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梟雄殞沒

漢六十一年七月十一,處暑。

暑日,即爲炎熱之日,曆法中以小暑,大署,處暑這三大節氣劃分暑日,謂之三暑。

處者,止也。故處暑亦謂之出暑,寓意暑氣至此而止,炎熱離開,天候逐漸轉涼。

尤是秋雨過後,天地間分外寒涼,正是一場秋雨一場寒。

河西走廊中段,秋雨洗禮過的草原散發着清新的氣息,萋萋牧草尚掛着雨露,待微風拂過,便是簌簌滴落。

漢匈兩軍隔着裡許,默然對峙,偶有戰馬仰天長嘶,反是襯出初秋的蕭索和肅殺。

兩軍兵力相當,漢軍爲三萬細柳並八千虎賁,匈奴除卻斷後的五千騎射和半月來在武威城的傷亡,亦將將剩下四萬騎射。

若在過往,四萬匈奴騎射足以輕易碾壓數目相當的漢騎,但此時匈奴將士軍心渙散,又連日奔襲,攻城,再撤兵疾馳,早已人困馬乏。昨夜淋過秋雨,更有不少將士風寒入體,此時能趴在馬背上都有些勉強,再遑論彎弓射箭,縱馬迎敵。

反觀漢軍,皆是昂首挺胸的執繮勒馬,整齊的軍陣沉寂異常,卻是戰意凌霄。

三萬細柳精騎早在三日前便已抵達河西走廊的西側咽喉,八千虎賁衛也早已備好帳篷和酒肉,好生犒勞遠道而來的細柳袍澤們。

昨夜下過秋雨,朔方太守李廣只覺天時地利人和皆在己方,也不等匈奴騎射自投羅網,領着麾下漢騎便是出營,打馬向東,正面迎敵。

兩軍對峙半晌,李廣便是喚過自家長子,虎賁左監李當戶,道:“隨爲父去見見那蠻王。”

語罷,便是打馬前行,李當戶目光熠熠,卻又猶豫着扭頭望向身側的虎賁校尉馬嶼,畢竟這纔是虎賁主將,自個的直屬上官。

馬嶼笑着點點頭,李廣將軍與匈奴右賢王算得上數十年的老對手,如今決戰在即,想帶上兒子與之一見,實爲人之常情。

便連身爲軍法組織首領的羽林右監倉素都未曾阻止,他又何必刻意阻撓。

李當戶得了上官准允,自是大喜,便即打馬跟上自家阿父。

父子二人行至兩軍陣前,李廣緩緩勒馬,隔着一箭之地,朗聲高喝道:“右賢王,吾乃大漢李廣,可敢來見!”

匈奴大軍愈發沉寂,飛將軍李廣之名,在匈奴右部自是人盡皆知,可止小兒夜啼。

匈奴甚是敬佩勇士,即便李廣乃大漢悍將,亦然!

咳咳~~

簡易的戰車之上,右賢王掩嘴悶咳,悄悄用手拭去脣邊溢出的血絲,悶聲對戰車的馭者道:“忽牳,驅車出陣,旁人不得跟隨!”

“大王!”

諸多帳下親衛紛紛急聲道,想要勸阻。

“勇士,便該無懼無畏,今日我匈奴即便敗了,亦不能教漢人小覷我族!”

右賢王凝眉呵斥,復又感嘆道:“李廣不會藉機擒我,他丟不起這臉面,漢廷更丟不起這臉面。”

親衛們皆是噤聲,未再多做勸阻。

在匈奴將士的目送下,右賢王乘着戰車緩緩出陣,徑自行到李廣近前丈許,方纔停駐。

右賢王率先拱手道:“飛將軍,你我對戰多年,卻是今日方纔得見。”

“匈奴諸王皆爲莽夫,唯你右賢王擅長謀略,這些年若非仗着堅城深池,我擋不住你麾下鐵騎。”

李廣亦是拱手見禮,絲毫不加掩飾的坦言道。

右賢王搖了搖頭,苦笑道:“將軍謬讚,本王今日還不是亦得落個兵敗身死麼?”

“吾會留你全屍,並親手爲你馬革裹屍,且向我大漢天子請旨,將你厚葬。”

李廣語調低沉,面色嚴肅,顯非妄言戲弄。

右賢王微微顫了顫,不免有些動容,李廣這許諾有多重,他是知曉的。

默然片刻後,他再度搖了搖頭:“厚葬又有何用,亦是埋骨他鄉,怕是連長生天都無法迴歸,無法與吾妻兒相聚。”

李廣緩緩凝眉,坦言道:“屠你妻兒,除卻祭奠過往喪生沙場的大漢將士,亦是想激怒於你,否則以你之城府謀略,若一心奔逃,吾麾下漢騎留不你!”

