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十六章 歷經磨難的東藩

PS:此章加更是補昨天的。感謝書友“201904080828”投的月票。

有明以來,東藩就從來沒有歸屬過明朝版圖。

這是有據可查的。

明朝的勢力版圖向東僅止於澎湖羣島。

明朝前後在澎湖設立三次澎湖巡檢司,但都是設了廢,廢了再撤,原因無它,這在於明太祖的“皇明祖訓”,它上面明確對外宣佈,將海外十五個國家列爲“不徵之國”,其中就包括“小流求國”和“大琉球國”。

其中大琉球國,與明朝往來頻繁,可以稱爲明之藩國。

大琉球國,一年裡不間斷前來朝貢,大明也沒虧待他們,但凡大琉球的王子及陪臣之子,皆入太學讀書,禮待甚厚。

而小琉球國(也就是東藩島),因爲從來就不存在過國家,所以向來不通往來,自然也不曾朝貢了。

朱元璋認爲這十五國,基本上沒有徵伐的價值,畢竟當時是種植業,只有可以種田的土地,纔是大明需要的土地嘛。

所以,在明之前,澎湖做爲華夏土地納入版圖的,最早是宋朝。

當時,宋朝官員汪大猷派軍民屯戍澎湖,稱澎湖爲“平湖”,隸晉江縣。由此,正式宣告了澎湖的歸屬。

元朝建立後,正式設置了澎湖巡檢司。但一樣止步於澎湖,對東藩島沒有任何興趣。

終於到了老朱建立明朝了,它繼承了元朝的澎湖巡檢司。

但老朱更令人無語,僅五年,就撤消了澎湖巡檢司,《皇明世法錄》記載:“我朝信國,以島中餘民,叛服難諶,故徙之以實內,湖中虛無人矣。”

也就是說,朱元璋認爲海上的百姓難以統治,於是將澎湖羣島的百姓全部遷徙到內地,使得澎湖羣島成爲了荒島。

實行該政策,其實是爲了配合海禁。

官府衙門撤了,官兵也撤了,誰最高興?當然是海盜。

天高皇帝遠,澎湖羣島等自此成爲海盜的基地。

直到嘉靖年間,澎湖羣島的居民又開始增加,加上海盜鬧得確實不象話,不時地侵擾內地,明朝決定重設澎湖巡檢司,隸屬同安,加以統治和控制。

可惜,才一年多,朝廷又撤銷了澎湖巡檢司。

理由還是同一個,海天相隔,勞民傷財,棄之!

直到萬曆年間,倭寇侵擾沿海,朝廷爲防倭寇,再設澎湖遊兵。

但這次明朝對澎湖的管轄十分薄弱,福建巡撫黃承玄在上疏中寫道,澎湖遊兵,有守之名,無守之實矣。

直到天啓五年,荷蘭人入侵澎湖,明朝被迫增加軍隊,築城於澎湖,設遊擊一,把總二,統兵三千,築炮臺以守。

但是等倭寇剿平之後,最終撤兵移餉,明朝還是放棄了澎湖。

大明享國近三百年,最終沒有將版圖拓展向海外,唯一的跳板澎湖巡檢司,也是立了撤,撤了立,可謂令人感嘆萬分。

其真正原因,還是大明的禁海令,讓東藩島成了無主之地。

“皇明世訓”極大的約束了後面幾個皇帝對海外用兵的心思,當然,大明文臣與皇帝之間的齷齪,和言必稱祖訓的猖狂,更讓歷朝皇帝沒了對東藩島用兵的可能。

那麼,這百年裡,在澎湖以東的東藩島,又是誰或者誰們在折騰呢?

海盜,先是海盜。

這裡就得提起一人,名叫顏思齊。

顏思齊本來是漳州海澄縣人,後來因爲犯了殺人罪流亡倭國。

以經營兩國間的貿易爲生,但明朝嘉靖之後,兩國間之間的海上貿易是違法的,顏思齊就此淪爲海盜。

原本這職業幹得挺好的,因爲此時實力最強的大明朝,對海外沒有興趣,顏思齊拉上一批人,搞幾條船,做着無本買賣,日子過得不要太瀟灑。

可問題是,人的野心,都是因地位的改變而改變。

顏思齊有錢了,手下也有人、船了,他想佔爲王,鳩佔鵲巢了。

如果他想佔東藩島爲王,那咱們現在就要對他豎大拇指了,顏思齊鐵定比鄭森早啊。

可顏思齊要嫌棄東藩島荒涼,他把主意打到了倭國上了。

顏思齊居然密謀推翻德川幕府,行取而代之之事,並且付諸了行動,太牛了,可惜志大才疏,加上沒有足夠強大的後盾,最後以失敗告終。

就這樣,顏思齊在兩國都失去了立足之地,好在海上是他的老家,於是,顏思齊率殘部正式進駐了東藩島北部,爲了生存和發展,他終於耐住性子,多次派遣船隻悄悄到閩地招募移民,帶來了先進的生產技術、生產工具,開發東藩島北部了。

