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八章 天災人禍

初八祭祖。

初九,大擺流水席宴請鄉里。

初十至十三,搭戲臺請戲班連唱三天大戲。

十四,請韓四的舅舅、幺妹兒的舅舅以及鄉約、保正、甲長作見證,將韓三過繼給二房。

十五,宴請走馬書院院長和莊裡私塾的先生,吃完酒各送上現銀三十兩,勞煩他們在閒暇之餘幫老韓家修族譜家譜。

十六,請風水先生來看風水,看看韓家祠堂和韓家大宅該如何修建,算算哪天開工最吉利。

十七至十九,莊上徐、王、陳三家輪流請吃酒。

二十一早回走馬崗,去潘掌櫃家吃酒。韓家要揚眉吐氣,潘家一樣要光宗耀祖,潘掌櫃在崗上大擺流水席,宴請親朋好友,鄉約、保正、甲長和街坊鄰居,擺完流水席也請戲班來山門內的戲臺連唱了三天大戲。

韓四升官發財潘二跟着沾光的消息由此不脛而走,不但一下子冒出許多八竿子打不着的遠房親戚,連韓大、韓二和韓三都坐不住了,哥兒仨站在韓玉財生前買的小院裡,眼巴巴看着坐在黃桷樹喝茶的段吉慶和關捕頭。

“你們看着眼花,都想去找你弟,都想跟潘二一樣做官?”段吉慶哭笑不得地問。

“段老爺,都說打虎不離親兄弟,要說可靠,哪有自個兒兄弟可靠。”韓大偷看了段吉慶一樣,又嘀咕道:“再說肥水不流外人田,四娃子用誰不是用,爲啥便宜別人不用自個兒兄弟。”

段吉慶在做那麼多年府衙兵房經承,先後伺候過十幾任知府,豈能不曉得“官須自做,不用三爺”的道理,同時也能理解他們哥兒仨的心情,放下茶碗不緩不慢地說:“要是擱太平年景,你們真要是想去投奔志行,我就讓你們去了。但現而今天下不太平,粵匪不但佔了江寧和揚州,還分兵去犯京城,去攻安徽江西甚至湖北,不是我嚇唬你們,這一路是真不好走,恐怕剛出四川就會遇上賊匪。”

柱子剛開始一樣想去,只是過完年幺妹兒就滿孝,他就要做新郎官也就死了那條去投奔韓四的心,見韓家三兄弟欲言又止,忍不住笑道:“大哥,二哥,三哥,段經承真不是嚇唬你們,要是這一路好走,我早去投奔四哥了!”

“可是……”

“可是啥?”關班頭沒段吉慶那麼好的脾氣,啪一聲拍案而起,緊盯着他們問:“你們曉得江蘇離這兒有多遠嗎,你們會說官話嗎,你們識字嗎?啥也不懂,出了門連東南西北都弄不清,就算去了不但幫不上四娃子的忙,反倒會給四娃子添亂!這才過上幾天好日子,被人家一攛掇就沉不住氣。四娃子要是曉得你們都變成了這樣,真要被你們給活活氣死!”

韓大從來沒見關班頭髮過火,嚇得不敢再吱聲。

韓二韓三一樣嚇壞,害怕得連腿都不由自主的顫抖。

“關班頭,喝茶喝茶,喝口茶消消氣。”段吉慶把關班頭拉坐下來,笑看着韓家三兄弟語重心長地說:“我曉得你們不只是想跟潘二一樣沾點光,更是想去幫志行,畢竟這兵荒馬亂的,他身邊不能沒幾個信得過的自個兒人。但這一路確實不好走,真要是好走,別說你們,連我都想去。”

“段老爺,關叔,我糊塗,我不去了,我除了種地啥都不會去了也幫不上老四的忙……”

“別別別,別這樣,聽我把話說完,”段吉慶喝了一小口茶,語重心長地說:“你們曉得你弟拋妻棄子,背井離鄉,不遠萬里去做官,甚至親率一千多鄉勇去跟賊匪拼命,究竟圖個啥?說到底,他全是爲了這個家。”

“段老爺,我曉得,我錯了。”

“曉得就好,”段吉慶滿意的點點頭,接着道:“出門在外的人,最掛念的就是家。志行每次託人給家捎信,信說得最多的就是希望家人平平安安,這年頭平安就是福。他是你們的弟弟,弟弟不好說你們這些兄長,我和關班頭也算你們的長輩,正好借這個機會跟你們說道說道。”

韓大真是被那些人給攛掇的,關班頭剛纔發的一通,讓他猛然意識到做官不是那麼簡單,本就追悔莫及,尷尬得恨不得找條地縫鑽進去,聽段吉慶這一說,急忙道:“段老爺,您說,我們全聽您的!”

