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八章 清廷震動

“天津衛急報,義興朝吳淞水師自大沽口西進,因船堅炮利,沿途要隘皆被火炮摧毀……此時,其中兵鋒已逼近天津。”

頓時,殿中一片死寂,片刻之後又是一片混亂,如同沸騰的開水鍋。

天津,有明之前,沒有這個稱呼。

以前,天津有個“直沽”的名稱,那是金朝貞佑年間的事,位置大概在在三岔口,但那不是城,而是寨,叫“直沽寨”。

之後,元延祐年間,爲了漕糧運輸方便,改直沽寨爲海津鎮,並設立大直沽鹽運使司,管理鹽的產銷。

也就是說,明之前,天津叫海津,還是個鎮,和軍事毫無關係。

然而,朱棣發動“靖難之役”,就是從這轉京杭大運河南下,奪了權登了基,

爲了緬懷這場得意之戰,朱棣將它將改名爲天津,即天子經過的渡口之意,爲了防備後世有人照樣畫葫蘆,朱棣在天津設衛,就是爲了防止後人效仿,但天津也只是個衛,並非尋常州府,只是個軍事要隘。

大沽口,就是入海口,離天津衛不足百里,天津衛距離順天府也就三百餘里。

關鍵是從大沽口至天津衛這個距離,戰艦是可以直接到達的。

也就是說,只要敵人從天津衛登陸,一個急行軍……就兵臨城下了。

當然,朱棣那時,這世界上還沒有如此強大的艦隊,可以威脅到天津衛,鄭和七下西洋的“無敵艦隊”,那就是蠍子拉屎——獨一份。

否則,就算是借朱棣十個膽子,也不敢定都順天府啊。

可就算如此,朱棣也不敢大意,設立了天津衛之後還在擴大規模防禦,增設天津左衛和天津右衛,於大沽海口築墩設炮。

清軍南下,大明滅亡。

原本這四年多的時間,或許可以整編一下天津衛的降清守軍。

可惜,先是慶泰朝,後是義興朝,牽制了清廷巨大的兵力和財力,大順、大西軍殘部和南面永曆朝由此有了喘息之機,更造成了清廷無力去整固天津衛。

也難怪,誰能想到敵從海上來啊。

可現在,問題出來了。

此次多爾袞本是打一場速決戰,抽調了駐京八旗,此時在京畿,可用八旗不過二萬人,別的就是降清明軍了。

這點兵力應戰是夠了,可敢派出去到天津嗎?

老窩不想要了?

清廷這下是真得震動了!

這就象後世有個偉人曾經說過,在沿海架幾門大炮,就能征服一個國家的事確實存在。

是,大明也曾經天津衛乃至大沽口有要隘,也部署了不少火炮。

此時也還保留着,可問題是射程不夠啊,不能和吳淞水師新式戰艦上的火炮相提並論啊。

要隘部署的火炮確實能封鎖海河,可吳淞水師可以在岸炮的射程之外,逐一摧毀岸炮陣地。

守軍根本毫無還手之力。

沿途逐一拔除,直至天津衛。

清廷如何應對?

沒有人再去糾結布木布泰的臨時“叛變”,也不再糾結多爾袞的處置問題。

在國朝的生死存亡面前,一切都可以忽略。

吳爭怕是做夢也沒想到,自己竟在無意中幫了多爾袞一個大忙。

濟爾哈朗幾步衝至傳令兵面前,急吼道:“吳淞水師有多少船……快說,敵人有多少人?駐防天津左右兩衛作何應對?”

“回大人,敵人有大船十條,中小船不計其數……大沽口駐軍要隘皆已經被敵人炮火摧毀,駐軍皆逃往天津衛……。”

“混帳!”一向老好人的濟爾哈朗一巴掌扇翻了傳令兵,猶不解氣,再踹了他一腳。

這纔回頭朝布木布泰、福臨道:“大船十艘,一艘若以載八百人計,除去水手,可登岸者約爲三、四百人,十艘約爲三、四千人……可無法估算的是,中、小船有否運載兵員。臣以爲,首要之事,當勒令天津衛駐軍探察清楚敵人兵力,同時,調集拱衛京畿諸軍,前往天津阻敵!”

“不可!”貝勒屯齊(莊親王舒爾哈齊之孫)大聲反對道,“京畿諸軍一旦調動,萬一有個閃失……爲何應對?”

