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三六章 都司衙門

吃過早飯,沈溪帶着人出了總督官署,不過他並沒有先去湖廣都指揮使司,而是徑直去了武昌左衛衛指揮使衙門。

兩天前沈溪到武昌就是由武昌左衛衛指揮使崔涯代表軍隊出迎。

崔涯當日在接官亭壓根兒就沒跟沈溪對過話,因爲大明文官治國,武將、軍戶多屬世襲,地位相對較低。

崔涯在郭少恆這樣的“副省長”面前,連個屁都不敢放,更別說是跟沈溪這樣的欽差兼封疆大吏對話。在崔涯看來,文官都應該自持身份,尤其是像沈溪這樣出身翰苑的頂級文臣,更應該眼高於頂纔是。

結果等沈溪帶着人上門,崔涯才發現沈溪很好說話。

崔涯不善言辭,見到沈溪後迫不及待將別人教給他的話一股腦兒倒出來:“……大人在宣大鎮以及京城腳下的幾戰,爲維護大明江山社稷安穩立下汗馬功勞,乃一等一的大功臣,卑職佩服得緊……”

沈溪笑道:“這已是過去的事情了,本官現在到了武昌府,就只是普通的地方督撫。崔將軍,可有空暇帶本官去湖廣都指揮使司?”

崔涯趕緊行禮:“大人請!”

不管崔涯有沒有時間,沈溪要他做什麼,就算正在婆娘的肚皮上,也得立即下來辦事,別說是他了,就連正二品的湖廣都指揮使也是這待遇,如今沈溪可是他們的頂頭上司。

湖廣都指揮使司衙所同在武昌府府城內,位於城池東北的樊港。

等到了地頭,沈溪才發現都司衙門似乎年久失修,顯得破敗不堪。因沈溪一身便裝而來,沒帶多少隨從,進都司衙門大門時遇到點兒麻煩。因這地方平時不待客,正門極少開啓,如果有事進出一律走後門。

但沈溪如今是以湖廣總督的身份親臨,自然不能從後門出入,只能留在正門,等候崔涯繞道後門傳報,大費周章,才光明正大由正門而入。

……

……

湖廣都司衙門正堂,都指揮使蘇敬楊迎候。

蘇敬楊一襲武官常服,面料因爲洗得過多表面上已暗淡無光,袖子和下襬甚至打了兩個補丁。沈溪不知道蘇敬楊是故意在他面前裝窮,還是說地方上的條件原本就這麼艱苦。

相互見禮後,蘇敬楊請沈溪到正堂中央的太師椅就坐,然後從桌案上拿起一疊公文,送到沈溪跟前:

“沈大人,這是地方上近幾年過往軍務公函,請您一覽!”

沈溪看這些公文表面的灰塵,便知道這些東西存放了有些時間……連都司衙門自己都不在意的公文,他這個督撫要是真拿起來查看,倒好像他要挑刺一般。

沈溪自然不願意做這惡人,他湊過頭吹了吹表面的灰塵,並沒有就此接過,而是說道:“蘇指揮,你挑重要的事情說幾件便可,本官今日前來,只是例行公事,並無意深入探究!”

蘇敬楊有些着急:“沈大人,您或許不知,湖廣西南地區有叛軍作亂,行都司徵調兵馬前去平叛,地方宣慰司請都司衙門派兵協同……但末將不敢倉促應對,如今沈大人您前來,自然以沈大人您的意思爲準。”

湖廣、桂省這些地方行政機構,跟中原腹地的行政構架有所不同,尤其是涉及到少數民族地區。

朝廷在少數民族聚集地,設土司還有宣慰使司衙門,加上巡檢司、千戶所、衛指揮使司等構架,地方上管兵的機關可不少,而這些衙門直屬上級就是都指揮使司和行都指揮使司。

看似管轄權屬明確,都指揮使司和行都指揮使司都有調兵的權限,但其實地方上真的發生叛亂,兩司指揮使並無資格直接調兵,而是得一級一級上報,由朝廷做出最後的決定。

地方土司,有時候比起都指揮使司的調兵權限還要大,他們有不經朝廷允許,在少數民族地區穿州過省的資格。

因而地方發生少數民族叛亂,首先是土司衙門直接調兵,都指揮使司和行都指揮使司這兩個上級,倒好像是專門負責跟朝廷報備用的,並無實際調兵權限。

沈溪問道:“叛亂到了什麼程度?分別是哪些部族謀亂?”

