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〇三章 深造

不管怎樣,謝遷終歸接受了現實。

無論魏彬的權力被誰接管,只要不是留在劉瑾及其黨羽手上,那就向成功鬥垮閹黨上邁進一大步。

沈溪沒有跟謝遷糾結誰對誰錯,謝遷不想跟外戚合作,但這不代表這麼做沒有意義,而沈溪自己也不是非要跟張鶴齡和張延齡兄弟保持合作關係,現在只是爲對付劉瑾而選擇權宜之計。

這種合作只是象徵性的,雙方不存在太多利益交換,沈溪不會在一些根本性問題上妥協。

因爲下午朱厚照會到軍事學堂,謝遷離去後,沈溪把參加軍議的人全部通知一遍,甚至那些需要出席的輪休官員,也讓人一一傳話。

沈溪沒有在兵部衙門久留,率先去了軍事學堂,等到了地頭,發現胡璉正在指揮人佈置會議大廳。

“沈尚書,按照您的要求,將這裡重新部署了下,之前您繪製的軍事圖也掛了起來,沙盤是否需要整理?”

胡璉被朱厚照提拔後,激發出幹勁來,他本來在兵部官員中算是非常年輕的存在,再加上軍事方面確實有一定造詣,短短時間就成爲軍事學堂二把手,連熊繡和何鑑等人都不得不刮目相看。

沈溪看了下新佈置的大會議室,圍繞中間的沙盤佈置了幾圈環形的座位,形成衆星拱月之勢,不由滿意點頭:“差不多就是如此,或許回頭還要在皇宮擇一殿宇照樣佈置一下,到時候就由你去辦!”

胡璉以爲自己聽錯了,問道:“還要在皇宮內佈置個一模一樣的大廳?這……下官怕是沒那資格吧?”

沈溪笑了笑,道:“軍事指揮所由兵部主導,我任命你做這事,旁人不得非議,你做得好,提升官職便快,兵部不會論資排輩,誰有能力誰上,如果真要按照輩分,那我不知幾時才能做到今天的位子上!”

就算胡璉不是那種善於鑽營世故之人,也覺得自己能傍上沈溪這棵大樹是最明智的選擇。

他回想一下,暗自慶幸……自己多嘴多舌能帶來這麼大的好處,實在跟做夢一樣。

沈溪讓胡璉把作爲軍事指揮所象徵的會議大廳佈置好,接下來就要考慮一下用人問題了。

至於誰能參加這次研討,會議時發言的先後順序,都需要沈溪這個總策劃提前打好腹稿。

“沈大人,五軍都督府那邊只有英國公派人前來傳話,說他會親自過來看看,至於其餘勳貴,無人回信!”

胡璉把他得到的情況告知沈溪。

沈溪一擺手:“不用着急,時候還早,等過了正午再說吧……就算只有你、我跟陛下三人,這軍事指揮所也能發揮效用,不是說來的人多,就一定好,你先去休息,等陛下過來,直接參與討論便可!”

……

……

沈溪耐心等待朱厚照駕臨,他知道正德皇帝不會那麼早睡醒,能在天黑前趕過來就算不錯。

就怕朱厚照一覺睡醒夜幕已降臨,然後這件事被其拖延到翌日,然後明日復明日,軍事指揮所的構想就會泡湯。

正午時分,學生們在軍事學堂內的飯堂吃午飯,沈溪打完飯回到辦公房,坐下來剛拿起碗筷,外面有人通稟,說壽寧侯和建昌侯來了。

雖然沈溪不待見張氏外戚,但既然是來參加軍事指揮所組織的討論,沈溪作爲主持人,不得不出去迎接。

沈溪來到正院,張鶴齡和張延齡已經進來了,跟隨二人前來的還有幾名京營將領,其中就有沈溪的老熟人宋書的身影。

沈溪過來前負責接待的兵部官員是胡璉。張鶴齡見到沈溪,笑着迎上:“原來沈尚書早就到了,本侯以爲來早了,卻不想終歸還是遲了……不過正好,本候有事跟沈尚書商議。”

張鶴齡笑得咧開嘴,一看就讓人生出親近之感,而他身後張延齡的笑容卻有些意味深長,讓人難以捉摸。

沈溪知道兄弟二人必然要說張苑接替魏彬之事,做出“請”的手勢:“壽寧侯和建昌侯裡面請。”

二人與沈溪幾乎是並駕齊驅進入偏院花廳,張延齡打量一下簡陋的屋子,有些不太滿意,道:“這軍事學堂連個像樣的招待客人的地方都沒有,說話要到側院,而且還這麼寒酸,如此能行?”

