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平虜沙盤

未央正殿上,望着端坐於御座的太子劉徹,羣臣交頭接耳,議論紛紛。劉徹冷冷的掃視了一週,朗聲道:“諸位大臣有何事上奏?”

(ps:漢朝沒有龍椅,太子監國時可坐正殿主席,無僭越之說。)

“稟殿下,陛下缺席早朝已三日,是否龍體違和?”

丞相袁盎緩緩離席,行至正殿中央,躬身問道。

劉徹微微一笑,解釋道:“父皇身子康健,如今正連日處理緊急軍務,丞相無需多慮!”

袁盎卻不是這麼好打發的,他一揖到地,甕聲道:“稟殿下,中央官署(相當於國/務/院)並未接到任何戰報,有何緊急軍務,竟讓陛下如此着緊,乃至荒廢政務?”

“大膽!毀謗天子,該當何罪?!”

掌印太監孫全雙眉一揚,陰測測的呵斥道。

“臣知罪!”袁盎撲通一聲跪倒,額頭連續三次重重的叩到地面上,發出沉悶的響聲。

待他擡起頭來,額頭已是青紫一片,絲毫不以爲意,旋即挺直上身,道:“然臣今日若再見不到陛下,寧願跪死在這朝堂之上!”

劉徹擡手製止了還欲斥責的孫全,饒有趣味的打量着袁盎,復又掃視了一圈羣臣,緩緩問道:“還有哪位大臣如丞相一般想法?”

正殿內瞬間變得寂靜無聲,壓抑的空氣似乎已完全凝固,讓人有些窒息。

片刻後,太農令曹欒起身離席,不發一語的來到袁盎身側偏後的位置,緩緩跪倒,腰桿卻挺得筆直。隨即不斷的有大臣離席而出,跪倒在地,須臾間密密麻麻二十餘人便跪滿一地。

劉徹絲毫不以爲意,摸了摸下巴,看向穩坐席上的竇浚,問道:“大行令以爲如何?”

竇浚聞言一愣,趕忙起身避席,沉吟片刻,躬身道:“既是陛下軍務纏身,是否可讓諸位大臣覲見太后?”

劉徹眯着眼睛,不置可否,旋即扭頭看向公孫昆邪:“典屬國意下如何?”

公孫昆邪站起身子,微微一揖,聲若洪鐘:“既然天子曾頒下旨意,若陛下缺席,便讓殿下代爲監國,那還有啥好說的?!”

劉徹微微頜首,擺手示意竇浚和公孫昆邪歸席落坐,復又打量着面帶遲疑的廷尉張貫,皺起眉頭問道:“張廷尉,你有何想法?”

張貫偷偷瞄了一眼面色陰沉的竇浚,猶豫片刻,唯唯諾諾的起身答道:“臣無異議!”

劉徹聞言,心中腹誹不已。

無異議,到底是對誰的看法無異議?

“孫全,宣旨吧!”

劉徹沉默半晌,隨即面色一鬆,微微笑道。

“諾!”

孫全躬身應諾,隨即取出一份聖旨,朗聲道:“大漢皇帝詔,宣丞相袁盎,太農令曹欒,驃騎將軍秦勇至未央平虜殿覲見。即日起,着中尉張湯領北軍,加緊京城防務;京畿除三輔之地,弘農,河東,河內,河南四郡所屬郡兵,盡皆交由驍騎將軍秦勇節制;三輔之地所屬郡兵,着京兆尹,左馮翊,右扶風各自節制,非聖旨與虎符齊備,不得調兵,違者夷其九族!”

詔令一出,滿朝大驚。

丞相袁盎更是駭然失色,終於確定太子殿下所言非虛,陛下確是有緊急軍務,而且必定是驚天動地的大事。

京畿七郡之地,郡兵數十萬,而關中歷來民風彪悍,可以說大漢最強大的軍事力量除了長安城的十萬中央軍,就是這數十萬京畿郡兵了。一般不會輕動,即使數十年來,匈奴人屢屢犯邊,也不過最多動用周邊郡縣的兵力。

如今京畿七郡盡皆備戰,可以料想,規模之大,絲毫不亞於當年高祖與冒頓單于白登一戰。

劉徹沒有理會議論紛紛的羣臣,也不吩咐孫全,徑自起身離席,小手一揮道:“退朝吧!”

