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虛則實之,實則虛之

敢拼纔會贏!

北伐軍士兵敢拼,這其實是心裡一種民族自豪感的釋放。

被壓抑的久了,一旦爆發,其力量是無窮的。

吳爭一直在宣揚、鼓勵、縱容這種民族自豪感,因爲對於體格而言,北人要強於南人這是事實,窮山惡水環境滋養出的人,體格自然要強於相對生活安逸的南方人。

這也是明末以來,朝廷需要用三倍、五倍乃至十倍的兵力去守遼西走廊,最後依舊因技不如人而亡國。

東北地區有着天然的地形屏障,左有大光安嶺,右是小興安嶺,南面是長白山脈,這就形成了一個狹長的口袋形,中原王朝想要進入東北平原,只有遼西走廊一座獨木橋。

華夏數年的歷史中,也僅有唐元明清四朝,將東北地區納入中原統一政權的管轄範圍之內。

但元本身是蒙古人,清更是從東北起家,不足以類比。

也就是說,數千年中,僅有唐、明兩朝,真正控制並派駐流官統治了東北。

哪怕是強漢,也只是向西域擴張,並沒有涉足東北。

其餘各朝,不僅無法進軍東北,反而從始至終,受東北少數民族的襲擾,苦不堪言。

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東北的地理環境制約,路途遙遠不說,千軍萬馬,僅一條道,一旦大軍行動,必被沿途阻截,根本無突襲的可能性,反倒是後金皇太極,聯合了蒙古人發動了一場千里奔襲淩河城之戰,一舉擊潰了大明千辛萬苦才構築起了淩河城防線。

而北人的體格,先天強於南方人,不佔地利,又力不如人,進入東北就會很難。

唐、明兩朝做到了。

唐有黑水都護府,明有奴兒干都司,故盛唐、強明之溢美之詞,絕非虛妄。

可惜明末,明軍戰力下降迅速,一直打敗仗,從義州(大淩河),不斷地南退,錦州、松山堡、錦西、寧遠,直到綏中、山海關。

每個城池、要隘的丟失,都有一場可歌哥泣的血戰和無數的亡靈。

到了清軍入關時,明軍幾乎是聞風披靡,這就有了一牛祿清軍,敢悍然進攻府城的咄咄怪事。

所以,吳爭一直“縱容”着北伐軍將士不留俘虜,這並非是吳爭野蠻嗜殺,而是此時南方人的“恐滿症”,絕非是聽聽捷報可以扭轉的,只有親手殺過,才能無懼!

此時北伐軍面對的雖然不全是滿旗軍,大部是從北面而來的漢旗軍。

這些漢旗軍雖然是漢人的皮,但早已不認自己是漢人,對漢人手段之兇狠,比滿人猶過之而無不及。

北伐軍無懼,泰州、吳淞二衛戰至今日,大小不下十數場惡戰。

聽!

已經有士兵引爆了腰間的手雷。

被炸出的缺口,瞬間被人潮合攏淹沒。

但有了第一人,就會有第二人,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敢於死,方可活!這是吳爭在軍校爲新兵演講時,一而再、再而三所強調的,但這時,吳爭自己都放下望遠鏡,扭過頭去了。

四、五年過去了,還需要士兵用這樣的方式去犧牲,吳爭感到揪心的內疚。

他不禁暗罵,“小安子,再不趕來,少爺就踢爛你的屁股!”

……。

之前說過,沛縣地形獨特,東、南兩面臨水,東是泗水,南是泡河。

泡河上有橋——飛雲橋,此時早已被北伐軍攻破。

可泗水上沒有橋,沛縣城也就沒有東城門。

所以,多爾袞加固沛縣城牆時,只加固南門和南城牆,西、北方向本就是清軍所佔各府,自然不可能出現敵人。

正因爲如此,吳爭想到了一個可趁之機。

那就是讓宋安集合徐州長林衛、收攬當地人做嚮導,並給了宋安三百人和一些虎蹲炮,令宋安悄無聲息地向東迂迴,從泗水橫渡,進攻沛縣東城。

如果是府城,這點兵力絕對是不夠的,但沛縣原本就城小牆矮,只要能順利渡泗水,就可趁敵無備,對東城進行突襲。

吳爭之所以此時敢打這種消耗戰,就是爲了拖住敵人,爲宋安率部突襲東城,創造機會。

陳錦恐怕是做夢也想不到,吳爭會用這種“下三爛”的手段,他連城牆上的守軍都調出城外,發動對北伐軍猛烈一擊了,哪會顧及到這個絕不可能出現敵軍的東城方向?

