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六一章 理清亂麻(第三更)

武昌府一夜間,變了天地,昔日高高在上的地方官紳被沈溪一網成擒,眼下都夾着尾巴做人。

天明後,府城四門依然緊閉,就在等着進出城的百姓議論紛紛,不明白髮生了什麼時,城門終於開啓了。

百姓自由進出,沒有受到任何限制,城裡城外很快便恢復了平靜。

絕大多數百姓都不清楚昨日城中出現了變故,直到聽那些半夜裡聽到外面街巷動靜出來探聽事情的街坊鄰居說及,才弄明白原來官兵連夜進城,查抄了布政使司衙門,許多世家大族也受到波及,至於官府爲什麼內鬥,那些豪紳巨賈又如何了,這就不是普通百姓能知悉的了。

百姓們的生活,沒有受到此次變故的影響,但城中商鋪卻或多或少都受到波及……官府強制干預城中專營商品的價格,比如百姓生活需要的鹽和茶葉,價格比以往足足降低了三成。

百姓得到消息後,紛紛前去各商家搶購,但被告知每人只能通過官府所發戶籍憑證,一次購買二斤鹽和八兩茶葉,且不得在其他地方再次購買,否則重懲。升斗小民買足自己的份額後,帶着遺憾的心情離去,然後通知親戚鄰居趕緊去搶購,否則遲了就賣完了。

但實際上這種擔心純屬多餘,受到官府嚴密監督,各家商鋪敞開供應,城中秩序井然,搶購風潮並未發生。

隨後,布政使司衙門也在不到一天時間便恢復正常運行。

除了郭少恆和幾名主要幫兇被定罪並被臬司衙門的官差押解往京城,其餘官員和吏員都以“查無實證”爲由放了回去。

查無實證的意思,不是說這些人沒罪,只是暫時沒發現罪證,或者說是發現甚至定罪後暫時不予追究,屬於“戴罪立功”的性質,總督衙門需要他們回到原來的崗位繼續工作,維持地方安穩,觀其表現再看是否有罪。

至此,沈溪終於可以高枕無憂,安心休息,等睡醒後再作打算。

……

……

沈溪這一覺睡到下午申時二刻才醒來,等他洗漱完畢,匆匆吃了點兒東西墊肚子來到前面大堂時,城中豪紳巨賈一百多人俱已到齊。

這些人是來跟沈溪彙報賑災款項籌集情況,順便帶來禮物送給沈溪,以求他能“手下留情”。

豪紳巨賈們對沈溪畢恭畢敬,一如沈溪駕臨武昌府當日,爭先恐後向沈溪行禮,但沈溪卻懶得理會,來到人羣前面站定後,朗聲道:“諸位,本官到任地方,本想與大家相安無事,奈何有人居然試圖謀害朝廷大員,本官看不過眼,這纔出手將罪犯擒拿,非存心與諸位爲難。”

“今日諸位捐贈的賑災款項,本官將會用在實處,每一筆花銷都會記於賬上,請諸位監督!”

有人根據沈溪這話,認爲可以討價還價,當即出列,行禮過後道:“沈大人,既然是捐贈,那就應該本着自願的立場,可否少交一些……”

沈溪所提捐款賑災,其實並非捐贈,而是罰沒,只是找個好聽的由頭罷了。沈溪當即冷笑道:

“具體數字乃是督撫衙門詳細考察諸位身家後得出,不容更改,本官不想再多作解釋了。如今已籌措賑災錢款五十萬貫,另有房產、地產以及古董字畫等物摺合三十萬貫,而後會記錄於總督府賬上,用以賑災,其中部分會作爲軍中將士開支……”

沈溪說是把捐款拿來賑災,但還是會將其中部分調撥出,供給湖廣都司和行都司兩個衙門,因爲此時湖廣南部和西部尚有地方少數民族叛亂,在官兵缺衣少糧的情況下,沈溪不幫他們籌措,平叛將士只能喝西北風了。

總督府對專營商品制定出指導價,督促地方按照規定嚴格執行,暫時這個舉措只在湖廣承宣布政使司轄地施行,至於江贛那邊,暫時不會進行改革。

等沈溪把所有事情都安排妥當後,各豪紳巨賈開始給沈溪歌功頌德:“沈大人爲官清正廉明,斷案入神,真乃大明柱樑!沈大人出身翰林,幾年間已督撫三地,將來必位極人臣……”

恭維話都差不多,要麼從品德、政績說話,要麼提及過往和前程,沈溪聽得耳朵都快起繭子了。他有自知之明,不需要別人來恭維,當即一擺手:

“好了好了,別說這些沒用的……部分未將賑災款項繳納齊全的士紳,暫且留下來,本官要找你們好好絮叨絮叨,其餘人等,先到後院等着,本官要與你們一同探病。馬老中丞今早曾醒過一次,待他再度醒轉,我等便去相見……”

