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三章 三千人打五萬大軍的伏擊?

PS:感謝書友“緣醒”投的月票。

可蔣全義內心不服氣啊。

他知道,要想在吳爭手下出人頭地,那就得建奇功。

能從儀真那座血肉磨坊中活下來,被清軍追擊輾轉千里倖存下來,蔣全義已經沒有一絲佛性。

殺,或者被殺。

他麾下三千精銳,也是這樣的老兵。

於是,蔣全義留下一小隊人,做爲聯絡他後續部隊之用,自己率部迅速前出。

他要打一場,伏擊戰!

瘋狂!

確實瘋狂!

三千人,要打五萬人一場伏擊戰。

如果吳爭在,一定會一腳踹蔣全義一個後滾翻。

這簡直就是壽星公吃砒霜,活膩歪了。

先不說能不能伏擊成功,就說成功了,能撤退嗎?

打掉清軍先頭部隊,讓你使出全身力氣,儘可能地殺,能殺一萬人?

後續敵人主力會如潮水般將你淹沒。

如果敵人有騎兵,那更不用說了,分分鐘就能包圍、殲滅。

後世游擊戰,那是打運動戰,將敵人拖着跑,然後在形成局部兵力優勢時,伏擊其跟得近的先頭部隊。

可現在不一樣,清軍傾巢而來,目標很明確,就是泰興,不存在被明軍牽着鼻子走,打運動戰的可能。

但蔣全義,就這麼,幹了!

蔣全義想要奇功,但他也不想送死,他還沒有到達如此不管不顧的瘋狂程度,況且想建奇功的人,又怎麼想去送死呢?那功勞豈不白費了嗎?

實際上,蔣全義對泰州到泰興的地形很熟,之前率部與濟爾哈朗“躲貓貓”,在揚州府造了那麼久時間的“孽”,帶着濟爾哈朗所部一個勁地來回轉圈,豈能不熟地形?

加上吳爭在泰州城與多爾袞談判時,蔣全義帶兵來投,也是走的這條路。

所以,蔣全義心裡還是有計較的。

泰州至泰興由北向南的官道,呈一個“N”形,其實也是運鹽河的流向。

在口岸鎮以東約三、四十里處,就是官道“N”轉折的地方。

此處有座石橋,是行軍路上必經之處,否則就得渡河,但因爲有橋,這小河上基本找不見幾條船。

蔣全義的狠,就體現在這裡。

他率部急行至石橋後,下令將百斤火藥埋於橋下,並將所帶千顆地雷藏於橋頭靠泰興方向。

這些地雷是軍工坊的第一批產品,不是觸絆雷,是拉線雷,結構簡單,可靠性高。手動拉繩以燧石摩擦點火觸發,缺點是人必須在附近隱蔽,不過蔣全義手下,確實不缺敢死之人。

撥給這批地雷給蔣全義的用意是,這種地雷的埋設難度小,挖個坑埋下,引火繩套個竹管就行,哪怕埋設在土中,竹管子的空氣也足以保證導火線燃燒,不至於因缺氧而熄滅。

埋設花費了近兩個時辰,說得簡單些,橋頭向泰興方向的三裡官道,表面基本被翻了一遍。

這種粗糙的手段,如果在後世,傻子都能發現有異。

可在這個時代,路都是土的,也沒有用地雷大規模作戰的常識,負負得正,或許是上天也打算成就蔣全義一番大事吧?

當部署完後,蔣全義令軍撤離至這五里官道後面隱蔽。

他的狠不僅僅是對敵人,還對自己。

他居然留下做爲敢死隊一員隱蔽在橋下坑洞,而軍隊的指揮權交給了他的副將,約定以爆炸聲響起爲訊號,對過橋敵人發出攻擊。

實在夠瘋狂!

……。

而與此同時,龍潭方向的王之仁水師,已經陷入了危局。

王之仁的水師,兵力缺員倒不多,但戰船就缺得多了,不及盛時四成。

之前應天府保衛戰時,水師傷亡過半,戰船亦是如此。

朝廷補充了兵員,但因爲沒錢,戰船補充得極少。

這還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炮彈。

這時的炮彈是火藥包加上鉛彈、鐵彈。

火藥倒不缺,缺的是鉛彈和鐵彈。

這個時代,但凡金屬的製品都貴,鐵甚至用來鑄鐵錢,以彌補流通銅錢的不足。

可想而知,炮口射出去的都是銀子啊。

好在王之仁也是從崇禎朝困難期走來的老將,他下令讓石匠鑿出大小相似的石彈,以供炮擊所用。

但這就引起炮彈的射程和精度急劇下降。

戰爭突然暴發。

王之仁水師倉促應戰,這也難怪,連吳爭都被矇在鼓裡,直到戰前才發現不對勁。

義興朝上下,也都以爲清軍主攻的方向是靖江。

王之仁又怎能有清軍大規模來襲的心理準備呢?

