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一章 清廷的日子也不好過

吳爭心裡,對方國安的認識又深了一層。

應該說,方國安不是個壞人,而且也有能力,但他確實少了那種軍人的無畏和執着。

之前的投清,然後再反覆,這或許與他的性格有關。

他不擅長於堅持,少了一份專注。

這樣的人,不能打硬仗。

方國安聽了老臉一紅,他原本是想據理力爭的,可此時吳爭輕易就取消了賭注,這反倒讓他有些汗顏了。

“其實屬下也不在乎輸贏……咳,多謝王爺。”

吳爭心裡暗笑,可面子總得給方國安的。

說實話,吳爭還是挺欣賞方國安的練兵能力的。

三個月時間,能將這一羣剛從莊稼地裡招募來的百姓,訓練成今日的模樣,確實不易。

同時,吳爭身邊,也確實需要一個有豐富領兵作戰閱歷的大將。

吳爭道:“本王知道方將軍心裡在期盼些什麼……這樣,本王許諾將軍,只要這批新兵順利成軍後,定讓將軍如願以償,不知將軍意下如何?”

方國安一愣,隨即臉色頓時雨收風歇,抱拳道:“多謝王爺成全。屬下定不負王爺期望。”

“回去之後,本王還得仰仗方將軍,對軍隊的編制進行疏理。”

“屬下定竭盡全力,以報效力王爺。”

……。

時值初冬。

北方就冷一些。

多爾袞、洪承疇等已經返回京城。

武英殿中聖母皇太后布木布泰和小皇帝福臨正與多爾袞等人商議來年用兵諸事。

漠北蒙古蘇尼特叛亂部落已經被壓制到了歐克特山一帶。

只是因冬季到來,大軍無法在天寒地凍中進行作戰,就僵持了下來,準備等來年開春,再發起進攻。

這支蘇尼特叛軍的起因,還是蒙古各部落對於降清國策的激烈反對導致的。

三十年前,做爲黃金家族後人的林丹汗,想要重現祖上的榮光,意圖統一整個蒙古。

但東面後金的崛起和侵犯,讓他如芒在側。

當時蒙古諸部之中,大部分與明朝有着非常緊密的關係,不管是民間互商,還是朝廷外交上,可以說,是明朝的盟友。

明朝以每年四萬的“賞賜”來換取林丹汗協防廣寧。

努爾哈赤得到遼、沈以後,圖謀進佔廣寧,三方在廣寧打了幾仗。

天啓二年(1622)正月,努爾哈赤大舉進攻廣寧,時任廣寧巡撫王化貞棄城倉皇而逃。

林丹汗先出動一萬軍隊援廣寧,還有二萬軍隊因雪阻暫時未至。

但前軍到達時,廣寧已經失陷。

這種現象幾乎與北宋聯金滅遼的國策,幾乎二致。

簡單一句話,對蒙古而言,當時的明軍就是“特不靠譜的豬隊友”。

林丹汗的軍隊只能轉守山海關,這樣一來,價碼就得讓蒙古人隨意開了。

約定奪回廣寧後的賞賜,明朝須花費百萬兩白銀之巨的回報,當然,名義還得是“賞賜”。

也正因爲如此,原本親近明朝的蒙古諸部,也開始分裂。

特別是在本來親近後金的內喀爾喀與後金通婚、盟誓之後,蒙古的分裂已經浮於表面。 Wшw⊕ TTkan⊕ co

面對國內的混亂,林丹汗不得不先集中力量先內後外。

由此產生的後果是,沒有餘力去爲明朝協防,而明朝也無餘力去幫助林丹汗整肅內部。

聯盟漸漸如同虛設。

直到察哈爾部在天啓七年背叛林丹汗,歸附後金並與皇太極訂立盟誓之時,林丹汗已經無法控制局勢,被迫離開河套,踏上西遷之路,這樣一來,明與蒙古的同盟就沒有了實際意義。

同盟雖然沒有了意義,可明對蒙古的每年“賞賜”卻必不可少。

崇禎帝即位後,想“盡革其賞”,林丹汗派去索賞的大臣貴英恰也被明軍所殺。

林丹汗於次年六月大舉入侵大同,殺死明朝軍民數萬人,差點攻佔大同城。

明不得不重新恢復“賞賜”,至此,這盟友就已經反目成仇了。

內有叛亂,外有後金強敵,再與明交惡,林丹汗其實已經自掘了墳墓。

四年後,皇太極看準這個機會,決定發動對林丹汗的決戰,徹底征服漠南蒙古。

連續四年大戰,林丹汗亡命青海,逃難過程中部衆大量流失,最後染天花死於青海大草灘。

林丹汗死後,他的勢力再次分裂。

最大的部分,自然是他的兒子額哲,但額哲與他爹不一樣,額哲選擇了投降,向皇太極獻出了傳國玉璽(明滅元后,一直沒有得到這方玉璽),被皇太極封爲親王,蒙古由此滅亡,成了滿清的附庸。