蘇敬楊對此一問三不知,只能拿瞭解的情況來說:“……大人,湘西土司彭翰公已調地方兵馬萬餘,於湘桂間平息叛亂。但因許久無地方平叛奏報,末將也不知具體情形如何了……”

地方上不但設有土宣慰使司、土宣撫使司、土按撫使司等衙門,甚至還有土知府、州、縣、洞等土官設置,跟平時鐵打營盤流水兵的流官制度不同,這些土官都有世襲資格,而且是跨朝世襲,即便朝中大臣、將領更迭,地方土官卻可以世襲不改。

大明並非沒有改土歸流的聲音,只是朝廷暫且沒有更改這種世襲土官制度的魄力。

沈溪剛履任地方,對於地方行政有很多不解之處,不會貿然改變什麼。進入明朝中葉後,地方少數民族叛亂之事非常普遍,如果連土官都不能拉攏,那地方上等於是又多了一個個獨立的小朝廷。

問不出關於叛亂的具體事項,沈溪也就緘口不言,此番他到湖廣和江贛,朝廷並沒給他硬性的要求,說是讓他徹底平定地方,但沈溪從來都不認爲民族問題最好的解決辦法是述諸武力,他更希望通過一些安撫措施,讓各少數民族與漢人相安無事。

沈溪更沒準備領兵到湖廣南部和西部地區,民族矛盾年年有,他去了或許能解一時之急,但解決不了根本問題。

大概問了一下湖廣西部和南部的軍隊情況,沈溪準備打道回府,既然從蘇敬楊問不出什麼事情,他準備把都司衙門的案牘帶回去自己看,希望能從中發現點兒什麼。這次他到地方,只是累積資歷混日子,把自己的先進思想和理念帶到這時代,將湖廣和江贛當作試驗田。

.тTk án .C O

兵馬調度,以及地方上的治安,自然有相關衙門負責,沈溪心態相對輕鬆。

沈溪將走之際,蘇敬楊讓人擡了一口箱子出來。

看箱子的重量,裡面的東西應該很沉,果然,打開來裡面密密麻麻都是用線串起來的銅錢,加起來有一兩百斤重。

沈溪皺眉道:“蘇將軍,這是何意?不知道的還以爲大明銅錢貶值,買什麼東西需要用箱子來盛錢!”

蘇敬楊雖然手握一省軍權,可以在老百姓面前耀武揚威,但見到沈溪這樣的頂級文臣,他就只能低聲下氣了。

別人都在給沈溪送禮,他怕怠慢了上官,自然也得送。

蘇敬楊道:“一點小小的禮物,不成敬意!”

沈溪打量一下那口箱子,相比於藩司和地方士紳送來的禮物,的確算是“小禮物”,看起來沉重,但銅錢在這時代屬於最笨重的錢幣,一大箱子銅錢的價值,差不多也就幾十到一百兩銀子。

沈溪道:“本官長期領兵,就算平時會拿一些犒賞和戰利品,但斷不至於收受下面將士送上來的孝敬。蘇將軍把這東西收回去,以後專心幫本官做事便可!”

蘇敬楊趕緊行禮:“沈大人所說極是,末將知曉了!”

