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一二章 拆臺

朱厚照在徐州一住就是三天,絲毫也沒有挪窩的意思,這讓伴駕的一些人開始變得緊張起來。

張苑不着急讓朱厚照走,但不代表別的人不想。

比如說江彬和許泰,之前幾天局勢還在他們控制之下,但到了徐州後,張苑便完全佔據主動。

“陛下這幾天都不曾出行在,連我們都不召見,只有張公公能時刻去見陛下……之前我要去面聖,被張苑的人阻擋在外,說陛下無意相見,也不知是真是假。”

許泰在皇帝跟前的地位不如江彬,發現情況不對,立即前來跟江彬商議。

江彬臉色非常嚴肅:“陛下南巡,地方官府早有準備,敬獻給陛下的好吃好玩的東西層出不窮……陛下本來就喜歡新奇,沉溺酒色乃預料中的事情。本來我以爲那些地方官員和將領會站在我們這邊,卻未料都被張苑這老傢伙控制住了。”

江彬很氣惱,同樣派出人來打前站,甚至他的人比張苑的人還先到,地方官員和將領對他派出來的人恭維不已,表明會站在他一邊,本以爲事情安排妥當了,等皇帝到了才發現,這些牆頭草迅速倒向張苑一邊,這才明白原來皇帝跟前的寵臣,遠不如司禮監掌印太監的名頭來得重要。

許泰用熱切的目光望着江彬:“那現在咱們該怎麼辦?眼睜睜看着張公公把陛下困在徐州,咱束手無策?”

江彬搖頭:“就算咱有所舉動,也不能打草驚蛇,畢竟這是徐州地面,咱們人地生疏,做事最好謹慎些。如果稍後有機會面聖,我會爭取勸諫陛下即刻南下,等到了船上張苑就沒轍了,到時陛下日常起居依然在你我掌控下。”

……

……

江彬有野心,不甘屈居人下,尤其對張苑這個直接競爭對手敵意很深,一門心思將其壓上一頭。

換作旁人,就算曾在皇帝跟前不可一世的錢寧也不敢如此膽大妄爲,畢竟司禮監掌印太監在朝中地位太過特殊,遠不是隻靠皇帝寵幸來獲取權力的佞臣可以撼動的,可是江彬看出朱厚照對張苑並非表現出來的那麼信任,依然覺得自己有機會。

雖然張苑將朱厚照所住庭院幾個大門都看管起來,防止江彬、許泰和其他人隨隨便便面聖,但江彬始終還是有手段見到朱厚照,一切便在於朱厚照跟前的侍衛不全是錦衣衛,還有很多是江彬的人,會大開方便之門。其餘的人不敢得罪江彬,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讓其面聖。

行在是亭臺樓閣的江南園林佈局,江彬從側門進內,經過兩個迴廊霍然開闊,一眼便看到朱厚照帶着兩名女子在花園賞花,並非是讓他忌憚不已的皇后沈亦兒。

江彬在遠處看了一會兒,整理好思緒後纔過去,單膝跪下向朱厚照行禮:“臣參見陛下。”

朱厚照對江彬的到來沒有感到意外,反而得意洋洋……普通民女面前,他這個皇帝會通過別人對他的恭順與尊敬顯得高高在上,讓身邊的女人相信自己並不是冒牌皇帝,從而對他百依百順。

朱厚照似笑非笑,點頭道:“江侍衛有事?你們先退下吧。”

最後一句他是對兩名女子說的,在江彬目送下,兩名妖豔女子在幾名太監伴隨下離開花園。

朱厚照帶着江彬到被殘荷包圍的涼亭坐下,喝了口茶水,問道:“江南跟北方終歸不同,這會兒京城都快下雪了吧?這邊居然還是一片生機盎然的景象。”

朱厚照興致很高,表面上對江彬感慨徐州氣候不錯,實質上卻是對自己連續留滯一地的舉動進行解釋。

江彬道:“陛下,這裡並不是江南地界,我們依然是在淮河以北地區,通常意義上還是在北方,距離江南……遠着呢。”

“是嗎?”

