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一七章 麻雀變鳳凰

孫聰在劉瑾手底下做事,急需幫手,因爲劉瑾把權力攥得太死,以至於朝廷上下,從六部、各寺司到地方衙門,大小事情都一把抓。

而劉瑾精力畢竟有限,他擅長的是經營世故,善於看皇帝臉色,可是學問和才能不高,在劉瑾野心勃勃的情況下,必須要有可信賴之人幫忙處置事情,甚至連朝事奏本都需要找人商議。

劉瑾當前最信任之人便是孫聰,因爲孫聰是劉瑾認識不多的讀書人,又是他的妹夫,便把朝事交給孫聰處理。

一個人的力量始終有限,又不能倚重旁人,只能事事親力親爲,孫聰感覺身心俱疲。

張文冕登門求見,就算孫聰一時不接納,但久而久之也必然會加以重用,因爲孫聰一個人應付不了劉瑾交託下來的差事。

此時讓孫聰感覺棘手的事情共有兩件,全是劉瑾交待下來的,一件是想方設法把張苑手上的東廠、錦衣衛控制權奪回,另一件事就是暗中找人刺殺沈溪。

刺殺一個兵部尚書,孫聰無法假手他人,而從張苑手上奪回東廠和錦衣衛,孫聰也覺得爲難,於是在爲張文冕安排好住所的兩日後,孫聰於宴請間假裝無意提出,想看看張文冕的政治傾向,順帶試探一下張文冕的能力。

因爲孫聰話說得隱晦,只說劉瑾手上權力不夠云云,張文冕果斷察覺到背後有隱情,當即直言不諱:

“……劉公公如今掌司禮監,但只是幫陛下處置政務,並不涉及其它權力,按照大明規矩,司禮監掌印不得兼領東廠,如今劉公公恢復西廠和內行廠,接下來是想將東廠權力歸於手中吧?”

孫聰故意裝作喝醉了沒聽懂張文冕的話,又接着說:“同爲陛下做事,東廠在誰手中有區別嗎?”

張文冕精神一振,感覺終於找到發揮才能的舞臺,便將他之前思慮和盤托出:“……以我所知,如今執掌東廠的是御馬監掌印張苑張公公,張公公於弘治十一年由壽寧侯保舉入宮,之後爲東宮常侍,深得陛下器重,但他爲壽寧侯控制,屬於外戚黨,有強大的靠山,恐怕不會事事聽從劉公公的吩咐吧?”

孫聰笑了笑,放下酒杯:“繼續說。”

張文冕接着道:“如今執掌西廠之人,乃是前兩年在西南擔任監軍之職的張永張公公,劉公公跟張公公的關係也不是很好,如今劉公公在朝呼風喚雨,但在皇宮內怕是另外一番情景吧?”

“歷來東廠都由司禮監排名第二或第三的秉筆太監擔任,但現在張苑張公公以御馬監掌印之身兼領東廠,堪稱異數。而御馬監本身又與兵部及督撫共執兵柄,實爲內廷‘樞府’,同時御馬監還要管理草場和皇莊、經營皇店,與戶部分理財政,爲皇宮內苑之‘內管家’,完全可以與司禮監掌印並駕齊驅,如今再加上掌西廠的張公公……可說三足鼎立啊!”

孫聰眯眼打量張文冕:“這些事你從何所知?”

張文冕道:“我人雖在宮外,但這幾年流落市井,結識的人不少,京城沒有我打聽不到的事情。”

“哦?”

孫聰將信將疑,“那你可知如今劉公公最擔心之人是誰?”

張文冕自信地道:“劉公公置內行廠後,在宮內即便無法全盤控制局面,至少不會懼怕張永和張苑兩位公公,但如今聽聞陛下要召三邊總制沈溪沈大人回朝,這位沈大人可不簡單,乃大明最年輕的狀元,在朝中升官如同騰雲駕霧一般,偏偏戰功赫赫朝中無人能挑刺,他回朝擔任兵部尚書,上有陛下……也就是他的學生,再有內閣首輔謝尚書相幫,劉公公在朝野呼風喚雨的好日子,怕是要到頭了吧?”