“我和關班頭明天一早就回城了,以前只是不放心你弟,現而今又有些不放心你們。錢是好東西,可錢多了也不一定是啥好事。有些原本老實本分的人突然有了點錢,就不曉得這日子該咋過了,有的去賭,有的去嫖,有的去抽大煙,不但弄得傾家蕩產,甚至爲了還債不得不賣兒賣女!”

“來走馬前我遇上個賭得傾家蕩產福建商人,沒臉回去見婆娘娃竟投江了。”關班頭冷不丁來了句。

“這事我曉得,屍首從江裡撈上來,還是我去收斂的。”柱子低聲道。

“縣太爺讓你去收斂的?”關班頭下意識問。

“老餘不是病了嗎,現在衙門就剩我一個仵作,不讓我去還能讓誰去。”柱子苦笑道。

“聽見沒有,這就是不學好的下場。”段吉慶放下茶碗,回到之前的話題:“你們的弟弟爭氣,把這個家撐起來了,讓你們和你們的婆娘娃全過上好日子,所以你們不但不能不學好,還要孝敬父母,兄弟和睦,把這份家業守住,把這個家守好。”

“曉得,段老爺,您放心,我們不會不學好的,以前的日子咋過的以後還咋過。”

“對頭,做人就應該這樣不能忘本。”段吉慶點點頭,想想又笑道:“不過你這話對也不對,爲啥子說也不對呢,是因爲現而今韓家不再是小門小戶。別的不說,就新置的兩百多畝山林和水田,你們三兄弟種得過來嗎?”

“種不過來。”韓二低聲道。

“所以就得請鄰里幫着種,剛纔說做人不能忘本,你們也曾做過佃戶,曉得種人家的地不容易,既然曉得就要將心比心。要是風調雨順收成好,該收多少租就收多少。要是遇上水災旱災,收成不好甚至顆粒無收,不但不能逼着人家交租,還得拿出點糧接濟。左鄰右舍要是遇上其它難事,能幫的最好幫一把,樂善好事,扶危濟困,既能給子孫後代積德也能搏個好名聲,曉得不?”

“曉得。”韓大似懂非懂的點點頭。

“當然,這個幫要看情形,你們只要記住一句:救急不救貧。”

“我會記住的,救急不救貧。”

“好,一定要記住。”段吉慶笑了笑,又說道:“再就是你弟乃至你叔的願望你們是曉得的,他們希望韓家能變成耕讀傳家的書香門第。耕好說,現而今有地了,只剩下個讀。潘二爲啥能做上官,一是有你弟提醒,二是因爲他識幾個字,能寫會算。所以要讓你們的娃讀書,不讀書不成才。”

“曉得,我會讓他們好好唸書的,不好好念看我咋收拾他們!”

……

就在段吉慶和關班頭幫韓秀峰教韓大韓二韓三怎麼做一個鄉紳之時,韓秀峰正看着一份信跟顧院長、王千里等海安鄉紳唏噓不已。

前段時間攻城,因爲琦善和陳金綬按兵不動,功虧一簣。雷以誠和新任漕運總督福濟氣不過,六百里加急上摺子彈劾琦善和陳金綬。皇上大怒,下旨革了琦善的職,可又找不到更合適的大臣來總攬江北軍務,只能讓琦善革職留任,並痛罵了一番讓他趕緊收復揚州。

琦善被罵了個狗血噴頭,不敢再假打,大前天又攻了一次城,不但又沒攻下,連帶傷督戰的總兵雙龍都戰死了,江北大營就這麼折損了一員悍將。

不過韓秀峰等人不是爲雙來難過,畢竟連見都沒見過,更談不上有什麼交情。而是感嘆張翊國的命真硬,這次同樣帶傷督戰,雙龍死了,他手下那些鄉勇死了六十多個,他又一次奇蹟般地活了下來。

“跟誰打仗也不能跟他打仗,他守長春橋到現在,他打了多少場仗,跟他一起打仗人的死了多少,他卻一點事沒有!”餘青槐長嘆道。

“是啊,先是朱佔鰲,現在是雙來,一個副將一個總兵,他不光克手下還克上官!四爺,幸虧守完萬福橋我們就跟他分道揚鑣了,不然真不曉得會被他克成什麼樣。”王千里心有餘悸地說。

“也不是一點事沒有,上次攻城時他不是受了十幾處傷嗎?”韓秀峰放下信苦笑道。

“可別人都死了他卻沒死!”