朱厚照對地理不是那麼瞭解,或者說他對中原跟江南的地理不瞭解,過去他爲了研究西北戰局,對沈溪親手繪製的北方地勢地形圖仔細研究過,於是就把自己當作地理方面的專家,實際上卻對大明其他地方的情況知之甚少。

江彬詳細介紹了一下大明的地理,先秦時期通常以吳國、越國等諸侯國所在的長江中下游,即後世江滬浙、皖南、贛東和贛北等長江中下游以南之地當作江南;而秦漢的江南,通常指後世湘、鄂南和贛省部分地區;唐朝設立江南道,範圍包括長江中下游地區的贛、湘、鄂長江以南部分。

朱厚照這才知道從京城出發,自己坐船到徐州不過走了一半路程,距離江南還遠着呢。

朱厚照嘆了口氣:“朕當快到了,所以才休整兩三日,原來距離江南還很遠嗎?張苑也是,怎不知提醒一下朕?”

江彬聽出皇帝對張苑似有不滿,趕緊推波助瀾:“陛下,臣聽說沈大人上奏,說要在近日出兵,跟倭寇打上一仗……”

朱厚照先前對張苑的抱怨不過隨口說說,畢竟他在徐州吃喝玩樂,小日子過得不知有多逍遙和愜意,對於張苑的安排基本上還是滿意的,因此並未往心裡去,但聽了江彬的話後,神色立即變得冷峻下來。

朱厚照沉下臉問道:“如此大事,張苑爲何沒跟朕提及?多久前的事情?”

江彬本來只是試探,生怕這件事張苑已跟皇帝說了,只是朱厚照對此沒有反應,或者說是想讓沈溪自行發揮罷了。

不過以江彬對皇帝的瞭解,如果朱厚照知道沈溪要對倭寇用兵,一定會着急趕去江南,可能還想跟沈溪一起出徵,最差也要在新城督戰。

有些事張苑不瞭解,但江彬卻很清楚,比如說朱厚照南下的目的,說是出來遊玩,但其實朱厚照之前已跟江彬表明過要完成之前在西北沒達成的心願,那就是御駕親征,親自帶兵跟倭寇交戰。

這也是爲何江彬對江南那場尚未開啓的戰事如此關心的原因,他要儘可能掌握主動,新城發生的事情及時瞭解,並用這些情報謀求利益。

江彬道:“回陛下,上奏是沈大人昨日通過八百里加急,快馬送來的……據說沈大人這幾天正跟手下商議出兵細節,至於具體內容是什麼,臣無法獲悉,上奏應該掌握在張公公手上。”

朱厚照不懂得遮掩,若是換作那些城府深的皇帝,或許這時候會裝作一切盡在掌握的模樣,私下將張苑叫來喝斥一番就算完事。

朱厚照是直腸子,對待事情顯得很直接,喜怒哀樂基本表現在臉上,給了身邊近臣利用的機會。

朱厚照怒不可遏:“這狗東西,若不是你來跟朕說,朕都不知道有這麼件事……沈尚書要帶兵征伐倭寇何等重要,他都敢對朕有所隱瞞?難道想重蹈當初在張家口堡欺瞞朕的覆轍?來人啊,把張苑叫來,朕要好好問他。”

說話間,朱厚照已準備去叫人傳喚張苑,不過此時江彬卻不想跟張苑當面對質。

最大的問題是江彬的地位沒有張苑高,在這件事上他或許一時能佔得先機,但回頭張苑一定會報復他,他不想被強敵惦記。

江彬趕緊勸阻:“陛下,您其實不必請張公公來詢問,實情確實如此,以臣猜想,張公公之所以不肯跟您說,跟臣瞭解到的一件事有關……”

朱厚照皺眉:“什麼事?”

江彬稍微遲疑一下,這才道:“回陛下,臣想來或許是張公公想留您在徐州多住幾日……聽說徐州地方官員和將領進貢給張公公的銀兩多達十萬兩,地方官員和將領都想陛下在徐州多住一段時間,彰顯政績,陛下龍顏大悅下,達成他們加官進爵的願望。”

朱厚照很疑惑:“這種事張苑也敢做?他有幾個腦袋敢當着朕的面貪污納賄?他忘了劉瑾的前車之鑑?”

江彬趕緊道:“陛下,這都是臣的一點猜測,做不得準,若是臣冤枉了張公公,那就是臣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請陛下責罰!”

朱厚照打量江彬一眼,好像明白什麼,擺了擺手:“這件事朕已知曉,不用你來提醒,你先去做自己的事,晚上朕找你說事!”

