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六九章 待遇不同

張永和劉瑾一路上累得夠嗆,好不容易跟沈溪會合,以爲可以作威作福,誰知沈溪上來就給了他們一個下馬威,在衆將士面前表現出對監軍的輕蔑。

換作平時,二人必定大發雷霆,甚至以跟朝廷告狀作爲要挾,逼領兵者跟他們賠禮道歉,送上厚禮以求相安無事。

但到了沈溪這裡,這招卻不好使。

別人生怕監軍跟朝廷告狀,影響全體將士的功勳認定,但沈溪這邊,從來都是朝廷給他壓功勞,左右朝中告刁狀的人多了去了,也不差這兩位,就算告狀,沈溪依然能獲取大捷,反倒證明他們監軍做得不稱職,沒事找事。

告狀的結果,反而會把自己到手的功勞給丟了,實在得不償失。

張永跟劉瑾都熟悉沈溪性格,這會兒就算生氣,也沒處發泄。現實便是如此,沒別的辦法就只能妥協,怎麼跟沈溪鬥那是門學問,這對未來朝中的老冤家,現在臨時做起了盟友,琢磨如何才能從沈溪手裡撈取好處。

張永和劉瑾被安排在同一個寢帳,十多名士兵幫忙把沈溪“饋贈”的箱子擡到帳門前,放在地上,沒有繼續往裡送的意思。

張永怒道:“這是何意?擺在門口好看是嗎?還不快送進帳內!”

領兵的侍衛隊長恭恭敬敬說道:“兩位監軍請見諒,這是沈大人的吩咐,請你們在帳門外清點好物品,這兒有一份清單,若二位大人清點無誤的話,在清單上畫押,按上手印,如此戰後纔好歸還,不會出現偏差……”

張永揮舞拳頭,怒不可遏:“爾等莽夫,居然不把咱家放在眼裡?咱家乃堂堂監軍,隨時能要了你等狗命!”

張永被沈溪折磨夠了,以前在土木堡的時候,就天天受氣,現在到了西南,沈溪似乎更加變本加厲,張永覺得自己蒙受天大的委屈,以至於有些歇斯底里。

倒是劉瑾學會了隱忍,陰測測地道:“清點就清點,你等掀開蓋子,就在我們面前清點,我們在一旁看着就是……”

士兵們這纔打開箱子。

劉瑾和張永的目光轉到箱子裡,只見箱子裡琳琅滿目,每當一名士兵從裡面拿出樣東西,侍衛隊長便做好記錄,口中唸唸有詞:“……米糧十鬥,其中新米五斗,陳米五斗,甲冑兩副,九成新,腰刀兩具……”

沈溪送來十鬥米,明制一斗爲十二斤,十鬥米也就是一百二十斤,人如果沒有沾葷腥的話,一天吃兩斤米沒有任何問題,所以這些米相當於兩人一個月的用度。

劉瑾和張永本以爲沈溪會客氣點兒,多少塞點銀子意思一下,到最後發現,簡直是癡心妄想,沈溪送來的全都是一些讓他們覺得可笑的東西,似乎誠心要跟他們爲難。

侍衛隊長問道:“兩位監軍大人可有異議?”

張永怒道:“這些破爛玩意兒還要最後歸還?那些甲冑、兵器也就罷了,我們帶在身上,不上戰場就是,最後完好無損地還回去,但那些米糧怎麼弄,莫非不讓人吃進肚子不成?”

侍衛隊長解釋道:“兩位大人誤會了,米糧是大人私下裡送給你們的,算是二位大人到軍中履職的禮物。若你們不想接受饋贈,可以選擇不收,之後跟着大家夥兒一起吃大鍋飯就是!”

張永和劉瑾對視一眼,二人從來沒聽說過“大鍋飯”這個詞彙,劉瑾問道:“問你一句,什麼是大鍋飯?”

