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 以何賞不世之功

馬士英、李顒二人幾乎使出吃奶的力氣,邊拖邊拽地將魯進財拖出門外,累得一屁股癱在了地上,喘氣如牛,起不來了。

不想,這時魯進財睜開一隻眼,輕聲問道:“出來了沒?”

馬士英、李顒大愕,四目交匯,苦笑不止,誰說這是個莽漢,心眼着實不比人少啊。

……。

“在孤還沒想好怎麼處置你之前……說吧,你的用意。”

吳爭平靜地說道,他的目光已經清明,似乎從未醉過。

冒襄此時確實是怕了,他自認這四十年來見識過不少貴人,可象吳爭這樣的,還真沒見過。

他一時之間躊躇起來,因爲他知道,這是他最後的機會。

冒襄絕不懷疑,此時的吳爭只要手一揮、嘴一動,足以讓他身陷囹圄,甚至丟了性命。

刑不可知,則威不可測。

正如吳爭之前說的,冒襄確實是不瞭解吳爭,他的一系列“狂言”,都是基於這時代,不,是歷朝歷代讀書人的“狂妄”,不狂妄不行,讀書人不狂妄,便無出頭之日。

以諍搏名,幾乎是讀書人心照不宣的秘密武器,沒有會去指責,當然,也免不了被人懲治,譬如說上位者。

在吳爭這種淡然的漠視下,冒襄忐忑起來,豆大的汗順着他尖削的臉頰滴落。

終於,冒襄開口了。

“沒有人可以預謀好一切……或者說,沒有人可以在預謀好一切之後,而之後形勢的發展與預謀的一樣……。”

冒襄的話顯得有些語無倫次,其實,按他的閱歷和性情,原不該如此惶恐,冒襄出身仕宦之家,又是當地名門望族,加上他自己打小文采風流,簡單地說,什麼沒見過?

但他確實被吳爭這種……隨意,震懾了。

對,就是隨意。

歷來不管是帝王公卿,大都是推崇士子文人,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嘛,總要給幾分顏面。

文人幕僚勸進自己的主公更上一步的屢見不鮮,不管採不採納,也沒見真拿人怎麼着滴。

懲誡雷聲大雨點小,這幾乎成了不成文的規矩。

拒絕歸拒絕,勸進依舊絡驛不絕,除非明文規定,“勸進者,斬!”

但冒襄此時真的怕了,因爲他感到吳爭目光中的那種漠然,這不是僅對冒襄的漠然,而是對文人的漠然。

多你一個不多,少你一個不少,就是這種漠然。

而此時的吳爭,一樣被冒襄語無倫次的話震動。

說者或許無心,但聽者有意。

話無倫次,但,意卻隱含哲理。

沒有人可以預謀好一切,是的,從來沒有人可以預設好一切再付諸於行動,也沒有任何一件事、一次戰例,可以完全按預設的方案進行到底。

決勝於廟堂之上,這只是美好的想象。

諸葛孔明的神機妙算,也僅是停留在評書之中。

現實往往善於打每個謀士參軍的臉,一個真正的智者,只是決定一個方向,而不是預設怎麼去走,往往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而不是憑空預設問題,然後再憑空去解決預設的問題。

簡單地說,意思就是,計劃永遠跟不上變化。

這道理,對於一個穿越者,很淺顯,吳爭能懂,所以,他心靈受到了震動。

吳爭的沉默,讓冒襄起初驚訝,但隨即,冒襄認爲自己的話起了作用。

他變得更大膽起來,話也越說越溜。

“山河破碎,家國飄搖之時,王爺以一己之力力挽狂瀾,天下皆知。王爺心繫百姓、胸襟寬廣,不謀私利……。”

說到這冒襄話峰一轉,“可追隨王爺的文武及北伐軍將士,他們未必也如王爺這般胸襟寬廣,不謀私利……王爺,當賞啊!”

吳爭的臉色微微抽搐起來,得賞,確實得賞。

功不賞,過不罰,以何服衆?

以何賞?

以何罰?

以大將軍的名義賞罰?何以服衆!

吳爭慢慢睜開眼睛,目光射向屋外漆黑的天空,冷冷道:“他們也未必象你這般,輜珠必較!”

冒襄頓時來了些脾氣,他梗起脖子道:“王爺怕是輕看冒襄了,清軍入關之後,陳名夏數次邀襄北上,襄皆堅拒之,清廷兩次徵召,襄亦堅拒之……王爺可以指責襄狂妄,但指責襄爲求私利,輜珠必較,恕襄不敢領受。”

吳爭慢慢轉過頭來,淡淡道:“若非看中你這點,孤何必與你多廢話!”

