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五八章 生殺大權

沈溪帶着幾分鬱悶,回到自己的寢帳。

惠娘和李衿早在賬內等候,這一路行軍,跋山涉水,惠娘和李衿累得夠嗆,二女能跟隨沈溪走下來着實不易。

沈溪這時才發現當初做出的將二女帶在身邊的決定多麼不智,幾次想將她們送到安穩的地方,二女都予以拒絕。

尤其是惠娘,覺得跟在沈溪身邊,陪同沈溪作戰,平時跟沈溪說說話,照顧他的生活起居,是身爲一個妻子最大的榮幸。

沈溪進來便道:“我祖母剛過世……”

李衿並不認識老太太李氏,自然也不知道這人對沈溪有多少影響,她之前雖然偶爾聽說過沈家的事情,但她知道的並不多。而惠娘則跟李氏認識,當初在寧化曾打過幾次交道,知道她是沈家的精神支柱。惠娘聽說此事,眼角流下淚水,道:“未曾想……老夫人便這麼去了!”

沈溪嘆道:“惠娘,你不必太傷心,我跟祖母的關係,一向不是那麼親睦……小時候家裡條件不好,可供讀書的名額有限,她選擇栽培我兩個兄長讀書,我無奈下只能跟母親進城,自謀出路。當然,若非如此也遇不到你,便不會有後來這麼多事情。”

“隨着我中狀元當官,官品比起當初祖祖父的府同知,不知道高了多少,祖母這一輩子的心願總算達成,她應該了無遺憾而去,我們沒必要爲她傷心難過。這件事其實我早有預料,只是現在要看看,朝廷是否需要我返鄉治喪,或者守孝……”

按照道理來說,祖母過世,沈溪不需要回去守制,即便要守孝也只需七七四十九天,屬於守靈的範疇,但因李氏是寡居帶兒子,期間培養出一個狀元,兩個秀才,使得沈家中興。沈溪身爲有出息的孫子,應該跟朝廷告假回去爲李氏治喪。

但因沈溪揹負戰事,即便他請辭,也無人可接替他現在的位置,軍中別說副帥,就連倆監軍,張永和劉瑾也沒到來。

沈溪軍中的下手,只有蘇敬楊和王禾,沈溪清楚二人不能承擔起一個主帥的職責,讓蘇敬楊和王禾領兵平叛,這場戰事非得打上幾年不可,又或者是地方上的叛軍分贓不平自行瓦解。要想二人快刀斬亂麻般結束戰事,可能性不大。

李衿好奇地問道:“老爺不是要領兵嗎?能回福建?”

惠娘瞪了李衿一眼,意思是不讓她說話,李衿低下頭不敢言語。

在李衿和惠娘相處中,雖然惠娘對李衿一直很好,當作親妹妹看待,但二人間始終惠娘是主,李衿爲僕。

沈溪道:“話是這麼說,但若戰事不是很緊急,朝廷多少還是會恩准,畢竟當今陛下以孝義治天下!”

李衿似懂非懂,惠娘則擦擦眼淚,道:“有夫人、老爺回去,還有韻兒幫忙操持,大人應該不必過多擔心!”

沈溪笑了笑,他知道自己老孃有點兒本事,在操持家事上應該是把好手,喪事自然也不會例外,再加上沈家上下如今失去主心骨,只有潑辣的周氏才能挑起大梁,指使起人來應該沒有任何問題。

沈溪道:“之前我已經讓五哥帶人回去,算算時間差不多該到了,再聯絡一下地方知縣衙門幫忙,料想問題不大,實在不行甚至可以請動府衙。現在沈家居住寧化縣城內,做什麼事情都很方便,不至於跟之前在桃花村那般,需要什麼都難以找到,全靠村裡人幫忙……”

李氏的身後事,沈溪不準備回汀州親自打理,家裡有那麼多長輩,完全可以把喪事辦得風風光光,少他一個不少。

如今沈溪要專心應對兵馬南下事宜。

靖州以南地區,雖然有一條官道連通通道以及更南方的洪舟、懷遠、融縣、柳城,但一直到融縣,這條官道均處於羣山包圍中,基本沿着河谷狹道一路向南,不像之前即便道路再險峻,總有一段平壩地區可以休息,但這段路程即便紮營也只能在山林間。

這片大山裡,少數民族村寨衆多,叛軍就潛伏在各個山頭,一個不慎就可能陷入重圍,沈溪行軍前必須要對官道周邊數裡的環境有着清醒的瞭解。

……

……

沈溪尚未從靖州城出發,通道縣知縣已逃到靖州求援。

通道縣知縣名叫胡慶,今年五十歲,卻是進士出身,但因朝中沒有人脈,又不捨得花錢,即便是三甲進士也沒法升遷,前後已經出任過四任知縣,都是在西南偏遠地區當縣令。

這次胡慶出任通道縣知縣不到半年,就因叛亂丟掉自己管轄的縣城,只能灰溜溜帶着典史和巡檢司巡檢以及幾名土官,領着由衙役和巡檢司兵馬組成的兩百多人隊伍,名義上是來投奔沈溪,整合兵馬,其實就是殘兵敗將逃到靖州。