侍衛隊長客氣地解釋:“這是大人定下的規矩,軍中以三十人爲一隊,圍着口大鍋進食,每日兩餐管飽,負責守夜的將士會加餐一頓,但飯量減半。軍中一切人等不得私設小竈,否則以軍法論處……”

監軍太監在軍中吃小竈,一直都是定規。

張永和劉瑾都跟沈溪打過仗,以前要求可沒這麼嚴格,甚至土木堡戰事最緊張的時候,張永私自讓人開小竈生火做飯,那時沈溪知道了也沒說什麼。

只是那時就算開小竈,煮上一鍋米粥,米粒卻清得可憐,反倒是軍中開竈,會有大批暴斃沙場的戰馬、驢子、騾子等牲畜的肉和骨頭熬煮而成的肉湯,因此張永除了實在餓得不行外,基本不會開小竈。

現在沈溪居然想斷了二人開小竈的資格,讓兩位監軍太監非常不滿。張永道:“咱家於江南水土不服,吃不慣這邊的飲食,非以北方人的方式進餐不可……你們回去跟沈大人說,咱家這邊必須要有單獨一竈!”

侍衛隊長客氣地回絕:“不可!”

張永漲紅着臉,正要大發雷霆,劉瑾卻以平和的語氣勸說:“罷了罷了,軍中將士吃什麼,咱家便吃什麼,糊弄一餐也就過去了,難道沈大人還會差餓兵不成?若我等實在飢餓,換個大碗去多吃一些便是……”

侍衛隊長突然想起什麼,擺擺手,讓士兵送來兩副碗筷,道:“兩位監軍,碗筷已爲你們準備好,其餘將士之餐具俱爲瓦甕。沈大人怕你們不習慣,專門爲你們準備好碗筷,這是沈大人的好意,二位大人要領情纔是!”

張永又想上去打人,卻被劉瑾攔下來。

侍衛隊長道:“所有物品戰後一律清點回收,三軍上下不得有任何浪費,損失後照價賠償。兩位大人,餐具等物倒沒什麼,若甲冑和兵器有所損失,連卑職都無法爲二位轉圜,平日還請保管好……”

說完,侍衛隊長便拿出清單,讓張永、劉瑾簽字畫押。

張永死活都不想在清單上落名,劉瑾倒沒多大牴觸情緒,先把押給畫了,再按上手印。見士兵沒有離開的意思,虎視眈眈看着自己,張永這才罵罵咧咧,簽字後將手印摁上。

侍衛隊長見事情完成,就要帶人離開,張永氣急敗壞地喝道:“幾個意思,東西都清點完畢了還不往帳篷裡送,這就走了?”

侍衛隊長腳步絲毫不停,彷彿沒聽到,帶人徑直離開。

張永暴跳如雷,站在帳門前破口大罵,倒是劉瑾嘆了口氣,道:“守庵,不必着惱,沈尚書如今隆寵集於一身,自然驕橫跋扈了些。”

“此番對你我而言,不過是下馬威,警告咱們不要壞他的好事。既然明白他的意圖,咱就當什麼事情都沒發生過,自行搬進去就是,明日找人將米糧賣出去,如此也有幾錢銀子入手,以後打點人才有閒錢……你以爲以沈大人的智計,還能餓着你我不成?”

張永,字德延,號守庵,他跟劉瑾的關係就算不好,但以前曾在東宮共事過,多少有些香火情。

現在劉瑾失勢,而且二人矛盾沒有突顯,所以倒能保持個相安無事。

張永怒氣衝衝:“那沈溪,在宣府時便對咱家百般刁難,最後死裡逃生回到京城,本以爲他性子有所收斂,現在到了西南之地,卻變本加厲要折磨死咱家,實在可惱可恨!”

劉瑾正把裝着米糧的一個小袋子提起,聞言斜着眼睛看了張永一眼,他對張永在西北撈取的戰功羨慕不已,現在聽張永出言抱怨,在他看來好像是在跟他顯擺,有些不太愛聽。

劉瑾道:“再不搬進去,東西讓人收走,日後打點人連一點散碎銀子都沒有,還得自掏腰包,你掂量着辦吧……”

說完,劉瑾不再理會張永,自行搬東西,行止間非常拘謹,顯示出他不想跟沈溪相鬥的意思。

張永有些納悶:“這劉瑾以前性格挺張揚的,仗着自己是東宮常侍,在宮裡飛揚跋扈,不可一世,怎的這才兩三年不見,他性子就變了這許多?”