隨即在羣臣呆滯的眼神中,緩緩朝後殿走去,揮一揮衣袖,不留下一片雲彩。

新落成的平虜殿內,兩眼通紅的漢帝劉啓癱坐在椅子上,端起桌案上茶杯,慢慢品了一口。

大殿的正中央,是一個巨大的沙盤。沙盤中不僅砌有高山、丘陵、城池等,而且還用藍礬鋪成江河。若是熟悉大漢地形之人,一眼就能看出,這分明就是縮小版的河南之地。

爲了製成這個等比例沙盤,劉徹花費了整整半月有餘,纔將書庫中的地圖詳細描繪出來。再結合派遣到河朔的數百密探,花費了近半年收集到的各種當代地形和匈奴軍事分佈,細細分析和調整,這才確認出完整而準確的軍事地圖。

隨後,漢帝劉啓便力排衆議,平生第一次“奢侈”的耗費巨資,完全遵照太子劉徹的設計,修築了平虜殿。而劉徹則親自指揮太子詹事府的工匠,耗時月餘,完成了長寬各五丈的河南之地等比例沙盤。

由於沙盤太大,站在邊上根本無法一覽全景。劉徹特意在平虜殿甚至了三圈內置樓層,就如同後世的中空茶樓。將沙盤放在天井處,人站在三樓,向下望去,便可一覽無遺。

爲了能同時看清細部,劉徹還特意命人不惜工本的純手工打磨出近百片玻璃透鏡,製作成了大漢第一批望遠鏡。

劉啓第一次看到望遠鏡,便將其視如珍寶。他不是傻子,自然知道這東西出現在戰場上,作用何其大

。即便是劉徹直言造價高達萬錢,卻也沒有阻攔住劉啓的澎湃的熱情。直到劉徹承諾製作出百架望遠鏡,供他分配,他才志得意滿的放過劉徹。

劉啓並未要求劉徹獻出望遠鏡的製作方法,他很清楚,匈奴人攻打雁門塞時使用的攻城器械乃是國之重器,卻仍然外流到匈奴人之手。想來若是大量製作望遠鏡,恐怕用不了多久,匈奴人手裡也不會缺少。

歷來小心謹慎的劉啓,甚至要求劉徹今後製作望遠鏡時,每架都要留下獨特的記號,以便今後用於追究膽敢通敵之人。

劉啓整整在平虜殿內呆了三天三夜,寸步不離。

所幸劉徹早有考量,殿內吃喝拉撒各種設施都很齊備,甚至還派了幾個御醫照應着,皇后王娡也不時來提醒劉啓作息,這纔沒讓皇帝老爹“過勞死”。

其實劉徹倒是很能理解皇帝老爹,作爲大漢天子,看着即將納入大漢疆域的如畫江山,自然興奮不已。看沙盤和看軍報,兩者之間的快感壓根不是一個等級的,這就是後世所謂的“視覺衝擊”。

就算不是劉啓,換作其他雄性激素正常的男性,恐怕也是喜歡戰爭沙盤的居多吧。

何況劉啓還不只是欣賞沙盤,更能欣賞到即時戰報。

虎賁營和羽林營早就接受過兵棋推演的訓練,這幾日正在期門校中,分別憑着兩個微型沙盤,進行攻打河南之地的兵棋推演對抗。每隔一個時辰,作爲裁判的軍法處將官,就會將即時戰報彙總到平虜殿,在大型沙盤上一一重新推演,看得劉啓過癮不已。