這話說出了大部分臣子心中的擔憂。

如今山東、山西乃至蒙古不少部落都有反叛,這萬一真有支軍隊殺入京畿,那空有百萬大軍的清廷,那可就真成了笑話了。

濟爾哈朗雖然被貝勒屯齊頂撞,但也沒發怒,他知道屯齊的話在理,京城兵力本就空虛,再抽調,怕是真沒法應變了。

就在滿殿羣臣個個滿臉愁苦、沒有對策時,洪承疇突然道:“要不……抽調新軍增援天津衛?”

這話瞬間讓羣臣臉色爲之一振,讓朝廷在財政拘緊的情況下,還投入了數百萬兩銀子的新軍,是時候該出出力了。

可這話讓屯齊等多爾袞一派的將領蹩緊了眉頭。

他們心裡一個個在罵洪承疇老狐狸,太狡滑。

新軍火槍營、槍騎營皆已經被派出,一路西向增援阿濟格平叛,一路南向剿滅膠東叛亂。

傻子都聽得明白,這策略要是實施,那麼抽調回來的一定是槍騎營,一是因爲槍騎營是騎兵,回援速度快,二是膠東平亂進展順利,槍騎營已經將於七所部,擠壓在寧海州、墨縣和海陽縣區域之內。

可槍騎營統領是錢翹恭,濟爾哈朗的孫女婿,也就是皇帝一脈。

這次要是回援天津衛立下大功,加上多爾袞前方戰事失利、損兵折將,那麼皇帝一脈的勢力無疑便會大漲。

福臨哪會想到那麼多,他倒是從清廷的根本利益考慮,他大聲道:“傳朕旨意,急召錢翹恭槍騎營增援天津衛,至於膠東民亂……可全權處置!”

濟爾哈朗、洪承疇、范文程等大臣迅速上前躬身道:“皇上聖明!”

多爾袞一派將領不禁面面相覷,他們急眼望向布木布泰,希望皇太后來說句公道話。

不想,布木布泰竟也點頭表示同意,“攝政王此時無力回援,朝廷只能行權宜之計,相較於膠東民亂,天津衛軍情更爲緊急……就按皇帝的意思辦吧!”

“臣等遵旨!”

