢下達逐客令。

……

……

謝於喬回京城了,這消息很快就像一塊巨石落入水潭一般,在平靜的京城官場掀起一陣波瀾。

劉健和李東陽並非沒得到消息,只是裝作不知,他們對謝遷出京之事不甚瞭解,只是揣測或許跟太子失蹤之事有關。

但問題是朱厚照先謝遷十多天回京,似乎不是謝遷尋回的太子,至於太子如何回的宮,劉健和李東陽心裡沒底。

如此一來,劉健便想讓李東陽到謝府探問一下具體情況。

但因內閣事務繁忙,再加上李東陽覺得謝遷很快就會迴文淵閣辦公,不想耗費精力專程登門,準備等謝遷復工後再行探問。

畢竟現在事情已經過去了,太子安然歸來,很多事情就算從謝遷那裡獲得證實,也於事無補,太子如今在東宮被嚴令看管,再想以往那般胡鬧被文官集團抓到小辮子,似乎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可惜等了兩日,謝遷都未回朝履職,劉健和李東陽偶然從蕭敬口中得知,皇帝在謝遷返京頭一日,便給出十天假期。

至於謝遷出京做什麼,蕭敬隻字不提。

到了第四日,劉健和李東陽求見弘治皇帝不得,從乾清宮返回文淵閣的路上,二人忍不住談及此事,劉健蹙眉道:

“賓之若不親自去於喬府上探問,怕陛下會對於喬下禁口令,不得談及出京事宜,到時也就無人肯出面作證,挽回我等翰苑臣子的名聲!”

李東陽道:“劉少傅,這事是否應緩緩?太子出宮沒有明確的證據,陛下又有意將此事隱瞞,當以陛下之意爲先,即便於喬偏向我等,也未必敢把這等秘辛泄露,畢竟事關我大明國運哪……”

之前,李東陽一直站在劉健的立場上考慮問題,但隨着劉健對弘治皇帝逼宮,李東陽心中漸漸沒了底氣,畢竟按照慣例,內閣作爲皇帝的秘書機關,權力是受到制約的,現在司禮監那邊已呈現端倪,票擬被駁回的情況屢有發生,李東陽知道這不是蕭敬找麻煩,多半出自皇帝授意。

弘治皇帝的病情始終處於反覆狀況,爲大明江山穩定着想,是時候樹立太子的威信了,一旦太子離宮這件事獲得證實,並且還把消息給透露出去,會對太子在朝野的聲望產生嚴重打擊。

劉健似乎鐵了心要讓世人把朱厚照看成一個不學無術的熊孩子,當下道:“賓之若不願意,那老夫便親自登謝府造訪!”