“千里,你這話我不愛聽,”顧院長放下茶杯,喃喃地說:“朝廷現在缺的就是他這樣的忠臣,要是揚州那邊全是琦善那樣的貪生怕死之輩,我們還能坐在這兒喝茶?”

“這倒是,您老所言極是,是得有幾個像他這樣不怕死的。”

“要說不怕死,徐老鬼不是一樣不怕死嗎,雷大人應該把徐老鬼調去攻城。”

“千里,徐瀛怎麼你了?”韓秀峰忍俊不禁地問。

王千里解釋道:“提到他我就來氣,好好的州衙被他搞得怨聲載道,書吏清退掉一百多個,幫閒的白役有一個算一個全遣散了,連儲成貴都從快班班頭變成了皁班衙役。朝廷不是剛下旨讓賊匪沒進犯的地方把已招募的鄉勇全遣散嗎,可我們泰州雖然沒被賊匪攻佔但也被進犯過。可他倒好,居然也要裁撤,居然讓我們遣散鄉勇!”

“朝廷是擔心尾大不掉。”韓秀峰沉吟道。

“可我們泰州不是其它地方,賊匪還盤踞在揚州沒走呢!”

“郭大人怎麼說?”

“我們好辦,我們的團練換個名頭就行了,他徐老爺不讓我們招募鄉勇,那我們就招募編練鹽勇。他官再大也沒郭大人,權再大也管不到運司衙門。”

就曉得徐瀛不會安生,沒想到他鬧出這麼大動靜,韓秀峰正不曉得該說點什麼,顧院長突然道:“裁撤團練,遣散鄉勇倒是沒什麼,畢竟全泰州也就我們海安是在正兒八經編練。只是一下子遣散那麼多幫閒的書吏和白役,就靠州衙那幾十個衙役,下半年的賦稅他收得上來嗎?”

“還真是,今天雨水又不多,我們這邊還算好,據說靠江都那些莊鎮的河裡都快沒水了。沒水澆地,收成本就不會好,下半年的賦稅不好收啊!”餘青槐凝重地說。

王千里脫口而出道:“這不只是天災也是人禍。”

“人禍?”韓秀峰下意識問。

王千里解釋道:“琦善貪生怕死不好好去攻城,反倒在北邊打壩,南邊放水,把運河裡的水都快放幹了,說什麼以防賊匪沿運河北犯京城。反正是把西邊和北邊的河道弄得七零八落,搞得各地澇的澇,旱的旱。”

