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 清軍兵臨紹興

紹興府,也是如此。

奉化僅僅支撐了兩日,清軍輕易攻破城門,城中三千明軍潰散。

這也怪不了士兵,面對三萬清軍的攻擊,能守兩日,已經是不錯了,不能再對他們要求更高。

多鐸沒有多停一日,隨即下令,兩路進軍,兵鋒直指上虞。

一路經陳溪至豐惠,豐惠以南是嶺南,也就是平崗山,豐惠以北,便是吳莊。

另一路,經驛亭至永和,直指紹興府。

沿途的明軍只是以百戶所的規模存在,紛紛向紹興府撤退。

清軍如入無人之境,幾如南下攻破南京之時。

不過有一點還是有區別的,清軍不再屠城。

這不是韃子從漢人儒家學會了寬仁,而是他們心中已存敬畏。

這份敬畏,來自於明人的抗爭和擁有的實力。

很多時候,以惡制惡,纔是真正可以震懾敵人的方法。

這就象以攻代守一般,只有讓對方忌憚,纔是真正保護被佔區百姓的方法。

吳爭從杭州、嘉興兩府北伐,連戰連捷,擊潰、殲滅韃子不下八萬之衆。

而對於俘虜,從沒有過寬仁。

以殺止殺,對目前爲止,除了明軍降軍,還沒有一個八旗俘虜,還能活着離開。

這種狠絕,就連兇殘的韃子也不禁也想想,萬一有一天自己也成爲俘虜,會不會因屠殺明人,被明軍虐殺。

這與此時盛行的一種說法不同,此時盛行,只有乖乖獻城投降,才能避免被韃子破城之後屠城。

這種說法很有市場,很能迷惑普通百姓,甚至連一部分地方官員都信了。

可事實上是,只有拼死反抗,打痛了韃子,才能讓他們生出敬畏之心。

這一點,從吳爭北伐之時,就已經有了端倪。

從攻破台州以來,清軍從上而下,都對屠城二字,三緘其口。

追隨多鐸的明軍降軍,就更不敢胡爲了。

但這不影響着多鐸所率清軍勢如破竹地向紹興府方向挺進。

紹興府很弱,真的很弱。

這弱指得是紹興百姓的體格,文人當道,武臣沒落,紹興府最多的是文人墨客。

但紹興府紳民的氣節,卻不亞於江陰百姓。

從清軍入寇上虞界之後,二路大軍就被死死地擋在驛亭和豐惠,無法再進一步。

從某一方面來說,與江陰相比,紹興府軍民面臨的處境更加艱難。

江陰是據城而守,可紹興府除了紹興城,周邊皆是小縣,且東南之地,極少有戰亂,城池修建得大都不高,有些縣城城牆高不過一丈,甚至有些年久失修,早已破敗不堪。

明軍所面臨的不僅僅是寡不敵衆,更困難的是無險可守。

可明軍還是做到了。

他們將多鐸兩路大軍,遲滯在驛亭和豐惠三天,不能往前一步。

驛亭是個小鎮,人口不過一萬多,小城方圓僅十里地。

但它的位置非常重要,突破了它,清軍就會直入紹興府腹地。

原本朱媺娖調了兩衛共六千人駐守,但在陳勝主動率部至豐惠後,朱媺娖將豐惠所駐二衛,調走了一衛,充實驛亭的防禦力量,於是驛亭有了九千明軍。

它的統帥,就是時任兵部侍郎張煌言。

張煌言的軍事才能近乎於沒有,但他的號召力是強大的,他將軍事指揮權讓渡於廖仲平,自己負責徵兵和調度。

僅僅三天,所徵兵員,高達五千人。

雖說是剛剛放下鋤頭的農夫,但在冷兵器時代,加上是守城,這五千人,派上的用場,就足以使得清軍在城下駐足了。

三天時間,驛亭小城在清軍一萬五千人的強攻下紋絲不動。

但由此產生的傷亡也是可觀的,近四千人的傷亡,而清軍傷亡不足二千人。

朱媺娖急調紹興府最後一衛中的三千人,急援驛亭,穩固了防禦。

而豐惠之戰,那就顯得稍微輕鬆一些了。

平崗山寨,有一支騎兵,經先後擴充,已經有一千五百人。

被錢翹恭訓練了二個月,也參加過三界之戰。

已經不在新兵菜鳥範疇。

加上這幾個月的訓練,已經初具戰力。

山寨中有步兵三千人,除了留守一千人,陳勝帶來了兩千人,加上紹興府一衛三千人,豐惠的明軍人數有六千五百人。

前來進攻的韃子兵力是一萬。

豐惠城更小,方圓才六裡地。

但它有一個優勢,它與嶺南平崗山只有一條通道,而這道路是穿過豐惠城區的。

而豐惠城並不在陳溪至紹興府官道上,也就是說韃子進軍紹興府,其實完全可以不顧豐惠,直接撲向紹興。

但如果,韃子真這麼做了,豐惠的明軍就能從中截斷清軍的後路。

地形所限,清軍只能死磕豐惠,意圖拔除這枚釘子,掃清障礙。

於是,一場雙方都歇斯底里的惡戰暴發了。

三天功夫,雙方都殺紅了眼,豐惠北門幾度易手,如果不是陳勝將一千五百騎兵事先置於豐惠西北的丁宅方向,在關鍵時刻突擊韃子中路,恐怕還真守不住豐惠。

進攻豐惠的韃子沒有騎兵,對於明軍這支神出鬼沒的騎兵抓耳撓腮,恨得咬牙切齒。

可人腿趕不上馬腳,只能每次眼睜睜地看着明軍騎兵消失。

三天打下來,雙方傷亡都很大,已經精疲力竭。

就此,不約而同地進入暫時的僵持狀態。

紹興府王府。

朱媺娖傳見魯王朱以海。

“魯王,你離開紹興,撤往杭州府吧。”

朱以海一愕,這些天他與一部分官員鬧得很兇,爲得就是撤退。

紹興府總共就一萬多兵,一路平川,怎麼可能擋得住多鐸三萬多大軍呢?

就算是個軍事白癡,恐怕也能明白這個道理。

可問題是如果紹興府是朱媺娖當家,雖說是個小女子,可她有着象錢肅樂、張國維、張煌言等一羣重臣的擁戴,朱以海無法真正左右朝廷的決策,所以,只是鬧!

