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 軍議

朱大典前後防守金華城三天時間,按理他的求援信應該去往福建或者紹興府。

可直到城破殉國,紹興府都沒有收到任何求援信。

而隆武朝自從與紹興府互殺來使之後,已經不相往來。

於是,根本就沒有考慮向紹興府求援。

金華城就是在這麼一個荒謬的情況下,被多鐸和方國安攻破。

由此帶來的後果是,紹興府的後背,被清軍安上了一根刺,錐心之刺。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紹興府還沒有對金華陷落做出反應之時,又一個噩耗傳來。

武昌、九江戰場,明軍大敗、南潰。

清軍兵鋒南下,湖廣一路已至常德,江西一路已抵饒州。

這就是屋漏偏逢連夜雨了,武昌、九江戰場一旦潰敗,造成的後果不僅僅戰線南移,而是整個浙江都在清軍的包圍之內。

吳爭奉召,連夜趕往紹興府。

“臣見過監國殿下。”

吳爭到時,堂內已經坐滿了人,連魯王朱以海在坐在朱媺娖旁邊。

或許是軍情緊急亦或者是第一次召集如此重大的軍議,朱媺娖有些慌張地直接問道:“臨安伯,如何應變?”

吳爭只好衝她安慰地微笑道:“臣此來正是與諸公商議一個穩妥的方略,還請殿下不要着急。”

朱以海道:“金華府陷落清軍之手,如此紹興府背後就得承受隨時到來的襲擊,以孤之見,應起兵攻金華府,收復失地。”

張國維不同意道:“金華府地處要隘,能收復固然好,但金華城中有多鐸在,恐怕十分不易。如今湖廣、江西戰場潰敗,清軍兵鋒已至饒州府,此時派大軍收復金華,先不說金華城有上萬敵軍,能不能收復,就說饒州清軍增援,到時打成一場消耗戰,紹興府還有何力去應對北面來攻的清軍?”

這話也對,如今紹興府就三大主力,一是朱媺娖掌控的四大衛所,二是王之仁部,三是吳爭部。

要收復金華城,必須從這三路人馬中抽調大軍。

這麼一來,防禦力自然就降低了,如果在金華打成一場膠着戰,那麼以紹興府的財力,肯定是負擔不起的。

朱以海皺眉道:“張尚書的意思是坐視金華府淪陷而不顧?”

興國公王之仁難得開口道:“本公以爲張尚書所言在理。如今紹興府三面受圍,各縣被清軍攻佔,司空見慣,若以此派大軍一一光復,明軍早已疲於奔命了。”

“你……。”朱以海終究沒有和王之仁爭辯下去。

王之仁道:“以本公看,清軍佔領金華,與饒州之間連成一片,已經無法阻止,如今之計是如何保住臺、溫兩州。金華、台州數百里路,若多鐸奔襲,怕是二、三天就會陷落。”

張國維道:“興國公擔憂之事在理,若台州陷落,則往南之路就被堵死,紹興府就會成爲一座孤城。”

孫嘉績道:“我看多鐸不會奔襲台州,雖說金華失守,但從清軍屠城三日來看,清軍的傷亡也不在小數,且金華城中百姓未必不抵抗。金華未定,就倉促奔襲台州,這可能性不大。”

熊汝霖道:“孫侍郎所言極是,多鐸不是庸人,金華地處要隘,他自然能想到我朝會出兵爭奪,這個時候,他不會分兵奔襲台州。依熊某看,多鐸會等饒州清軍會合之後,再有所動作。”

……一番觀點和爭論之後,顯然已經排除了收復金華的意向。

只是在討論如何鞏固臺、溫二州的防禦。

這讓吳爭很無奈。

事實上,吳爭也不想去收復金華,因爲金華往南便是福建地界,對於隆武朝而言,危機更加緊迫,天塌下來自然應該由高個子去擔着,低個子起什麼哄啊。

如今紹興府十萬大軍,去進攻任何一個城池,攻下問題應該不大。

但問題是,攻下之後呢?

地盤越大,需要的兵力越多,這是個顯而易見的道理。

而金華城已經被打得一團稀爛,再加上韃子三日屠城,用盡力氣去光復一個這樣的城池,顯然是得不償失的。

錢肅樂開口了,他一開口就將矛頭指向了吳爭。

“臨安伯可有高見?”

