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二章 渴求奴隸

戲終宴散,宗婦和貴女們盡皆出宮歸府,皇后阿嬌仍是樂呵呵的,待得皇帝劉徹批閱完奏章,帶着太子劉沐從宣室殿回了椒房殿,她便是迫不及待的將此事說與父子二人聽。

她滿臉促狹道:“臣妾今日方是曉得,陛下也非全知全能的,這戲文可是被個小丫頭尋出了錯處。”

“……”

劉沐看着自家母后那副得意洋洋的嘴臉,哪像個母儀天下的皇后,再看父皇臉上故意裝出的訕笑,無非就是在哄母后愈發歡喜罷了。

似父皇這般絕世雄主,豈會真的在意信手寫就的戲文有甚麼疏漏,除卻軍政大事,父皇對尋常事兒多是不太放在心上的,就如父皇時常哼唱的怪異小調“無所謂,我無所謂……”。

母后與父皇相伴多年,卻至今仍是此等憨憨傻傻的孩童心性,還真得怨父皇太過縱容她了,若是換了孤王的婆娘……

哼哼!

毛都沒長齊的太子殿下暗暗發誓,日後自個娶了婆娘,必要大振夫綱,正如舅祖父田勝曾言,婆娘這玩意,三天不打,上房揭瓦。

倒是那趙府小貴女,怎的那麼會折騰,今日竟又整出這事來,師父和師孃還真是可憐,攤上這麼個不省心的閨女。

劉沐如是想,也確有資格如是想,他雖是霸道莽直的脾性,然自從得爲儲君,倒還真是竭盡全力的修身治學,從未有絲毫怠惰,便連皇帝劉徹,都對自家兒子這股執拗而不服輸的勁頭很是讚賞。

晨昏武課不落,晝間在宮邸學舍治學,午後到宣室殿閱看奏章及旁聽諸大夫策議國政,每日用過晚膳才能稍事休歇,到得休沐日或節慶方可肆意玩耍。

一日如此,不難,難的是數年如一日。

劉徹自問,自個在同等年歲時,是做不到的,果真是犟人也有犟人的長處,家有犟兒不敗家嘛!

僞善一世,即爲真善;努力上進之人,不管其最初的目的是甚麼,是名是利甚或僅僅只爲要面子,只爲爭口氣,只要肯努力不懈,且終有所成,那對他自身就是大好事!

就如同太上皇劉啓,他的本性或許陰戾狠辣,然爲了成爲萬民稱頌的賢君聖主,他在位的十餘年裡,體恤百姓,勤政愛民,這於國於民不都是大大的好事麼?

欺世盜名?

誰敢往太上皇頭上扣這頂帽子,現今的大漢百姓能活活把那人生吞活剝了!

大漢臣民是很淳樸的,爲老百姓做實事做好事的帝皇,他們都會感念在心,容不得旁人非議。

劉徹深知這道理,故愈發覺得自家傻兒子若能繼續堅持下去,繼續這般要強要臉面,也想獲得萬民敬仰,日後也未必不能成爲賢君聖主的。

當政者,不要臉纔是最可怕的!

“不管你們信不信,反正我是信的。”

猶記昔年,某位華夏高官面對數十人喪生的重大交通事故,竟能堂而皇之的說出這話來,真真無恥到極限了。

士大夫之無恥,是爲國恥!

大漢官員倒是極重官聲,卻也漸漸露出爲貪慕虛名而好大喜功的苗頭,今日劉徹便是下旨重懲了數位負責修築蜀道的廣漢郡官員。

這些官員爲縮短工期,以便向朝廷邀功,竟在連日大雨的天候下仍晝夜不停的施工,導致百餘名奴隸因山體滑坡而慘遭活埋,好在沒有漢人監工遇難,否則就不是撤職查辦,而是盡數問斬了!