可就在昨日開始,朱以海等人不鬧了。

明軍在驛亭和豐惠,生生擋了韃子三日,令韃子不能前進一步。

這讓朱以海等感覺到紹興府還是能守住的。

有了這希望,自然就不鬧了。

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人之將死第五百三十一章 **賀老三第四百四十八章 歪打正着第五十一章 老夫聊發少年狂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風雲突變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勸捐第八百零一章 張蒼水,你不如你兒子第三百十五章 人在其位,身不由己第六章 只有陳勝,沒有吳廣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又是儀真第四百四十章 周大虎到了第六百六十三章 斷其一指,以示薄懲第七百八十四章 你還真夠狡猾的!第二百零二章 軍議第二百四十九章 吳家祖宗牌位有秘密?第一百三十九章 沒了左腳的和碩豫親王第七百八十二章 拼刺術第四百八十七章 這錢太燙手第一千六百零九章 要動織造司第六百八十三章 雄風清角勁,落日大旗明第九百零一章 請君入甕第九百八十一章 吳爭在哪?第八百十五章 鄭有德被擒第八百七十九章 如同送走一個瘟神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勸捐第七百九十二章 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第一千四百十二章 再戰飛雲橋第八百零三章 微服私訪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鄭森的抉擇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薑是老的辣第一千一百十八章 誰更小人?第九十四章 你敢死,我……不敢!第一百十五章 山賊都配軍師第一千四百十五章 小林騎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三年後的再見第五百零五章 物以類聚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便宜一定要佔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母子反目第二百九十八章 鴻門宴?第四百二十四章 死馬當作活馬醫第七百六十四章 吳爭練兵(三)第一千零三章 能和我說說心裡話嗎第九百二十三章 三千人打五萬大軍的伏擊?第四百五十四章 清軍是紙老虎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突變第三百九十四章 傳國玉璽第五百五十三章 這黑鍋不能背第九百十四章 父子連心哪第八百五十八章 亮麗的風景線第二百一十章 吳勝兆服軟,松江府光復第一千零十三章 王一林的拒絕第一千七百零一章 人人皆有選擇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誰入了誰的坑?第六十九章 你也要……保重!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成長的煩惱第一千一百十九章 對南面動手?第九百九十一章 尼堪趁機反擊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如何放手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會是水師?第一千零十八章 找裡面官大的說去第七百六十一章 殺雞儆猴第五百四十六章 兩隻小狐狸第七百三十九章 血染奉天殿外第八百五十七章 爾虞我詐第九百七十七章 你從是不從?第八百三十六章 罕見的酷刑第五百五十七章 又至淳安鎮第九百六十一章 有自豪感的匹夫第七百二十二章 意外之財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韃子如獸第八十七章 皮糙肉厚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 老薑真辣?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誰做初一,誰又是十五第五百八十九章 劍,有了自己的想法第四百四十七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四百八十八章 與士大夫共天下?第七百三十章 來自商人的強烈抗議第二百六十章 唐庶人朱聿鍵第二百九十二章 人間自有真情在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灘滸山海戰第一百九十三章 低賦稅纔是導致明亡的主因?第五百三十二章 你打算怎麼讓錢肅典背這鍋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一樁民事案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千鈞一髮第九十五章 大捷?!第七百九十三章 王爺救命!第二百七十六章 論功封候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那就殺了吧第八百四十八章 就是兩僞君子!第四百八十五章 “名士”錢謙益第三百九十九章 權力不僅改變男人,也改變女人第四十五章 我爹是急公好義,我是才德兼備。第八百五十章 吳爭,你不講理!第四百三十五章 王得仁降明第九百四十八章 清廷震動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一千六百十四章 誰挖的坑第九百六十五章 天道輪迴,躲不過的!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聰明人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破局