孫聰不再說什麼,默默思索張文冕的話。

張文冕突然問道:“劉公公怕是已安排人去半道阻截沈大人,想讓沈大人回不了京城吧?”

原本孫聰有些心不在焉,聽到這話,身體險些傾倒,他連忙扶着桌子坐穩,定了定神,厲聲喝道:“炎光兄可不要妄自揣度,小心你的腦袋!”

張文冕霍然起身,臉上全無懼色:“我知道孫兄不肯相信我,今日來找我說及宮內之事僅爲試探,趁此機會我便說開了,現如今劉公公要做的只有兩件事,一是在半路截殺沈溪沈大人,在下有一套詳細的計劃,保管劉公公用得上;第二劉公公強化內行廠,以內行廠凌駕於東西二廠之上,方可確保權勢……不知孫兄是否肯聽我細說?”

孫聰之前對張文冕有些輕蔑,覺得這個市井小人只會逢迎,此時他卻對張文冕有些刮目相看。

孫聰跟着站了起來,臉上滿是鄭重之色:“炎光,或許之前我對你有些輕慢,未曾想你果真滿腹韜略……關於這兩件事,你給我好好說道說道,若你方法得當,我便將你舉薦給劉公公,有所作爲。”

張文冕是個演技派,就算心裡樂開花,依然裝出深沉之色:“孫兄你錯看我了,我今日來你這裡毛遂自薦,只是想幫你做事,謀一口飯吃,絕不敢妄圖得見劉公公……我出謀劃策,只想助孫兄一臂之力。”

孫聰露出滿意之色,做了個請的手勢:“好,那你我就坐下來,把酒言歡,今日不醉無歸。”

二人好似多年好友,繼續飲酒。

孫聰沒有再遮掩,把他想問的事情一一跟張文冕說了,不單單是手頭棘手的事情,連一些朝事俱都發問。

張文冕雖號稱松江才子,但實質就是市井之徒,卻可以堂而皇之參與謀劃國家大事,可謂從麻雀變成鳳凰。

……

……

孫聰跟張文冕商議過後,顧不上喝酒,連夜去見劉瑾。

劉瑾原本已準備就寢,聽聞孫聰來了,立即召見。

劉瑾雖是閹黨魁首,平時囂張跋扈且打壓朝中文官,但他有個特點,便是對有本事的文人非常敬重,只要這些人不跟他爲敵,便會虛心受教,孫聰這個妹夫來到他府上,隨時都能見到他。

當孫聰將如何半途劫殺沈溪之事說出,劉瑾吸了口涼氣:“沒想到你把事情想得如此周到,姓沈的小子回京,身邊必帶精兵猛將,若以普通方式刺殺,得手的可能性很低,若轉而用其他方式……機會確實大多了。”

孫聰再道:“劉公公之前說要將東西廠重新歸於您掌控,以我看來大可不必,只需讓陛下以內廠爲廠衛之首,監察東西廠、錦衣衛和朝中百官便可,那時東西廠皆受公公控制,就不必再跟外戚正面抗爭。”

劉瑾皺眉:“之前咱家想過這個問題,想讓陛下準允何其艱難,且朝官也必然會跟陛下奏稟,讓陛下收回成命。”

孫聰搖頭:“公公只需要找一兩個案子,說明東西廠內有人圖謀不軌便可,這樣陛下對東西廠之人生疑,必然以公公爲首挾制東西廠。”

等孫聰將關於如何設計誣陷東西廠的方案說出,劉瑾露出滿意的笑容。

“好,好!”

劉瑾連聲稱讚,“果真沒有看錯你,居然把事情看得如此透徹,甚好,甚好,之前咱家還想多找些人蔘謀,看來只需你一人謀劃便可。”

孫聰心想:“別以爲我想爲你做事,如此惹得千古罵名,還不如早點兒脫身……如今我在朝謀個一官半職已極好,下一步就該爭取外調地方,到天高皇帝遠的地方任職,洗脫閹黨的嫌疑。”

想到這裡,孫聰決定不再遮掩張文冕爲自己出謀獻策之事:“劉公公,這兩件事背後參謀之人,並非是我,而是昔日我在國子監供學時結識的一名故人……”

“誰?”