“呵呵,兵者,詭道也。兩軍交戰,自是各盡算計,本王不怨將軍,只恨自身託大輕敵。”

右賢王頓了頓,復又問道:“奇襲我部王庭之策,想來亦非將軍謀劃,本王今日必死,唯想知曉敗於何人之手,將軍可否見告?”

李廣肅容道:“敗你之人,爲我大漢太子!”

右賢王聞言愣怔,訝異道:“便是那尚未束髮的……劉徹?”

李廣頜首不語。

右賢王不禁仰天長嘆:“罷了,罷了,本王征戰四方,雄踞漠西數十載,竟敗於稚子之手,亦是雖死無猶。中行説果未料錯,此子不除,匈奴危矣!”

李廣見他提及中行説,不禁輕蔑道:“自你匈奴將那背典忘祖的閹人奉爲國師,便已註定要敗亡滅族。”

右賢王不怒反笑,無奈道:“我匈奴將士亦瞧不起中行説,但匈奴畢竟不似你漢國般謀臣輩出,正如你適才所言,匈奴諸王皆是莽夫,兩代大單于皆重用中行説,倚爲幕僚,也是無奈之舉。”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右賢王如此坦承匈奴劣勢,倒教李廣無言以對。

他扭臉喚道:“當戶,來向右賢王見禮!”

“虎賁左監李當戶,見過右賢王。”

李當戶忙是打馬上前,昂首挺胸的拱手見禮道。

右賢王打量着眼前這虎背熊腰的漢將,見得那眉宇與李廣頗爲相似,問道:“這是……將軍之子?”

李廣哈哈大笑道:“正是犬子,名爲當戶,昔年內子臨盆時,恰逢我斬殺你麾下的右大當戶,故爲他取名李當戶。”

右賢王不由訝異,問李當戶道:“如此算來,你方是束髮之年?”

李當戶顯非首次被人問及年歲,無非是他着實長得太着急,那一臉的絡腮鬍茬,怎得都不似少年郎。

他面色訕訕道:“末將今年開春便已束髮,且膝下已有一子,我亦是爲人父者。”

日前,他接到鷂鷹傳訊,府內的丫鬟已誕下一子,得太子殿下親自賜名,是爲李陵。

於劉徹而言,李陵這名字是出於穿越衆的惡趣味,將歷史上李當戶那個遺腹子的名字套到這嬰兒的頭上,免得漢史少了個李陵,總覺有些彆扭。

但對李當戶乃至李廣而言,太子殿下親自賜名,端是天大的榮耀,尤是日後殿下即位爲帝,那李陵之名更算得上天子御賜,可還了得麼?

榮耀歸榮耀,但李當戶說的場合和時機着實不合宜,聽在李廣和右賢王耳中,好似個妄圖向長者宣告着自身已然長大成人的小屁孩,端是幼稚得緊。

李廣自是深感尷尬,強忍着沒朝他腦袋上甩一馬鞭,着實丟人現眼啊。

右賢王卻未在意,反是笑問道:“你爲虎賁左監,便是之前屢屢牽制本王大軍沿弱水南下的虎賁騎兵麼?”

李當戶咧着嘴道:“正是我虎賁衛!”

右賢王頜首道:“虎賁衛,這名頭倒是響亮。”

李當戶愈發得意,朗聲道:“虎賁衛乃我大漢太子麾下鐵軍,虎賁之名亦爲殿下所賜,爲若虎賁獸,虹虎舞跑之意,自是響亮。”

“嗯,又是那大漢太子,果是天縱奇才,本王敗得不冤。”

右賢王喟然長嘆,緩緩卸下系在腰間的帶鞘彎刀,細細摩挲,沉聲道:“我匈奴男兒高過車輪便可辦成人之禮,唯有隻身擒狼伏虎,方被視爲勇士。本王十二歲即行此禮,入山林,搏殺黑豹而返,得老上單于親賜此刀。”

“我匈奴勇士落敗後,若是心服,便會將佩刀贈與勝者。”

他緩緩擡頭,望向李廣,肅容道:“本王今日勢必喪將軍刀下,卻非敗於你手,煩勞將軍將此刀轉呈那劉徹,以示本王敗得心服口服。”