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人之將死第五百三十一章 **賀老三第四百四十八章 歪打正着第五十一章 老夫聊發少年狂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風雲突變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勸捐第八百零一章 張蒼水,你不如你兒子第三百十五章 人在其位,身不由己第六章 只有陳勝,沒有吳廣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又是儀真第四百四十章 周大虎到了第六百六十三章 斷其一指,以示薄懲第七百八十四章 你還真夠狡猾的!第二百零二章 軍議第二百四十九章 吳家祖宗牌位有秘密?第一百三十九章 沒了左腳的和碩豫親王第七百八十二章 拼刺術第四百八十七章 這錢太燙手第一千六百零九章 要動織造司第六百八十三章 雄風清角勁,落日大旗明第九百零一章 請君入甕第九百八十一章 吳爭在哪?第八百十五章 鄭有德被擒第八百七十九章 如同送走一個瘟神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勸捐第七百九十二章 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第一千四百十二章 再戰飛雲橋第八百零三章 微服私訪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鄭森的抉擇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薑是老的辣第一千一百十八章 誰更小人?第九十四章 你敢死,我……不敢!第一百十五章 山賊都配軍師第一千四百十五章 小林騎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三年後的再見第五百零五章 物以類聚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便宜一定要佔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母子反目第二百九十八章 鴻門宴?第四百二十四章 死馬當作活馬醫第七百六十四章 吳爭練兵(三)第一千零三章 能和我說說心裡話嗎第九百二十三章 三千人打五萬大軍的伏擊?第四百五十四章 清軍是紙老虎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突變第三百九十四章 傳國玉璽第五百五十三章 這黑鍋不能背第九百十四章 父子連心哪第八百五十八章 亮麗的風景線第二百一十章 吳勝兆服軟,松江府光復第一千零十三章 王一林的拒絕第一千七百零一章 人人皆有選擇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誰入了誰的坑?第六十九章 你也要……保重!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成長的煩惱第一千一百十九章 對南面動手?第九百九十一章 尼堪趁機反擊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如何放手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會是水師?第一千零十八章 找裡面官大的說去第七百六十一章 殺雞儆猴第五百四十六章 兩隻小狐狸第七百三十九章 血染奉天殿外第八百五十七章 爾虞我詐第九百七十七章 你從是不從?第八百三十六章 罕見的酷刑第五百五十七章 又至淳安鎮第九百六十一章 有自豪感的匹夫第七百二十二章 意外之財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韃子如獸第八十七章 皮糙肉厚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 老薑真辣?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誰做初一,誰又是十五第五百八十九章 劍,有了自己的想法第四百四十七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四百八十八章 與士大夫共天下?第七百三十章 來自商人的強烈抗議第二百六十章 唐庶人朱聿鍵第二百九十二章 人間自有真情在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灘滸山海戰第一百九十三章 低賦稅纔是導致明亡的主因?第五百三十二章 你打算怎麼讓錢肅典背這鍋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一樁民事案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千鈞一髮第九十五章 大捷?!第七百九十三章 王爺救命!第二百七十六章 論功封候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那就殺了吧第八百四十八章 就是兩僞君子!第四百八十五章 “名士”錢謙益第三百九十九章 權力不僅改變男人,也改變女人第四十五章 我爹是急公好義,我是才德兼備。第八百五十章 吳爭,你不講理!第四百三十五章 王得仁降明第九百四十八章 清廷震動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一千六百十四章 誰挖的坑第九百六十五章 天道輪迴,躲不過的!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聰明人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