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

“兩位國公還須稍安勿躁。”朱以海淡淡地說道,“如何安置吳爭及其部下,孤以爲還得徵詢一下他本人的意思。好在離江邊碼頭不遠,這樣,孤派人召他前來,讓他當衆回話。如何?”

方國安與王之仁相顧一眼,拱手應道:“臣等聽監國的。”

朱以海微微轉頭道:“錢御史以爲,派誰去江邊傳召合適?”

錢肅樂隨即明白朱以海的意思,於是說道:“堂內諸位皆可替殿下傳令。”

說着回頭,衝羣臣道:“哪位大人願往江邊傳令?”

這話得說回來,在場官員,哪個都自峙身份尊貴。

江邊如果是個三、四品官員,那自己跑一趟也沒什麼,不丟份。

可江邊只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從七品哨官,自己跑這一趟,沒好處不說,還丟份不是?

而方國安、王之仁貴雖然想招攬吳爭,可貴爲國公,就更不可能放不下身段來了。

所以,錢肅樂連問三聲,無人應答。

錢肅樂眼角掃向張煌言,慢慢眨了一下眼睛。

張煌言早已心領神會,於是出列道:“殿下,臣願往。”

羣臣聞聲看去,連方國安和王之仁都微微點頭。

確實,張煌言的身份很合適,他是正七品翰林院編修、兵科給事中,官品略高於吳爭一級,如此既顯出了朝廷看重厚待之意,又不顯得突兀。

再則,兵科給事中職責正是監察兵部,糾彈軍部官吏,就更符合此行使命了。

魯監國見無人反對,便點判斷同意了。

於是,張煌言奉命隨廖仲平去了碼頭。

……。

話說吳爭此時與趙史正聊得起勁。

大有不打不相識、相識恨晚之意。

此時見廖仲平帶着一個文臣而來,便自覺地起身肅手而立。

廖仲平近前,指着張煌言對吳爭道:“這是翰林院編修、兵科給事中張煌言張大人。”

WWW•ttКan•C〇

吳爭一聽,頭“嗡”地一聲。

他不是歷史專業人氏,不太清楚明末著名人物。

但身爲紹興人,對張煌言此人,卻是耳熟能詳了,在江浙一帶鮮有不知張煌言之人。

可以說,張煌言貫穿了整部南明抗清史。

崇禎十五年,張煌言考中舉人。

當時,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起義烽火已燃遍全國,明朝的統治岌岌可危。

於是朝廷開始重視培養文武兼備的人材,張煌言雖考文舉,但仍須加試一些戰事急需的武備科目。

在考試時,朝廷以兵事急,令考生兼試騎射,而張煌言竟三發皆中,使在場者十分驚服。加之他平日留心時局,慷慨好論兵事,故周圍的人們對他更加敬重。

弘光朝滅亡後,清軍大舉南下。寧波府文武官員有的倉惶出逃,有的策劃獻城投降。

正值二十六歲的張煌言,挺身而出,投筆從戎。與當時刑部員外郎錢肅樂等率衆生員集會於城隍廟,倡議勤王,集師舉義。

並奉表到天台請魯王朱以海北上監國,開始了爲之一生的抗清生涯。

直至1664年,九月七日,在杭州弼教坊慷慨就義。

史書評價,煌言死而明亡!

江南百姓更是將張煌言與岳飛、于謙並列,稱爲西湖三傑。

連他的敵人滿清朝廷,也追諡張煌言忠烈,入祀忠義祠,收入《欽定勝朝殉節諸臣錄》,並令史館爲其立傳。

看着眼前這個身材頎長,面容清秀的青年文官,竟是後世人人稱道的抗清民族英雄。吳爭懵了,甚至忘記了行禮。

還是趙史向廖仲平、張煌言拱手行禮之後,發現吳爭異狀,暗中捅捅吳爭的腰,才使得吳爭回過神來。

“卑職吳爭見過廖大人,見過張大人。”

張煌言也在打量着吳爭,他知道自己此行的使命。

不是說吳爭對朝廷真的有多重要,而是吳爭此時做爲朱以海遏制方國安、王之仁氣焰的一顆棋子,那就顯得重要了。

而張煌言此來,就是要看看吳爭的人品。

這關係到接下來的廷爭。

如果吳爭不堪造就,那麼不如早此放棄。

吳爭在張煌言的打量下,有些拘緊起來。

看着吳爭的侷促,張煌言心中好笑,倒生起一絲好感來。

“吳哨官是紹興人?”

