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一章 不建城牆行不行?

這是熊汝霖、張國維、張煌言相視而笑的原因。

這些人聚在一起,最終爲得就是北伐。

如今財政面臨崩潰的危險,既然能用這種不着痕跡的做法,來化解危險,爲何不用?

所以他們在笑,心中在感嘆,這種無賴但不失高明的做法,也只有吳爭能想得出來、做得出來。

“我贊成。”熊汝霖起身道。

“我贊成。”張國維起身道。

“我贊成。”張煌言起身道。

“下官贊成。”所有人起身道。

吳爭笑了,他知道里面其實有不少是心裡不贊成的,但這還有重要嗎?

勢之所向,擋者必被輾成粉末。

……。

這是吳爭轄下,第一次召開如此規模的衆議大會。

雖然會中,吳爭以非常強勢的口吻,決定了一樁關係這個勢力未來發展的大事。

但不得不說,轄下所有縣的主官都共同參與了。

參與,很重要!吳爭開了個好頭。

散會之後,張煌言笑着埋怨道:“好你個吳爭,事都已經籌劃好了,就等着最後宣佈了,才召集我們商議,是不是有掩耳盜鈴之嫌?”

張國維也道:“大將軍所謀,確實高明。可細想起來,規定三畝爲上限,也確實少了些,倒不是張某想要多佔地啊——,可對於官員而言,宅子代表着各人的身份,三畝的上限或許尋常商人都能達到。若是強硬執行這項規定,怕是會引起底下官員的不滿。”

熊汝霖道:“大將軍以此策解決了財政的困難,下官佩服。下官認爲,新城的城牆規制,至少與應天府稍遜或者持平,可這些賣地所得的銀子,恐怕還不足建起新城如此規模的四面城牆吧?”

只有莫執念一直微笑着不說話,而事實上,他也不清楚,吳爭爲何要定下三畝的上限,甚至連自己也囊括進去。

吳爭是這樣向衆人解釋的。

他先對張煌言道:“這事從開始到今日宣佈,前前後後籌劃僅三天時間,起因也只是爲了財政司的窘迫,完全不是事先已經有預案,而瞞着諸公。”

再對張國維道:“規定三畝爲上限,確實少了些。我只是出於兩個目的,一是今日將此事公諸於衆,勢必會引起消息的驟然外泄,這樣,家境富裕或者背後有實力的官員,就會由此而迅速對松江府土地進行購買、圈地,從而使得尋常百姓因消息不靈通落後許多而產生損失,我們雖然無法根絕不公平,但只要將上限規定下來,也可有效遏止官員、富豪肆無忌憚地佔地。其二,與其讓六府百姓覺得不公平,不如讓官員覺得不公平。在這一點上,諸公都知道,我的想法和心願,我希望相對的公平,併力所能及地去促成公平。當然,官員的權益我也考慮到了,每人可以得到一畝低價地的配給,就是在保證他們的基本利益。另外,等到真正遷至新城,局勢穩定之後,這三畝的上限,也是可以做出適當的調整的,但現在,必須嚴格執行下去。”

轉過頭,吳爭嚴肅地對熊汝霖道:“關於城牆,我想問熊大人,新城不建城牆行不行?”

新城不建城牆行不行?

這話讓幾人瞬間石化了。

恐怕從古至今,沒有一個城池是沒有城牆的。

哪怕一個小縣城,或者僅僅是個要隘,也都建城牆。

不建城牆如何抵禦外敵?

如何給城中居民以安全感和歸屬感?

如何向世人彰顯勢力的威嚴和實力?

熊汝霖確實被吳爭的提問雷到了。

他甚至後悔自己爲什麼要提到城牆,因爲他從吳爭的眼中看出,吳爭雖然在問,其實已經有了決定。

熊汝霖幾乎是下意識地答道:“大將軍萬萬不可如此隨意,既然建了新城,並且將做爲大將軍府的治所,城牆絕對不可或缺。”

果然,吳爭的聲音響起,“不。城牆可以不建。諸公都知道,建造城牆的耗費巨大,至少在眼下,一座容納百萬人的城池的城牆,所需要花費的銀子,不是大將軍府能承擔得起的。反過來說,就算是承擔得起,我覺得這筆巨資,花在城中道路、房屋、各種公用設施的建設和擴軍備戰上,更能取得應有的回報。”