冒襄爲之一愕,但迅速會意過來,鄭重一禮,道:“襄失言了。”

吳爭看了冒襄許久,終於點頭道:“孤承認,你……是個義士。”

“謝王爺。”冒襄打蛇上棍道,“然,襄一樣是個飽學之士,殿下以爲如何?”

“……孤亦可承認。”

冒襄笑了,他拱手道:“既然如此,那臣的勸進,王爺何不從善如流?”

吳爭心亂,“孤……之前的三個問題,你還沒有解答。”

“王爺那三個問題,本該王爺自己解答,襄只是個謀臣,若襄能解答所有事,怕王爺不再是王爺,襄也不再襄了。”

這話狂悖,足以讓任何爲上者勃然大怒。

可讓冒襄驚訝的是,吳爭只是輕哼一聲,道:“似乎有些道理。”

就在冒襄驚訝之時,吳爭道:“孤是大將軍,官位、銀錢、土地……何功不可賞?監禁、抄沒、誅殺……何過不可罰?爲何定要冒天下之大不韙篡位自立?”

冒襄微微一哂,“王爺身邊謀士、猛將如雲,他們效力於王爺籌謀劃策、血灑疆場,爲何?功業二字!王爺可賞其軍功,但無法賞不世之功……唯有君臨天下,賞功與國同壽,方可召集各路諸侯,奠定萬世基業。”

吳爭臉色一變。

冒襄熟視無睹,他繼續道:“北伐功成之日,若王爺以一方諸侯就藩,敢問王爺,如何安置這些爲王爺嘔心瀝血、血灑疆場的文武?”

“誰在位,誰安置!”吳爭想都不想地回答道。

“一朝天子一朝臣,王爺敢保證,新君可以容忍王爺舊部、這羣驕兵悍將嗎?如果新君行培植心腹、黜落舊人之事,王爺如何應對?是冷眼旁觀,還是據理力爭,亦或者是起兵清君側?”

吳爭臉色蒼白起來。

冒襄此時,束衣整冠,向吳爭鄭重一禮,“臣言盡於此……臣,告退!”