“二弟,此事你如何能強求?這裡是朝廷專門訓練軍事人才的地方,平日哪裡有多少客人需要接待?有這麼個地方已經很不錯了!再說,你我本非拘禮之人……若有機會的話,你我也該進來深造一下,學學沈尚書統兵打仗的經驗!”

聽到張鶴齡言語間對自己有不錯的評價,沈溪盯着他看了一眼,不知此人說話有幾分真誠。

賓主落座,張鶴齡直接道:“沈尚書,昨日謝閣老與本侯一起入宮面見太后,撤換提領三千營的御馬監太監魏公公,現如今換上的是張苑張公公……這件事本候得跟你打一聲招呼,免得兵部調兵遣將,有不便之處……”

按照大明制度,京營統兵權在五軍都督府勳貴手中。

但兵部擁有調兵權,也就是說,一旦有什麼大的軍事行動,朝廷徵調人馬,一律由兵部下達命令。

沒等沈溪有什麼表示,張延齡笑呵呵道:“大哥說這話不多此一舉嗎?謝閣老跟沈尚書什麼關係?八成謝閣老邀你入宮之事還是沈尚書幕後一手策劃的呢……沈尚書,不知是否如此?”

沈溪心想:“這種一得志便猖狂的小人,與之談合作根本是自貶身價,最多隻能虛以委蛇!”像是沒聽到張延齡的問話,沈溪看着張鶴齡道:“無論誰提領三千營,兵部這邊都不會受影響。”

“哈哈!”

張延齡笑了起來,對沈溪退避三舍很得意。張鶴齡卻沒有弟弟那麼張狂,他做事相對沉穩些,道:

“之前朝廷彈劾魏公公之事,想來到此爲止,卻不知宣府那邊戰況究竟如何?若京師需要戒嚴的話,那撤換魏公公,怕是會有一些不利的影響……”

沈溪搖頭:“壽寧侯多慮了,區區一個魏彬,不足以影響大局!另外,京師是否戒嚴,得陛下做決定,兵部這邊無權調度!至於前線戰況,稍後商議時便知,這裡就不贅述了。”

“好!”

張鶴齡容光煥發,因手頭權力增加而氣勢大漲。

張鶴齡又介紹了一下京營的情況,突然提到:“……之前兵部開設軍事學堂,未曾將京營高級將領調遣過來,今日本候帶了些前來,不妨由沈尚書親自考覈,若其中有爲沈尚書欣賞的,不妨留在軍事學堂深造,爲陛下出謀劃策!”

沈溪從張鶴齡眼神中,看出一些問題。

“張鶴齡似乎意識到軍事學堂在未來大明體制中的重要作用,想安排眼線進來。宋書這些人已不再是中下層將領,大多獨當一面,甚至有很多是張鶴齡的左膀右臂!”

京營將領,尤其是上層將領,最初都看不起軍事學堂,認爲這會耽誤他們的差事,來這兒進修純屬得不償失。

但隨着軍事學堂逐漸完善,下層將領進入深造後個人能力顯著提升,當然最主要還是正德皇帝對軍事學堂空前重視,讓這些眼高於頂的京營高級將領對學堂有了一定期待。

沈溪笑道:“由本官定諸位將軍的去留,是否太過得罪人?稍後陛下會親自到軍事學堂,就前線戰事與文臣武將展開討論,到那時請諸位將軍各抒己見,若能做到擲地有聲,見解獨特,陛下或許會留其在軍事學堂深造,而且還得爲諸位將軍特設一個班級,否則怎能體現諸位將軍的地位?”

沈溪發現,自己創立的軍事學堂跟後世的幼兒園越來越像。

一個班不夠,便改成小班、中班和大班,什麼人對應學什麼,讓京營高級將領跟那些品階低的下層將領一起讀書,這些人肯定不樂意,而且也會破壞原來班級的學習進度,只能便宜行事……

張鶴齡跟張延齡對視一眼,然後道:“既然沈尚書不肯親自挑選,就由陛下來選吧。之後本候會跟那些兔崽子說,讓他們好好表現,若不得陛下和沈尚書欣賞,回去之後定嚴懲不貸!”

沈溪笑了笑:“京營內部是非功過,本官不會過問,壽寧侯不必細說!”

幾人正談笑風生,胡璉到了門口,道:“兩位侯爺,沈尚書,五軍都督府一衆將官在英國公帶領下已到來,是否需要前往迎接?”