“從古至今已有明證,再堅固的城牆,都無法真正抵禦外敵的入侵和內部的腐朽。堅固的城牆確實可以讓牆內的人有安全感,可這一樣令人滋生安逸和腐化。秦皇建了長城,秦二世而亡,多鐸也曾因此嘲諷過大明朝,再堅固的城牆也擋不住清軍的鐵騎。把治所北移至最前線,這不僅僅是一種向世人展示的姿態,而是我希望,我們與危險相鄰,心中時時記着北伐。諸公啊,人的天性是慵懶、貪圖安逸,我們得時時記得忘戰必危四個字。”

“最好的防禦就是進攻,禦敵於外,纔是我決定遷漢所於吳淞口的真正目的。我們不安生,我們就無法安逸,治下百姓就無法安逸,只有上下都不安逸,才能時時保持着鬥志,時時想着北伐,想着我們還有偌大的疆土尚未光復。”

吳爭的話讓熊汝霖、張國維、張煌言、莫執念肅然起敬。

在這個時候,哪怕有瑕疵,也不重要了。

四人齊齊躬身應道:“北伐之志,不敢一日或忘,我等必戮力同心,共襄盛舉。”

……。

次日,大將軍府通告六府,將吳淞港口周邊二百里劃出松江府,復置華亭縣設衙建城,爲大將軍府直隸。

一時間,民間出現遷移潮,這是第一波遷移潮,主要的人員不是尋常百姓,而是各地富商巨賈和士族世家。

他們有實力先行一步,跑馬圈地。

但這股遷移潮的影響力有限,因爲官府對地契嚴控三畝的上限。

不過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還是有許多人以各種方法來回避這個鐵律。

譬如分家,就是規避這個鐵律,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而奇怪的是,大將軍府對此並沒有對規定進行釋法和補充,而是不聞不問,沒有任何反應。