第八百零三章 微服私訪第九百六十七章 與子同遊,動輒覆舟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運籌第九百四十九章 登州之變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鍘刀、糖果第一百八十三章 又是一出父教子,可憐的錢翹恭第五百零三章 老情敵,小問題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馬士英的執着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都是戲精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會是水師?第一百五十四章 抗清少年夏完淳第二百零八章 兵臨松江城下第九百八十章 禁軍搜山第七百七十三章 假戲真做?!第四百八十七章 這錢太燙手第五十章 有難同當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便宜一定要佔第八百四十六章 錢翹恭的騎槍兵第七百零二章 沈致遠說,這是個陽謀第七百八十三章 與方國安的比試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 再戰海州(二)第二百二十五章 恩怨兩清,互不相欠第六百四十七章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第九百八十二章 引蛇出洞還是畫蛇添足?第三百五十三章 奉一女子爲帝,豈能服天下人心?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箇中好手第三百十二章 不知來路的援軍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誰勝誰負?第一千六百十章 籌銀第一千六百六十章 衡陽鎮狙擊戰(六)第二百零三章 北伐第三百四十章 魏忠賢,他是個惡人!第六百四十章 本公眼中,漢人命貴第四百十七章 登陸地點第二章 與韃子爭,其樂無窮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驅虎吞狼第一千三百十二章 終將匯流成河第九百七十五章 一念之差第九百零七章 與沈致遠聯絡上了第七百三十二章 陳子龍欲彈劾錢謙益第十四章 直把杭州作汴州第四百六十章 作戰方略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臨淮之戰(二)第一百七十五章 謀劃政變第一千五百六十章 真有天意嗎第六百七十章 該不該建城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萬事皆有因第五百八十九章 劍,有了自己的想法第一百零三章 趙史主動投效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沛縣之戰(三)第三十九章 大廈傾,方見人心。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我的子女只姓吳第四百九十七章 馬士英醒悟得晚了些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 匹夫殺人第二百四十三章 強攻常州城第五百九十一章 往哪突圍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醴陵會盟(二)第七百九十一章 後世再無旗袍第四百六十四章 幹掉了李國翰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抉擇(二)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東藩海戰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 我來攪局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撲朔迷離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 收復海州(五)第六百三十四章 你究竟想做什麼?第五百七十一章 大將軍令第一千零十七章 血拼第七百六十一章 殺雞儆猴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需要理由嗎第一千六百十七章 鄭森“病了”第七百二十四章 智者千慮罷了第一百零四章 不醉無歸第四百十九章 自陷險境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各懷鬼胎第一千三百十六章 陰差陽錯第七十三章 咱幹不出這種不要臉的事第四百三十章 戰爭暴發第一百九十一章 鴻門宴?第九百零五章 奉陪到底第四百二十四章 死馬當作活馬醫第三百八十三章 針鋒相對(一)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 亂世造英雄第三百二十二章 私怨高於國仇纔是主因第七百十七章 漢人的血性第三百七十八章 素未謀面的正室夫人第五百六十一章 沈致遠的戰前動員詞第八百零六章 看來飯中無毒第一千五百七十章 虛則實之第七十四章 地頭蛇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堵截第三百三十三章 信用放貸第九百四十章 會晤朱媺娖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反伏擊第一千六百五十章 人心最複雜第八百六十二章 話都被你說了第三百四十六章 醞釀劇變第五百九十四章 荒唐!混帳!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 你忘了嗎第一百七十三章 厲如海救駕第四百三十五章 王得仁降明
第八百零三章 微服私訪第九百六十七章 與子同遊,動輒覆舟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運籌第九百四十九章 登州之變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鍘刀、糖果第一百八十三章 又是一出父教子,可憐的錢翹恭第五百零三章 老情敵,小問題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馬士英的執着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都是戲精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會是水師?第一百五十四章 抗清少年夏完淳第二百零八章 兵臨松江城下第九百八十章 禁軍搜山第七百七十三章 假戲真做?!第四百八十七章 這錢太燙手第五十章 有難同當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便宜一定要佔第八百四十六章 錢翹恭的騎槍兵第七百零二章 沈致遠說,這是個陽謀第七百八十三章 與方國安的比試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 再戰海州(二)第二百二十五章 恩怨兩清,互不相欠第六百四十七章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第九百八十二章 引蛇出洞還是畫蛇添足?第三百五十三章 奉一女子爲帝,豈能服天下人心?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箇中好手第三百十二章 不知來路的援軍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誰勝誰負?第一千六百十章 籌銀第一千六百六十章 衡陽鎮狙擊戰(六)第二百零三章 北伐第三百四十章 魏忠賢,他是個惡人!第六百四十章 本公眼中,漢人命貴第四百十七章 登陸地點第二章 與韃子爭,其樂無窮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驅虎吞狼第一千三百十二章 終將匯流成河第九百七十五章 一念之差第九百零七章 與沈致遠聯絡上了第七百三十二章 陳子龍欲彈劾錢謙益第十四章 直把杭州作汴州第四百六十章 作戰方略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臨淮之戰(二)第一百七十五章 謀劃政變第一千五百六十章 真有天意嗎第六百七十章 該不該建城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萬事皆有因第五百八十九章 劍,有了自己的想法第一百零三章 趙史主動投效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沛縣之戰(三)第三十九章 大廈傾,方見人心。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我的子女只姓吳第四百九十七章 馬士英醒悟得晚了些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 匹夫殺人第二百四十三章 強攻常州城第五百九十一章 往哪突圍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醴陵會盟(二)第七百九十一章 後世再無旗袍第四百六十四章 幹掉了李國翰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抉擇(二)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東藩海戰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 我來攪局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撲朔迷離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 收復海州(五)第六百三十四章 你究竟想做什麼?第五百七十一章 大將軍令第一千零十七章 血拼第七百六十一章 殺雞儆猴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需要理由嗎第一千六百十七章 鄭森“病了”第七百二十四章 智者千慮罷了第一百零四章 不醉無歸第四百十九章 自陷險境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各懷鬼胎第一千三百十六章 陰差陽錯第七十三章 咱幹不出這種不要臉的事第四百三十章 戰爭暴發第一百九十一章 鴻門宴?第九百零五章 奉陪到底第四百二十四章 死馬當作活馬醫第三百八十三章 針鋒相對(一)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 亂世造英雄第三百二十二章 私怨高於國仇纔是主因第七百十七章 漢人的血性第三百七十八章 素未謀面的正室夫人第五百六十一章 沈致遠的戰前動員詞第八百零六章 看來飯中無毒第一千五百七十章 虛則實之第七十四章 地頭蛇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堵截第三百三十三章 信用放貸第九百四十章 會晤朱媺娖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反伏擊第一千六百五十章 人心最複雜第八百六十二章 話都被你說了第三百四十六章 醞釀劇變第五百九十四章 荒唐!混帳!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 你忘了嗎第一百七十三章 厲如海救駕第四百三十五章 王得仁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