……

……

朱厚照見過江彬,雖然心裡依然多有懷疑,但還是存了一點心眼。

之後朱厚照便沒了興致,沒有再叫兩名妖豔女子前來繼續尋歡作樂,到了下午,張苑出現在他跟前,臉上堆砌着笑容,好像又找到什麼吃喝玩樂的好東西。

“陛下,徐州知府還有地方將官安排一出表演,請全城百姓看,也想請陛下蒞臨觀賞。”張苑此時仍不知江彬前來面聖之事,或者說他根本沒防備到這一點,不知自己已被先入爲主在皇帝心裡留下壞印象。

朱厚照無精打采地問道:“什麼表演?民間戲班或雜耍班子,有什麼拿手的絕活嗎?朕沒什麼興趣。”

張苑沒想到自己會熱臉貼冷屁股,見朱厚照興致不高,只能硬着頭皮道:“陛下,這幾年徐州風調雨順,百姓安居樂業,地方將官和百姓得知陛下前來,都想瞻仰您的龍顏,得到龍威庇護。這也是地方官員、將領和百姓的一片心意。”

朱厚照沒好氣地道:“朕說沒興趣,你不會是想說,徐州百姓安居樂業,乃是地方官府治理有方吧?”

張苑心想:“陛下怎對我要說的話如此瞭解?或者陛下只是順着我話發牢騷?”

“正是如此,陛下。”

張苑不明就裡,他可不知有人將他爲地方官員和將領請賞的事提前告之朱厚照,吃人嘴短他必須把話帶到,“徐州知府治理地方頗有政績,老奴查過,地方吏治清明,治安良好,夜不閉戶,百姓都爲之歌功頌德,所以老奴想……”

本來張苑在那兒喋喋不休,但發現朱厚照看過來的目光帶着幾分促狹和惱火時,馬上收聲。

他對朱厚照的性格很瞭解,一旦皇帝表露出這種神態,說明對他已經非常憤怒了。

“莫不是陛下在想之前徐州知府前來送禮之事?篤定徐州知府是個貪官?”

張苑不敢再爲地方官員表功,朱厚照只是冷冷地看着他,卻沒有即刻發作,此事好像就此便結束了。

當晚,朱厚照召見江彬和許泰,將出發時間定在次日一早,張苑得知情況時已是臨近出發,即便未意識到此事是江彬搞鬼,還是感受到朱厚照對他產生不信任。

出發時間乃是皇帝欽定,張苑沒有發言權,以至於只能倉促準備。

對張苑而言,趕緊離開徐州也算是好事,不用着急兌現跟地方官員和將領的承諾,禮收了,何時兌現另當別論,張苑的小市民心態決定了他沒有履行承諾的契約精神,反而覺得自己撿了個大便宜,未意識到這將對他造成如何影響。

……

……

朱厚照繼續動身南下的消息傳到江南時,沈溪在新城進行的戰前準備工作基本就緒。

經過幾輪選拔,出征官兵基本到位。

“沈尚書,現在的消息是陛下正緊忙南下,以現在的行進速度,有可能在我們出征後尚未回城時,便抵達新城。”

唐寅過來跟沈溪彙報時,面帶擔心之色。

沈溪微微搖頭:“陛下是否到來難道會影響這次戰事?”

唐寅道:“要說陛下南下沒有觀戰和督軍的意思,在下決不相信……如果只是來視察一座城市的建設情況,根本沒那必要,現在坊間傳言,說陛下窮兵黷武,很可能此戰結束後繼續發動對外戰事,有可能是安南,也有可能是阿瓦。而爲陛下出徵之人,只能是沈尚書。”

沈溪道:“純屬子虛烏有的事情。”

唐寅嘆了口氣:“在下也知這些傳聞不過是捕風捉影,但始終有跡可循,因爲沈尚書軍事上的造詣可說千年難得一遇,如今又非亂世,陛下豈能放過建立不朽功業的機會?繼續對外用兵,也是想好好利用沈尚書的能力,畢竟在您之後,可能大明再也不會有此奇才。”

沈溪眯眼打量唐寅:“伯虎兄如此恭維我,不知用意何在?”

唐寅尷尬一笑:“在下不過是將坊間傳聞說出來罷了,即便沈尚書無意出征,也架不住皇命難違……好了,言歸正傳,現在所有準備工作已就緒,船隻已備好,是否按照既定時間出徵?”

沈溪道:“箭在弦上不得不發……至於伯虎兄,可能要留守新城,做好迎接聖駕的準備。”

“啊!?”

