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 蹴鞠聯賽

(預先聲明:本章非大綱預定章節,與大情節無礙,可看可不看,純屬作者因不爽國足而寫,不騙訂閱。)

劉徹耗費多日方纔將僱傭戰艦的事處置妥當,豈料尚未安生幾日,諸御史又紛紛上奏彈劾中尉張湯擅法亂權。

看着御案上的大摞劾舉奏章,劉徹揉了揉眉心,自今歲重陽後,張湯在短短半月光景便逮捕了百餘名權貴子弟,非但用了鞭刑,還盡皆處以課以鉅額罰金。

光罰金就收了數百金,這特麼比後世號稱華夏第五兵種的城管還狠啊。

劉徹宣召張湯入宮,詢問個中詳情。

張湯亦覺冤枉得緊,他雖有酷吏之名,卻也不願無端得罪諸多世家大族,只是近來長安城的二世祖們愈發鬧騰,屢屢在章臺街鬧事,甚至不少貴胄子弟聚衆當街互毆,不下重手怕是遏制不住這股歪風。

劉徹聽罷張湯訴苦,不由啞然失笑,若要追本溯源,這事還得怨到他的頭上。

隨着黃埔軍學和政經官學陸續創辦,有些本事或上進心的權貴子弟都入學謀取前程了,只剩下些不被長輩看好的紈絝留在家中無所事事。近年各大世家又因傍着四大商團的大粗腿,愈發豪富,給子弟的月錢和貼補也愈發大方。

紈絝二世祖們見得這般情形,更是自暴自棄,反正自個沒本事繼承家業,是混吃等死的命,索性趁着長輩還健在,能奢侈多久算多久,免得長輩們百年之後,繼承家業的兄弟吝嗇,使他們再無法如今日般驕奢淫逸。

因着此等心思,章臺街的諸多秀坊生意愈發火爆,長安紈絝們皆是在倡伎優伶身上一擲千金,甚至爲了爭奪名伶大打出手。

大漢權貴對族中子弟流連秀坊倒是沒太在意,只要不去窯館胡來就好,畢竟秀坊和窯館還是有不小區別的。

秦漢時的秀坊中的倡伎優伶多爲家道中落,不得以淪落風塵的大家閨秀,端是才貌俱佳,精通棋琴書畫,詩詞歌賦的大有人在。

秀坊倡伎可不是後世某莞五百包夜的娼妓,非但不屑營造偎紅依翠的十年揚州夢,更少有濫情寡恩的薄倖之名。

所謂楚楚文弱,寒淡如孤梅冷月;含冰傲霜,不喜與俗子交接。

許多矜貴寡言笑的倡伎雖入秀坊,卻未籤奴契,既溫柔多情,卻又不乏俠義肝膽,雖身不由己的淪落風塵,卻始終堅守着賣藝不賣身的底限,是文人雅士寤寐思服的追慕對象。

若要花錢買肉,倒也方便,出了秀坊走到緊鄰東市南面坊門的街尾,尋窯館官妓即可。

劉徹倒是沒對秦漢的秀坊現象太過意外,無論任何年代,這類行當總有高端低端之分。

後世華夏國人亦是如此,總覺去休閒會所玩玩明星嫩模,總比去酒店找小姐要上檔次些,無非是賺取噱頭,牟取暴利罷了。

其實兩腿一張,差不多的。

劉徹無奈搖了搖頭,對張湯道:“你這等做法,只能治標,難以治本的。”

張湯麪帶難色:“臣亦知這般執法收效不大,卻又不知爲之奈何。”

劉徹沉吟片刻,方纔道:“想要扭轉這股歪風,須得釜底抽薪,還需雙管齊下。”

張湯不解其意,正待出言求問,卻被劉徹擡手打斷。

“此事朕已有計較,你且先回去,依舊該捉的捉,該罰的罰,只是切記依律執法,萬勿再執法過苛,少動大刑,免得又讓言官逮到把柄,上奏彈劾。”

劉徹出言叮囑道,張湯甚麼都好,就是往往執法過苛。

亂世方用重典,現下政局穩定,過於嚴刑峻法,容易造成世家大族的反彈,甚至引發民怨。

“諾,臣謹遵陛下喻令。”