如果朝廷要追究胡慶鎮守不利之罪,胡慶就算不死,也會被抄家,他現在找沈溪,主要便是避免被朝廷清算。

胡慶是在沈溪領軍從靖州出發的這天早晨來到靖州城的,此時蘇敬楊所部兵馬已開拔,王禾所部跟着沈溪作爲中軍出征。王禾親自押送胡慶以及幾名通道縣屬官到了沈溪中軍大帳外。

此時沈溪正在跟靖州知州張耀明談論後續防備事宜,但見一個年老體邁的官員,身着大紅官袍被人押解過來,臉上青一塊紫一塊,身上官袍到處都是破洞,不像是前來投奔官軍的知縣,倒好像是個被賊軍俘虜的落魄乞丐。

沈溪打量胡慶一番,儘管他早前已從雲柳那裡得到一些情報,但還是替眼前的官員感到可憐。

叛軍肆虐,最倒黴的就是這些地方官,尤其是文官。文官平時所學都是之乎者也,讓他們整頓兵馬跟叛軍交戰,簡直是不可能的事情。

而完全指望地方衛所和巡檢司兵馬,那跟等死差不多,以至於知縣在遇到叛軍攻城時,一律都閉城不出,但久而久之,縣城便會失守,一來是久守必失,二來也是最主要的一點,縣城內多少都有叛軍內應,作爲防守一方總不可能一天十二個時辰都提高注意力,總有疏忽大意的時刻。

只要守軍一個不備,內應便會發難,突然襲擊城門,迎叛軍入城。

王禾上來便喝道:“大人,卑職現擒拿通道縣知縣胡慶歸案……此人棄城投降叛軍,今日又想在大人面前納降,實在是兩面三刀之人,如此奸邪叛逆,當殺一儆百,以正視聽!”

胡慶見到沈溪,“噗通”一聲便跪倒在地,哭訴道:“沈尚書,您老可要明察秋毫,下官從未做出背叛朝廷之事,通道縣失守,跟下官沒有直接關係,乃是天柱千戶所兵馬馳援不利,這件事通道縣周邊人盡皆知,若大人不信,可以跟麾下之人求證,下官絕無半句虛言!”

胡慶那叫一個冤枉,自己是北直隸人士,到南方來做官,跟地方士紳語言都不通,更遑論叛軍?

現在被王禾誣陷他開城迎敵,他滿臉委屈,心中無比的酸楚。

沈溪道:“知道了……王將軍,你只管整頓兵馬準備出發就是,胡知縣的事情,交給本官處理吧!”

沈溪打量胡慶,琢磨該怎麼處置纔好。

站在帥案旁的張耀明臉色不是很好看,他和胡慶一樣城池都失守過,唯一的區別是靖州現在被沈溪光復,如果不是沈溪,朝廷必會追究責任。

現在沈溪可說是他們的救星,有沈溪爲他們正名,即便他們曾附逆反賊,沈溪也能給他們洗刷罪名。若沈溪不肯幫忙,那就算他二人是忠臣,沈溪也能給他們定上叛逆的大罪,甚至當場問斬,無人會爲他們辯護。