吳爭只能開口了,“高見談不上,替諸公拋磚引玉罷了。”

“金華就佔,紹興府就暴露在韃子兵鋒之下。好在韃子需要兼顧隆武朝的反擊,所以短期之內,進犯紹興府的概率不大。可如果選擇坐視,脣亡齒寒的道理,諸公都清楚。”

王之仁睜開微眯的眼睛道:“臨安伯,有話直說。”

吳爭點頭道:“行。那我就直說了,我的意思也簡單,就八個字。”

“何八字?”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王之仁皺眉道:“你的意思是以攻代守?”

“雖不中,但不遠矣。我的意思無所謂防守,真等到清軍對紹興府發動合圍,所有的防守都是空話,既然清軍勢如破竹地南下,爲何我朝就不能勢如破竹地北上呢?”

“你是說北伐?”王之仁饒是預料吳爭的奇思異想,也被吳爭的大膽驚到了。

“正是,雖說以十萬人北伐,有些狂妄了,但收復蘇州、松江,兵臨應天府,這應該不狂妄吧?”

所有人都驚愕起來。

是啊,如今杭州府兵鋒已經進至嘉興府,與蘇州、松江兩府僅二、三百里地。

光復這兩府,應該不費吹灰之地。

可北攻應天府,這就有些……狂妄了。

應天府做爲曾經的京城,其防禦能力可不是杭州、嘉興等府可以比擬的。

所以,滿堂衆臣,從未去想過反攻應天府。

在他們腦子裡,想得最多的是防守,如何守住這來之不易有地盤。

這確實是種悲哀。

看着滿堂俱驚的表情,吳爭大聲道:“清軍所向披靡,已是驕兵悍將,這一點經杭州城一戰,我深有體會。杭州府雖擁七萬大軍,可這七萬大軍大部是降兵,真正能派上戰場的,恐怕不足五成。這些人面對強敵,就會心生懼意,可如果用在順風戰場,卻能奮勇殺敵。與其臺回紹興府與多鐸在金華死磕,不如北伐,避敵鋒芒,擊敵軟肋,以圖圍魏救趙之功。”