張湯忙是躬身應諾,他也曉得若非陛下攔下那些劾舉奏章,他這中尉算是做到頭了。

數日後,大農府再度頒佈加稅的政令,針對京畿三輔的各處秀坊徵收甚麼奢侈稅和營業稅,窯館卻不在徵稅之列。

劉徹本不想盤剝那些淪落風塵的可憐女子,都是人生父母養的,若非沒了活路,誰願去賣笑賣身。

然而秀坊類似後世的高檔休閒會所,是暴利行當,不課以重稅,怕是京畿三輔的秀坊會愈開愈多,導致奢靡之風日盛,於國不利。

古希臘和古羅馬皆因貴族階級的奢靡腐朽而逐漸沉淪,最終湮滅成歷史的塵埃,大漢應引以爲戒。

劉徹亦不忘給紈絝子弟們找些事做,免得他們終日無所事事,無處宣泄過於旺盛的精力。

想要達到此等目的,自然是要推廣體育運動,且是最容易普及和受到臣民廣泛喜愛的運動。

騎馬射獵場地要求高,田徑游泳參與度太低,就數蹴鞠最合宜。

上輩子的國足何等堅挺,每每能保持九十分鐘不射,劉徹覺着大漢紈絝們身子骨虛,一個半時辰怎的也能射十來回,蹴鞠的觀賞性還是能保障的。

九月間,皇室實業和田氏商團聯合發佈公告,將在長安城舉辦甚麼蹴鞠聯賽,廣邀各大世家參與其中。

依着章程,京畿三輔的世家大族可派出傅籍的子弟組成蹴鞠隊,參加蹴鞠聯賽。

聯賽分兩個階段,每歲陽春三月開賽,每逢沐日競技,世家子弟只需報名即可組隊參賽。

首階段採取單場決勝的淘汰制,所有蹴鞠隊兩兩競技,勝者留敗者退,用一個月的光景從所有蹴鞠隊中擇取出二十支獲得全勝的隊伍。

次階段採取大循環的積分制,二十支蹴鞠隊捉對廝殺,勝者積三分,平者積一分,負者無積分。

待聯賽結束,積分最高的隊伍謂之冠軍,可獲千金;位居次席的隊伍謂之亞軍,可獲五百金;位列第三的隊伍謂之季軍,可獲二百金,其餘進入次階段的隊伍皆可獲百金。

消息傳開,京畿三輔無論世家權貴抑或尋常百姓皆是興致高漲。

早在戰國之時,蹴鞠就廣受華夏百姓喜愛。

待到秦漢之際,蹴鞠更在民間廣爲流傳,百姓們多是康莊馳逐,窮巷踏鞠;權貴們亦是上以弓馬爲務,家以蹴鞠爲學。

然皇帝劉徹看過幾場宮廷蹴鞠後,覺着這年月的蹴鞠更重表演性質,各類控球表演跟雜耍差不多,故又稱爲蹴鞠舞,對抗性差,不夠激烈,不夠熱血,沒甚麼看頭。

他索性照搬後世的足球規則,只是場地和球門皆比後世小了不少,只因現下大漢造不出有足夠彈性的足球。

充氣球倒是可以製作出來,其實華夏在唐宋時就有了充氣的皮球。將動物尿泡吹脹紮緊,放入皮革縫製的球體,再塞入些毛髮或棉絮,既使皮球緊實有彈性又能保護裡頭的尿泡不被踢破。

劉徹命少府的匠作們試製了幾個充氣皮球,親自試了試腳感,覺着確實不錯,足以用於比賽競技。

上輩子九四美國世界盃那會,他尚年幼,家裡又窮,可買不起足球,家中長輩亦是幫着他縫了個小皮球,裡頭塞了穀糠,小夥伴們照樣踢得不亦樂乎。

相較之下,這大漢版的充氣皮球,已算得很好很好了。

場地倒是好弄,江都王劉非在城內和城外圍了幾塊地,依着劉徹的囑咐在四面建起簡易的高臺,先讓熟讀新式蹴鞠章程的侍衛們踢上近百場具有示範性質的表演賽。

長安北闕亦開始興建一座類後世的大球場,雖不需雕樑畫棟,但佔地頗大,且劉徹特意囑咐至少要有上萬個觀賽的席位,估摸着也得到明天入夏才能竣工,將將趕上蹴鞠聯賽的次階段開始。

表演賽是由皇室實業與田氏商團各出蹴鞠隊,彼此對抗,而由少府出裁判。

劉徹已在宮內親自觀摩了幾場,還偶爾下場指點,待得蹴鞠隊員及裁判漸漸熟識了章程,踢得有模有樣後,方纔讓江都王劉非安排他們在城內外踢表演賽。

長安週報早已刊登出大幅廣告,告知百姓們這些表演賽的時間和地點,可自行前往觀賞,皆是免費的。

當然,安排在北闕甲第的場地是不許百姓入內的,由趙王劉彭祖領着諸多有興致的權貴及其子弟前去關塞。百姓們則可前往城外或城內北闕的場地,觀看其餘場次的表演賽。

劉徹雖不覺得觀看體育賽事還要分出高低貴賤,但在北闕大球場沒蓋好前,讓大批貴族和百姓混處,鬧出甚麼亂子就不好了。

大漢雖然暫時不會出現甚麼足球流氓,但足球畢竟是對抗激烈的比賽項目,也極易引動觀賽者的情形,若是支持不同隊伍的觀賽者坐在一起,熱血上腦時難保不會爆發口角,甚至動起手來。