關隴入蜀的道路已動工四年有餘,關隴至秦嶺段的修築進展迅速,早已在去歲盡數完工了,巴蜀盆地內的路段亦能在今歲完工,關鍵是山高谷深的秦嶺和大巴山,在大漢現有技術條件下,想在崇山峻嶺上修築寬闊平坦的道路實在太難了。

漢人修築蜀道的難度,不亞於前人在陰山山脈上修築長城關牆。

爲了開山修路,劉徹甚至從衛尉府抽調了兩個部曲的羽林衛,並讓少府全力協助他們用大量高爆炸藥進行山體爆破,挖隧道是不可能了,只能耗費大量人力物力修築大量的環山道路,以便繞過諸多峽谷溝壑。

在後世華夏,從臨洮到成都的高速公路約合大漢量制的兩千裡,然現今漢廷修築蜀道因無法弄出穿山隧道,也難以在峽谷深淵上建橋,故須不斷繞道,最終定下的蜀道總長高達四千裡!

若除去施工難度不高的關隴段和巴蜀段,在秦嶺和大巴山的崇山峻嶺間要修築的山道長達兩千四百里。

秦始皇昔年只將秦趙燕三國的先秦長城連接起來,並稍微加固增修,十餘年間徵調了兩百多萬役夫和奴隸,據後世史家推估,在匈奴趁秦末大亂,佔據秦長城前,因修築長城而死亡的役夫和奴隸已超過百萬之數,等若死亡率高達五成。

漢人將外族奴隸當成牲口沒錯,但這不代表押去修築蜀道的數十萬外族奴隸的性命不值錢,恰恰相反,在精壯勞動力嚴重匱乏的當下,奴隸的價格每口高達兩萬錢,合兩斤黃金,古今中外的奴隸,怕是從未達到過如此高的市價。

即便價格如此高昂,現今大漢境內的精壯奴隸卻往往是有價無市的,有錢都未必能買着,不遠萬里運來的身毒奴隸,在嶺南胥浦城經過檢疫“消毒”的觀察期後,多是剛獲准販運入境,便是就地被搶購殆盡了。

大農府平準司特意將外族奴隸列入市價管控,用強硬政令規定奴隸單價不得超過兩萬錢,以避免奴隸販子“倒買倒賣”,若非如此,奴隸市價怕是會暴漲到無比離譜的地步。

用行政措施去幹預市場行爲,絕非長久之計,關中世家近年已頗有怨言了,蓋因關中距嶺南太過遙遠,大批身毒奴隸往往被中原世家就近“截胡”,關中世家有錢都買不到,偏生現今大漢境內最富庶的地域就是關中郡縣。

關中世家不缺錢,但迫於平準司的政令,不能提價與中原世家爭搶,從事奴隸貿易的主要商家又不傻,同樣兩萬每口的價錢,多耗費人力物力押運到關中去賣作甚?況且有這閒工夫,都夠往仰光城乃至身毒再跑一趟的。

在此等情形下,朝廷爲照顧到關中世家的利益,則漢軍每回出征擄掠到的戰俘,會特意運回關中郡縣發賣。

正因如此,關中世家對戰爭的渴望程度遠超中原世家,地位越高的世家大族,就越是支持朝廷對外用兵,尤是在朝廷逐步解除漢人奴籍後,漢人奴隸的大幅減少導致更大的勞動力缺口,使得關中郡縣竟然出現了拋荒田地的作用。

拋荒田地啊!

農田一旦荒置,不是想復耕就能復耕的,要回到原本的畝產量,至少要耕作兩三年重新養地。

漢廷對拋荒田地的罰則極重,但多是課以罰金,近年因着糧食產量過剩,朝廷又試行取消田稅,並向百姓釋出大量官田,使得世家大族向百姓佃租農田的獲利大減,加之奴隸價格居高不下,而蓬勃發展的工商業又獲利頗豐,使得關中世家寧可繳納罰金,也不願往農地投入大量勞動力了。

皇帝劉徹聞得此等情形,真真哭笑不得,萬萬沒料到,大漢的初級工業化剛剛起步,竟已出現後世華夏的“農業人口逃亡潮”。

朝廷若是提高拋荒農地的罰金,非但治標不治本,更會引得諸多世家大族的反彈,於國不利啊!