第九百四十六章 活捉喀爾楚渾第九百十章 曉看天色暮看雲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五十五章 公子,萬萬不可啊。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我本將心向明月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 用命換尊嚴第一百五十九章 城外漢人軍隊臨陣倒戈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鄭森來援第四百五十三章 柯永盛亂箭被射殺第八百四十七章 率性而爲的沈致遠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陳錢山水師第二百三十一章 小人物幹了大事情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 收復海州(五)第七百七十六章 爾虞我詐第六十八章 站直嘍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茶山海戰(二)第三百六十一章 應天府之變(四)第六百十九章 陳勝、厲如海的選擇第四百九十一章 忠奸難辯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 不識趣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若無恥,則無敵第六百六十五章 財政困局第四百七十六章 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第一個變數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柳如是勸錢謙益反正第一千零一章 你不會徇私枉法吧?第七百零二章 沈致遠說,這是個陽謀第四百三十七章 猜忌是顆見風就長的種子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古怪的長隨第六百七十九章 你也太狠了!第九百七十七章 你從是不從?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鄭森的抉擇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戰爭重啓第九百零五章 奉陪到底第一千三百十八章 世子第九百六十七章 與子同遊,動輒覆舟第四百七十四章 劫富濟貧之說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選將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 小林騎的首秀第九百八十七章 該死的忠臣第一千一百十一章 小叔寡嫂,瓜田李下第七百零一章 你究竟是真降還是假降啊?第九百十八章 感覺有些不對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軍務,我說了算第四百八十一章 畫餅第二百八十五章 權臣的氣勢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朝廷亂象再起第一千三百十五章 世事總不盡如人意第三百章 騙鬼呢!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杞人憂天第六十五章 韃子來襲第四十章 盡人事,聽天命。第四百四十二章 你做的,我做不到第三十四章 巧言令色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吳伯昌的疑惑第二百七十一章 吳老爹吐露秘密第四百五十五章 戰爭規模開始擴大第八百十六章 黃駝子出獄第九百七十九章 兄弟之爭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簡單、不粗暴第一千六百五十章 人心最複雜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爲誰而活第二百二十六章 回師北上,增援江陰第八百四十九章 憤青第四百四十六章 陰謀變成陽謀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擔心第四百八十八章 與士大夫共天下?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瞧這一頭的白髮第一千三百十六章 陰差陽錯第九百六十三章 騙局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和談風波(一)第一千零三十章 清君側!第九百九十八章 真不是我!第六百五十四章 北伐軍萬歲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驅虎吞狼第五百七十一章 大將軍令第五十八章 讀書人之氣節第五百五十九章 明社第九百四十四章 再戰金川門第五百二十五章 鋼鐵化爲繞指柔第九十章 大人就象家父一般。第八百章 這是命令第三百九十七章 鎮國公閃亮登場第二百三十五章 紹興府難得地形成統一第四百四十章 周大虎到了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驅虎吞狼第五百二十四章 躺着都中槍第六十五章 韃子來襲第三百七十二章 裝病還裝出理了第三百十四章 疏財的朱以海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 誤判第一千三百十章 一門忠烈第六百九十四章 疼得令人發抖、羞得沒臉見人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湖陵城之戰(一)第一千零六十章 好膽!第六百章 局已經佈下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朱慈煃得逞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抉擇(一)第一千零四章 夫復何求啊?
第九百四十六章 活捉喀爾楚渾第九百十章 曉看天色暮看雲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五十五章 公子,萬萬不可啊。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我本將心向明月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 用命換尊嚴第一百五十九章 城外漢人軍隊臨陣倒戈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鄭森來援第四百五十三章 柯永盛亂箭被射殺第八百四十七章 率性而爲的沈致遠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陳錢山水師第二百三十一章 小人物幹了大事情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 收復海州(五)第七百七十六章 爾虞我詐第六十八章 站直嘍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茶山海戰(二)第三百六十一章 應天府之變(四)第六百十九章 陳勝、厲如海的選擇第四百九十一章 忠奸難辯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 不識趣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若無恥,則無敵第六百六十五章 財政困局第四百七十六章 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第一個變數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柳如是勸錢謙益反正第一千零一章 你不會徇私枉法吧?第七百零二章 沈致遠說,這是個陽謀第四百三十七章 猜忌是顆見風就長的種子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古怪的長隨第六百七十九章 你也太狠了!第九百七十七章 你從是不從?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鄭森的抉擇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戰爭重啓第九百零五章 奉陪到底第一千三百十八章 世子第九百六十七章 與子同遊,動輒覆舟第四百七十四章 劫富濟貧之說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選將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 小林騎的首秀第九百八十七章 該死的忠臣第一千一百十一章 小叔寡嫂,瓜田李下第七百零一章 你究竟是真降還是假降啊?第九百十八章 感覺有些不對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軍務,我說了算第四百八十一章 畫餅第二百八十五章 權臣的氣勢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朝廷亂象再起第一千三百十五章 世事總不盡如人意第三百章 騙鬼呢!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杞人憂天第六十五章 韃子來襲第四十章 盡人事,聽天命。第四百四十二章 你做的,我做不到第三十四章 巧言令色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吳伯昌的疑惑第二百七十一章 吳老爹吐露秘密第四百五十五章 戰爭規模開始擴大第八百十六章 黃駝子出獄第九百七十九章 兄弟之爭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簡單、不粗暴第一千六百五十章 人心最複雜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爲誰而活第二百二十六章 回師北上,增援江陰第八百四十九章 憤青第四百四十六章 陰謀變成陽謀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擔心第四百八十八章 與士大夫共天下?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瞧這一頭的白髮第一千三百十六章 陰差陽錯第九百六十三章 騙局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和談風波(一)第一千零三十章 清君側!第九百九十八章 真不是我!第六百五十四章 北伐軍萬歲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驅虎吞狼第五百七十一章 大將軍令第五十八章 讀書人之氣節第五百五十九章 明社第九百四十四章 再戰金川門第五百二十五章 鋼鐵化爲繞指柔第九十章 大人就象家父一般。第八百章 這是命令第三百九十七章 鎮國公閃亮登場第二百三十五章 紹興府難得地形成統一第四百四十章 周大虎到了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驅虎吞狼第五百二十四章 躺着都中槍第六十五章 韃子來襲第三百七十二章 裝病還裝出理了第三百十四章 疏財的朱以海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 誤判第一千三百十章 一門忠烈第六百九十四章 疼得令人發抖、羞得沒臉見人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湖陵城之戰(一)第一千零六十章 好膽!第六百章 局已經佈下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朱慈煃得逞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抉擇(一)第一千零四章 夫復何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