“嗯。”

沈溪點了點頭,立即站起,問道,“壽寧侯和建昌侯一起前往迎接?”

“正有此意!”

張鶴齡回頭給張延齡打了個眼色,示意大家一起。張延齡雖一臉不耐煩,卻還是站起身,幾人一起來到軍事學堂大門口。

老遠便見到英國公張懋、新國丈夏儒,以及一衆五軍都督府的勳貴和將領過來。

難得有機會面聖,看來五軍都督府的人分外重視,一個不落地過來了。

……

……

此番在軍事學堂進行後方軍事指揮會議,被朝臣看作跟正德皇帝溝通的絕佳機會。

朝中大臣多數許久都沒見過皇帝的面了,難得朱厚照對戰場上的事情有興趣,前來面聖,跟皇帝建立一個溝通機制,是文臣武將心中非常重要的事情,每個人都慎之又慎,獲得邀請的全都欣然應約。

英國公張懋在衆人中算是權勢最高的存在,前一次朱厚照議事他也來過,對於軍事學堂非常瞭解,這次他再次爲沈溪引介夏儒等人,這也是夏儒作爲國丈,跟朝中同僚溝通的大好機會。

衆人見禮後,張懋望着沈溪,笑問:“沈尚書,不知陛下幾時到訪?”

沈溪回道:“尚未有消息傳來,說是會在午後……英國公不必心急,不如先到會議大廳說話?”

張懋笑着招呼:“走,去看看沈尚書的安排……要說朝廷還得靠年輕才俊,沈尚書回朝不幾日,便把兵部搞得有聲有色,陛下稱頌有加,實在難能可貴!”

五軍都督府將領面前,張懋對沈溪的評價分外高。

趁着往內走的空閒,張懋小聲問道:“今日謝尚書不來麼?老夫還有事跟他商議……卻說這謝尚書也是,最近總見不到他人,神龍見首不見尾的。”

沈溪道:“我已着人通知謝閣老,但他是否過來尚無音訊,到時候再看吧。”

“八成來不了嘍,他總在人前說老,但他能有我們這些老傢伙老?哈哈!”張懋這話說完,身後一衆勳貴都在笑,尤其那些頭髮鬍子全都白透了的七八十歲的老將,笑得更開心。

一行進入指揮所會議大廳。

裡面已佈局完畢,在胡璉打理下,會議大廳安排非常周詳,尤其是一些特殊設備,都是在場諸位未曾見過的。

比如牆上懸掛的那份西北軍事地圖,很多人一眼看過去,就拔不出目光,這地圖比之以前他們見過的任何一份地圖都要詳盡細緻許多,甚至上面做有標尺,只是不爲當下人所能理解罷了。

衆人還在議論,張懋看了一眼,側頭問道:“沈尚書,這是你找人繪製的?”

胡璉在旁笑道:“張老公爺,這軍事地圖是沈尚書親自描繪,上面所有標註也都爲沈尚書自行添加。”

“哦!?”

張懋顯得很意外,笑着看向沈溪,問道,“之厚,你何時對這東西也有研究?哦對了,你去過西北,應該對那裡的地貌特徵很熟悉吧?看來這次繪製地圖,你花了不少心血!”

沈溪自然不能說,這地圖是根據他腦海中華夏地圖而繪製,但既然張懋已找好下臺階的方式,他也不會主動逞能,笑道:“正如英國公所言。”

“難得難得,諸位看看,這就是沈尚書的本事,讓你們這些人繪圖,莫說幾個月,就算十年八載都無法完成!”

張懋又好好在衆人面前表揚了一下沈溪。

在場之人聽了這話,心裡未免有些不爽,尤其是眼高於頂的勳貴,這些人在朝中就沒怕過誰,換作馬文升、劉大夏等老臣,他們或許會忌憚,但見到沈溪這樣的年輕後生,他們自然而然便帶着一種高高在上的心態,張懋把沈溪擡舉得越高,這些人心裡越不服氣。

張延齡算是其中對沈溪意見最大的一個,他仗着國舅的身份,在人前不需要給沈溪留什麼面子,故意嗤笑道:“沈尚書,您耗費如此巨大的人力物力,目的是什麼?這跟以前那些簡略的行軍地圖,有何區別?”