第四百三十一章 瓜瀝攻防戰第四百六十三章 殲滅清騎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這樣的人只會陣亡,不會降敵第一千零五十章 其實本王也有女兒第五十章 有難同當第一千零十四章 數千水師潰兵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晉爵令第六百五十章 金聲桓的小算盤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薑是老的辣第八百九十八章 天罰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虛則實之,實則虛之第七百零二章 沈致遠說,這是個陽謀第七百十章 第三次和談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 以何賞不世之功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 老實人第五百六十章 清理第一千零十九章 老兵不死第七百五十六章 目標是重塑第八百六十三章 不妨讓我們拭目以待!第八百四十五章 借是要還的,取,那就不用還了第二十一章 說好的把總、千總呢?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女人,女人……女人!第八百四十三章 烈士遺孤第四十九章 真是他第四十章 盡人事,聽天命。第九百四十六章 活捉喀爾楚渾第四百二十五章 只要是抗清,在哪都一樣第四章 小來思報國的思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渣男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出手第二百九十章 你能奈我何?第五十五章 公子,萬萬不可啊。第三百零八章 命不該絕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我的子女只姓吳第六百十三章 朕小看你了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遠交近攻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陳近南還年少第四百七十九章 打殘活秦檜第三百四十四章 他也難啊!第八百七十三章 豬隊友古來有之第八百四十一章 北伐之日,不遠矣!第二百五十三章 撤往平崗山第二百七十三章 震驚第八百七十七章 惱羞成怒?第一千六百零三章 突圍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什麼人哪?第五百六十七章 救三次那就是非份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血洗王府第二百四十二章 吳老伯果然是忠義之人!第四百六十六章 血戰鎮江城(二)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 鳳陽府第一戰(二)第一千五百九十章 要反擊第四百十九章 自陷險境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一千六百章 置死地第二十四章 坐而論道(一)第一千三百十四章 吳、晉聯姻?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 服從,是一種態度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 局第二百六十一章 有發爲順民,無發爲難民第三百章 騙鬼呢!第六十四章 各懷心思第一千零九章 我來代勞!第九十六章 能不死,就別讓他死嘍!第一千二百章 急需戰略互信第七十八章 有魂的軍隊,不死!不滅!第三百八十八章 清君側,誅奸倿!第六百八十五章 亂世當用重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陳近南還年少第二百八十章 欲加害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奏對第三百五十九章 應天府之變(二)第五百六十八章 吳老爺人老心不老第一千六百六十章 衡陽鎮狙擊戰(六)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雙方有意識地相互試探第四百零六章 岳父大人第一千七百零七章 歪打正着第五百二十三章 攻江都第一千六百十一章 拔出蘿蔔帶出泥第四百章 必須阻止馬士英入閣第一千六百九十章 劉放的功業(二)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大西軍之變第一千六百十一章 拔出蘿蔔帶出泥第一百十八章 山賊比朝廷有錢第一千四百十九章 談判(二)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老馬,你立功了第一千零二章 爛攤子第四百四十一章 合圍紹興府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 殺李成棟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 殺李成棟第一千四百十五章 小林騎第九百五十九章 難成氣候第九百八十三章 兩難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 海州之戰(二)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祖大弼逃了第二百十六章 洪承疇親自增援蘇州第四百十六章 福建時局第二百四十五章 訣別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堡壘總是從內部攻破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錢謙益要自救
第四百三十一章 瓜瀝攻防戰第四百六十三章 殲滅清騎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這樣的人只會陣亡,不會降敵第一千零五十章 其實本王也有女兒第五十章 有難同當第一千零十四章 數千水師潰兵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晉爵令第六百五十章 金聲桓的小算盤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薑是老的辣第八百九十八章 天罰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虛則實之,實則虛之第七百零二章 沈致遠說,這是個陽謀第七百十章 第三次和談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 以何賞不世之功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 老實人第五百六十章 清理第一千零十九章 老兵不死第七百五十六章 目標是重塑第八百六十三章 不妨讓我們拭目以待!第八百四十五章 借是要還的,取,那就不用還了第二十一章 說好的把總、千總呢?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女人,女人……女人!第八百四十三章 烈士遺孤第四十九章 真是他第四十章 盡人事,聽天命。第九百四十六章 活捉喀爾楚渾第四百二十五章 只要是抗清,在哪都一樣第四章 小來思報國的思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渣男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出手第二百九十章 你能奈我何?第五十五章 公子,萬萬不可啊。第三百零八章 命不該絕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我的子女只姓吳第六百十三章 朕小看你了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遠交近攻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陳近南還年少第四百七十九章 打殘活秦檜第三百四十四章 他也難啊!第八百七十三章 豬隊友古來有之第八百四十一章 北伐之日,不遠矣!第二百五十三章 撤往平崗山第二百七十三章 震驚第八百七十七章 惱羞成怒?第一千六百零三章 突圍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什麼人哪?第五百六十七章 救三次那就是非份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血洗王府第二百四十二章 吳老伯果然是忠義之人!第四百六十六章 血戰鎮江城(二)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 鳳陽府第一戰(二)第一千五百九十章 要反擊第四百十九章 自陷險境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一千六百章 置死地第二十四章 坐而論道(一)第一千三百十四章 吳、晉聯姻?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 服從,是一種態度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 局第二百六十一章 有發爲順民,無發爲難民第三百章 騙鬼呢!第六十四章 各懷心思第一千零九章 我來代勞!第九十六章 能不死,就別讓他死嘍!第一千二百章 急需戰略互信第七十八章 有魂的軍隊,不死!不滅!第三百八十八章 清君側,誅奸倿!第六百八十五章 亂世當用重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陳近南還年少第二百八十章 欲加害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奏對第三百五十九章 應天府之變(二)第五百六十八章 吳老爺人老心不老第一千六百六十章 衡陽鎮狙擊戰(六)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雙方有意識地相互試探第四百零六章 岳父大人第一千七百零七章 歪打正着第五百二十三章 攻江都第一千六百十一章 拔出蘿蔔帶出泥第四百章 必須阻止馬士英入閣第一千六百九十章 劉放的功業(二)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大西軍之變第一千六百十一章 拔出蘿蔔帶出泥第一百十八章 山賊比朝廷有錢第一千四百十九章 談判(二)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老馬,你立功了第一千零二章 爛攤子第四百四十一章 合圍紹興府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 殺李成棟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 殺李成棟第一千四百十五章 小林騎第九百五十九章 難成氣候第九百八十三章 兩難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 海州之戰(二)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祖大弼逃了第二百十六章 洪承疇親自增援蘇州第四百十六章 福建時局第二百四十五章 訣別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堡壘總是從內部攻破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錢謙益要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