李廣重重頜首,右賢王確是個值得敬重的對手,這佩刀他定會轉呈太子殿下,至於殿下會如何處置,他也不得而知。

右賢王見得李廣應下,便是連刀帶鞘拋了過去。

李廣揚手接過,並未系在腰間,只因自身確不足令右賢王敗服,沒資格佩戴此刀。

他將彎刀慎重的放入胸前衣襟,露出刀柄和小半刀鞘,對右賢王拱手道:“時辰不早,就此別過。”

他並未出言勸降,着實沒這必要。

對右賢王這等梟雄,說出勸降之語,無非是極大的侮辱,辱人亦辱己,憑白教人恥笑。

“將軍好走!”

右賢王拱手相送,復又沉聲道:“一刻後,你我決戰,不死不休!”

“好!”

李廣頜首應下,調轉馬頭,縱馬回返軍陣。

李當戶亦是朝右賢王拱手告別,打馬而歸。

右賢王望着父子倆遠去的背影,微嘆道:“忽牳,回吧。”

一刻後,兩軍對陣衝鋒,決死奮戰。

匈奴騎射再難像過往般且退且射,只因在他們身後,已隱隱可見從武威城追擊而來的近三萬漢騎。

先前派出去斷後的五千騎射,能將數倍與己的漢騎拖到今日,已是竭盡全力,此時再也阻止不住。

將將七萬漢騎,前後合圍不足五萬人困馬乏的匈奴騎射,結果不言可喻。

漢六十一年,夏秋。

從大漢邊郡諸將揮師出塞,分別清掃漠南和祁連山南,到朔方太守領三萬細柳西出高闕塞,踏破匈奴右部王庭,直至將匈奴右賢王斬殺於河西走廊,這場由右賢王意圖進犯武威城引發的漢匈大戰宣告終結。

整場戰役歷時四十餘日,自小暑起,至處暑止。

是以,漢室史官將之謂爲三暑大戰,抑或暑日大捷。

此戰,漢大捷,匈大敗。

大漠之南,雍涼以西,匈奴諸部再不敢南下牧馬!