張懋斜着看了拒不配合的張延齡一眼,對於這位得勢的國舅爺,張懋雖然心底很反感,但卻不想過分計較。

沈溪顯得很大度,笑了笑回道:“本官畫這軍事圖,不過是一點閒暇之餘的愛好,若是建昌侯覺得這東西沒甚作用,不把其當回事便可!”

張延齡越發蹬鼻子上臉了,得意洋洋道:“如此說來,沈尚書承認公器私用,爲你自己的個人愛好而無端耗費朝廷的人力和物力?”

張懋沒讓張延齡繼續說下去,喝斥道:“建昌侯,你怎能說沈尚書公器私用?這又不是爲私事,如此畫出行軍圖來,每座城池距離多遠、期間有多少山川河流阻隔一目瞭然,諸位要商議軍策,必然得清楚戰場地形地貌,有何不妥?”

張延齡囂張跋扈慣了,對張懋的話也滿是不屑:“還說不是公器私用?就說這軍事地圖,能看出點什麼門道來?花費那麼多銀錢,不還得由朝廷來擔負?”

一直緘默不言的新國丈夏儒笑問:“卻不知,繪製這行軍圖,到底花了多少銀子?”

夏儒跟張懋關係很好,跟張鶴齡和張延齡兩兄弟基本沒交情。新老兩代勳貴,那是話不投機半句多,張鶴齡和張延齡從來沒把夏皇后的親族放在眼中,畢竟論朝廷地位,夏儒這個纔剛上任的前軍都督府都督同知,並不放在他們眼中。

夏儒的話說出來,顯得很溫和,一副與世無爭的模樣,但其實是表達他對張氏外戚沒事找事的不滿。張延齡聞言冷笑不已:“花了多少銀子,沈尚書自己清楚,如今朝廷財政緊張,把銀子用在這種地方,可算是不務正業!”

到後面,張延齡已經忍不住攻擊沈溪,會議大廳內氣氛異常尷尬。

就在衆人不知該如何轉圜的時候,突然外面有兵部屬官前來奏稟:“陛下駕到!”