他不知道,劉瑾以前性格確實不好,但這兩年失勢後,一直飽嘗艱辛,爲了能重新崛起,不得不收起傲氣,在人前裝起了孫子。

劉瑾能在歷史上崛起,必然有其過人之處,經過這麼一番沉浮後,性格更加堅韌,一旦崛起也越發難以對付。

反而張永因爲跟着沈溪在西北立下大功,脾氣開始變得暴躁不安,做事不知輕重,總以爲自己有多了不起,好在他再一次任軍職還是在沈溪手底下,否則在別人軍中,以他的不可一世,指不定能把監軍幹成什麼樣子,害人害己。

二人花了偌大的力氣,劉瑾率先將所有東西搬進寢帳。帳篷裡擺設簡單,劉瑾坐在那兒歇息。

張永累得夠嗆,忽然想起此番南下,自己帶了幾個隨從,應該能幫上忙。他來到門口,嚷嚷道:“有沒有活人?”

一堆巡邏的士兵過來,不認識二人,但覺得他們的衣着裝扮似乎跟軍中將士不同,沒敢拳腳相加,領頭那人不耐煩地喝問:“已經入夜好一會兒了,軍中不得隨意喧譁,你是什麼人,怎如此不懂規矩?”

張永道:“咱家乃今日入營的監軍,你們算什麼東西,馬上將咱家的隨從叫來,咱家需要人幫忙!”

張永知道沈溪這些手下不會幫他,乾脆找自己的隨從,不用白不用。爲首的那名小校扁扁,嘴:“今日來的人,除了兩位監軍,其餘人等已被大人趕出營寨,你們再嚷嚷,把你們一併趕出去!”

張永氣急敗壞,也不管真假,又在那兒張牙舞爪。

劉瑾走過來,拍拍他肩膀:“守庵,你沒想過,沈大人怎麼會把你我帶來的人留在軍中?咱們帶的都是家僕,在沈大人心目中,指不定哪個就是叛軍奸細,這西南之地多兇險,咱們能活着回去,已是萬幸。”

“沈大人想怎樣,由着他去,只要咱們能過幾天安心日子……當咱求你了,可好?”