……

……

沈溪的行事原則簡單而又粗暴。

給錢的放過,不給錢的繼續催,如果再不給,直接拿人下獄,家產充公。

有銀子就能免罪,不給銀子管你家族勢力有多大,依靠勾結官府賺了這麼多年,也該吐些出來行行善了,雖然在這件事上他做得太過武斷,但不可否認效果很好,豪紳巨賈們爲了保住家人,基本都老老實實把銀子和等價的抵押物送來。

沈溪在訓導完那些沒把錢湊齊的士紳後,恰好有差役來報馬藩臺醒過來了,於是帶着人去拜會湖廣左布政使馬中錫。

馬中錫在藩司衙門病倒,其實沒人知道他究竟是中毒還是生病,布政使司那邊說是生病,而總督府則一口咬定是有人下毒謀害。

其實馬中錫自己也搞不清楚是怎麼回事,他來到武昌府後,沒幾天就生病,身體每況愈下。

馬中錫雖然醒過來了,但腦袋還是有些不清醒。見到周圍黑壓壓全是人,他不明就裡,驚惶地扭頭四處打望一番,問道:“你們是……”

沈溪坐在病牀旁邊的椅子上,笑着招呼:“馬老,您醒來了?”

馬中錫眯着昏花的老眼認真打量一番,許久後才認出這位正是頭些天他到武昌府時見過的少年總督,有些不解地問道:“沈中丞,您爲何上門……哎呀,這是哪裡?”

馬中錫原本想問,爲什麼沈溪出現在他房間,但他迅疾發現一個現實,這裡似乎不是他熟悉的布政使司衙門側院臥房。

沈溪道:“此處乃是總督府,馬老爲奸邪之人下毒謀害,如今犯官已被都司衙門拿下,交由臬司審結案情。經總督衙門組織武昌府多位名醫全力進行搶救,馬老終於轉危爲安,現本官特率城中士紳前來探望,並將事情真相轉告!”

馬中錫頓時感覺自己的頭腦不夠用了,什麼時候自己被人下毒謀害?

他對之前發生的情況稀裡糊塗,到了湖廣後原本準備大刀闊斧整頓吏治,清查藩庫庫銀以及庫糧運送至朝廷,解戶部之困,但不知何故一病不起,其後更是陷入昏迷,這些日子他都過得渾渾噩噩,根本記不清中間發生了什麼事。

*************

ps:第三更到了,天子求訂閱和月票鼓勵!