即便唐寅已料到沈溪有可能會將他留在新城,但突然面對還是有些驚訝,“在下……不陪同您一同出征?”

沈溪搖頭:“始終要有人留守後方,堯臣也會留下來,配合你迎接陛下……此番出征不過淺嘗即止,南匯咀中後所和青村中前所將士會協同我們作戰。”

唐寅對此有些遺憾,不過想到可能會在沈溪出征時遇到皇帝駕臨這一情況,若是由他來統籌迎接聖駕事宜,並把事情辦得妥妥當當,功勞可能會更大,而且有極大的可能會得到朱厚照的欣賞。

對他來說,想要出頭不但要得到沈溪的欣賞,更重要的是有皇帝的賞識,這兩棵大樹他能分清孰輕孰重。

沈溪再道:“至於城內事務也交由伯虎兄你來打理,如果南京或者周邊府縣來人,由伯虎兄迎接和處理。”

唐寅顯得很爲難:“若只是朝廷來人倒還好,就怕佛郎機人也會前來,事關邦交,在下難以做主……”

沈溪笑了笑:“若真有難辦之事,可以等我回來,若是陛下先一步到來,也可以請示陛下處理。”

“啊?”

唐寅一怔,隨即意識到,沈溪僅僅是讓他當個代理者,沒說他這個代理者真的可以替代沈溪這個正主,他想當然以爲沈溪給他決斷的權力,才表明自己能力方面有所欠缺。

唐寅不禁一陣尷尬,不過沈溪並未介意此事,將一份地圖拿出來:“總歸很多事情要提前準備……若在下出徵,有去無回,接下來平倭之事可能就要交給伯虎兄來處理了。”

“這……”

唐寅苦笑不已,“沈尚書言笑了,不過是平幾個毛賊,何至於要留下身後事?若是沈尚書實在覺得沒把握的話,不如由在下領兵,沈尚書留守城內等候陛下駕臨。”

這話沒多少誠意,對領兵唐寅並未有多少自信,少了沈溪提點,唐寅根本就不敢獨當一面。

不過總歸跟隨沈溪很長一段時間,現在新城這邊又有蘇通和鄭謙這樣的“大敵”,就算硬着頭皮說大話,唐寅也不能退縮。

沈溪道:“誰擅長什麼就做什麼,伯虎兄在很多事上能頂起來,唯獨這領兵之事乃陛下親自交託,自然要由我來完成,就算有危險也該由我自行承擔,伯虎兄還是想想怎麼打理好新城事務,我走後,你就是這座城市的大管家,所有事情都會出自於你的決斷。”

唐寅趕緊回絕:“當不起,實在當不起。”

沈溪拍拍唐寅的肩膀:“出征時間沒你想象那麼久,順利的話十天足矣,就算延長几日,最多不超過二十天,若如此伯虎兄都難以當起重任,如何指望你以後做更大的事呢?”

唐寅本想拒絕,但聽了沈溪的話後如鯁在喉,他知道若再拒絕的話那就等於是辜負沈溪的期望,自己這輩子就真的沒出息了。

……

……

沈溪說讓唐寅來當新城的大管家,但其實財政大權操持在惠娘手裡。

不過始終惠娘不能拋頭露面,使得沈溪只能暗中把事情跟惠娘交待好。

臨出征僅剩兩天,沈溪要交待的事不少,惠娘顯得很有經驗,沈溪說什麼她都記下來,就算在一些環節上出現紕漏,旁邊有李衿幫忙記錄,論能力李衿完全不輸給她。

惠娘聽了沈溪的吩咐,突然好奇地問道:“陛下怎突然加緊往江南走?是老爺在背後做了什麼嗎?”

沈溪搖頭:“我可沒動任何手腳,聽說是因張苑跟江彬內鬥而起,至於具體是何緣故……恐怕只有陛下知曉,一處地方住久了,換個地方多住幾天又有何妨?”