沈溪從都司衙門正堂出來,門口簇擁着一羣人,基本都是武將,看樣子是都司衙門的都指揮同知、都指揮僉事以及經歷、都事、斷事等官員,也有一些文職的吏員。

見到沈溪出來,這些人面帶好奇之色,尤其都司衙門裡的文職吏員,他們很好奇沈溪如何在不通過“翻譯”的情況下,跟蘇敬楊進行正常的交流。

以前地方父母官前來,一般都會帶着自己的師爺,又或者找都司衙門裡能聽得懂湖廣口音的吏員做翻譯。

而沈溪看上去神色輕鬆,跟蘇敬楊交流起來似乎根本不成任何問題。

第二八〇章 出案前綜合症第一五二八章 再次南下第二〇八三章 坐山觀虎鬥第一五四九章 有麻煩了第八八七章 風林火山第一二九二章 戰爭之王的落寞第五〇四章 情敵見面分外眼紅(第四更)第一二九六章 獻不完的首級第二四四七章 不睦第一六八七章 迫返第一九八七章 有病不用醫第一八七三章 謝遷的樂觀第三十章 賣畫租屋第九二七章 知府和鎮撫第一一〇二章 京城人士(第一更)第二四八五章 選址第九五五章 遠行計劃第一八四九章 威逼利誘第二六〇二章 關鍵是密旨第四九四章 當庭翻供(第七更)第二五〇八章 寂寞旅途第二〇九〇章 弄巧成拙第二五一一章 割捨第一七五章 來投奔的大伯第一八一八章 爭權第二三九〇章 懸而不決第一八四〇章 得償所願第二〇九六章 一波三折第一一三七章 鼓舞(第三更)第二二一一章 開花彈第一二九三章 獻首級第一二一八章 沒有火炮?第一五四四章 引敵來戰第七六五章 我已經死了第一八九九章 真正目的第八五七章 變批發爲零售(第二更)第一六三四章 無巧不成書第一六四六章 毋須再議第一三五六章 高舉輕放第二二六四章 詭異事第七一四章 初爲人父(第三更)第三五三一章 海戰第二一〇八章 密請第一二七六章 姑奶奶第一六八一章 初來貴地第一二四四章 曠世奇才第五七五章 找麻煩(十一更,再謝書友!)第三四八章 回家的誘惑(第五更)第七五六章 撥亂反正(第三更)第二四七二章 放權第一二二章 順利解決第二一一五章 不論身份只論朋友第八二六章 請託上門第六四八章 算謀(第四更)第一〇九二章 並非只有火炮第二三五九章 不能不防第二三八三章 大權在握第一五五三章 太平府第二四一九章 不可左右之事第八九九章 無所不在的陷阱第二六一二章 災區見聞第八四一章 交易第二六〇九章 無心風景第三二四章 打了白打(第四更)第二三〇八章 可急可緩第三三五章 鄉試(上)第一六二七章 穿州過府第五十六章 童言無忌第二一九章 心服口不服(第六更)第二一〇九章 以退爲進第一五六七章 翅膀硬了第一四二八章 叛軍入城第九三六章 花錢買平安第四二六章 三份疑難雜卷(第一更)第一五八五章 定奪第五九一章 蹴鞠的另一種玩法第一二四一章 城破在即第一三〇六章 又有變化?第九四一章 是清官,也是庸官第八二四章 官場的人脈資源(第三更)第三九三章 唐伯虎砸場(第三更)第一九六四章 反應第七八八章 謝遷的臉面第一七三〇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一四〇三章 又值出兵時第二三〇六章 監國第二四四〇章 揭破第二四五二章 權力之爭第二一七三章 沒那麼簡單第一三七一章 接待第一二五五章 騎兵繞道第一八一一章 異黨第一八五七章 護送潛逃第一一一五章 知己?(求保底月票!)第一五二一章 高人第三一四章 三朝回門(求月票)第一〇二二章 止戰第一六六九章 你退我進第一二六七章 大有作爲第九七六章 收買拉攏
第二八〇章 出案前綜合症第一五二八章 再次南下第二〇八三章 坐山觀虎鬥第一五四九章 有麻煩了第八八七章 風林火山第一二九二章 戰爭之王的落寞第五〇四章 情敵見面分外眼紅(第四更)第一二九六章 獻不完的首級第二四四七章 不睦第一六八七章 迫返第一九八七章 有病不用醫第一八七三章 謝遷的樂觀第三十章 賣畫租屋第九二七章 知府和鎮撫第一一〇二章 京城人士(第一更)第二四八五章 選址第九五五章 遠行計劃第一八四九章 威逼利誘第二六〇二章 關鍵是密旨第四九四章 當庭翻供(第七更)第二五〇八章 寂寞旅途第二〇九〇章 弄巧成拙第二五一一章 割捨第一七五章 來投奔的大伯第一八一八章 爭權第二三九〇章 懸而不決第一八四〇章 得償所願第二〇九六章 一波三折第一一三七章 鼓舞(第三更)第二二一一章 開花彈第一二九三章 獻首級第一二一八章 沒有火炮?第一五四四章 引敵來戰第七六五章 我已經死了第一八九九章 真正目的第八五七章 變批發爲零售(第二更)第一六三四章 無巧不成書第一六四六章 毋須再議第一三五六章 高舉輕放第二二六四章 詭異事第七一四章 初爲人父(第三更)第三五三一章 海戰第二一〇八章 密請第一二七六章 姑奶奶第一六八一章 初來貴地第一二四四章 曠世奇才第五七五章 找麻煩(十一更,再謝書友!)第三四八章 回家的誘惑(第五更)第七五六章 撥亂反正(第三更)第二四七二章 放權第一二二章 順利解決第二一一五章 不論身份只論朋友第八二六章 請託上門第六四八章 算謀(第四更)第一〇九二章 並非只有火炮第二三五九章 不能不防第二三八三章 大權在握第一五五三章 太平府第二四一九章 不可左右之事第八九九章 無所不在的陷阱第二六一二章 災區見聞第八四一章 交易第二六〇九章 無心風景第三二四章 打了白打(第四更)第二三〇八章 可急可緩第三三五章 鄉試(上)第一六二七章 穿州過府第五十六章 童言無忌第二一九章 心服口不服(第六更)第二一〇九章 以退爲進第一五六七章 翅膀硬了第一四二八章 叛軍入城第九三六章 花錢買平安第四二六章 三份疑難雜卷(第一更)第一五八五章 定奪第五九一章 蹴鞠的另一種玩法第一二四一章 城破在即第一三〇六章 又有變化?第九四一章 是清官,也是庸官第八二四章 官場的人脈資源(第三更)第三九三章 唐伯虎砸場(第三更)第一九六四章 反應第七八八章 謝遷的臉面第一七三〇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一四〇三章 又值出兵時第二三〇六章 監國第二四四〇章 揭破第二四五二章 權力之爭第二一七三章 沒那麼簡單第一三七一章 接待第一二五五章 騎兵繞道第一八一一章 異黨第一八五七章 護送潛逃第一一一五章 知己?(求保底月票!)第一五二一章 高人第三一四章 三朝回門(求月票)第一〇二二章 止戰第一六六九章 你退我進第一二六七章 大有作爲第九七六章 收買拉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