提高糧價更不可能,畢竟現下糧食產量過剩,大農府平準司爲撐住糧食市價,每歲都要投入十餘萬金購糧入糴。

只能讓各郡縣農業局加大推廣經濟作物的力度,並讓老百姓多搞些養殖副業,既能提高農業收入,又能搞好菜籃子工程了。

然若想從根子上解決這個大問題,還得從境外擄掠更多的奴隸,以便降低奴隸市價,換而言之,外族奴隸作爲現下大漢最大宗的“生產資料”,必須大幅增加市面供應,以量抑價,降低農業乃至工業生產所須的成本。

廉價勞動力,是工業化初期發展所必須的,後世華夏的聖母表們不懂,皇帝劉徹卻是懂的,亦是如此教導太子劉沐的。

現今四夷歸附,除卻加大與身毒諸國奴隸貿易的力度,漢境周邊能儘速獲取大量奴隸的地方就唯有倭島了。

劉徹已然頒下聖旨,命太尉府重新擬定對倭方略,加速清剿倭島。

八萬朝鮮僕從軍,用了五年多仍是進度緩慢,今年開春漢廷又徵調過去六萬烏桓騎兵,又有北海水師的戰艦羣從旁支援,倭奴土著不過百餘萬,四大倭島也就鳥屎般大的地方,這都久攻不下麼?

五年多,耗費了大量的糧草兵械,竟只擄回二十餘萬倭奴,這像話麼?!

朝鮮棒子,盡是羣廢物!

若是換了八萬漢軍精銳,不消五個月就足以清洗倭島了!