天啓六年,註定是個不平常的日子。

一月,清太祖努爾哈赤率十三萬大軍圍攻寧遠城,結果身負重傷敗退。

五月,順天府王恭廠大爆炸。

六月,山西靈丘發生強烈地震。

十月,努爾哈赤死了,皇太極登基。

與這些大事比起來,海盜就是小事了。

可這海盜還真不可覷,因爲他是鄭森的爹,鄭芝龍。

如果說鄭芝龍在歸順大明之後,能真心抗清,那麼清廷絕對無法一統江湖,至少清廷無力攻過長江,因爲當時鄭家水師,是東亞無敵般的存在。

鄭芝龍要投靠顏思齊?

其實很簡單,沒法活了,閩地當年發生了嚴重的旱災,飢殍遍野。

兼職當海盜的鄭芝龍眼見等朝廷救濟已經不可能,於是趁顏思齊向閩地招募移民之際,竟召集了數萬泉州饑民赴島拓墾。

但此舉,徹底讓明朝光火了,餓死可以,投敵不準!

泉州官員許心素上疏,主張聯合荷蘭紅毛東印度公司共同對付鄭芝龍。

朝廷同意了,但東印度公司未允。

於是鄭芝龍在顏思齊的支持下,趁機率大批海盜偷襲福建,擊敗守軍、殺死許心素,泄了胸口悶氣。

從此之後,鄭芝龍就正式投靠顏思齊,在東藩北部定居。

不過,鄭芝龍從泉州帶去的人太多了,後來勢力越來越大,喧賓奪主,最終取代了顏思齊,成爲了東南沿海的海盜頭目。

可爲什麼說,顏思齊和鄭芝龍只侷限在東藩北部呢?