惠娘想了想,點頭道:“若真是陛下跟前之人內鬥,一切就好解釋了,但老爺還是要小心一些,領兵在外最容易受人非議,而此番老爺身邊連個監軍都沒有,看起來陛下對您信任有加,卻容易爲小人誹謗。”

“嗯。”沈溪頷首。

惠娘將桌上的賬冊打開,道:“之前老六從南邊來,帶來的貨不少,但賬目混亂,有很多對不上,老爺應該找他來問問,就怕有人暗地裡欺瞞老爺……老劉現在交遊和眼界開闊,跟以前終歸有所不同。”

當惠娘提出宋小城存在問題,沈溪不想就此聊太深,便在於他知道宋小城背地裡確實做了一些對不起他的事。

但沈溪並沒有一棍子把宋小城打死,或者直接否定這個人,沈溪明白宋小城跟軍中很多舊人情況不同,車馬幫是個什麼組織,利益當前且涉及勾心鬥角的東西,想光靠手腕治理很難,必須要以利益來收攏人。

不但沈溪對宋小城是如此,宋小城對手下同樣如此,這也是沈溪對許多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原因。

沈溪道:“都是自家兄弟,何必斤斤計較?”

惠娘白了沈溪一眼:“兄弟歸兄弟,就算是親兄弟也要明算帳,難道坐視他不把您這個主人放在眼裡?說起來,他現在所有一切都是老爺賜予的,他從中獲取巨大好處,早就該知足了,若還一心謀取不屬於他的東西,那就是背叛,妾身知道老爺不想刻薄留在地方爲您做事之人,但凡事要有個度。”

沈溪苦笑:“沒想到惠娘你也會拿出這些大道理來壓人了。”

惠娘嘆道:“不過是想提醒老爺留意一些東西罷了,之前說留老六在新城做事,其實就很好,你的舊部屬中哪個不羨慕馬九?畢竟功名利祿纔是人們追求的東西,若總是給一個爛攤子管着,他們看不到希望,就只能當蛀蟲。”

沈溪搖頭:“惠娘非要把人看得如此黑暗?”

惠娘將賬冊合上,道:“看來老爺不是不知道,只是一味容忍罷了,妾身本想跟老爺好好絮叨,現在看來不必了。選擇權在老爺,妾身不過是建議,最終還是要由老爺自己來定奪,有些人可用還是不可用!”