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人的名,樹的影第四百章 必須阻止馬士英入閣第八百六十六章 十艘新式戰艦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那就不等了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 局中局第三百八十五章 針鋒相對(三)第二百零一章 金華府淪陷第一千六百十四章 誰挖的坑第五百零四章 當斷不斷,必受其亂!第七百九十八章 殺一人而救百人?第一千三百十九章 主動出擊?第一千六百五十一章 逼上梁山的匹夫第十八章 各懷鬼胎第一千七百零三章 多爾博的遲疑第七十九章 你做得……很好!第八百四十七章 率性而爲的沈致遠第二百十四章 三反之政,烏乎不亡?第一千一百十六章 最瞭解自己的真是敵人?第八百八十七章 義貞一品夫人第三百三十五章 你想多了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 落子無悔第一百四十六章 賭運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賭一把第六百九十五章 這是晚輩想都不敢想的啊!第七百五十三章 黃道周的責問第一千一百十章 都是聰明之人第二百二十八章 亂世出英雄,時勢造英雄第五十章 有難同當第二百三十一章 小人物幹了大事情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有些不要臉第八百十九章 你得聽我的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陳近南還年少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崖鎮大捷(一)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錢謙益要自救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三大矛盾第二百十四章 三反之政,烏乎不亡?第二百四十五章 訣別第五章 就知道急喉喉的,沒點兒眼力見第八百四十八章 就是兩僞君子!第二百二十章 宜將剩勇追餘寇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一場姍姍來遲的大海戰第九十二章 崽賣爺田不心痛!第八百零三章 微服私訪第九百九十五章 請陛下上朝!第四百八十六章 坊間暗流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朕知曉了第八百四十二章 四九式第九百二十一章 撲朔迷離第二百八十七章 君臣解開心結第一百八十一章 孤不做這監國了第五百八十七章 江南商會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 海州之戰(三)第七百九十五章 意見不統一第六百十二章 相煎何太急?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 比吳三桂更可恨的大漢奸第八百六十五章 吳爭在不斷地落棋第四百二十六章 是時候收復紹興了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二袁招了第六百五十章 金聲桓的小算盤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 人爲財死?第三百十五章 人在其位,身不由己第六百八十五章 亂世當用重典第三百零六章 三界被阻第十章 勝利,就是最好的尊嚴第六百二十二章 紹興城再度易手第六百零二章 偏執女人造成的破壞超乎想象第六百十六章 雜碎也能成爲勇士第五百十三章 你也配?第三十九章 大廈傾,方見人心。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琴瑟和鳴?第七百六十一章 殺雞儆猴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矛與盾第五百十七章 以攻代守,打清軍一個反擊第九百二十章 預判出現了偏差第六百零六章 陛下聖明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就是陽謀第三百零五章 意外之外的意外第一百章 這下老子要破產了。第七百九十三章 王爺救命!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陳永華的糾結第六百二十二章 紹興城再度易手第十二章 還能再巧點嗎?第一千四百十八章 談判(一)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妥協,是爲走得更遠第七百七十四章 臉皮夠厚的沈致遠第四百二十五章 只要是抗清,在哪都一樣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 再戰海州第六百十八章 他的血,流光了。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 欲擒故縱第三百二十五章 黨爭泥沼中爬出來的小人第九十四章 你敢死,我……不敢!第七百三十七章 將計就計第四百四十一章 合圍紹興府第五百六十五章 我們還能上岸嗎?第四百九十五章 有奸細第六百二十七章 有密旨第九百四十一章 善變第一千零八十章 吳爭其實是個制服控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 讓條路?第七百九十四章 一樁滅門血案
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人的名,樹的影第四百章 必須阻止馬士英入閣第八百六十六章 十艘新式戰艦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那就不等了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 局中局第三百八十五章 針鋒相對(三)第二百零一章 金華府淪陷第一千六百十四章 誰挖的坑第五百零四章 當斷不斷,必受其亂!第七百九十八章 殺一人而救百人?第一千三百十九章 主動出擊?第一千六百五十一章 逼上梁山的匹夫第十八章 各懷鬼胎第一千七百零三章 多爾博的遲疑第七十九章 你做得……很好!第八百四十七章 率性而爲的沈致遠第二百十四章 三反之政,烏乎不亡?第一千一百十六章 最瞭解自己的真是敵人?第八百八十七章 義貞一品夫人第三百三十五章 你想多了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 落子無悔第一百四十六章 賭運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賭一把第六百九十五章 這是晚輩想都不敢想的啊!第七百五十三章 黃道周的責問第一千一百十章 都是聰明之人第二百二十八章 亂世出英雄,時勢造英雄第五十章 有難同當第二百三十一章 小人物幹了大事情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有些不要臉第八百十九章 你得聽我的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陳近南還年少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崖鎮大捷(一)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錢謙益要自救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三大矛盾第二百十四章 三反之政,烏乎不亡?第二百四十五章 訣別第五章 就知道急喉喉的,沒點兒眼力見第八百四十八章 就是兩僞君子!第二百二十章 宜將剩勇追餘寇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一場姍姍來遲的大海戰第九十二章 崽賣爺田不心痛!第八百零三章 微服私訪第九百九十五章 請陛下上朝!第四百八十六章 坊間暗流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朕知曉了第八百四十二章 四九式第九百二十一章 撲朔迷離第二百八十七章 君臣解開心結第一百八十一章 孤不做這監國了第五百八十七章 江南商會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 海州之戰(三)第七百九十五章 意見不統一第六百十二章 相煎何太急?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 比吳三桂更可恨的大漢奸第八百六十五章 吳爭在不斷地落棋第四百二十六章 是時候收復紹興了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二袁招了第六百五十章 金聲桓的小算盤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 人爲財死?第三百十五章 人在其位,身不由己第六百八十五章 亂世當用重典第三百零六章 三界被阻第十章 勝利,就是最好的尊嚴第六百二十二章 紹興城再度易手第六百零二章 偏執女人造成的破壞超乎想象第六百十六章 雜碎也能成爲勇士第五百十三章 你也配?第三十九章 大廈傾,方見人心。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琴瑟和鳴?第七百六十一章 殺雞儆猴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矛與盾第五百十七章 以攻代守,打清軍一個反擊第九百二十章 預判出現了偏差第六百零六章 陛下聖明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就是陽謀第三百零五章 意外之外的意外第一百章 這下老子要破產了。第七百九十三章 王爺救命!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陳永華的糾結第六百二十二章 紹興城再度易手第十二章 還能再巧點嗎?第一千四百十八章 談判(一)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妥協,是爲走得更遠第七百七十四章 臉皮夠厚的沈致遠第四百二十五章 只要是抗清,在哪都一樣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 再戰海州第六百十八章 他的血,流光了。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 欲擒故縱第三百二十五章 黨爭泥沼中爬出來的小人第九十四章 你敢死,我……不敢!第七百三十七章 將計就計第四百四十一章 合圍紹興府第五百六十五章 我們還能上岸嗎?第四百九十五章 有奸細第六百二十七章 有密旨第九百四十一章 善變第一千零八十章 吳爭其實是個制服控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 讓條路?第七百九十四章 一樁滅門血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