可問題是,就算王之仁水師滿編,恐怕也抵擋不了如此大規模清軍的突擊。

從江浦至儀真,江面上三千多艘船齊發,多爾袞的戰術簡單、粗暴,但也非常有效。

恐怕任由王之仁水師用戰艦上爲數不多的火炮瞄準射擊,也無法阻擋這麼多的船同時進發。

以量勝質,在戰場上,無往而不勝。

這其實也是熱兵器淘汰冷兵器的主要原因。

因爲相對於一個需要訓練三、五年的控弦之士,火槍兵太便宜了,有個手指頭、扣得動扳機就行。

王之仁一面派人急報朝廷,一面親率水師迎敵。

王一林勸說王之仁,“叔爲主帥,侄兒願代叔上陣,以爲先鋒,率水師迎敵。”

但遭王之仁一口拒絕,“兩年前爲叔就該死在江上,能多活了這兩年,賺了。”

然而,倉促出戰,軍隊指揮無法如臂使指,戰船和軍隊基本上是散着出去的。

如同一條彎曲的長蛇般,打得就是添油戰術。

還未到江心,明軍水師迅速被無數駛來的敵船包圍。

這仗打得非常艱難。

往往是三、四條,甚至五、六條敵船圍攻一艘水師戰船。

這就如同一頭大象,被五、六頭狼圍着,根本無法發揮出該有的戰力。

以至於許多戰船,甚至未發一炮,就被敵船掛鉤登船。

直接進入了肉搏戰。

可肉搏戰,水師將士又怎麼是清軍主力的對手呢?

當王之仁看到連自己的旗艦都被蜂涌而來的清兵爬上船舷時,他仰天悲呼,“有心殺賊,奈何無力迴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他回頭對身邊不遠處的王一林大喝道:“一林,快走……回去報信,江防已破。”