他深深沉迷進去,時而破口大罵,時而高聲讚揚,對每份戰報不住評頭論足,甚至恨不得自己親自參與這甚麼兵棋推演。

當下朝歸來的太子劉徹走入平虜殿時,長達三天的數場兵棋推演已結束了近一個時辰,劉啓終於微微回神,坐在三樓圍欄邊的椅子上,慢慢品着劉徹炮製的新茶。

第二百一十章 如何識人第八百二十三章 去病擒酋第二百二十九章 泰安公主第三百一十五章 喜事連連第七百六十二章 祖父催婚第三百五十三章 議定發兵第九十九章 私有企業第四百八十九章 招商引資第三百零六章 商賈世家第三百一十二章 禁軍改制第十六章 仁孝家宴 第一百三十八章 協從理政第三十五章 大難不死第六百六十四章 雙擁基金第四百五十五章 尚書檯閣第二百六十章 侵擾朝鮮第四百五十章 公孫裂變第三百七十五章 出巡準備第四百零一章 今歲除夕第四百三十三章 中央錢莊第四百三十三章 中央錢莊第五百六十九章 火力發電第七百二十六章 抵達布山第一百七十七章 發行國債第六百零九章 官辦醫館第一百二十五章 捷報傳來第三百八十章 城頭失守第三百六十六章 南行途中第六百零四章 安息特使第六百九十一章 徙民歸化第七百二十章 太子邀約第三百七十四章 意欲親征第三百九十八章 羌騎出路第三百四十四章 河灘登岸第七百零一章 滇王更迭第五百二十章 清理門戶新書徵詢,免費章節,請大家務必看看,拜託!第四百七十章 購艦計劃第八百零七章 釜底抽薪第三百六十六章 南行途中第三百八十七章 列陣決戰第一百零六章 播下種子第七百零二章 廣設書院第七百一十六章 離京赴滇第六百六十二章 不可盡除第二百八十二章 碑前行祭第十七章 御賜盛宴 第七百六十三章 捕奴行當第二百五十章 鐵騎封城第一百七十二章 免除鹽稅第七百一十五章 太子二傅第七百八十三章 與子逛街第二百六十章 侵擾朝鮮第二百七十八章 長安四月第四百一十一章 劉乘飛天第四百三十五章 鮮卑南遷第六百四十九章 父愛無言第五百零六章 丈夫難爲第二百一十六章 賀蘭在望第六百三十二章 渴求奴隸第二百零四章 池畔踏春第三十五章 大難不死第五百二十一章 七夕佈局第八百零六章 儲君大婚第五百八十三章 但求苟全第六百二十一章 鮮衣怒馬第一百三十九章 田間軼事第四百二十三章 悽惶衛長第四百九十二章 衛生防疫第八百零五章 欲徵漠北第六百五十八章 餓狼出城第一百二十九章 關城大捷第六百六十一章 坑爹坑兒第二百零三章 悄然萌生第二百五十八章 公主出降第五百四十七章 倭王八岐第三百七十一章 背後主謀第二百四十六章 內鬼現身第七百九十七章 歸家省親第六百二十四章 國之爪牙第六百四十八章 入宮觀禮第五百八十八章 身毒聖戰第二十一章 高額月例 第三百四十九章 劉舜務工第七百六十九章 嗣子哀怨第一百六十一章 年節將近第六百四十六章 親王召見第六百五十章 交辦太子第六百五十九章 國弱處卑第七百八十八章 陽春三月第五百四十七章 倭王八岐第五百零九章 巽加求和第一百零九章 將門犬子第五百六十一章 馳道路軌第一百四十三章 長安獻俘第六百九十六章 歐亞烽煙第二百一十九章 踏破王庭第八十三章 庶民經濟 第六章 未央風起
第二百一十章 如何識人第八百二十三章 去病擒酋第二百二十九章 泰安公主第三百一十五章 喜事連連第七百六十二章 祖父催婚第三百五十三章 議定發兵第九十九章 私有企業第四百八十九章 招商引資第三百零六章 商賈世家第三百一十二章 禁軍改制第十六章 仁孝家宴 第一百三十八章 協從理政第三十五章 大難不死第六百六十四章 雙擁基金第四百五十五章 尚書檯閣第二百六十章 侵擾朝鮮第四百五十章 公孫裂變第三百七十五章 出巡準備第四百零一章 今歲除夕第四百三十三章 中央錢莊第四百三十三章 中央錢莊第五百六十九章 火力發電第七百二十六章 抵達布山第一百七十七章 發行國債第六百零九章 官辦醫館第一百二十五章 捷報傳來第三百八十章 城頭失守第三百六十六章 南行途中第六百零四章 安息特使第六百九十一章 徙民歸化第七百二十章 太子邀約第三百七十四章 意欲親征第三百九十八章 羌騎出路第三百四十四章 河灘登岸第七百零一章 滇王更迭第五百二十章 清理門戶新書徵詢,免費章節,請大家務必看看,拜託!第四百七十章 購艦計劃第八百零七章 釜底抽薪第三百六十六章 南行途中第三百八十七章 列陣決戰第一百零六章 播下種子第七百零二章 廣設書院第七百一十六章 離京赴滇第六百六十二章 不可盡除第二百八十二章 碑前行祭第十七章 御賜盛宴 第七百六十三章 捕奴行當第二百五十章 鐵騎封城第一百七十二章 免除鹽稅第七百一十五章 太子二傅第七百八十三章 與子逛街第二百六十章 侵擾朝鮮第二百七十八章 長安四月第四百一十一章 劉乘飛天第四百三十五章 鮮卑南遷第六百四十九章 父愛無言第五百零六章 丈夫難爲第二百一十六章 賀蘭在望第六百三十二章 渴求奴隸第二百零四章 池畔踏春第三十五章 大難不死第五百二十一章 七夕佈局第八百零六章 儲君大婚第五百八十三章 但求苟全第六百二十一章 鮮衣怒馬第一百三十九章 田間軼事第四百二十三章 悽惶衛長第四百九十二章 衛生防疫第八百零五章 欲徵漠北第六百五十八章 餓狼出城第一百二十九章 關城大捷第六百六十一章 坑爹坑兒第二百零三章 悄然萌生第二百五十八章 公主出降第五百四十七章 倭王八岐第三百七十一章 背後主謀第二百四十六章 內鬼現身第七百九十七章 歸家省親第六百二十四章 國之爪牙第六百四十八章 入宮觀禮第五百八十八章 身毒聖戰第二十一章 高額月例 第三百四十九章 劉舜務工第七百六十九章 嗣子哀怨第一百六十一章 年節將近第六百四十六章 親王召見第六百五十章 交辦太子第六百五十九章 國弱處卑第七百八十八章 陽春三月第五百四十七章 倭王八岐第五百零九章 巽加求和第一百零九章 將門犬子第五百六十一章 馳道路軌第一百四十三章 長安獻俘第六百九十六章 歐亞烽煙第二百一十九章 踏破王庭第八十三章 庶民經濟 第六章 未央風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