念及至此,劉徹又讓郎中令齊山遣出暗衛,給遠在倭島的八岐王傳去聖諭,若想與麾下部將重歸漢疆,重新恢復漢姓,就儘速剿滅其餘倭國。

若真能戴罪立功,戰後便是想與父母妻兒團聚,做個安逸的富家翁,也未嘗不可。

第五百零四章 伴讀入宮第六十八章 諸事妥當第七百零五章 羅馬權鬥第三百零三章 朝堂議定第五百七十章 佛國尋釁第二百八十一章 實地考察第七百二十九章 塞外秋遊第七百八十六章 生猛婆媳第一百八十章 太學老者第三百四十章 經濟作物第五百二十四章 猝不及防第二百章 水戰操演第七十八章 匈奴大帳 第四百四十四章 軍事預算第三百九十章 大戰終結第二百二十二章 血洗漠南第七百四十七章 太子登門第九十章 火燒密林 第七百六十七章 羅馬兵變第二百六十九章 拜謁公婆第三十八章 長沙王妃 第六百五十一章 意欲撤兵第四百二十七章 劉乘心醉第七百二十二章 寢殿之中第一百一十章 漢軍出塞第三百五十五章 爲越正名第一百九十七章 謀算諸越第七百四十四章 狠人妙人第七百八十六章 生猛婆媳第二百四十五章 大義滅親第六百九十章 懲戒學子第五百零二章 增設預學第二百一十三章 諸將領命第三十八章 長沙王妃 第一百零三章 鞭炮問世 第一百四十章 家宴謀劃第一百七十章 齊王獻國第二百七十章 三伏景象第五百四十六章 化工安全第七百三十三章 少年心思第二百七十七章 建設兵團第六百三十章 入宮觀戲第二百六十章 侵擾朝鮮第四百九十一章 殘暴奴律第三百二十二章 鑄鋼爲犁第三百六十章 雷管現世第三百四十四章 河灘登岸第七百二十五章 皇后賜笄第八百三十二章 化解衝突第五百三十三章 登殿獻劍新書徵詢,免費章節,請大家務必看看,拜託!第五百四十六章 化工安全第二百五十四章 經商之道第七百三十七章 妙悟真理第三十一章 特種作戰 第七百五十九章 安排見習第四百一十二章 今歲三伏第二百四十九章 爲人媒妁第八百二十九章 何須多言第八百三十二章 化解衝突第一百四十八章 募民屯田第五百八十五章 細君翁主第二百五十七章 外戚轉型第一百九十二章 驚天大案第六百一十四章 安辨雌雄第七百二十四章 入宮赴宴第三百二十六章 僱傭戰艦第三百三十八章 換個營生第二百四十一章 破格拔擢第四百二十七章 劉乘心醉第七百二十二章 寢殿之中第一百八十三章 耿老先生第二百五十七章 外戚轉型第四百九十二章 衛生防疫第二百一十章 如何識人第七十二章 艾格連鎖 第三十八章 長沙王妃 第二百七十七章 建設兵團第四百二十一章 諸將遷調第六百八十二章 金融危機第六百九十七章 發展代價第一百五十三章 樑國風起第五百四十九章 塬南壅塞第三百七十六章 皇后有孕第一百五十七章 風雨飄搖第七百章 注輦歲贈第四百三十章 驚聞衛青第五百七十一章 漢使竇蟠第三十三章 春暖衫薄 第七百五十章 大浪淘沙第六百七十三章 妻兒打靶第六百八十六章 太子登門第四百六十一章 直流電機第六百六十章 貴女求人第八百二十九章 何須多言第六百七十一章 水師整軍第二百五十九章 圖謀西南第八百章 欲善其事第七十四章 工業血液 第一百六十三章 父女相見
第五百零四章 伴讀入宮第六十八章 諸事妥當第七百零五章 羅馬權鬥第三百零三章 朝堂議定第五百七十章 佛國尋釁第二百八十一章 實地考察第七百二十九章 塞外秋遊第七百八十六章 生猛婆媳第一百八十章 太學老者第三百四十章 經濟作物第五百二十四章 猝不及防第二百章 水戰操演第七十八章 匈奴大帳 第四百四十四章 軍事預算第三百九十章 大戰終結第二百二十二章 血洗漠南第七百四十七章 太子登門第九十章 火燒密林 第七百六十七章 羅馬兵變第二百六十九章 拜謁公婆第三十八章 長沙王妃 第六百五十一章 意欲撤兵第四百二十七章 劉乘心醉第七百二十二章 寢殿之中第一百一十章 漢軍出塞第三百五十五章 爲越正名第一百九十七章 謀算諸越第七百四十四章 狠人妙人第七百八十六章 生猛婆媳第二百四十五章 大義滅親第六百九十章 懲戒學子第五百零二章 增設預學第二百一十三章 諸將領命第三十八章 長沙王妃 第一百零三章 鞭炮問世 第一百四十章 家宴謀劃第一百七十章 齊王獻國第二百七十章 三伏景象第五百四十六章 化工安全第七百三十三章 少年心思第二百七十七章 建設兵團第六百三十章 入宮觀戲第二百六十章 侵擾朝鮮第四百九十一章 殘暴奴律第三百二十二章 鑄鋼爲犁第三百六十章 雷管現世第三百四十四章 河灘登岸第七百二十五章 皇后賜笄第八百三十二章 化解衝突第五百三十三章 登殿獻劍新書徵詢,免費章節,請大家務必看看,拜託!第五百四十六章 化工安全第二百五十四章 經商之道第七百三十七章 妙悟真理第三十一章 特種作戰 第七百五十九章 安排見習第四百一十二章 今歲三伏第二百四十九章 爲人媒妁第八百二十九章 何須多言第八百三十二章 化解衝突第一百四十八章 募民屯田第五百八十五章 細君翁主第二百五十七章 外戚轉型第一百九十二章 驚天大案第六百一十四章 安辨雌雄第七百二十四章 入宮赴宴第三百二十六章 僱傭戰艦第三百三十八章 換個營生第二百四十一章 破格拔擢第四百二十七章 劉乘心醉第七百二十二章 寢殿之中第一百八十三章 耿老先生第二百五十七章 外戚轉型第四百九十二章 衛生防疫第二百一十章 如何識人第七十二章 艾格連鎖 第三十八章 長沙王妃 第二百七十七章 建設兵團第四百二十一章 諸將遷調第六百八十二章 金融危機第六百九十七章 發展代價第一百五十三章 樑國風起第五百四十九章 塬南壅塞第三百七十六章 皇后有孕第一百五十七章 風雨飄搖第七百章 注輦歲贈第四百三十章 驚聞衛青第五百七十一章 漢使竇蟠第三十三章 春暖衫薄 第七百五十章 大浪淘沙第六百七十三章 妻兒打靶第六百八十六章 太子登門第四百六十一章 直流電機第六百六十章 貴女求人第八百二十九章 何須多言第六百七十一章 水師整軍第二百五十九章 圖謀西南第八百章 欲善其事第七十四章 工業血液 第一百六十三章 父女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