“卑職上虞縣始寧鎮人。”

“從軍多少年了?”

“三年了。”

“可讀過書?”

“卑職十三歲中的稟生。”

“哦?”張煌言有些驚訝了,能中稟生可不容易,一個縣就二十個名額,再想進就需要這二十人中,有人中舉,或者有人遭遇不測,方可遞進。

而此時的風氣,是極端的重文輕武,讓一個稟生投筆從戎,那可是極其罕見之事。

就象方纔,正六品的百戶趙史,要向正七品的張煌言先行禮一般。

相同品階的文臣都比武臣威風。

當然,這也有張煌言是兵科給事中的原因在裡面。

畢竟是言官嘛,見官大一級。

“爲何投筆從戎?難道你家中長輩不曾阻止嗎?”

吳爭有些尷尬,答道:“卑職自幼敬仰戚少保,正好叔叔是嘉定總兵,三年前,卑職是偷跑出去的。”

張煌言恍然,東南沿海百姓推崇戚繼光,特別是血氣方剛的少年人,如此想來,吳爭投筆從戎倒也不奇怪了。

由此更讓張煌言對吳爭有了一份親近之意,因爲他自己也曾這麼想過。

張煌言微笑道:“聽聞你在嘉興府北面官道殺了五十多清軍,又在金山衛殺了一百清軍?”吳爭回身指了一下身後道:“都是將士殺的,卑職身負箭創,嘉興府官道上,卑職連刀都沒拔,金山衛碼頭一戰,倒是殺了一個清軍百人長。”

張煌言笑意更甚,“那吳哨官此次回鄉,有何打算?是回家重新苦讀呢,還是繼續爲朝廷效力?”

吳爭臉色凝重起來,答道:“卑職叔叔在嘉定城東門爲國捐軀,爲人侄者卻苟且偷生,從卑職醒來時,就立下誓言,必將率兵收復嘉定,迎叔叔骸骨回鄉。於公於私,卑職此生都將與韃子不共戴天。”

張煌言聞聽臉色也鄭重起來,“有此志向,大善!如今朝廷正是用人之際,只要你盡心爲國,必能達成所願。”