劉瑾不多廢話,直接詢問名諱。

劉瑾有了權力,正求賢若渴,他說自己想去找謀臣,但有本事的人心高氣傲,不會投奔他,而那些主動投靠他的他又看不起眼,一時高不成低不就。

孫聰道:“華亭人,張文冕。”

劉瑾想了想,確定自己沒聽過這個名字,便問:“此人如今是何官職?”

“並無一官半職,此人爲落第秀才,在京城多年,就是爲結識達官顯貴爭取個出身,此人乃松江才子,年少有爲,詩詞造詣頗高,但時文卻有欠缺,以至於到如今都未能考中舉人!”孫聰引介。

劉瑾想了想,最後點頭:“有能力便可,稍後你帶他來見咱家,咱家要親自試試他的學問。”

第五四七章 志不在朝堂(第四更)第八六二章 私鹽也是鹽(第二更)第二五一三章 見利忘義第一二六四章 撤兵第九八八章 三老議兵(第一更)第一〇四〇章 半夜不速客(求保底月票)第一二九章店招第一二九七章 和諧的觀禮第二四六章 生是一家人(第十更)第一六三四章 無巧不成書第一八六九章 雷聲大雨點小第一四五八章 生殺大權第四八二章 借題發揮第一三五七章 總督府是閻王殿?第二二七一章 一條道走到黑第二〇三九章 家底不剩第二五八〇章 代理人之爭第二六三八章 矛盾重重第一六四八章 虎狼之藥第二三三一章 管不着第一六七四章 無毒不丈夫第二〇九五章 來回折騰第二五四一章 近水樓臺第四二五章 閱卷潛規則(第八更)第一二一五章 你就是馬九?第一〇二七章 父皇有欠公允(第三更)第一七一八章 變法第一八九七章 狡辯第一〇七一章 出居庸(第三更)第二三七四章 得不到的纔是最好的第二三六五章 生殺予奪第七五九章 好死不如賴活(第三更)第二三七章 買田買屋第二四四三章 歸寧第一一四九章 合兵一處第一一九三章 說服第四〇一章 禮部會試(第十一更)第八三八章 案外有案第一九一一章 時間差第二〇二〇章 英年早逝?第二一五五章 癲狂人癲狂事第一五二〇章 全靠演技第一五八二章 新皇面前的紅人第七四八章 漸行漸遠(第二更)第一二〇七章 師兄,真是你啊?第一五二九章 一步一步來第一六八章 唐兄,對不起了先第一〇九八章 揣摩聖意第二六八章 拜訪第四八五章 勞有所償第二五六三章 外來的和尚會念經第二三三四章 直諫第二四四九章 庸人何必自擾第一八九九章 真正目的第三三三章 打腫臉充胖子第一七二四章 謠言第一九二章 悲喜兩重天第二一四〇章 又到賺錢時第二五四七章 進發第一八二九章 遲遲不到的捷報第七十五章 出路在何方?第二四三五章 隨軍第一七〇二章 疑慮第二一七二章 深入腹地第一一二三章 切記切記(第一更)第九〇三章 鴻門宴?第一三三〇章 無心和有心第一〇七六章 錯估形勢(第三更)第一二一三章 注意你的言辭第三八八章 有不怕死的第一六二五章 初議正德第二三二六章 用意深遠第二三五八章 可能性第四六七章 朝中忌諱事(第一更)第一三〇五章 料於朝廷先第一二四九章 特殊的使節第九八七章 謝恆奴有喜第一六六九章 你退我進第一〇三三章 一片赤誠第七一六章 沈家總有散夥時(下)第八四七章 把人辦了,我來幹第二一二五章 制約第一五六九章 功成北返第一二〇〇章 練兵第一一五五章 莫名的援兵第四三三章 名利色(第四更,賀新盟主)第七三三章 方法第五十章 爲欽差演示第二五五六章 渡江第一八九二章 各有立場第一四九七章 局外人第一二三二章 先行聯絡第九五二章 不跟傻子計較第二六四八章 花在刀刃上第九四六章 作戰計劃第一一八九章 京師可安守第四四五章 狀元夫人(第二更)第五八五章 功過賞罰(第五更,賀llhz掌門)第二〇四三章 請封國主第一八三四章 丁點兒大的功勞
