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大戰顏良死,關羽鬥太史

顏良在接到沮授傳報的當夜就準備好要回撤,向袁紹本部兵馬靠攏。可惜他得到消息的時間終究晚了點,當他領兵退出陽曲關,向不遠的毛城進發時,才發現後路早已被人劫去,此刻他已陷入腹背受敵的危局。

能領兵在此時斷去顏良後路的自然是從北邊平樂關領兵殺出的樂進,此次冀州大戰他一直呆在關內卻是沒機會出戰,如今有了擊敵的機會,自然是飛奔前來,速度極快。

“今日一戰,爲死而已”叩關數日一萬兵馬中還有戰力的不足六成,看着前方攔下自己去路的萬餘兵馬,再扭頭看了看身後不遠處從陽曲關內殺出的數千兵卒,顏良暴喝道:“冀州兒郎們,你們怕不怕?”

“爲死而已”僅剩的數千人卻是齊聲怒吼,主將的憤怒情緒感染了他們這些底下的小兵,此刻這些兵卒卻是悍不懼死的。

“顏良,你是條漢子。”樂進輕嘆一聲,手中兵器緊握在手,“可惜跟錯了主子,終究逃不過如此下場。衆將士,隨我殺”說罷提馬衝出,揮刀劈向顏良。

“殺”顏良此刻也顧不得身後的追兵,領着身旁不多的精銳步卒殺向敵方兵陣,而他本人卻是對上了樂進本人。

數千心萌死志的冀州兵卒一開始就兇猛異常,毫不躲閃的劈向前方卻是狠辣異常,一時間樂進麾下兵卒難以略其鋒芒,被逼的退後不止數十米。

兵卒尚且如此,顏良身爲大將理應更勝一籌,原本即使不都不過對方也能撐過百餘招的樂進,居然在二十餘會合就顯出頹勢,坐在戰馬上的身子也是搖搖欲墜。

“樂進休慌,我等兄弟來也”關鍵時刻吳敦、尹禮等人殺至戰場,頓時冀州兵卒壓力大增,薄弱的後陣防禦根本無法給陽曲關兵卒製造阻礙,相反只會成爲劉氓麾下兵卒升官的功勳。

有了吳敦兩人相助樂進一改之前的頹敗之勢,手中長刀幾次與顏良上身要害擦身而過若不是顏良反應即使,此刻已經倒地。這些躲避消耗體力之大除去顏良卻是沒人能切生感受到,四人相鬥十餘招後,顏良的動作漸漸緩慢,身子也不如之前靈活。

冀州兵卒試圖衝進戰圈救出自家將軍,可週圍一圈圈的敵兵讓他們心中所想成爲一輩子也不可能的奢望,不單是因爲闖不進四將身邊,同樣也是因爲兵卒自己也沒保命的可能。

三十會合已過,顏良已經開始大口喘氣,雖然如此以多欺少實在不是君子所爲,但衆人爲了全勝也顧不得許多名聲。樂進與吳敦分別攻向顏良雙肩,在顏良舉刀擋下兩把利刃的同時,尹禮的長矛突然刺出,穿破了顏良的喉嚨。

“咳”“咳”雙眼圓瞪,顏良不甘心的望着原本武藝毫不在他眼中的尹禮,適才那一槍他只要早一點把腦袋往側移就能很好的避開,可被三人圍攻導致體力下降的顏良卻是無法及時做到這點,這不但是體力問題,還有精神集中也是重大考驗。

帶着憤恨、無奈與一絲解脫,顏良直挺挺的摔落下馬。此刻還沒死去的冀州兵卒卻是着魔一般的向樂進等人發起衝鋒。

將顏良擊殺之後三將相視點頭,領着兵馬開始收拾殘局。雖然剩餘的冀州精銳兵卒都沒一人投降,但畢竟只有千餘人,已經翻不起大的浪花,剛過半個時辰,顏良所率兵馬一個不落的全部斬殺在戰場。

“休整半日,我等要助主公攻取冀州其餘郡縣。”樂進開口說道:“文遠與幽州兵馬暫時還不能離開信都,接下來的掃蕩工作將由我等完成。”

“嘿,文遠他們拿了頭功,總得讓我們哥幾個分點湯水。”吳敦笑道:“攻城掠地卻是再合適不過。”

當樂進等人沿着趙國北上攻城掠地的時候,已經匆匆離開並奔至範郡的袁軍大營內,袁本初終於轉醒,當聽及沮授等人撤兵命令後又是一陣頭痛,不過好在沒有暈過去,勉強撐着身子問道:“我若撤兵,被張遼活捉的尚兒與熙兒怎麼辦?”