這下李東陽沒轍了,只能領了劉健的意思,前往謝府。

第二五一二章 拆臺第三七五章 幫忙(求推薦票)第一一六九章 回兵第一九九六章 爐火夜話第一〇七五章 未雨綢繆(第二更)第一〇六九章 徵調(第一更)第一六一章 爲人師表第一三九一章 罅隙第一二八〇章 戳破窗戶紙第一二八一章 有何評價第二四三六章 世子第一三〇二章 沒着落第二〇六八章 故人第三四一章 論資排輩(第六更)第四九八章 幫一次(第十一更)第二一三九章 宣府勢力第二二二七章 新時代的開始第七七三章 找宮女生弟妹第四〇四章 捉姦(第二更)第一〇九八章 揣摩聖意第三二六章 紅袖添香的少女第七十七章 敲定第二四五章 贓官上任(第九更)第二〇五九章 傾向決定立場第五八三章 沒有原則的蔡鎮守(第三更)第二三三七章 推拒第一九三〇章 臨別饋贈第七一五章 沈家終有散夥時(上)第二五一七章 談判第二六五六章 反向成全第一七八〇章 隱忍不發第三五二章 假的吧?(第九更)第一七六六章 虛報第六十九章 扮豬不吃虎第一三七二章 協議第一四三章 談事還是要男人來第一四八三章 想辦法第一三三七章 總有人情世故第一一八八章 太子監國(下)第三二七章 忍無可忍第一七五二章 指手畫腳第一三五二章 杳無蹤跡第二一九三章 勝負顛倒第二六八章 拜訪第三二五章 厚禮相贈(第五更)第一七一一章 讓沈溪回朝第一四九九章 過城不入第二〇二九章 選美第一九七章 姨?乾孃?或者……第九三四章 請罪第一二四六章 極大的諷刺第二六五二章 小題大做第五一〇章 撞破“姦情”(第四更)第一七〇章 神童(求訂閱和月票)第一六三一章 安定生活第八〇三章 小玩意,大智慧(第一更)第二〇二九章 選美第九一八章 正三品農夫(第三更,求訂閱)第一二一章 商會聯盟雛形第二六〇章 相親和武舉(第四更)第一四四三章 君前召對第七九四章 平匪輯要(第四更)第一六二章 術業有專攻第一八〇〇章 佔盡先機第二五八三章 爲害一方第一六九三章 公公救我第一四五五章 喪第一六〇三章 君臣之隙第一九二〇章 麻煩第一四一八章 競爭第一〇一五章 莫欺老實人(求月票)第一一五五章 莫名的援兵第二四一〇章 怒火攻心第八九八章 烤地瓜和烤玉米第一三二八章 抵達武昌府(第二更)第九〇二章 又到一年送禮時第二二四章 煽風點火(第五更)第一九八一章 寄望第八四八章 早有防備第一九〇二章 斂財方法第二四三一章 封公第一三一二章 分娩第一五〇章 最是纏綿女人心第五八九章 一年兩升官(第二更)第九四六章 作戰計劃第四一五章 殿試讀卷官(第五更)第一六一六章 回報第七七七章 太子的轉變第一九一章 發案(第十二更!)第三一二章 小登科(第五更)第二九三章 官賊本一家(第十二更)第二五四章 藏鉤第五十六章 童言無忌第四七三章 明朝歷史消失的四年第二一〇三章 誰對誰錯第二八五章 學藝不精(第四更)第二六一〇章 輿論中心第一〇一六章 無處安置(第二更)第一九〇一章 宣府建行在第七九五章 爭取外調(第五更)
第二五一二章 拆臺第三七五章 幫忙(求推薦票)第一一六九章 回兵第一九九六章 爐火夜話第一〇七五章 未雨綢繆(第二更)第一〇六九章 徵調(第一更)第一六一章 爲人師表第一三九一章 罅隙第一二八〇章 戳破窗戶紙第一二八一章 有何評價第二四三六章 世子第一三〇二章 沒着落第二〇六八章 故人第三四一章 論資排輩(第六更)第四九八章 幫一次(第十一更)第二一三九章 宣府勢力第二二二七章 新時代的開始第七七三章 找宮女生弟妹第四〇四章 捉姦(第二更)第一〇九八章 揣摩聖意第三二六章 紅袖添香的少女第七十七章 敲定第二四五章 贓官上任(第九更)第二〇五九章 傾向決定立場第五八三章 沒有原則的蔡鎮守(第三更)第二三三七章 推拒第一九三〇章 臨別饋贈第七一五章 沈家終有散夥時(上)第二五一七章 談判第二六五六章 反向成全第一七八〇章 隱忍不發第三五二章 假的吧?(第九更)第一七六六章 虛報第六十九章 扮豬不吃虎第一三七二章 協議第一四三章 談事還是要男人來第一四八三章 想辦法第一三三七章 總有人情世故第一一八八章 太子監國(下)第三二七章 忍無可忍第一七五二章 指手畫腳第一三五二章 杳無蹤跡第二一九三章 勝負顛倒第二六八章 拜訪第三二五章 厚禮相贈(第五更)第一七一一章 讓沈溪回朝第一四九九章 過城不入第二〇二九章 選美第一九七章 姨?乾孃?或者……第九三四章 請罪第一二四六章 極大的諷刺第二六五二章 小題大做第五一〇章 撞破“姦情”(第四更)第一七〇章 神童(求訂閱和月票)第一六三一章 安定生活第八〇三章 小玩意,大智慧(第一更)第二〇二九章 選美第九一八章 正三品農夫(第三更,求訂閱)第一二一章 商會聯盟雛形第二六〇章 相親和武舉(第四更)第一四四三章 君前召對第七九四章 平匪輯要(第四更)第一六二章 術業有專攻第一八〇〇章 佔盡先機第二五八三章 爲害一方第一六九三章 公公救我第一四五五章 喪第一六〇三章 君臣之隙第一九二〇章 麻煩第一四一八章 競爭第一〇一五章 莫欺老實人(求月票)第一一五五章 莫名的援兵第二四一〇章 怒火攻心第八九八章 烤地瓜和烤玉米第一三二八章 抵達武昌府(第二更)第九〇二章 又到一年送禮時第二二四章 煽風點火(第五更)第一九八一章 寄望第八四八章 早有防備第一九〇二章 斂財方法第二四三一章 封公第一三一二章 分娩第一五〇章 最是纏綿女人心第五八九章 一年兩升官(第二更)第九四六章 作戰計劃第四一五章 殿試讀卷官(第五更)第一六一六章 回報第七七七章 太子的轉變第一九一章 發案(第十二更!)第三一二章 小登科(第五更)第二九三章 官賊本一家(第十二更)第二五四章 藏鉤第五十六章 童言無忌第四七三章 明朝歷史消失的四年第二一〇三章 誰對誰錯第二八五章 學藝不精(第四更)第二六一〇章 輿論中心第一〇一六章 無處安置(第二更)第一九〇一章 宣府建行在第七九五章 爭取外調(第五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