然而,就象是聽到了吳爭肚中的罵聲般,宋安率軍終於在東城發起了攻擊。

在南門城戰鬥最激烈、殘酷的時候,在陳錦心中又燃起反敗爲勝希望的時候,宋安率部攻入了東城。

幾乎是沒有任何成建制敵軍的阻截,宋安率三百北伐軍、一百多長林衛登上了東城牆。

此時陳錦的內心是崩潰的。

敵人竟然從最不可能出現的地方出現了。

看着正在鏖戰的前方,陳錦做了一個決定,分兵防守,將原城牆上的守軍再調回去。

清軍的編制是相當不明確的,譬如刀兵和槍兵,弓兵和弓騎,兵種是兼顧互換的,也就是說,上騎是騎兵,下馬是步兵,還可以客串一下弓弩兵,這與北伐軍完全不同。

當然,這並無貶低之意,相反,是說明清軍的單兵技能非常全面,但往往做優點和缺點都是相對的。

譬如,清軍士兵往往在開戰後,瘋狂地前撲,更崇尚個人的武勇,但如果被打一記當頭悶棍,士氣會下降地很快,簡單地說,習慣於打順風仗。

他們不屑於明軍的陣法和配合,直至清軍入關,有無數明將降清,清軍依舊看不上漢人的兵法。

不過想想也是,再好的兵法,不也被他們打敗了嘛。

但此時陳錦調弓弩兵回城牆阻擊從東城來的宋安部,調的兵力並不多。

因爲前方吃緊,雙方已經打成膠着,調動的這支弓弩兵,實際上就是清軍的預備隊,他們承擔着陣線一旦某處出現缺口,就頂上去。

陳錦所考慮的是,如果任由這支小股部隊出現在南城,勢必造成軍心渙散,既然入城的北伐軍數量不多,或許調這支預備隊上城牆,可以阻擊入城之敵,以安軍心,兩害相權取其輕嘛。