“主公,當務之急是迴轉青州與大公子會合。”沮授開口道:“想劉氓大漢王爺,不會太過爲難府中婦孺與兩位公子。況且此時劉曹仍然在相鬥,若是能在青州及時補充糧餉,主公未嘗不可捲土重來奪回冀州遼闊大地。”

“好,就依你之言,速去青州與我譚兒相會。”袁紹點點頭,緩緩說道:“給我口水,昏厥多日口中無味的緊。”

“主公稍等。”沮授點頭,向一旁案桌走去,哪裡還擺放着一些吃食。

“主公,探馬來報徐晃、魏延已經領兵而出,目的似乎是我軍屯糧之所。”官渡曹操大營,化歆開口說道:“還請主公派一驍將遣軍前往烏巢駐防,單是曹純將軍一人,恐怕不是其二人的對手。”

“探哨可言徐晃兵馬現居何處?”在這兩員劉氏大將手下吃了個不大不小的虧,曹操對兩人也是頗有提防。

“半日前大軍正向中牟縣進發。”化歆開口說道。

“你怎清楚他們是向我軍屯糧之所前行?”曹操皺了皺眉,開口問道。

化歆點頭回答道:“探哨來報其兵馬並不多,只有萬餘人左右,如此數目的兵馬若是用來奇襲,只有屯糧之所最爲可能。”

曹操聞言點頭,隨後搖頭失笑:“子魚啊,既然你能想到,那劉氓、徐晃等人又何嘗不知?若他真率兵攻入烏巢,某豈能讓他得逞?所以我料徐晃定不會取烏巢,而是興兵直下,攻入豫徐二州。”

化歆被曹操所言給震住了,勉強擠出一絲微笑開口問道:“主公莫不是說笑?徐晃僅帶一萬兵馬,就敢入主公治下腹地?那他不是自取滅亡?”

“就是因爲你我都認爲此舉乃自取滅亡之道,徐晃必不敢如此行事。所以纔給了他一絲機會,讓他能最危險的地方獲得巨大的戰功。傳令下去,讓曹純在烏巢多設探哨,一定不能讓徐晃接近。其二,傳信與荀攸,讓其多派細作來往於三州之地,某要讓徐晃無處遁形。”

“主公之意,歆明白了。”化歆點點頭,抱拳出了營帳。

“公明,我等不與主公大聲招呼,就這麼出了滎陽,是不是不太合適?”中牟縣以南十數裡的山道中,魏延皺眉說道。這句話藏在心裡也不短了,現在終於說了出口。

徐晃搖了搖頭,雖然魏延視爲不錯的將領,可年紀尚短還不夠成熟。不過徐晃也知道劉氓將魏延安排到自己身邊的用意,那是要自己好好提點提點這位將來可能扛下主公大旗的傢伙,想到這便開口說道:“你可記得主公出徵曹操之前對你我所說之言?”

“記得,主公說你我大軍有完全自主活動的權利。”魏延點頭說道:“不過如今我等出兵數十里乃至上百里外,卻是不和規矩了。”此時的魏延還較爲智能,雖然膽大,卻是沒有將來那麼敢用兵。

“規矩?何爲規矩?”徐晃搖頭失笑:“你在主公帳下時間也不短了,應當知曉主公調兵遣將之道。只要能夠取勝,再離譜又有何妨?你我此次出兵,你真以爲主公毫不知情?”

“主公已然知曉?”魏延皺眉問道:“將軍派人通知了主公?”

“我哪有閒人派往主公大營。”徐晃搖頭道:“主公之能神鬼莫測,別道你我這般毫不影藏行蹤的進兵,即使你我藏身於山林,主公也能知曉的一清二楚。”

魏延對此倒是十分信服,點頭說道:“主公確實厲害,既然主公知道你我出兵也不遣人阻止,定是默許此事,那我等現在就可放心殺入曹操腹地了。”

徐晃搖頭道:“不要以爲此事很輕鬆,我料曹操也能猜到一些你我二人的算計。不過這又能如何?他曹孟德註定擋不下你我所率的一萬大軍。”

魏延對此也是信心十足,他之前擔憂不過是因爲怕劉氓知道了不喜二人如此不聽調遣,可不是怕了曹操將要對他兩人做出的兵力部署。

而在此時,劉備終於領兵來到南陽宛城外,可他卻不敢有絲毫過激行爲,因爲探哨來報,宛城三裡外淯水上游已經駐紮一軍,似乎是劉氓帳下太史慈爲主將,與宛城遙相呼應,若是輕易進攻,定然要遭兩面伏擊。

“主公何不讓關將軍先領兵與那太史慈交手?”徐庶開口說道:“若是淯水真有重兵,主公還需繼續等待;若是淯水之兵僅爲牽制,主公可在宛城救援之前將此營拔除。”

劉備點點頭,對一旁聆聽已久的關羽說道:“二弟,此番又得讓你勞累了。”