第三百八十三章 帳內定計第十七章 御賜盛宴 第三百三十七章 白日宣淫第四百二十二章 妻兒隨任第三百五十三章 議定發兵第二百五十八章 公主出降第四百章 隆冬臘月第五百七十五章 微服出宮第七百六十八章 歐亞大戰第一百三十三章 暗箱作業第三百三十章 商討出兵第二百八十五章 議及大婚第五百零一章 民患不均第二百七十八章 長安四月第二百六十三章 銻礦之用第四百四十五章 長安學區第四百零五章 母子平安第七百七十二章 哀隆攝政第五百六十五章 信號傳輸第六百三十六章 使團入城第八十三章 庶民經濟 第六百一十四章 安辨雌雄第一百章 企業劃分第四百八十九章 招商引資第五百零九章 巽加求和第七百八十三章 與子逛街第四百零八章 半島烽煙第六百六十八章 平衡逆差第八百零一章 攪屎棍子第一百九十八章 貴女登門第二百一十二章 匈奴來襲第一百六十三章 父女相見第五百八十八章 身毒聖戰第二百三十一章 梟首腰斬第二百零三章 悄然萌生第三百七十五章 出巡準備第二百六十五章 爲何而戰第三百二十章 兵發西域第二百二十八章 梟雄殞沒第四百二十七章 劉乘心醉第二百一十一章 癡女渣男第五百七十七章 心思各異第四百五十一章 鳴炮賀壽第六百五十四章 適材適所第七百六十三章 捕奴行當第八百零三章 東方先生第二百五十九章 圖謀西南第五十一章 諸般算計第三百八十三章 帳內定計第三百六十三章 着眼釜山第四百九十七章 霍氏去病第六百六十二章 不可盡除第一百零三章 鞭炮問世 第四百三十六章 臘月返京第七百七十章 家族利益第五百二十三章 舉步登樓第二百零九章 江都密報第六百六十九章 滌綸衣料第七百二十五章 皇后賜笄第四百一十九章 金融調控第三百四十一章 大戰驟起第二十九章 田氏商團 第三百零八章 速難平原第二百九十八章 無心插柳第五百一十四章 繁忙仲夏第六百三十四章 天文學說第三百三十七章 白日宣淫第六百二十四章 國之爪牙第七百四十八章 見見族嫂第九十四章 齊聚一堂 第二百五十七章 外戚轉型第五百二十章 清理門戶第二百四十二章 謀取王位第四百八十八章 水利府司第三百零八章 速難平原第四百零一章 今歲除夕第一百零四章 驗證炸藥 第七百四十三章 敲詐勒索第六百五十六章 擅闖禁區第一百八十八章 罪證確鑿第七百九十二章 劉興教妻第一百三十九章 田間軼事第五百二十三章 舉步登樓第七百九十二章 劉興教妻第八百二十三章 去病擒酋第三百三十二章 宮寒之症第五百七十一章 漢使竇蟠第五百二十二章 醉仙望月第四百二十二章 妻兒隨任第四百四十六章 夜郎犯邊第七百一十二章 少年志向第二百一十九章 踏破王庭第七百九十七章 歸家省親第六百七十一章 水師整軍第八十三章 庶民經濟 第四百六十五章 圁陰船廠第二十七章 新華書局 第七百五十八章 何爲皇商第六百三十章 入宮觀戲第四百二十七章 劉乘心醉
第三百八十三章 帳內定計第十七章 御賜盛宴 第三百三十七章 白日宣淫第四百二十二章 妻兒隨任第三百五十三章 議定發兵第二百五十八章 公主出降第四百章 隆冬臘月第五百七十五章 微服出宮第七百六十八章 歐亞大戰第一百三十三章 暗箱作業第三百三十章 商討出兵第二百八十五章 議及大婚第五百零一章 民患不均第二百七十八章 長安四月第二百六十三章 銻礦之用第四百四十五章 長安學區第四百零五章 母子平安第七百七十二章 哀隆攝政第五百六十五章 信號傳輸第六百三十六章 使團入城第八十三章 庶民經濟 第六百一十四章 安辨雌雄第一百章 企業劃分第四百八十九章 招商引資第五百零九章 巽加求和第七百八十三章 與子逛街第四百零八章 半島烽煙第六百六十八章 平衡逆差第八百零一章 攪屎棍子第一百九十八章 貴女登門第二百一十二章 匈奴來襲第一百六十三章 父女相見第五百八十八章 身毒聖戰第二百三十一章 梟首腰斬第二百零三章 悄然萌生第三百七十五章 出巡準備第二百六十五章 爲何而戰第三百二十章 兵發西域第二百二十八章 梟雄殞沒第四百二十七章 劉乘心醉第二百一十一章 癡女渣男第五百七十七章 心思各異第四百五十一章 鳴炮賀壽第六百五十四章 適材適所第七百六十三章 捕奴行當第八百零三章 東方先生第二百五十九章 圖謀西南第五十一章 諸般算計第三百八十三章 帳內定計第三百六十三章 着眼釜山第四百九十七章 霍氏去病第六百六十二章 不可盡除第一百零三章 鞭炮問世 第四百三十六章 臘月返京第七百七十章 家族利益第五百二十三章 舉步登樓第二百零九章 江都密報第六百六十九章 滌綸衣料第七百二十五章 皇后賜笄第四百一十九章 金融調控第三百四十一章 大戰驟起第二十九章 田氏商團 第三百零八章 速難平原第二百九十八章 無心插柳第五百一十四章 繁忙仲夏第六百三十四章 天文學說第三百三十七章 白日宣淫第六百二十四章 國之爪牙第七百四十八章 見見族嫂第九十四章 齊聚一堂 第二百五十七章 外戚轉型第五百二十章 清理門戶第二百四十二章 謀取王位第四百八十八章 水利府司第三百零八章 速難平原第四百零一章 今歲除夕第一百零四章 驗證炸藥 第七百四十三章 敲詐勒索第六百五十六章 擅闖禁區第一百八十八章 罪證確鑿第七百九十二章 劉興教妻第一百三十九章 田間軼事第五百二十三章 舉步登樓第七百九十二章 劉興教妻第八百二十三章 去病擒酋第三百三十二章 宮寒之症第五百七十一章 漢使竇蟠第五百二十二章 醉仙望月第四百二十二章 妻兒隨任第四百四十六章 夜郎犯邊第七百一十二章 少年志向第二百一十九章 踏破王庭第七百九十七章 歸家省親第六百七十一章 水師整軍第八十三章 庶民經濟 第四百六十五章 圁陰船廠第二十七章 新華書局 第七百五十八章 何爲皇商第六百三十章 入宮觀戲第四百二十七章 劉乘心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