第七九二章 吏部考覈(第二更)第二〇七一章 不做愚忠第四九三章 三堂會審(第六更)第六七九章 兄妹如浮雲第二六一七章 舉報第八五五章 白花花的贖銀(第四更)第一九五三章 各有所圖第二五三三章 大出意外第二五四七章 進發第五一七章 翻臉不認人(第五更)第一〇四一章 推卸責任(第二更)第一〇八章 大腳丫鬟第七八六章 訂婚第五一八章 殿前遛鳥(第六更)第二五九五章 風平浪靜第五六八章 狀元娘和狀元奶奶(第四更)第一八六〇章 朕沒錯第二二四三章 開脫第一八九七章 狡辯第六六九章 首功首過第一七六五章 正德朝第一戰第一〇一六章 無處安置(第二更)第一七九七章 死皮賴臉第二一七章 我與士子共存亡第二一〇七章 勾心鬥角第八十二章 小城武俠熱第一六一〇章 自尋出路第一九七二章 本小姐動口也動手第二二三八章 目光放長遠些第一八六九章 雷聲大雨點小第三一四章 三朝回門(求月票)第一一五三章 戰起第二六七五章 如爾所願第一四二五章 將計就計第二五四四章 政策和對策第一〇二〇章 老懷安慰第八八九章 黃金萬兩第一二九〇章 入城儀式第二三〇四章 站邊第二一一八章 堅持第九七九章 折騰死人不償命第五九〇章 謝鐸刊書(第三更)第二二五六章 後患無窮第二一九〇章 不是外人第八五四章 真正的目的(第三更)第一三七六章 釋疑第一七七章 敲山震虎第一七八四章 接踵而至第二九〇章 美人相求(第九更)第四一五章 殿試讀卷官(第五更)第二七六章 荒唐之言第二二二〇章 聽說打了勝仗第二一〇七章 勾心鬥角第一五三四章 願打願挨第二三三八章 煩惱第二五六六章 奇襲第二四二三章 增派人馬第一二五三章 目標正陽門第一二三一章 太子請命第二六七八章 老鼠屎第一四九二章 外債第一九七九章 對手相見分外眼紅第二〇九六章 一波三折第一三一二章 分娩第九一四章 請個先生不容易第一五七八章 真金不怕火煉第一二一九章 回師居庸關第六八四章 惠孃的蛻變第一一二章 技術決定一切第四八〇章 黑白兩不誤(第三更)第一五五六章 弘治託孤第一四四〇章 叛亂擴大第三十六章 官司第九〇四章 誰說這是行賄?第二二七四章 比試第二二四〇章 喪家之犬第五九六章 不通世情?(第二更)第三六三章 謝老祭酒(第四更)第三六三章 謝老祭酒(第四更)第一四五九章 虛報第一八三〇章 落井下石第一七五六章 掛牌開張第二三一七章 體諒第五四〇章 天大的喜事(第五更,謝書友)第一七九〇章 理所當然第二五一三章 見利忘義第一八五六章 意見第一四五四章 一聲嘆息第四六九章 經筵前的邀請(第三更)第一六五〇章 促膝第一一一四章 謝恆奴省親(第二更)第七八六章 訂婚第一〇七九章 進兵,撤兵第三一〇章 謝小姐,沈夫人(第三更)第二四〇七章 造船之議第二六五七章 無須避諱第七九九章 召對(第一更)第二〇三一章 王瓊進京第二一一〇章 朝中無好人第七〇八章 大有可期(第二更)
第七九二章 吏部考覈(第二更)第二〇七一章 不做愚忠第四九三章 三堂會審(第六更)第六七九章 兄妹如浮雲第二六一七章 舉報第八五五章 白花花的贖銀(第四更)第一九五三章 各有所圖第二五三三章 大出意外第二五四七章 進發第五一七章 翻臉不認人(第五更)第一〇四一章 推卸責任(第二更)第一〇八章 大腳丫鬟第七八六章 訂婚第五一八章 殿前遛鳥(第六更)第二五九五章 風平浪靜第五六八章 狀元娘和狀元奶奶(第四更)第一八六〇章 朕沒錯第二二四三章 開脫第一八九七章 狡辯第六六九章 首功首過第一七六五章 正德朝第一戰第一〇一六章 無處安置(第二更)第一七九七章 死皮賴臉第二一七章 我與士子共存亡第二一〇七章 勾心鬥角第八十二章 小城武俠熱第一六一〇章 自尋出路第一九七二章 本小姐動口也動手第二二三八章 目光放長遠些第一八六九章 雷聲大雨點小第三一四章 三朝回門(求月票)第一一五三章 戰起第二六七五章 如爾所願第一四二五章 將計就計第二五四四章 政策和對策第一〇二〇章 老懷安慰第八八九章 黃金萬兩第一二九〇章 入城儀式第二三〇四章 站邊第二一一八章 堅持第九七九章 折騰死人不償命第五九〇章 謝鐸刊書(第三更)第二二五六章 後患無窮第二一九〇章 不是外人第八五四章 真正的目的(第三更)第一三七六章 釋疑第一七七章 敲山震虎第一七八四章 接踵而至第二九〇章 美人相求(第九更)第四一五章 殿試讀卷官(第五更)第二七六章 荒唐之言第二二二〇章 聽說打了勝仗第二一〇七章 勾心鬥角第一五三四章 願打願挨第二三三八章 煩惱第二五六六章 奇襲第二四二三章 增派人馬第一二五三章 目標正陽門第一二三一章 太子請命第二六七八章 老鼠屎第一四九二章 外債第一九七九章 對手相見分外眼紅第二〇九六章 一波三折第一三一二章 分娩第九一四章 請個先生不容易第一五七八章 真金不怕火煉第一二一九章 回師居庸關第六八四章 惠孃的蛻變第一一二章 技術決定一切第四八〇章 黑白兩不誤(第三更)第一五五六章 弘治託孤第一四四〇章 叛亂擴大第三十六章 官司第九〇四章 誰說這是行賄?第二二七四章 比試第二二四〇章 喪家之犬第五九六章 不通世情?(第二更)第三六三章 謝老祭酒(第四更)第三六三章 謝老祭酒(第四更)第一四五九章 虛報第一八三〇章 落井下石第一七五六章 掛牌開張第二三一七章 體諒第五四〇章 天大的喜事(第五更,謝書友)第一七九〇章 理所當然第二五一三章 見利忘義第一八五六章 意見第一四五四章 一聲嘆息第四六九章 經筵前的邀請(第三更)第一六五〇章 促膝第一一一四章 謝恆奴省親(第二更)第七八六章 訂婚第一〇七九章 進兵,撤兵第三一〇章 謝小姐,沈夫人(第三更)第二四〇七章 造船之議第二六五七章 無須避諱第七九九章 召對(第一更)第二〇三一章 王瓊進京第二一一〇章 朝中無好人第七〇八章 大有可期(第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