第五九二章 戶部可是苦衙門第五一七章 翻臉不認人(第五更)第四十三章 世態百相第一八八二章 一場鬧劇第三三四章 三道考題(第三更)第一八七一章 年輕人火力旺第一七九章 銀票(求訂閱和月票)第九五九章 我要當皇帝第一一七一章 一團亂麻第一二七〇章 能力第二五七七章 賬目第二三五九章 不能不防第二一七四章 王帳定兵第六八三章 大年夜的女人第二一九七章 戰場之外的精彩第二二一一章 開花彈第一一五七章 沙盤演兵第一〇四七章 一起上路(第二更)第七九六章 壬戌科殿試(第六更)第一九二九章 沒對比就沒傷害第二〇七九章 同好之人第二三四七章 能者多勞第二二三九章 不忘第三六五章 才子?靠邊站(下)第三四七章 收留(第四更)第二〇四七章 來一回野的第二四五〇章 不睦第二一一章 過府試(第四更)第一八七九章 有何陰謀第八〇七章 新婚燕爾(第五更)第一七七〇章 難明的生意經第二一六九章 最信任的人第一二九五章 築京觀第一七一七章 麻雀變鳳凰第二六一四章 互利共贏第二四一六章 喜事不喜第一七一六章 市井之徒第二六二八章 熬出來了第一八七九章 有何陰謀第一七六二章 損招第八五一章 陷阱?第二一二七章 毒酒?第二六六四章 嘗試第一六七三章 首輔不好當第五一二章 掐架(第六更)第一六七九章 彈劾第二九五章 火速馳援第二四一八章 峰迴路轉第二〇六二章 胡商第一九七九章 對手相見分外眼紅第七三一章 希望第二〇一三章 秉公辦理第一八三四章 丁點兒大的功勞第二六五章 朱公子第一三三三章 大權在握第一四一一章 至孝第一一五一章 城下第一六四二章 將行第五二六章 寓教於樂(第一更)第二一三五章 分分合合第二五四三章 漏洞百出第一五五八章 新皇登基第一一七五章 困城(中)第一九五八章 夜抄劉府第一七三二章 縱火案第一六四九章 老鼠見到貓第一四九〇章 強行留人第四六九章 經筵前的邀請(第三更)第二六一二章 災區見聞第二〇七八章 帶皇帝交友第一六五一章 最信任之人第一八三〇章 落井下石第一三〇九章 文武之別第二三九〇章 懸而不決第一五一章 大病是災,小病是福第一八〇三章 深造第一七九六章 熱鍋上的螞蟻第一〇九二章 並非只有火炮第三十一章 一見投緣第一七八一章 發難第一一七七章 汗部大會(上)第一一九九章 半吊子監國第一五六九章 功成北返第二五五二章 出師未捷第八一二章 誰跟你講道理(第一更)第二十六章 蒙學第七十一章 上元燈節第四七二章 你幫我,我幫你(第六更)第五四七章 志不在朝堂(第四更)第一一九七章 突然變輕鬆第一四六章 最強智計小諸葛第二四〇二章 宴客第二四七〇章 小鬼難纏第十三章 團聚(求收藏)第九十章 未雨綢繆第六一二章 賜食(第四更,送書友)第一〇六三章 噩夢成真第一二一八章 沒有火炮?第五十二章 同行如敵國第三九七章 拜訪(第七更,賀磊洋盟主)
第五九二章 戶部可是苦衙門第五一七章 翻臉不認人(第五更)第四十三章 世態百相第一八八二章 一場鬧劇第三三四章 三道考題(第三更)第一八七一章 年輕人火力旺第一七九章 銀票(求訂閱和月票)第九五九章 我要當皇帝第一一七一章 一團亂麻第一二七〇章 能力第二五七七章 賬目第二三五九章 不能不防第二一七四章 王帳定兵第六八三章 大年夜的女人第二一九七章 戰場之外的精彩第二二一一章 開花彈第一一五七章 沙盤演兵第一〇四七章 一起上路(第二更)第七九六章 壬戌科殿試(第六更)第一九二九章 沒對比就沒傷害第二〇七九章 同好之人第二三四七章 能者多勞第二二三九章 不忘第三六五章 才子?靠邊站(下)第三四七章 收留(第四更)第二〇四七章 來一回野的第二四五〇章 不睦第二一一章 過府試(第四更)第一八七九章 有何陰謀第八〇七章 新婚燕爾(第五更)第一七七〇章 難明的生意經第二一六九章 最信任的人第一二九五章 築京觀第一七一七章 麻雀變鳳凰第二六一四章 互利共贏第二四一六章 喜事不喜第一七一六章 市井之徒第二六二八章 熬出來了第一八七九章 有何陰謀第一七六二章 損招第八五一章 陷阱?第二一二七章 毒酒?第二六六四章 嘗試第一六七三章 首輔不好當第五一二章 掐架(第六更)第一六七九章 彈劾第二九五章 火速馳援第二四一八章 峰迴路轉第二〇六二章 胡商第一九七九章 對手相見分外眼紅第七三一章 希望第二〇一三章 秉公辦理第一八三四章 丁點兒大的功勞第二六五章 朱公子第一三三三章 大權在握第一四一一章 至孝第一一五一章 城下第一六四二章 將行第五二六章 寓教於樂(第一更)第二一三五章 分分合合第二五四三章 漏洞百出第一五五八章 新皇登基第一一七五章 困城(中)第一九五八章 夜抄劉府第一七三二章 縱火案第一六四九章 老鼠見到貓第一四九〇章 強行留人第四六九章 經筵前的邀請(第三更)第二六一二章 災區見聞第二〇七八章 帶皇帝交友第一六五一章 最信任之人第一八三〇章 落井下石第一三〇九章 文武之別第二三九〇章 懸而不決第一五一章 大病是災,小病是福第一八〇三章 深造第一七九六章 熱鍋上的螞蟻第一〇九二章 並非只有火炮第三十一章 一見投緣第一七八一章 發難第一一七七章 汗部大會(上)第一一九九章 半吊子監國第一五六九章 功成北返第二五五二章 出師未捷第八一二章 誰跟你講道理(第一更)第二十六章 蒙學第七十一章 上元燈節第四七二章 你幫我,我幫你(第六更)第五四七章 志不在朝堂(第四更)第一一九七章 突然變輕鬆第一四六章 最強智計小諸葛第二四〇二章 宴客第二四七〇章 小鬼難纏第十三章 團聚(求收藏)第九十章 未雨綢繆第六一二章 賜食(第四更,送書友)第一〇六三章 噩夢成真第一二一八章 沒有火炮?第五十二章 同行如敵國第三九七章 拜訪(第七更,賀磊洋盟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