第一千六百七十章 以強擊強,最能摧毀敵人的意志第五百三十章 還能見到哥哥……真好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強攻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城破在即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烽煙四起(二)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 天長之失第九百三十四章 覆滅之路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放下第五百十四章 局勢詭異第三百八十二章 國之將亡,必生妖孽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好人?壞人?第七百零二章 沈致遠說,這是個陽謀第七百十三章 吳爭想換回沈致遠、錢翹恭二人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醴陵會盟(二)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是自誤嗎?第八百六十七章 布木布泰的苦惱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柳如是勸錢謙益反正第四百六十七章 擁立第八百四十九章 憤青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風雨欲來第一百四十九章 遭受清軍炮擊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堅固的堡壘第六十二章 不丟人第一千六百十九章 再落一子第四百十三章 擊沉它第一千六百五十一章 逼上梁山的匹夫第六百十七章 機會來了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陳永華的糾結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我是漢人第四百五十一章 伏擊柯永盛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沛縣之戰(三)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與我何干第二百六十一章 有發爲順民,無發爲難民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還敢躲?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 人爲財死?第九百零五章 奉陪到底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錢謙益要自救第一百八十一章 孤不做這監國了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錢肅樂的剛直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事大了第一千六百零一章 殺雞儆猴第七百七十九章 兄弟不是用來墊腳的第六百零六章 陛下聖明第五百三十四章 軍心難違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公私兼顧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還敢躲?第二百六十一章 有發爲順民,無發爲難民第七百二十六章 朱慈烺究竟要幹啥第五百二十九章 今日不妨再辭官一回第一百四十七章 多鐸想幹什麼第三百零三章 車中的火藥壇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飛雲橋之戰(二)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誰是後生?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老與少的不同之處第三百零八章 命不該絕第三百八十七章 殺嗎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廬州、安慶第六百八十三章 雄風清角勁,落日大旗明第九百九十九章 我還有更好的主意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崖鎮大捷(二)第一百七十七章 視父子如天敵的吳老爹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存在即有理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女生外嚮第十章 勝利,就是最好的尊嚴第五百四十九章 應天府,一片詳和!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不是不報第八百零六章 看來飯中無毒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我的子女只姓吳第一千六百七十章 以強擊強,最能摧毀敵人的意志第一千四百十二章 再戰飛雲橋第七百三十六章 空手套白狼啊第一千三百十九章 主動出擊?第三百八十章 你也要附賊嗎?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廬州、安慶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說到底還是缺錢第六百二十三章 韃子開始屠城第七百三十四章 老夫知足了!第九百三十九章 故人已去第五百二十二章 老實人的瘋狂第四十九章 真是他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箇中好手第一百五十五章 有羣鄉紳,前來勞軍第四百三十四章 張國維沒死第一千零四十章 心中有屎的馬士英第四百十三章 擊沉它第五百三十九章 溫文爾雅的君子嗎第八十一章 朝廷沒錢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廬州、安慶第四百七十八章 太不要臉了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此消彼長第九百二十八章 假戲真做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爲了漢明第一百七十九章 拔營向紹興府第五百六十二章 射殺金聲桓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爭,還是不爭?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 南北三個戰場(一)第一千六百十九章 再落一子第八百十二章 計劃永遠不如變化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多爾博不是劉阿斗第一千四百十八章 談判(一)
第一千六百七十章 以強擊強,最能摧毀敵人的意志第五百三十章 還能見到哥哥……真好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強攻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城破在即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烽煙四起(二)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 天長之失第九百三十四章 覆滅之路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放下第五百十四章 局勢詭異第三百八十二章 國之將亡,必生妖孽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好人?壞人?第七百零二章 沈致遠說,這是個陽謀第七百十三章 吳爭想換回沈致遠、錢翹恭二人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醴陵會盟(二)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是自誤嗎?第八百六十七章 布木布泰的苦惱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柳如是勸錢謙益反正第四百六十七章 擁立第八百四十九章 憤青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風雨欲來第一百四十九章 遭受清軍炮擊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堅固的堡壘第六十二章 不丟人第一千六百十九章 再落一子第四百十三章 擊沉它第一千六百五十一章 逼上梁山的匹夫第六百十七章 機會來了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陳永華的糾結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我是漢人第四百五十一章 伏擊柯永盛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沛縣之戰(三)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與我何干第二百六十一章 有發爲順民,無發爲難民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還敢躲?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 人爲財死?第九百零五章 奉陪到底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錢謙益要自救第一百八十一章 孤不做這監國了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錢肅樂的剛直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事大了第一千六百零一章 殺雞儆猴第七百七十九章 兄弟不是用來墊腳的第六百零六章 陛下聖明第五百三十四章 軍心難違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公私兼顧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還敢躲?第二百六十一章 有發爲順民,無發爲難民第七百二十六章 朱慈烺究竟要幹啥第五百二十九章 今日不妨再辭官一回第一百四十七章 多鐸想幹什麼第三百零三章 車中的火藥壇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飛雲橋之戰(二)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誰是後生?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老與少的不同之處第三百零八章 命不該絕第三百八十七章 殺嗎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廬州、安慶第六百八十三章 雄風清角勁,落日大旗明第九百九十九章 我還有更好的主意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崖鎮大捷(二)第一百七十七章 視父子如天敵的吳老爹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存在即有理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女生外嚮第十章 勝利,就是最好的尊嚴第五百四十九章 應天府,一片詳和!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不是不報第八百零六章 看來飯中無毒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我的子女只姓吳第一千六百七十章 以強擊強,最能摧毀敵人的意志第一千四百十二章 再戰飛雲橋第七百三十六章 空手套白狼啊第一千三百十九章 主動出擊?第三百八十章 你也要附賊嗎?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廬州、安慶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說到底還是缺錢第六百二十三章 韃子開始屠城第七百三十四章 老夫知足了!第九百三十九章 故人已去第五百二十二章 老實人的瘋狂第四十九章 真是他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箇中好手第一百五十五章 有羣鄉紳,前來勞軍第四百三十四章 張國維沒死第一千零四十章 心中有屎的馬士英第四百十三章 擊沉它第五百三十九章 溫文爾雅的君子嗎第八十一章 朝廷沒錢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廬州、安慶第四百七十八章 太不要臉了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此消彼長第九百二十八章 假戲真做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爲了漢明第一百七十九章 拔營向紹興府第五百六十二章 射殺金聲桓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爭,還是不爭?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 南北三個戰場(一)第一千六百十九章 再落一子第八百十二章 計劃永遠不如變化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多爾博不是劉阿斗第一千四百十八章 談判(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