此時叛亂的蘇尼特部落,在額哲投降後四年,才降得清,清廷妻騰機思以郡主,授和碩額駙,次年改封扎薩克多羅郡王,詔世襲罔替,並給了左右兩旗的編制,這就是蒙人在旗的起源。

本來這樣處置騰機思也是接受的。

可問題是,皇太極死得太早,他一死,小皇帝福臨繼位,朝政全落入了多爾袞手裡。

而多爾袞與騰機思有舊仇,隨即對騰機思採取強力壓制。

於是,騰機思選擇了反叛,他率部北投喀爾喀部,與土謝圖汗、車臣汗合兵數萬,並掠奪蒙古巴林等諸部人畜,聲勢之大,足以掀翻整個漠北。

清廷聞訊後,遂派阿濟格(多爾袞的胞兄)爲帥,趕往漠北平亂。

三個月下來,確實遏制了叛亂的繼續擴散,但由於與南面義興朝的連番兵事,派往鎮壓叛亂的軍力不足,二萬大軍還不足以徹底蕩平叛亂,此時騰機思手中的叛軍,尚有三、四萬之衆。

加上時已入冬,不宜戰事,只能選擇包圍,待來年開春再說。

但這又帶來了另外一個問題,二萬大軍需要也漠北駐囤四個月之久,加上來年一開春就要開戰,這需要耗費至少百萬兩的銀子和大量的糧食、布匹等等。

還有福臨要建火槍新軍,又是一筆額外的支出,據在京的太常寺少卿湯若望估算,組建六千火槍兵至少得耗費百萬兩銀子,因爲當時在歐洲,燧發槍的造價摺合白銀就是近三十兩,運來亞洲怎麼也得六十兩了,而彈丸則需要百兩千發(一發包含彈頭和火藥,油紙包裝),若再添置火炮,恐怕得超過百萬之數。