第二九三章 官賊本一家(第十二更)第一一二八章 不那麼簡單(第三更)第一九九一章 塵埃落定第七三五章 當個鄉試主考不容易第二二七五章 格局第一九七〇章 利益當前第二六七八章 老鼠屎第九八一章 效果最大化(第一更)第七二八章 心照不宣第一七六八章 越俎代庖第三八一章 娃娃臉的權臣第一八六四章 舉薦第六三四章 傲慢的兀良哈人第一五〇九章 故土第二四一八章 峰迴路轉第八三〇章 瘟神莫再來(第一更)第七七二章 陰陽調和理論第一七三八章 酒桌上的交鋒第二四一五章 國富民強第一四〇章女人緣第一二〇五章 末日來臨第一二三章 最後幸福夜第三二一章 家教問題(求月票)第二章 頭懸樑,錐刺股第二一五八章 國賊第四九二章 這位是賤內(第五更)第一四三五章 權臣、奸臣(第二更!)第一四一九章 紛爭第一八九三章 深居簡出第五一二章 掐架(第六更)第一五四〇章 那賊子第二四九章 教媳有方第一三四一章 不難的選擇第一六七一章 無心應酬第一五五九章 當皇帝沒勁第一二七章婷婷玉影第九十九章 會疼人的小姐姐第一八二九章 遲遲不到的捷報第一二九四章 這只是小數目第一四九九章 過城不入第二三三七章 推拒第一五二章 病中見真情(求訂閱和月票)第一四一〇章 沒了脾氣第五四〇章 天大的喜事(第五更,謝書友)第一六二一章 得力助手第九五七章 挑唆之罪第一四〇九章 皇家事,天下事第二六二三章 謝幕第一二一〇章 策問比試第四〇六章 北鎮撫司(第四更,賀新盟主)第一六六六章 強硬第一〇九八章 揣摩聖意第二〇〇二章 用心何其毒也第二九六章 你是天上的星辰第一二四八章 空等第一四七一章 分家在即第一一九二章 承諾第一四四三章 君前召對第八一六章 同坐一條船(第一更)第七九〇章 龍體有恙第二四八一章 功過是非第一二〇〇章 練兵第八四五章 大明鹽政第二〇二六章 站邊第二六一一章 實幹與敷衍第二五二五章 無可避免第一九二二章 連番籌劃第一九三章 一門雙傑第一六六〇章 不得不妥協第一一〇九章 贖人的條件(第三更)第一七三六章 豹房面聖第二二〇九章 等待已久第六三七章 如此長夜,竟有佳人?第二五九八章 一棵大樹第二二七六章 私下認錯第一一四章 每到佳節少一人第二〇二五章 不幸之女第一五六五章 荒唐伊始第二五四九章 進退維谷第一七五二章 指手畫腳第一三一二章 分娩第一八五八章 誰之過?第七十一章 上元燈節第六一三章 宴無好宴(第五更,再謝書友)第一七〇四章 風向大變第一五二七章 君臣妥協第一九一六章 借勢而爲第五八五章 功過賞罰(第五更,賀llhz掌門)第一九一四章 暗中查探第一二〇二章 有肉吃第二〇九九章 出城第二三三六章 禍福難料第九一七章 稅賦(第二更,求訂閱)第一一七八章 汗部大會(中)第一七六三章 內患外求第四八七章 迎接來使(第三更)第二四八一章 功過是非第六八四章 惠孃的蛻變第二三三八章 煩惱第五〇二章 熊孩子(第二更)
第二九三章 官賊本一家(第十二更)第一一二八章 不那麼簡單(第三更)第一九九一章 塵埃落定第七三五章 當個鄉試主考不容易第二二七五章 格局第一九七〇章 利益當前第二六七八章 老鼠屎第九八一章 效果最大化(第一更)第七二八章 心照不宣第一七六八章 越俎代庖第三八一章 娃娃臉的權臣第一八六四章 舉薦第六三四章 傲慢的兀良哈人第一五〇九章 故土第二四一八章 峰迴路轉第八三〇章 瘟神莫再來(第一更)第七七二章 陰陽調和理論第一七三八章 酒桌上的交鋒第二四一五章 國富民強第一四〇章女人緣第一二〇五章 末日來臨第一二三章 最後幸福夜第三二一章 家教問題(求月票)第二章 頭懸樑,錐刺股第二一五八章 國賊第四九二章 這位是賤內(第五更)第一四三五章 權臣、奸臣(第二更!)第一四一九章 紛爭第一八九三章 深居簡出第五一二章 掐架(第六更)第一五四〇章 那賊子第二四九章 教媳有方第一三四一章 不難的選擇第一六七一章 無心應酬第一五五九章 當皇帝沒勁第一二七章婷婷玉影第九十九章 會疼人的小姐姐第一八二九章 遲遲不到的捷報第一二九四章 這只是小數目第一四九九章 過城不入第二三三七章 推拒第一五二章 病中見真情(求訂閱和月票)第一四一〇章 沒了脾氣第五四〇章 天大的喜事(第五更,謝書友)第一六二一章 得力助手第九五七章 挑唆之罪第一四〇九章 皇家事,天下事第二六二三章 謝幕第一二一〇章 策問比試第四〇六章 北鎮撫司(第四更,賀新盟主)第一六六六章 強硬第一〇九八章 揣摩聖意第二〇〇二章 用心何其毒也第二九六章 你是天上的星辰第一二四八章 空等第一四七一章 分家在即第一一九二章 承諾第一四四三章 君前召對第八一六章 同坐一條船(第一更)第七九〇章 龍體有恙第二四八一章 功過是非第一二〇〇章 練兵第八四五章 大明鹽政第二〇二六章 站邊第二六一一章 實幹與敷衍第二五二五章 無可避免第一九二二章 連番籌劃第一九三章 一門雙傑第一六六〇章 不得不妥協第一一〇九章 贖人的條件(第三更)第一七三六章 豹房面聖第二二〇九章 等待已久第六三七章 如此長夜,竟有佳人?第二五九八章 一棵大樹第二二七六章 私下認錯第一一四章 每到佳節少一人第二〇二五章 不幸之女第一五六五章 荒唐伊始第二五四九章 進退維谷第一七五二章 指手畫腳第一三一二章 分娩第一八五八章 誰之過?第七十一章 上元燈節第六一三章 宴無好宴(第五更,再謝書友)第一七〇四章 風向大變第一五二七章 君臣妥協第一九一六章 借勢而爲第五八五章 功過賞罰(第五更,賀llhz掌門)第一九一四章 暗中查探第一二〇二章 有肉吃第二〇九九章 出城第二三三六章 禍福難料第九一七章 稅賦(第二更,求訂閱)第一一七八章 汗部大會(中)第一七六三章 內患外求第四八七章 迎接來使(第三更)第二四八一章 功過是非第六八四章 惠孃的蛻變第二三三八章 煩惱第五〇二章 熊孩子(第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