第五十三章 死而復活第二四九三章 杯水車薪第一三六二章 捐贈所得第七八六章 訂婚第二五四五章 遊說第一八七三章 謝遷的樂觀第二三五五章 處處透着邪乎第九一九章 臨出征贈禮(第四更)第二一六七章 無題第五八五章 功過賞罰(第五更,賀llhz掌門)第二二六八章 慶典變狩獵第一五九七章 只是交易第八五九章 城裡我最大(第一更)第一〇五〇章 龍潭虎穴(第一更,求月票)第一八三九章 留劉瑾第一二六七章 大有作爲第二〇一三章 秉公辦理第七九七章 右庶子是個臨時工(第七更)第一四一九章 紛爭第四五四章 認錯(第三更,慶新盟主)第一二三四章 信使到第一〇九三章 狹路相逢第一一四五章 最後的防線第二五一五章 大衢山第六四〇章 官升品不升(第三更)第六〇四章 收弟子?(第三更)第一六七章 講理不成反被揍第一五四〇章 那賊子第八九六章 左擁右抱第一〇五五章 關心則亂(第三更)第三二六章 紅袖添香的少女第二二二七章 新時代的開始第二二七〇章 偏向虎山行第四六五章 我自有數(第一更)第一八五一章 頂層改革第二四五五章 受益者第一二二八章 京師之亂第二三二七章 宴無好宴第二〇一〇章 事態擴大第六九六章 逼上門(第一更)第一二七六章 姑奶奶第一五〇六章 缺糧第八二〇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一更)第一二五四章 襲擾與應對第一四五章 稚子無邪第一九八三章 把自己閹了第四四四章 俸米風波(第一更)第七七二章 陰陽調和理論第一三八五章 送行第二三九一章 空衙第一五一一章 分家的困局第二四一一章 交班進行時第一四〇〇章 不得安寧第二〇九八章 海洋貿易第一一四章 每到佳節少一人第一二八七章 豪華陣容第一二九章店招第二五〇四章 新衙門第二四八四章 扯皮第一三〇七章 安排第八二五章 分道揚鑣(第一更)第六三八章 替閣老審奏本(第一更)第二四二〇章 去打架的第一六一六章 回報第五六九章 母女之情(第五更)第七九九章 召對(第一更)第一五二六章 百般阻撓第八五九章 城裡我最大(第一更)第一六六五章 猶豫第六九五章 終場換人(第四更)第四九四章 當庭翻供(第七更)第五七八章 誰的地頭(第三更,賀盟主)第六一三章 宴無好宴(第五更,再謝書友)第一〇〇九章 不後悔第二八二章 院試第二第一五七八章 真金不怕火煉第六九九章 潛移默化(第一更)第二〇五八章 戰時衙門第一〇八六章 殺夫仇,丟刀恨(第二更)第一四〇〇章 不得安寧第二六四一章 案歸原主第二九三章 官賊本一家(第十二更)第一〇六二章 不得安寧的旅途第二六七九章 時局不留人第一九二章 悲喜兩重天第一五四七章 胸襟第二一九一章 督戰第二四〇二章 宴客第四九五章 各打五十大板(第八更)第二六〇八章 繼任者第四六一章 今時不同往日(上)第一六四〇章 讓他回不了京城第一四〇一章 就是任性第二〇〇三章 決戰朝堂第四九九章 師兄弟升官(第十二更)第一七九五章 免戰第八〇五章 閣老嫁孫女(第三更)第二四五四章 知情識趣第八一九章 臨時公堂(第四更)
第五十三章 死而復活第二四九三章 杯水車薪第一三六二章 捐贈所得第七八六章 訂婚第二五四五章 遊說第一八七三章 謝遷的樂觀第二三五五章 處處透着邪乎第九一九章 臨出征贈禮(第四更)第二一六七章 無題第五八五章 功過賞罰(第五更,賀llhz掌門)第二二六八章 慶典變狩獵第一五九七章 只是交易第八五九章 城裡我最大(第一更)第一〇五〇章 龍潭虎穴(第一更,求月票)第一八三九章 留劉瑾第一二六七章 大有作爲第二〇一三章 秉公辦理第七九七章 右庶子是個臨時工(第七更)第一四一九章 紛爭第四五四章 認錯(第三更,慶新盟主)第一二三四章 信使到第一〇九三章 狹路相逢第一一四五章 最後的防線第二五一五章 大衢山第六四〇章 官升品不升(第三更)第六〇四章 收弟子?(第三更)第一六七章 講理不成反被揍第一五四〇章 那賊子第八九六章 左擁右抱第一〇五五章 關心則亂(第三更)第三二六章 紅袖添香的少女第二二二七章 新時代的開始第二二七〇章 偏向虎山行第四六五章 我自有數(第一更)第一八五一章 頂層改革第二四五五章 受益者第一二二八章 京師之亂第二三二七章 宴無好宴第二〇一〇章 事態擴大第六九六章 逼上門(第一更)第一二七六章 姑奶奶第一五〇六章 缺糧第八二〇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一更)第一二五四章 襲擾與應對第一四五章 稚子無邪第一九八三章 把自己閹了第四四四章 俸米風波(第一更)第七七二章 陰陽調和理論第一三八五章 送行第二三九一章 空衙第一五一一章 分家的困局第二四一一章 交班進行時第一四〇〇章 不得安寧第二〇九八章 海洋貿易第一一四章 每到佳節少一人第一二八七章 豪華陣容第一二九章店招第二五〇四章 新衙門第二四八四章 扯皮第一三〇七章 安排第八二五章 分道揚鑣(第一更)第六三八章 替閣老審奏本(第一更)第二四二〇章 去打架的第一六一六章 回報第五六九章 母女之情(第五更)第七九九章 召對(第一更)第一五二六章 百般阻撓第八五九章 城裡我最大(第一更)第一六六五章 猶豫第六九五章 終場換人(第四更)第四九四章 當庭翻供(第七更)第五七八章 誰的地頭(第三更,賀盟主)第六一三章 宴無好宴(第五更,再謝書友)第一〇〇九章 不後悔第二八二章 院試第二第一五七八章 真金不怕火煉第六九九章 潛移默化(第一更)第二〇五八章 戰時衙門第一〇八六章 殺夫仇,丟刀恨(第二更)第一四〇〇章 不得安寧第二六四一章 案歸原主第二九三章 官賊本一家(第十二更)第一〇六二章 不得安寧的旅途第二六七九章 時局不留人第一九二章 悲喜兩重天第一五四七章 胸襟第二一九一章 督戰第二四〇二章 宴客第四九五章 各打五十大板(第八更)第二六〇八章 繼任者第四六一章 今時不同往日(上)第一六四〇章 讓他回不了京城第一四〇一章 就是任性第二〇〇三章 決戰朝堂第四九九章 師兄弟升官(第十二更)第一七九五章 免戰第八〇五章 閣老嫁孫女(第三更)第二四五四章 知情識趣第八一九章 臨時公堂(第四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