第一百二十八章 會館團拜(二)第三百二十三章 遠水解不了近渴第二百一十八章 清官(二)第三百二十五章 阻截(二)第五百二十三章 登聞鼓廳第二百六十三章 他是真狡詐!第二百二十九章 拿人(四)第四百八十四章 沒油水的差事第二十七章 瓜娃子第六百八十四章 這仗怎麼打?第四百五十八章 拱衛京畿第六百四十一章 進身之階很重要第一百一十八章 杜三要走第二百章 託付第二百四十五章 士氣第二百三十二章 法外施恩第一百七十一章 順水人情第六百五十四章 賭一把第六百七十章 能吏第七百一十六章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第二百九十四章 另起爐竈第三百三十一章 阻截(八)第四百一十四章 誥命宜人第六百七十二章 欽差第六章 候補巡檢第五百三十九章 延聘西席第三百八十三章 官越大膽越小第四百三十七章 任小姐也來了!第四百八十二章 色固巴圖魯第五百六十四章 前車之鑑第六百零五章 打通商道第四百二十三章 “亂世用重典”第二百零三章 先走第五百二十六章 謝四爺提攜第五百六十一章 官聲人脈第一百二十章 每逢佳節倍思親第六百五十七章 夾着尾巴做人第六百八十七章 一言堂!第七百二十章 最壞打算第三章 債主登門第六十四章 嫁雞隨雞第三百二十三章 不攻了?第七百四十四章 上駟院卿第四百六十四章 覲見(二)第三百四十六章 去而復返第四百三十九章 守得雲開見月明第二百七十九章 從六品州同!第四百五十八章 拱衛京畿第六百一十三章 黔北大亂第二百五十六章 “人微言輕”第九十三章 四堂會審(一)第四百二十八章 來龍去脈第一百八十章 誰給誰撐面子第一百零五章 會館首事(二)第三十二章 事情沒完第三百五十八章 蘇覺明的主意第三百五十八章 蘇覺明的主意第一百九十五章 朝局戰局第五百六十三章 露臉!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敢想象第六百一十一章 以不變應萬變(一)第一百零七章 會館首事(四)第二百八十一章 捧殺第五百七十三章 開缺離職第六百九十八章 騎虎難下第五百三十三章 同鄉第八十六章 盡人事聽天命第三百七十三章 富在深山有遠親(一)第二百零二章 “龍門”第七百二十三章 一觸即發第一百八十九章 他敢不答應!第五百九十三章 辦不辦看情形第四百一十四章 誥命宜人第六十五章 尊卑有序第四章 險惡用心第一百六十七章 鄉賢祠(二)第四百六十三章 覲見(一)第七百四十二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六百三十八章 不勞煩大人第二百三十章 拿人(五)第一百章 重慶會館第五百四十五章 日進斗金(二)第一百八十六章 湖廣道御史不去湖廣!第七百四十六章 首戰告捷第四百七十六章 “小狐狸”第九十六章 虎頭蛇尾第五百一十六章 未雨綢繆第六百零一章 白蓮教餘孽第二百八十五章 跳樑小醜第六百四十八章 又到固安第三百六十章 將錯就錯第二十三章 出人命了第三百八十八章 天災人禍第五百一十三章 封妻廕子第一百二十七章 會館團拜第七百一十二章 北闈第十一章 談笑風生第二百九十一章 鹽鹼地也是地第二百六十八章 早做準備第六百八十一章 輯民攘夷
第一百二十八章 會館團拜(二)第三百二十三章 遠水解不了近渴第二百一十八章 清官(二)第三百二十五章 阻截(二)第五百二十三章 登聞鼓廳第二百六十三章 他是真狡詐!第二百二十九章 拿人(四)第四百八十四章 沒油水的差事第二十七章 瓜娃子第六百八十四章 這仗怎麼打?第四百五十八章 拱衛京畿第六百四十一章 進身之階很重要第一百一十八章 杜三要走第二百章 託付第二百四十五章 士氣第二百三十二章 法外施恩第一百七十一章 順水人情第六百五十四章 賭一把第六百七十章 能吏第七百一十六章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第二百九十四章 另起爐竈第三百三十一章 阻截(八)第四百一十四章 誥命宜人第六百七十二章 欽差第六章 候補巡檢第五百三十九章 延聘西席第三百八十三章 官越大膽越小第四百三十七章 任小姐也來了!第四百八十二章 色固巴圖魯第五百六十四章 前車之鑑第六百零五章 打通商道第四百二十三章 “亂世用重典”第二百零三章 先走第五百二十六章 謝四爺提攜第五百六十一章 官聲人脈第一百二十章 每逢佳節倍思親第六百五十七章 夾着尾巴做人第六百八十七章 一言堂!第七百二十章 最壞打算第三章 債主登門第六十四章 嫁雞隨雞第三百二十三章 不攻了?第七百四十四章 上駟院卿第四百六十四章 覲見(二)第三百四十六章 去而復返第四百三十九章 守得雲開見月明第二百七十九章 從六品州同!第四百五十八章 拱衛京畿第六百一十三章 黔北大亂第二百五十六章 “人微言輕”第九十三章 四堂會審(一)第四百二十八章 來龍去脈第一百八十章 誰給誰撐面子第一百零五章 會館首事(二)第三十二章 事情沒完第三百五十八章 蘇覺明的主意第三百五十八章 蘇覺明的主意第一百九十五章 朝局戰局第五百六十三章 露臉!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敢想象第六百一十一章 以不變應萬變(一)第一百零七章 會館首事(四)第二百八十一章 捧殺第五百七十三章 開缺離職第六百九十八章 騎虎難下第五百三十三章 同鄉第八十六章 盡人事聽天命第三百七十三章 富在深山有遠親(一)第二百零二章 “龍門”第七百二十三章 一觸即發第一百八十九章 他敢不答應!第五百九十三章 辦不辦看情形第四百一十四章 誥命宜人第六十五章 尊卑有序第四章 險惡用心第一百六十七章 鄉賢祠(二)第四百六十三章 覲見(一)第七百四十二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六百三十八章 不勞煩大人第二百三十章 拿人(五)第一百章 重慶會館第五百四十五章 日進斗金(二)第一百八十六章 湖廣道御史不去湖廣!第七百四十六章 首戰告捷第四百七十六章 “小狐狸”第九十六章 虎頭蛇尾第五百一十六章 未雨綢繆第六百零一章 白蓮教餘孽第二百八十五章 跳樑小醜第六百四十八章 又到固安第三百六十章 將錯就錯第二十三章 出人命了第三百八十八章 天災人禍第五百一十三章 封妻廕子第一百二十七章 會館團拜第七百一十二章 北闈第十一章 談笑風生第二百九十一章 鹽鹼地也是地第二百六十八章 早做準備第六百八十一章 輯民攘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