“主公說的哪裡話,關羽能爲大哥分憂豈有勞累一說”關羽輕撫長鬚,搖頭說道。

第二日清早,關羽點齊八千兵馬來至太史慈所立營寨前叫陣。太史子義雖然詫異對方不去宛城而來這找上自己,但也沒有縮在營內不出來。點齊五千精兵,不過半柱香時間太史慈便打馬出了營寨。

第135章 二匪來投,新建水軍第22章 董卓用謀,大攻長安第57章 曹操連失二州,諸葛城外擺陣第34章 張樂分兵,文謙受困第74章 藏身天然居,王子服招供第4章 薊縣攻防戰,幷州援軍至第9章 長安城下,浮屍千餘第37章 洛陽城外,呂布赤兔第105章 火燒藤甲兵,木鹿驅百獸第20章 鮮于渡水遼東,進兵首復汶縣第35章 城得守,遇貴人第34章 戰事多波折,顏良終敗逃第155章 林前交戰,再次平手第11章 招流民,霸上庸第48章 公孫父子亡,公孫恭無能第23章 劉氓遭暗殺,有驚幸無險第40章 神秘特務摘星,狸貓調換太子第13章 宛城街頭喋血,炸藥摧毀地道第41章 遼東初鬥兵,張繡再逞威第136章 劉氓賺甄家,大漢暫安定第50章 李肅言,議廢君第137章 曹操謀豫,臧霸動作第50章 魏延被迫爲匪,莊園曹兵埋伏第49章 血戰濮陽入手,曹仁預謀魏延第95章 司馬懿入府,陶謙讓徐州第44章 長安稱王,再次封賞第93章 岷江水攻破敵,祝融戲耍龐統第10章 汜水鏖戰,偷渡孟津第7章 兵進子午,槍王張繡第42章 複雜局勢,二人交談第85章 馬超誤會,小將禦敵第157章 驕兵夜襲,孤立宛城第128章 實驗火藥,驚喜多多第30章 左大降敵,郭汜上當第83章 衆將混戰,劉呂交手第61章 操勢成,李儒策第88章 科舉進行中,大漢第一人第96章 謠言可亂江東,孫劉聯盟破裂第29章 火燒烏桓部落,劉鵬宇見閻圃第24章 左大再立功,拿下右北平第32章 玄第33章 苦堅守,終來援第42章 複雜局勢,二人交談第48章 羣臣議,文和計第77章 風雨欲來,各方動靜第148章 許攸欲報復,青州終安定第44章 新昌換主人,圍城逼公孫第87章 設伏殲敵,匈奴窘狀第13章 涼州亂,羣臣至第19章 長安變故,張飛歸來第75章 刺客皆開口,黑幕揭曉中第61章 除董大計,孫曹勢成第52章 劉氓信,漢中王第93章 弓兵被壓制,演武出結果第83章 衆將混戰,劉呂交手第41章 董貴人遭算計,掉包計劃進行第68章 陳宮助呂,貂嬋離洛第105章 火燒藤甲兵,木鹿驅百獸第40章 公孫決心戰,初戰並不順第2章 劉氓細說龍鳳,諸葛草廬考驗第90章 又見特技,會心一擊第115章 張遼劫糧草,袁紹氣跳腳第121章 大戰顏良死,關羽鬥太史第164章 夏侯取營,終至上界第134章 驚現水匪,甘寧念舊第12章 虎頭蛇尾退兵,滿寵地道偷襲第11章 誘敵出城,叔侄見面第130章 兗州有變,細作暗鬥第42章 二人大出血,甘寧襲新昌第77章 袁術府內談,朝堂論錢糧第91章 軍團第一戰,益州有隱患第130章 兗州有變,細作暗鬥第106章 戰象多威猛,火燒衆南蠻第157章 驕兵夜襲,孤立宛城第53章 劉府密談,繼編漢史第160章 蒯越之謀,初提山越第78章 討袁計終定,各諸侯反應第129章 劉備赴長沙,關公營前戰第18章 上雒初戰,董卓心驚第25章 徒河血戰不止,守城以待援軍第100章 周公瑾獻策,搶人不要地第58章 曹嵩論,兩夏侯第164章 夏侯取營,終至上界第38章 殺何進,董卓至第150章 張燕襲城,麴義分兵第161章 曹劉相謀,劉氓驚醒第8章 襄陽如今換主,二劉身險祭拜第61章 操勢成,李儒策第105章 火燒藤甲兵,木鹿驅百獸第48章 濮陽李典陣亡,徐榮後發制敵第60章 陳留衛,張孟卓第150章 張燕襲城,麴義分兵第7章 詩會,名顯第16章 韓遂動,起刀兵第74章 府內接風,天然宴客第63章 比箭術,聚衆飲第86章 馬超用謀,匈奴終動第53章 秒才識破算計,援軍終至芒碭第60章 陳留衛,張孟卓第103章 硬攻營寨,周倉襲糧
