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七章 北城失守

可現在,清軍在連丟十二府的背景下,想讓軍心不渙散,太難了。

特別是一個親王死在了紹興府,這對於士氣更是雪上加霜。

多爾袞也深知這一點,所以滯留黃河邊,死活不渡河,其用意只有一個,就是威懾。

濟爾哈朗得知這情況之後,就明白自己可能被坑了。

如今的義興朝,可不象是弘光朝。

至少君臣上下都在齊心協力地抵抗。

突破江防就已經這麼困難了,何況是攻一個有三萬守軍的堅城?

當然濟爾哈朗不是懼戰,如果給他兩、三個月的從容部署時間,他還是自信能有成算的。

但現在不同,短時間內,以並無明顯優勢的兵力,攻一座軍心未失的堅城,這幾乎是沒有達成的可能。

明知這一點,濟爾哈朗也無法罷戰。

兵力都壓上去了,總不能撤兵吧?

這一撤,白白損失了一萬多兵力不說,清廷剛撿起來的面子,就被他丟了。

那麼,接下來的事就很清晰了,停戰、召回、述職、罷官一條龍。

賦閒是輕的,搞不好被多爾袞落井下石,那就老命不保了。

濟爾哈朗只能拼一把,壓上了這一萬八旗兵。

此時濟爾哈朗心中還是有些把握的。

八旗兵在此時的士氣和戰力都遠勝於明軍,況且應天府神策、太平二門外,已經有二萬清軍攻了三天了,加上譚泰在鍾阜、金川二門的助攻。

濟爾哈朗覺得如果運氣好,說不定真能攻破神策、太平二門,哪怕是一門,只要攻進去,事就成了,至少這樣回京時,能向朝廷交待了。

一萬八旗兵生力軍的加入,加上濟爾哈朗渡江至龍潭親自指揮。

應天府守軍遭受了巨大的、不堪隨的壓力。

濟爾哈朗嚴令,但凡畏戰不登者,就地斬殺,這使得原本還心神不定的清軍作出了拼死狀的進攻。

神策、太平二門及周邊十里的城牆上,皆是雙方交戰的士兵。

激戰一日,至天晚收兵時,廖仲平的京衛傷亡已經超過五千人,這個數字超過了之前三日攻防戰的傷亡。

可以想到,這一日激戰的殘酷。

廖仲平已經感覺到這樣下去肯定是收不住了,他連夜向朱慈烺進諫,請皇帝下旨,詔鎮國公來援。

可朱慈烺拒絕了,不是他此時還不想下旨,而是他與吳爭已經有了約定。

事實上,從那天君臣奏對之後,吳爭已經得到了朱慈烺的默許,可以率軍入京增援。

可這事,朱慈烺無法向廖仲平和羣臣說明,他也不知道,已經過去了四天,吳爭怎麼還不派兵來援?