第五百零五章 物以類聚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舉世伐清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失職的“漢奸”第六百零七章 陰謀才露尖尖角第三百一十章 傷亡幾千人的誤會?!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安西王李定國第五百零八章 從未有過的狼狽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柳如是是契機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撿了個寶?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微服私訪(二)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七星島海戰(三)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北伐軍的聲威第九百九十七章 責罰陳勝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面聖第一千五百十四章 適逢其會第八百九十九章 血債血償第七百七十一章 清廷的日子也不好過第一千六百十九章 再落一子第四百三十七章 猜忌是顆見風就長的種子第二百零七章 莫老,老莫第三百三十六章 本候不是伯樂第七百七十章 方國安未比試就認輸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 實則虛之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有過必糾第九十三章 借題發揮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公私兼顧第八百八十二章 能爲友赴死的人,怎麼可能投降敵人?第四百七十四章 劫富濟貧之說第五百二十九章 今日不妨再辭官一回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 衡陽鎮狙擊戰(一)第三百二十二章 私怨高於國仇纔是主因第五百七十二章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第七百四十二章 工商皆本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一種相思,兩處閒愁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所謂的“追擊”第一千六百十二章 迷霧第七十四章 地頭蛇第八十章 這個女人,不容易第八百三十一章 活秦檜被生擒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堅固的堡壘第三百六十六章 應天府之變(九)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 雞蛋撞碎了石頭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點到即止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撿了個名士(二)第五十八章 讀書人之氣節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計劃跟不上變化第六百八十三章 雄風清角勁,落日大旗明第一百二十一章 目標杭州府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完勝第一千七百零一章 人人皆有選擇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人心之變第一千一百十五章 漢室是哪室?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私誼還是公義第八百四十四章 老實人沈廷揚第六十三章 顏面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爲何不能是陛下?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各有打算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聖旨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兵權交接第一百三十四章 黑白顛倒第六百六十章 我要當先生第六百七十二章 大戰將啓第二百七十一章 吳老爹吐露秘密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進五,退十第九百八十二章 引蛇出洞還是畫蛇添足?第五百三十二章 你打算怎麼讓錢肅典背這鍋第六百三十四章 你究竟想做什麼?第二百八十七章 君臣解開心結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勸降遁逃水師第二百三十三章 清軍兵臨紹興第一千零十九章 老兵不死第一千零十四章 數千水師潰兵第五百九十二章 王一林的心眼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堵截第七百三十一章 陳子龍等人來訪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口舌如簧第八百三十六章 罕見的酷刑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 南北三個戰場(一)第四百三十七章 猜忌是顆見風就長的種子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做人難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驅虎吞狼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祖大弼請降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柳如是是個奇女子第八百十四章 小偷居然偷到衙門裡來了?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新編北伐第三軍第八百十章 這哪是護院,分明是軍隊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 一切爲了勝利第四百零三章 待君子以誠,於小人以謀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 再戰海州(二)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如何放手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猶豫第六百十七章 機會來了第一千一百十五章 漢室是哪室?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 覆盤第四百九十五章 有奸細第八百六十七章 布木布泰的苦惱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磊落之人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 義結金蘭?第一百三十四章 黑白顛倒第一百二十四章 挨爹的揍也是一種幸福
第五百零五章 物以類聚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舉世伐清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失職的“漢奸”第六百零七章 陰謀才露尖尖角第三百一十章 傷亡幾千人的誤會?!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安西王李定國第五百零八章 從未有過的狼狽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柳如是是契機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撿了個寶?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微服私訪(二)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七星島海戰(三)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北伐軍的聲威第九百九十七章 責罰陳勝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面聖第一千五百十四章 適逢其會第八百九十九章 血債血償第七百七十一章 清廷的日子也不好過第一千六百十九章 再落一子第四百三十七章 猜忌是顆見風就長的種子第二百零七章 莫老,老莫第三百三十六章 本候不是伯樂第七百七十章 方國安未比試就認輸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 實則虛之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有過必糾第九十三章 借題發揮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公私兼顧第八百八十二章 能爲友赴死的人,怎麼可能投降敵人?第四百七十四章 劫富濟貧之說第五百二十九章 今日不妨再辭官一回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 衡陽鎮狙擊戰(一)第三百二十二章 私怨高於國仇纔是主因第五百七十二章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第七百四十二章 工商皆本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一種相思,兩處閒愁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所謂的“追擊”第一千六百十二章 迷霧第七十四章 地頭蛇第八十章 這個女人,不容易第八百三十一章 活秦檜被生擒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堅固的堡壘第三百六十六章 應天府之變(九)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 雞蛋撞碎了石頭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點到即止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撿了個名士(二)第五十八章 讀書人之氣節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計劃跟不上變化第六百八十三章 雄風清角勁,落日大旗明第一百二十一章 目標杭州府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完勝第一千七百零一章 人人皆有選擇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人心之變第一千一百十五章 漢室是哪室?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私誼還是公義第八百四十四章 老實人沈廷揚第六十三章 顏面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爲何不能是陛下?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各有打算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聖旨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兵權交接第一百三十四章 黑白顛倒第六百六十章 我要當先生第六百七十二章 大戰將啓第二百七十一章 吳老爹吐露秘密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進五,退十第九百八十二章 引蛇出洞還是畫蛇添足?第五百三十二章 你打算怎麼讓錢肅典背這鍋第六百三十四章 你究竟想做什麼?第二百八十七章 君臣解開心結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勸降遁逃水師第二百三十三章 清軍兵臨紹興第一千零十九章 老兵不死第一千零十四章 數千水師潰兵第五百九十二章 王一林的心眼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堵截第七百三十一章 陳子龍等人來訪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口舌如簧第八百三十六章 罕見的酷刑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 南北三個戰場(一)第四百三十七章 猜忌是顆見風就長的種子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做人難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驅虎吞狼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祖大弼請降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柳如是是個奇女子第八百十四章 小偷居然偷到衙門裡來了?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新編北伐第三軍第八百十章 這哪是護院,分明是軍隊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 一切爲了勝利第四百零三章 待君子以誠,於小人以謀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 再戰海州(二)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如何放手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猶豫第六百十七章 機會來了第一千一百十五章 漢室是哪室?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 覆盤第四百九十五章 有奸細第八百六十七章 布木布泰的苦惱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磊落之人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 義結金蘭?第一百三十四章 黑白顛倒第一百二十四章 挨爹的揍也是一種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