第135章 二匪來投,新建水軍第22章 董卓用謀,大攻長安第57章 曹操連失二州,諸葛城外擺陣第34章 張樂分兵,文謙受困第74章 藏身天然居,王子服招供第4章 薊縣攻防戰,幷州援軍至第9章 長安城下,浮屍千餘第37章 洛陽城外,呂布赤兔第105章 火燒藤甲兵,木鹿驅百獸第20章 鮮于渡水遼東,進兵首復汶縣第35章 城得守,遇貴人第34章 戰事多波折,顏良終敗逃第155章 林前交戰,再次平手第11章 招流民,霸上庸第48章 公孫父子亡,公孫恭無能第23章 劉氓遭暗殺,有驚幸無險第40章 神秘特務摘星,狸貓調換太子第13章 宛城街頭喋血,炸藥摧毀地道第41章 遼東初鬥兵,張繡再逞威第136章 劉氓賺甄家,大漢暫安定第50章 李肅言,議廢君第137章 曹操謀豫,臧霸動作第50章 魏延被迫爲匪,莊園曹兵埋伏第49章 血戰濮陽入手,曹仁預謀魏延第95章 司馬懿入府,陶謙讓徐州第44章 長安稱王,再次封賞第93章 岷江水攻破敵,祝融戲耍龐統第10章 汜水鏖戰,偷渡孟津第7章 兵進子午,槍王張繡第42章 複雜局勢,二人交談第85章 馬超誤會,小將禦敵第157章 驕兵夜襲,孤立宛城第128章 實驗火藥,驚喜多多第30章 左大降敵,郭汜上當第83章 衆將混戰,劉呂交手第61章 操勢成,李儒策第88章 科舉進行中,大漢第一人第96章 謠言可亂江東,孫劉聯盟破裂第29章 火燒烏桓部落,劉鵬宇見閻圃第24章 左大再立功,拿下右北平第32章 玄第33章 苦堅守,終來援第42章 複雜局勢,二人交談第48章 羣臣議,文和計第77章 風雨欲來,各方動靜第148章 許攸欲報復,青州終安定第44章 新昌換主人,圍城逼公孫第87章 設伏殲敵,匈奴窘狀第13章 涼州亂,羣臣至第19章 長安變故,張飛歸來第75章 刺客皆開口,黑幕揭曉中第61章 除董大計,孫曹勢成第52章 劉氓信,漢中王第93章 弓兵被壓制,演武出結果第83章 衆將混戰,劉呂交手第41章 董貴人遭算計,掉包計劃進行第68章 陳宮助呂,貂嬋離洛第105章 火燒藤甲兵,木鹿驅百獸第40章 公孫決心戰,初戰並不順第2章 劉氓細說龍鳳,諸葛草廬考驗第90章 又見特技,會心一擊第115章 張遼劫糧草,袁紹氣跳腳第121章 大戰顏良死,關羽鬥太史第164章 夏侯取營,終至上界第134章 驚現水匪,甘寧念舊第12章 虎頭蛇尾退兵,滿寵地道偷襲第11章 誘敵出城,叔侄見面第130章 兗州有變,細作暗鬥第42章 二人大出血,甘寧襲新昌第77章 袁術府內談,朝堂論錢糧第91章 軍團第一戰,益州有隱患第130章 兗州有變,細作暗鬥第106章 戰象多威猛,火燒衆南蠻第157章 驕兵夜襲,孤立宛城第53章 劉府密談,繼編漢史第160章 蒯越之謀,初提山越第78章 討袁計終定,各諸侯反應第129章 劉備赴長沙,關公營前戰第18章 上雒初戰,董卓心驚第25章 徒河血戰不止,守城以待援軍第100章 周公瑾獻策,搶人不要地第58章 曹嵩論,兩夏侯第164章 夏侯取營,終至上界第38章 殺何進,董卓至第150章 張燕襲城,麴義分兵第161章 曹劉相謀,劉氓驚醒第8章 襄陽如今換主,二劉身險祭拜第61章 操勢成,李儒策第105章 火燒藤甲兵,木鹿驅百獸第48章 濮陽李典陣亡,徐榮後發制敵第60章 陳留衛,張孟卓第150章 張燕襲城,麴義分兵第7章 詩會,名顯第16章 韓遂動,起刀兵第74章 府內接風,天然宴客第63章 比箭術,聚衆飲第86章 馬超用謀,匈奴終動第53章 秒才識破算計,援軍終至芒碭第60章 陳留衛,張孟卓第103章 硬攻營寨,周倉襲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