第一百八十四章 興國公王之仁來了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堡壘總是從內部攻破第五百十三章 你也配?第六百三十七章 這女人……嘖嘖。第二百七十七章 事出意外第一百三十一章 是不是說一套做一套?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 戰爭的帷幕被撕開第三百二十四章 馬士英的選擇第七十六章 軟的不是脊樑第二百章 大明絕非想象中那樣不堪第九十二章 崽賣爺田不心痛!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 服從,是一種態度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沛縣之戰(一)第一千一百十三章 片葉不沾身?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與我何干第一百八十二章 國事還是家事?第十章 勝利,就是最好的尊嚴第五百八十二章 越來越難騙了第四百六十九章 同赴黃泉吧!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吳爭的擔心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瞧這一頭的白髮第二百零三章 北伐第三百零九章 陳勝部危急第一千六百十二章 迷霧第四百二十九章 似曾相識之感第三百七十章 是你自己下來,還是讓我拽你下來?第四百四十五章 改勸降爲逼降第五百章 夏完淳指揮有誤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能贏第八百七十九章 如同送走一個瘟神第八百六十八章 孝莊與多爾袞第九百六十六章 仇須報,債得還!第九百零七章 與沈致遠聯絡上了第五百四十四章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 結髮夫妻第五百三十三章 這理得說明白嘍第九百零四章 事關生死,不可大意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 衡陽鎮狙擊戰(四)第七百九十八章 殺一人而救百人?第六百十八章 他的血,流光了。第一百三十七章 同是明軍,何必內訌?第二百零二章 軍議第七百二十二章 意外之財第四百五十三章 柯永盛亂箭被射殺第三百五十七章 天塌了?第六百九十一章 各懷鬼胎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老馬想當漢奸?第一千四百章 教唆(二)第二百章 大明絕非想象中那樣不堪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進五,退十第八百七十九章 如同送走一個瘟神第三百二十四章 馬士英的選擇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權力更迭的痛苦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成長的煩惱第四百十八章 帝王無情義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奸臣OR忠臣第五百八十二章 越來越難騙了第十六章 人不可貌相第二百七十二章 吳小妹竟是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躲不起第八百六十五章 吳爭在不斷地落棋第二百九十四章 監守自盜?!第一百七十三章 厲如海救駕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刮目相看第九百五十九章 難成氣候第七十二章 說不通,便用強。第一千六百八十章 收復海州(一)第一百七十九章 拔營向紹興府第一千五百六十章 真有天意嗎第八百八十九章 步步緊逼第九百四十五章 防守反擊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聰明人第五百零三章 老情敵,小問題第八百八十七章 義貞一品夫人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鞭子最講理第七百七十一章 清廷的日子也不好過第二百四十二章 吳老伯果然是忠義之人!第二百三十三章 清軍兵臨紹興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 誰贊同誰反對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 落子不慍不火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和談風波(一)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驅虎吞狼?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一萬年太久第九百七十五章 一念之差第八百五十三章 敲竹槓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 願者上鉤第二百零七章 莫老,老莫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 初露端倪第一千七百零一章 人人皆有選擇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漢明銀行第一百八十一章 孤不做這監國了第二百三十七章 多鐸派人說降第九百七十四章 絕不放過一個第八十五章 老夫沒聽見第四百六十八章 戰爭尾聲第一百五十七章 鄉紳有訴求第九章 兩個方案,怎麼選?第五百六十章 清理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錢肅樂幸運逃脫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
第一百八十四章 興國公王之仁來了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堡壘總是從內部攻破第五百十三章 你也配?第六百三十七章 這女人……嘖嘖。第二百七十七章 事出意外第一百三十一章 是不是說一套做一套?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 戰爭的帷幕被撕開第三百二十四章 馬士英的選擇第七十六章 軟的不是脊樑第二百章 大明絕非想象中那樣不堪第九十二章 崽賣爺田不心痛!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 服從,是一種態度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沛縣之戰(一)第一千一百十三章 片葉不沾身?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與我何干第一百八十二章 國事還是家事?第十章 勝利,就是最好的尊嚴第五百八十二章 越來越難騙了第四百六十九章 同赴黃泉吧!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吳爭的擔心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瞧這一頭的白髮第二百零三章 北伐第三百零九章 陳勝部危急第一千六百十二章 迷霧第四百二十九章 似曾相識之感第三百七十章 是你自己下來,還是讓我拽你下來?第四百四十五章 改勸降爲逼降第五百章 夏完淳指揮有誤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能贏第八百七十九章 如同送走一個瘟神第八百六十八章 孝莊與多爾袞第九百六十六章 仇須報,債得還!第九百零七章 與沈致遠聯絡上了第五百四十四章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 結髮夫妻第五百三十三章 這理得說明白嘍第九百零四章 事關生死,不可大意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 衡陽鎮狙擊戰(四)第七百九十八章 殺一人而救百人?第六百十八章 他的血,流光了。第一百三十七章 同是明軍,何必內訌?第二百零二章 軍議第七百二十二章 意外之財第四百五十三章 柯永盛亂箭被射殺第三百五十七章 天塌了?第六百九十一章 各懷鬼胎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老馬想當漢奸?第一千四百章 教唆(二)第二百章 大明絕非想象中那樣不堪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進五,退十第八百七十九章 如同送走一個瘟神第三百二十四章 馬士英的選擇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權力更迭的痛苦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成長的煩惱第四百十八章 帝王無情義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奸臣OR忠臣第五百八十二章 越來越難騙了第十六章 人不可貌相第二百七十二章 吳小妹竟是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躲不起第八百六十五章 吳爭在不斷地落棋第二百九十四章 監守自盜?!第一百七十三章 厲如海救駕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刮目相看第九百五十九章 難成氣候第七十二章 說不通,便用強。第一千六百八十章 收復海州(一)第一百七十九章 拔營向紹興府第一千五百六十章 真有天意嗎第八百八十九章 步步緊逼第九百四十五章 防守反擊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聰明人第五百零三章 老情敵,小問題第八百八十七章 義貞一品夫人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鞭子最講理第七百七十一章 清廷的日子也不好過第二百四十二章 吳老伯果然是忠義之人!第二百三十三章 清軍兵臨紹興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 誰贊同誰反對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 落子不慍不火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和談風波(一)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驅虎吞狼?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一萬年太久第九百七十五章 一念之差第八百五十三章 敲竹槓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 願者上鉤第二百零七章 莫老,老莫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 初露端倪第一千七百零一章 人人皆有選擇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漢明銀行第一百八十一章 孤不做這監國了第二百三十七章 多鐸派人說降第九百七十四章 絕不放過一個第八十五章 老夫沒聽見第四百六十八章 戰爭尾聲第一百五十七章 鄉紳有訴求第九章 兩個方案,怎麼選?第五百六十章 清理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錢肅樂幸運逃脫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