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沛縣之戰(一)第五百二十三章 攻江都第一百七十七章 視父子如天敵的吳老爹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活得下去嗎?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 初露端倪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算有遺策第一千五百十三章 我兒威武!第七百七十三章 假戲真做?!第一千十一章 那是朱家家務事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以諍搏名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是真,是假?第六百二十四章 最大的軟肋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 突破口第一千三百十六章 陰差陽錯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奏對第七十二章 說不通,便用強。第二百章 大明絕非想象中那樣不堪第六百三十七章 這女人……嘖嘖。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 劉放的功業(一)第一千七百零七章 歪打正着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爭,還是不爭?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陰損嗎?第一千六百六十章 衡陽鎮狙擊戰(六)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見縫插針的本事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 突破口第八百十六章 黃駝子出獄第四百二十三章 李成棟向隆武乞降保命第四百九十五章 有奸細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殺陳錦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 破局第三百七十四章 講自己的道理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奸臣OR忠臣第一千零九章 我來代勞!第九百十二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一百四十一章 籌餉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 開始收官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謎之自信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在變化第六百八十五章 亂世當用重典第一百五十五章 有羣鄉紳,前來勞軍第九百零三章 生擒博洛第七百七十二章 不安份的沈致遠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守土保境,唯死而已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守土保境,唯死而已第九百七十二章 美夢,絢麗而短暫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老與少的不同之處第九百六十七章 與子同遊,動輒覆舟第一百二十三章 人才難得第一千二百十一章 你我皆可死,唯他死不得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先聲奪人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宋應星來投第九百七十一章 小心暗箭!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說到底還是缺錢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人的名,樹的影第七百四十三章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第五百五十章 你不能攔我第二百三十六章 爹的家法我已領受慣了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聖旨第四百八十四章 只要人敢送,他就敢收第三百九十一章 吳爭是惠宗後裔?第八百七十九章 如同送走一個瘟神第九十七章 求仁得仁,何怨?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 是真傻,還是裝傻第九百二十五章 蔣全義就是個瘋子第四百三十六章 韃子將帥之間的齷齪第七百零九章 王一林離去第一千四百十三章 臨陣換將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在變化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沛縣之戰(四)第五百三十五章 種子終於發芽第七百四十一章 宴請羣商第七百八十一章 信任自己的同袍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渣男第七百二十七章 原來如此第二百七十二章 吳小妹竟是第三百五十章 祭奠第四百四十六章 陰謀變成陽謀第四百二十五章 只要是抗清,在哪都一樣第六百零二章 偏執女人造成的破壞超乎想象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有一種撤退,叫脫離?第七百六十一章 殺雞儆猴第三百五十三章 奉一女子爲帝,豈能服天下人心?第三百九十三章 太祖遺詔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錢謙益居然沒死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失職的“漢奸”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找補銀子?第五百八十六章 北伐軍第四百四十八章 歪打正着第三百三十九章 衛匡國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三年後的再見第八百五十四章 在商言商第五百十三章 你也配?第六十一章 瞞上不瞞下第三十四章 巧言令色第二百九十三章 多鐸另有打算第一百八十四章 興國公王之仁來了第一百三十九章 沒了左腳的和碩豫親王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存在即有理第八百二十章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該發生的,已經發生
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沛縣之戰(一)第五百二十三章 攻江都第一百七十七章 視父子如天敵的吳老爹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活得下去嗎?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 初露端倪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算有遺策第一千五百十三章 我兒威武!第七百七十三章 假戲真做?!第一千十一章 那是朱家家務事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以諍搏名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是真,是假?第六百二十四章 最大的軟肋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 突破口第一千三百十六章 陰差陽錯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奏對第七十二章 說不通,便用強。第二百章 大明絕非想象中那樣不堪第六百三十七章 這女人……嘖嘖。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 劉放的功業(一)第一千七百零七章 歪打正着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爭,還是不爭?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陰損嗎?第一千六百六十章 衡陽鎮狙擊戰(六)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見縫插針的本事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 突破口第八百十六章 黃駝子出獄第四百二十三章 李成棟向隆武乞降保命第四百九十五章 有奸細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殺陳錦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 破局第三百七十四章 講自己的道理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奸臣OR忠臣第一千零九章 我來代勞!第九百十二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一百四十一章 籌餉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 開始收官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謎之自信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在變化第六百八十五章 亂世當用重典第一百五十五章 有羣鄉紳,前來勞軍第九百零三章 生擒博洛第七百七十二章 不安份的沈致遠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守土保境,唯死而已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守土保境,唯死而已第九百七十二章 美夢,絢麗而短暫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老與少的不同之處第九百六十七章 與子同遊,動輒覆舟第一百二十三章 人才難得第一千二百十一章 你我皆可死,唯他死不得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先聲奪人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宋應星來投第九百七十一章 小心暗箭!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說到底還是缺錢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人的名,樹的影第七百四十三章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第五百五十章 你不能攔我第二百三十六章 爹的家法我已領受慣了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聖旨第四百八十四章 只要人敢送,他就敢收第三百九十一章 吳爭是惠宗後裔?第八百七十九章 如同送走一個瘟神第九十七章 求仁得仁,何怨?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 是真傻,還是裝傻第九百二十五章 蔣全義就是個瘋子第四百三十六章 韃子將帥之間的齷齪第七百零九章 王一林離去第一千四百十三章 臨陣換將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在變化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沛縣之戰(四)第五百三十五章 種子終於發芽第七百四十一章 宴請羣商第七百八十一章 信任自己的同袍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渣男第七百二十七章 原來如此第二百七十二章 吳小妹竟是第三百五十章 祭奠第四百四十六章 陰謀變成陽謀第四百二十五章 只要是抗清,在哪都一樣第六百零二章 偏執女人造成的破壞超乎想象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有一種撤退,叫脫離?第七百六十一章 殺雞儆猴第三百五十三章 奉一女子爲帝,豈能服天下人心?第三百九十三章 太祖遺詔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錢謙益居然沒死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失職的“漢奸”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找補銀子?第五百八十六章 北伐軍第四百四十八章 歪打正着第三百三十九章 衛匡國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三年後的再見第八百五十四章 在商言商第五百十三章 你也配?第六十一章 瞞上不瞞下第三十四章 巧言令色第二百九十三章 多鐸另有打算第一百八十四章 興國公王之仁來了第一百三十九章 沒了左腳的和碩豫親王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存在即有理第八百二十章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該發生的,已經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