眼下也只能靠自己了,朱慈烺隨即下旨,開始連夜在城中徵召壯丁助明軍守城。

其實之前,已經徵召過一次,只是那次的徵召相對較爲寬鬆,只徵十五至三十五歲的男丁,且孤寡者不徵,之前有家人陣亡者不徵,有兄弟者徵兄不徵弟。

可現在,這限度開始擴大至極處了,凡十三歲至四十五歲男丁,皆在徵召之列。

一個夜裡,徵召起義士六萬人,向四門急援。

而清軍方面,這一日的攻城,傷亡也不比明軍小。

但八旗兵沒有傷亡,濟爾哈朗雖然調來這一萬八旗兵,但還在猶豫是不是將八旗真的派上戰場。

所謂刀槍無眼,濟爾哈朗擔心八旗軍傷亡太大,無法向朝廷交差。

可這一日激戰下來,清軍也一樣隨不起象今日一般的傷亡。

所以,濟爾哈朗決定孤注一擲,以絕對的優勢兵力,對應天府發起全力一擊。

他派人連夜知會譚泰,明日辰時初,四門同時發起總攻。

次日凌晨,天色還未亮起時,清軍攻城。

在一開始,濟爾哈朗就在神策門用上了八旗的重甲兵。

一百重甲兵,在濟爾哈朗運來的六門紅衣大炮(清諱夷)的支援和三千清軍弓弩手的掩護下先登。

這批重甲兵,確實打亂了神策門的明軍防守。

清軍火炮和抵近射擊的弓弩,極大地壓制了城牆上守軍的抵抗力度。

之前所用的大部分防禦手段失去了效果。

神策門守軍和義士的傷亡迅速增加,一個時辰之後,清軍重甲兵至少有六成在井闌、登城車的輔助下登上城牆。

接下來,守軍就如同被屠殺一般。

重甲兵幾乎是所向披靡,他們幾乎不以揮刀砍殺爲目的,只是致力於衝撞,明軍根本無法組織起無效防禦。

城牆上本就擁擠,重甲衝撞之下,無數的明軍被撞下城牆。

好在城下明軍源源不斷地涌上來遞補,城牆上就象是一座絞肉機,無休止地吞噬着生命,可人力終究有盡時,此時,八旗軍的總攻已經開始了。

濟爾哈朗早有預案,在看到重甲兵登上城牆那一刻,他便下令總攻,並以紅衣大炮集中轟擊城門。

僅半個時辰,城門被火炮轟開一個大洞。

濟爾哈朗立即下令餘部對城門發起衝鋒。

城門隨即被清軍攻佔,城牆上的守軍已經陷入上下兩面夾擊。

城下的守軍,陷入了苦戰。

然,在這種極端不利的情況下,明軍和百姓依舊死戰不退。

他們依仗着民居和建築與清軍周旋。

此戰一直持續到午後,城牆上的守軍先被清軍殲滅,而後城下抵抗的明軍也漸漸死絕。

神策門六千守軍及一萬徵召的壯丁,大半天的功夫,幾乎全軍覆沒,倖存者不足一成。

當噩耗傳至太平門時,君臣幾乎個個面如土色。

廖仲平和諸臣跪請皇帝移駕出城南向。

朱慈烺拒絕,誓言與城共存亡。

他甚至要親自率六千禁軍,對清軍發起反擊,奪回神策門。

當然,這個提議,被羣臣一致勸阻。

朱慈烺無奈之下,採納廖仲平的建議,率禁軍和羣臣返回皇城。

授權廖仲平,皇城之外一切軍務,可臨機決斷。

廖仲平其實也犯了個錯誤。

他的判斷,濟爾哈朗會主攻太平門而不是神策門。

因爲太平門離皇城更近,更方便清軍攻打皇城。

所以,廖仲平將大部分兵力,部署在了太平門方向。

第八百零五章 治下有方?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妥協第一百八十八章 各方妥協第八十二章 你想謀反嗎?第九百十章 曉看天色暮看雲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成長的煩惱第九百二十六章 千鈞一髮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什麼人哪?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 一報還一報第四百七十二章 朱媺娖提了個條件第一百八十一章 孤不做這監國了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一種相思,兩處閒愁第一千四百十三章 臨陣換將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錢肅樂幸運逃脫第一百四十二章 江南莫家第一百十七章 劉老三臨終遺言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摟草打兔子第二百六十七章 空手套白狼第二百十二章 與錢肅典、夏完淳會師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 海州之戰(三)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吳伯昌的疑惑第一百六十三章 突變第三百二十章 不降,當然是忠臣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 小人物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嶽小林撿了個大便宜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刮目相看第七百三十二章 陳子龍欲彈劾錢謙益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 再戰海州(二)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快了第三百六十七章 應天府之變(十)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朱慈烺死了第六百十五章 不要也罷第九百七十七章 你從是不從?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 衡陽鎮狙擊戰(三)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十六字第六百三十一章 收官大捷第六百六十七章 無情未必真豪傑第九百四十三章 瀝海衛趕到京城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時無英雄,徒令豎子成名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鄭森來援第九百十五章 風滿樓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糧食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契機第八百二十五章 別讓父老鄉親瞧不起咱們第一千七百零五章 你,盡力了嗎?第六百四十二章 戰爭收官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政變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再次整編第一千六百零三章 突圍第四百五十八章 鷹、鴿兩派第七百九十二章 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第二百四十二章 吳老伯果然是忠義之人!第五章 就知道急喉喉的,沒點兒眼力見第六百三十九章 你得死!必須死!第七十章 首戰告捷第七百十六章 會有奇蹟出現嗎第五百五十六章 首輔太小看他了第十二章 還能再巧點嗎?第三百八十三章 針鋒相對(一)第二百一十章 吳勝兆服軟,松江府光復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兄弟還是翁婿第四百九十九章 丹徒危急!第四十五章 我爹是急公好義,我是才德兼備。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小人與君子第一百零四章 不醉無歸第三百二十五章 黨爭泥沼中爬出來的小人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 須慈悲,更須雷霆第六百六十七章 無情未必真豪傑第六百四十四章 我就要殺了他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匹夫不可奪志第七百九十章 給妹妹想轍賺份嫁妝第四百二十五章 只要是抗清,在哪都一樣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遊戲規則第十三章 你才頗有童稚呢。第八百四十四章 老實人沈廷揚第一百五十八章 戰局有了轉機第三百四十四章 他也難啊!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 被權力污染了的親情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事大了第七百零七章 泰興城,落。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誰做初一,誰又是十五第六百零三章 嚴重的誤判第九百三十四章 覆滅之路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陳守節父子的爭吵第五十三章 給朱以海點了十個贊第七百五十三章 黃道周的責問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爲何不能是陛下?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墮落第九百二十一章 撲朔迷離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朝廷亂象再起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遊戲規則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戰略轉變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能贏的,其實不算賭第四百七十三章 荒誕而令人唏噓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 初露端倪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湖陵城之戰(二)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如果是意外呢第四百八十七章 這錢太燙手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 比吳三桂更可恨的大漢奸第五百七十三章 張名振投入麾下