第五四七章 志不在朝堂(第四更)第八六二章 私鹽也是鹽(第二更)第二五一三章 見利忘義第一二六四章 撤兵第九八八章 三老議兵(第一更)第一〇四〇章 半夜不速客(求保底月票)第一二九章店招第一二九七章 和諧的觀禮第二四六章 生是一家人(第十更)第一六三四章 無巧不成書第一八六九章 雷聲大雨點小第一四五八章 生殺大權第四八二章 借題發揮第一三五七章 總督府是閻王殿?第二二七一章 一條道走到黑第二〇三九章 家底不剩第二五八〇章 代理人之爭第二六三八章 矛盾重重第一六四八章 虎狼之藥第二三三一章 管不着第一六七四章 無毒不丈夫第二〇九五章 來回折騰第二五四一章 近水樓臺第四二五章 閱卷潛規則(第八更)第一二一五章 你就是馬九?第一〇二七章 父皇有欠公允(第三更)第一七一八章 變法第一八九七章 狡辯第一〇七一章 出居庸(第三更)第二三七四章 得不到的纔是最好的第二三六五章 生殺予奪第七五九章 好死不如賴活(第三更)第二三七章 買田買屋第二四四三章 歸寧第一一四九章 合兵一處第一一九三章 說服第四〇一章 禮部會試(第十一更)第八三八章 案外有案第一九一一章 時間差第二〇二〇章 英年早逝?第二一五五章 癲狂人癲狂事第一五二〇章 全靠演技第一五八二章 新皇面前的紅人第七四八章 漸行漸遠(第二更)第一二〇七章 師兄,真是你啊?第一五二九章 一步一步來第一六八章 唐兄,對不起了先第一〇九八章 揣摩聖意第二六八章 拜訪第四八五章 勞有所償第二五六三章 外來的和尚會念經第二三三四章 直諫第二四四九章 庸人何必自擾第一八九九章 真正目的第三三三章 打腫臉充胖子第一七二四章 謠言第一九二章 悲喜兩重天第二一四〇章 又到賺錢時第二五四七章 進發第一八二九章 遲遲不到的捷報第七十五章 出路在何方?第二四三五章 隨軍第一七〇二章 疑慮第二一七二章 深入腹地第一一二三章 切記切記(第一更)第九〇三章 鴻門宴?第一三三〇章 無心和有心第一〇七六章 錯估形勢(第三更)第一二一三章 注意你的言辭第三八八章 有不怕死的第一六二五章 初議正德第二三二六章 用意深遠第二三五八章 可能性第四六七章 朝中忌諱事(第一更)第一三〇五章 料於朝廷先第一二四九章 特殊的使節第九八七章 謝恆奴有喜第一六六九章 你退我進第一〇三三章 一片赤誠第七一六章 沈家總有散夥時(下)第八四七章 把人辦了,我來幹第二一二五章 制約第一五六九章 功成北返第一二〇〇章 練兵第一一五五章 莫名的援兵第四三三章 名利色(第四更,賀新盟主)第七三三章 方法第五十章 爲欽差演示第二五五六章 渡江第一八九二章 各有立場第一四九七章 局外人第一二三二章 先行聯絡第九五二章 不跟傻子計較第二六四八章 花在刀刃上第九四六章 作戰計劃第一一八九章 京師可安守第四四五章 狀元夫人(第二更)第五八五章 功過賞罰(第五更,賀llhz掌門)第二〇四三章 請封國主第一八三四章 丁點兒大的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