第二四六六章 牌局第一二二九章 城門之戰第二一八一章 無語第四章 沈家往事第一六八六章 送別禮第一〇五三章 就是不給面子(第一更)第一一一一章 分兵(第二更)第六一五章 草木皆兵的皇宮(第二更)第二七九章 擔責第二四八九章 心懷坦蕩第九八六章 一戰功成第一九〇七章 碰壁第二四九八章 要錢第一六二九章 入調之議第二五七七章 賬目第一九七章 姨?乾孃?或者……第一二二九章 城門之戰第一四〇章女人緣第一八五九章 死水微瀾第一七六五章 正德朝第一戰第二一二八章 一場空第一九七三章 誰欺負誰第七〇四章 出宮容易回宮難(第二更)第二一八九章 莫得罪小人第四八〇章 黑白兩不誤(第三更)第八三二章 不蝕本的買賣(第三章)第一三〇九章 文武之別第一一二九章 暴風雨前奏(求月票)第一八四章 美輪美奐的銀票第一一九四章 不打,那就撤吧第三三二章 恍然大悟第一八一三章 面熟第五二八章 稚子高見(第三更)第一七二四章 謠言第一九一八章 該信誰?第六九二章 大明國史第一六五九章 君臣博弈第一八二四章 讓你來試試第二六四一章 案歸原主第一七〇三章 先禮後兵第二〇七九章 同好之人第三三四章 三道考題(第三更)第七八〇章 共商票擬第七八四章 閹黨之禍第五二四章 以後講“廿一史”(第十二更)第九九一章 太子的矛盾糾結(第四更)第一九四三章 長見識的謝遷第一二一四章 照例執行第二四七章 勾心鬥角(第十一更)第二六七三章 一物降一物第二九六章 你是天上的星辰第二三三〇章 競爭與合作第七六五章 我已經死了第二六二八章 熬出來了第三九一章 跟師兄師姐過日子(第一更)第三六六章 大媳婦,小郎君(第三更)第八九三章 人人覬覦的功勞簿第一〇四章 姐妹齊心,其利斷金第二四七七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二〇五三章 一夜光景第一九九〇章 兩方面壓力第七一二章 深得朕意(第一更)第一四九〇章 強行留人第四六五章 我自有數(第一更)第一二八四章 奉調入城第六八三章 大年夜的女人第一一九四章 不打,那就撤吧第三〇六章 特別的相親(第六更)第一五五章 籌措銀號(求訂閱和月票)第一七二三章 千里送信第二三四七章 能者多勞第七二一章 心學之風(第二更)第二二四〇章 喪家之犬第一七〇一章 潦草選後第二〇四三章 請封國主第一三二九章 沈大人的官威第二二四一章 秩序制定者第一一四二章 內外交困第二一四八章 認義父第二二二七章 新時代的開始第四九九章 師兄弟升官(第十二更)第二三二五章 改變第三四七章 收留(第四更)第一九〇一章 宣府建行在第二三三二章 送上門來第八六一章 矛盾結合體第六六八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四六九章 經筵前的邀請(第三更)第二二九章 分身不暇(第四更)第七九八章 朝議(第八更)第二二一〇章 希望在你身上第四一三章 藏頭露尾的會元(第三更)第五六六章 巴結(第二更)第十七章 路在何方第八五五章 白花花的贖銀(第四更)第五四七章 志不在朝堂(第四更)第一四四六章 左都御史、兵部尚書第六八五章 謝遷送厚禮(第二更)第二五〇一章 我的夢想第三十四章 惠孃的危機
第二四六六章 牌局第一二二九章 城門之戰第二一八一章 無語第四章 沈家往事第一六八六章 送別禮第一〇五三章 就是不給面子(第一更)第一一一一章 分兵(第二更)第六一五章 草木皆兵的皇宮(第二更)第二七九章 擔責第二四八九章 心懷坦蕩第九八六章 一戰功成第一九〇七章 碰壁第二四九八章 要錢第一六二九章 入調之議第二五七七章 賬目第一九七章 姨?乾孃?或者……第一二二九章 城門之戰第一四〇章女人緣第一八五九章 死水微瀾第一七六五章 正德朝第一戰第二一二八章 一場空第一九七三章 誰欺負誰第七〇四章 出宮容易回宮難(第二更)第二一八九章 莫得罪小人第四八〇章 黑白兩不誤(第三更)第八三二章 不蝕本的買賣(第三章)第一三〇九章 文武之別第一一二九章 暴風雨前奏(求月票)第一八四章 美輪美奐的銀票第一一九四章 不打,那就撤吧第三三二章 恍然大悟第一八一三章 面熟第五二八章 稚子高見(第三更)第一七二四章 謠言第一九一八章 該信誰?第六九二章 大明國史第一六五九章 君臣博弈第一八二四章 讓你來試試第二六四一章 案歸原主第一七〇三章 先禮後兵第二〇七九章 同好之人第三三四章 三道考題(第三更)第七八〇章 共商票擬第七八四章 閹黨之禍第五二四章 以後講“廿一史”(第十二更)第九九一章 太子的矛盾糾結(第四更)第一九四三章 長見識的謝遷第一二一四章 照例執行第二四七章 勾心鬥角(第十一更)第二六七三章 一物降一物第二九六章 你是天上的星辰第二三三〇章 競爭與合作第七六五章 我已經死了第二六二八章 熬出來了第三九一章 跟師兄師姐過日子(第一更)第三六六章 大媳婦,小郎君(第三更)第八九三章 人人覬覦的功勞簿第一〇四章 姐妹齊心,其利斷金第二四七七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二〇五三章 一夜光景第一九九〇章 兩方面壓力第七一二章 深得朕意(第一更)第一四九〇章 強行留人第四六五章 我自有數(第一更)第一二八四章 奉調入城第六八三章 大年夜的女人第一一九四章 不打,那就撤吧第三〇六章 特別的相親(第六更)第一五五章 籌措銀號(求訂閱和月票)第一七二三章 千里送信第二三四七章 能者多勞第七二一章 心學之風(第二更)第二二四〇章 喪家之犬第一七〇一章 潦草選後第二〇四三章 請封國主第一三二九章 沈大人的官威第二二四一章 秩序制定者第一一四二章 內外交困第二一四八章 認義父第二二二七章 新時代的開始第四九九章 師兄弟升官(第十二更)第二三二五章 改變第三四七章 收留(第四更)第一九〇一章 宣府建行在第二三三二章 送上門來第八六一章 矛盾結合體第六六八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四六九章 經筵前的邀請(第三更)第二二九章 分身不暇(第四更)第七九八章 朝議(第八更)第二二一〇章 希望在你身上第四一三章 藏頭露尾的會元(第三更)第五六六章 巴結(第二更)第十七章 路在何方第八五五章 白花花的贖銀(第四更)第五四七章 志不在朝堂(第四更)第一四四六章 左都御史、兵部尚書第六八五章 謝遷送厚禮(第二更)第二五〇一章 我的夢想第三十四章 惠孃的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