第八百零五章 治下有方?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妥協第一百八十八章 各方妥協第八十二章 你想謀反嗎?第九百十章 曉看天色暮看雲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成長的煩惱第九百二十六章 千鈞一髮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什麼人哪?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 一報還一報第四百七十二章 朱媺娖提了個條件第一百八十一章 孤不做這監國了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一種相思,兩處閒愁第一千四百十三章 臨陣換將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錢肅樂幸運逃脫第一百四十二章 江南莫家第一百十七章 劉老三臨終遺言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摟草打兔子第二百六十七章 空手套白狼第二百十二章 與錢肅典、夏完淳會師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 海州之戰(三)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吳伯昌的疑惑第一百六十三章 突變第三百二十章 不降,當然是忠臣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 小人物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嶽小林撿了個大便宜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刮目相看第七百三十二章 陳子龍欲彈劾錢謙益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 再戰海州(二)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快了第三百六十七章 應天府之變(十)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朱慈烺死了第六百十五章 不要也罷第九百七十七章 你從是不從?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 衡陽鎮狙擊戰(三)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十六字第六百三十一章 收官大捷第六百六十七章 無情未必真豪傑第九百四十三章 瀝海衛趕到京城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時無英雄,徒令豎子成名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鄭森來援第九百十五章 風滿樓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糧食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契機第八百二十五章 別讓父老鄉親瞧不起咱們第一千七百零五章 你,盡力了嗎?第六百四十二章 戰爭收官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政變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再次整編第一千六百零三章 突圍第四百五十八章 鷹、鴿兩派第七百九十二章 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第二百四十二章 吳老伯果然是忠義之人!第五章 就知道急喉喉的,沒點兒眼力見第六百三十九章 你得死!必須死!第七十章 首戰告捷第七百十六章 會有奇蹟出現嗎第五百五十六章 首輔太小看他了第十二章 還能再巧點嗎?第三百八十三章 針鋒相對(一)第二百一十章 吳勝兆服軟,松江府光復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兄弟還是翁婿第四百九十九章 丹徒危急!第四十五章 我爹是急公好義,我是才德兼備。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小人與君子第一百零四章 不醉無歸第三百二十五章 黨爭泥沼中爬出來的小人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 須慈悲,更須雷霆第六百六十七章 無情未必真豪傑第六百四十四章 我就要殺了他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匹夫不可奪志第七百九十章 給妹妹想轍賺份嫁妝第四百二十五章 只要是抗清,在哪都一樣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遊戲規則第十三章 你才頗有童稚呢。第八百四十四章 老實人沈廷揚第一百五十八章 戰局有了轉機第三百四十四章 他也難啊!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 被權力污染了的親情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事大了第七百零七章 泰興城,落。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誰做初一,誰又是十五第六百零三章 嚴重的誤判第九百三十四章 覆滅之路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陳守節父子的爭吵第五十三章 給朱以海點了十個贊第七百五十三章 黃道周的責問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爲何不能是陛下?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墮落第九百二十一章 撲朔迷離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朝廷亂象再起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遊戲規則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戰略轉變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能贏的,其實不算賭第四百七十三章 荒誕而令人唏噓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 初露端倪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湖陵城之戰(二)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如果是意外呢第四百八十七章 這錢太燙手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 比吳三桂更可恨的大漢奸第五百七十三章 張名振投入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