原因很簡單,因爲這個時候,來自西方的番人,已經開始染指東藩南部了。

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 過於仁慈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心中有恨,所以無情第九十四章 你敢死,我……不敢!第六百九十六章 咱身在曹營心在漢第一千六百零三章 突圍第一百七十五章 謀劃政變第七百五十四章 心扉未開,何談坦誠?第四百五十八章 鷹、鴿兩派第四百九十七章 馬士英醒悟得晚了些第二百二十章 宜將剩勇追餘寇第七百零五章 這得多熱鬧?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艱難的選擇第八百七十一章 果然是個不成器的東西第七百五十八章 練兵賭約第三百八十二章 國之將亡,必生妖孽第八百三十六章 罕見的酷刑第七百十八章 那就讓人家聽聲響唄第七百十五章 一場不對稱的對決第二百四十三章 強攻常州城第八百九十七章 誰是雛?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鄭森來援第五百十五章 兄長,保重!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宋徵輿招供第八百九十三章 又一個畜生第七百九十五章 意見不統一第八百二十七章 大勝第七百五十四章 心扉未開,何談坦誠?第九百五十一章 二百里奔襲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 叔王也有野心第九百六十三章 騙局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 實則虛之第一千六百十五章 張良計和過牆梯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需要理由嗎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蔣全義要的典範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錢肅樂幸運逃脫第六百七十四章 我只爲自己和天下百姓作說客第九百五十章 錢翹恭的失策第七百八十章 蛇鼠一窩第七百九十六章 與張煌言起了爭執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 收復海州(三)第九百八十四章 陰謀之下,最慘的是無辜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落花有意,流水無情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判斷失誤第一千六百十五章 張良計和過牆梯第二十章 世上焉有不吃腥的貓?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 是真傻,還是裝傻第九百九十九章 我還有更好的主意第一百十九章 山寨居然有紅衣大炮第六百八十二章 你想要朕怎麼做?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雙方有意識地相互試探第六百五十三章 如今可不就是亂世嗎?第三百零三章 車中的火藥壇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 無巧不成書第六百零二章 偏執女人造成的破壞超乎想象第一千三百十九章 主動出擊?第一千六百八十章 收復海州(一)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撿了個寶?第四百五十章 全殲清軍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心中有恨,所以無情第三百八十章 你也要附賊嗎?第一千一百十章 都是聰明之人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陳近南還年少第一千六百七十章 以強擊強,最能摧毀敵人的意志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爭鬥無處不出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無心插柳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 小林騎的首秀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都不是好人(二)第三百三十三章 信用放貸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誰做初一,誰又是十五第七百十三章 吳爭想換回沈致遠、錢翹恭二人第二百三十七章 多鐸派人說降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如何放手第九百三十章 負心多是讀書人第一百七十八章 錢翹恭的選擇第四百三十四章 張國維沒死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吳伯昌的疑惑第九百六十章 微服私訪第一千七百零一章 人人皆有選擇第一百三十六章 吳小妹有性格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初露端倪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七星島海戰(二)第六百八十七章 北城失守第二百五十三章 撤往平崗山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不講對錯,只有利弊第四百零七章 黃道周來了第一百四十八章 多鐸竟帶了紅衣大炮第四百四十三章 勸降金聲桓第二百七十章 借道入山寨第九百五十二章 打順手了,勝利拈手即來第九百零七章 與沈致遠聯絡上了第七百三十章 來自商人的強烈抗議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錢謙益居然沒死第九百五十六章 快刀斬亂麻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初露端倪第八百七十五章 敗,就是殺人最好的理由第三百九十二章 推倒重建?第六百二十五章 醞釀第五百六十一章 沈致遠的戰前動員詞第九百四十二章 因爲吳家……累了!
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 過於仁慈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心中有恨,所以無情第九十四章 你敢死,我……不敢!第六百九十六章 咱身在曹營心在漢第一千六百零三章 突圍第一百七十五章 謀劃政變第七百五十四章 心扉未開,何談坦誠?第四百五十八章 鷹、鴿兩派第四百九十七章 馬士英醒悟得晚了些第二百二十章 宜將剩勇追餘寇第七百零五章 這得多熱鬧?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艱難的選擇第八百七十一章 果然是個不成器的東西第七百五十八章 練兵賭約第三百八十二章 國之將亡,必生妖孽第八百三十六章 罕見的酷刑第七百十八章 那就讓人家聽聲響唄第七百十五章 一場不對稱的對決第二百四十三章 強攻常州城第八百九十七章 誰是雛?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鄭森來援第五百十五章 兄長,保重!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宋徵輿招供第八百九十三章 又一個畜生第七百九十五章 意見不統一第八百二十七章 大勝第七百五十四章 心扉未開,何談坦誠?第九百五十一章 二百里奔襲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 叔王也有野心第九百六十三章 騙局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 實則虛之第一千六百十五章 張良計和過牆梯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需要理由嗎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蔣全義要的典範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錢肅樂幸運逃脫第六百七十四章 我只爲自己和天下百姓作說客第九百五十章 錢翹恭的失策第七百八十章 蛇鼠一窩第七百九十六章 與張煌言起了爭執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 收復海州(三)第九百八十四章 陰謀之下,最慘的是無辜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落花有意,流水無情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判斷失誤第一千六百十五章 張良計和過牆梯第二十章 世上焉有不吃腥的貓?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 是真傻,還是裝傻第九百九十九章 我還有更好的主意第一百十九章 山寨居然有紅衣大炮第六百八十二章 你想要朕怎麼做?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雙方有意識地相互試探第六百五十三章 如今可不就是亂世嗎?第三百零三章 車中的火藥壇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 無巧不成書第六百零二章 偏執女人造成的破壞超乎想象第一千三百十九章 主動出擊?第一千六百八十章 收復海州(一)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撿了個寶?第四百五十章 全殲清軍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心中有恨,所以無情第三百八十章 你也要附賊嗎?第一千一百十章 都是聰明之人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陳近南還年少第一千六百七十章 以強擊強,最能摧毀敵人的意志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爭鬥無處不出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無心插柳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 小林騎的首秀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都不是好人(二)第三百三十三章 信用放貸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誰做初一,誰又是十五第七百十三章 吳爭想換回沈致遠、錢翹恭二人第二百三十七章 多鐸派人說降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如何放手第九百三十章 負心多是讀書人第一百七十八章 錢翹恭的選擇第四百三十四章 張國維沒死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吳伯昌的疑惑第九百六十章 微服私訪第一千七百零一章 人人皆有選擇第一百三十六章 吳小妹有性格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初露端倪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七星島海戰(二)第六百八十七章 北城失守第二百五十三章 撤往平崗山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不講對錯,只有利弊第四百零七章 黃道周來了第一百四十八章 多鐸竟帶了紅衣大炮第四百四十三章 勸降金聲桓第二百七十章 借道入山寨第九百五十二章 打順手了,勝利拈手即來第九百零七章 與沈致遠聯絡上了第七百三十章 來自商人的強烈抗議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錢謙益居然沒死第九百五十六章 快刀斬亂麻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初露端倪第八百七十五章 敗,就是殺人最好的理由第三百九十二章 推倒重建?第六百二十五章 醞釀第五百六十一章 沈致遠的戰前動員詞第九百四十二章 因爲吳家……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