因着四大商團的龐大影響力,不少商賈也逐漸學着讓手下的工匠和掌事們按時休沐,免得被四大商團視爲苛待下人的血汗作坊,不屑再與他們做買賣。

非但是長安的百姓,京畿三輔的百姓都愈發有錢有閒,聞得沐日裡有新奇的蹴鞠比賽,便是紛紛趕來觀看,就圖個熱鬧瞧個新鮮。

表演賽自是場場爆滿,不少百姓皆站着遠遠觀看,且看過之後皆是興奮不已,覺着很是過癮,回家之後又眉飛色舞的講述,勾起更多街坊鄰里的好奇,相約下次同往。

九月末已過了霜降時間,天氣日漸寒涼,卻無法澆熄百姓們狂熱的觀賽慾望。

劉徹聞得這般情形,不由搖頭嘆息:“大漢老百姓過往業餘生活到底是多麼無趣無聊,區區蹴鞠表演賽就這般狂熱。若是讓他們穿越到後世,見得國足長年堅挺不射,對上矮黑南蠻輸到脫褲,連身毒阿三都要艱難逼平,那特麼還不得舉旗造反啊?”

漢武揮鞭作者在天台狂吼一聲:裡皮快下課,國足去挖礦!

辣眼睛的直娘賊,草!

第二百七十二章 秋季局勢第一百零八章 廷尉汲黯第七百八十八章 陽春三月第二百四十四章 綠林好漢第七章 太子廢立第七百二十四章 入宮赴宴第五百八十八章 身毒聖戰第六百二十八章 戰局有變第七百零六章 考較太子第三百七十七章 安排妥當第三百四十七章 立冬時節第四百一十九章 金融調控第八百零八章 新婦難爲第六百三十六章 使團入城第六百三十九章 血祭之年(上)第四百一十二章 今歲三伏第五百一十六章 沐王暑訓第六百八十章 母子論理第三百零一章 如此撮合第四百五十章 公孫裂變第六百二十四章 國之爪牙第三百七十章 意欲內附第七百一十一章 母愛如斯第一百三十二章 董事會議第一百七十一章 打擊鹽商第一百四十七章 瘋狂斂財第七百七十七章 安息認慫第五百二十三章 舉步登樓第三百二十八章 欲購新宅第六百九十三章 闔家團圓第五百一十五章 安息作死第二百七十五章 發行邸報第二百七十八章 長安四月第四百四十五章 長安學區第六百八十章 母子論理第六百五十章 交辦太子第八百一十七章 匈奴都尉第四百二十三章 悽惶衛長第八百二十二章 踏破龍城第六百五十章 交辦太子第六百零四章 安息特使第七百一十七章 開拓北美第二百八十二章 碑前行祭第五百八十六章 馳道驛站第一百九十三章 天家驕女第六百九十一章 徙民歸化第四百七十七章 天家諸事第四百五十五章 尚書檯閣第十一章 父子攤牌第三百六十二章 作壁上觀第五百一十六章 沐王暑訓第四百九十四章 大軍集結第三百四十四章 河灘登岸第六百四十七章 翁主婚事第七百二十二章 寢殿之中第一百九十九章 改裝戰船第三章 冊立太子第四十六章 工業模式第一百七十一章 打擊鹽商第三百一十五章 喜事連連第五百二十章 清理門戶第四百五十二章 劉沐封王第一百七十章 齊王獻國第二百一十二章 匈奴來襲第六百七十三章 妻兒打靶第三百九十五章 處置薄氏第六十九章 微服私訪第七百一十章 小遺席間第六百二十二章 使團西行第四百七十五章 漠南牧羊第五百二十七章 對外貿易第七百八十三章 與子逛街第八百零三章 東方先生第七百六十二章 祖父催婚第五百三十六章 知人善任第七百七十一章 共創四贏第六百一十四章 安辨雌雄第二百二十四章 魚餌香甜第四百二十七章 劉乘心醉第六百七十章 來複火槍第四百五十三章 滇國來朝第八百零一章 攪屎棍子第三百三十五章 誓滅烏孫第四百五十九章 六大蒙師第二百六十七章 意在擴編第八十二章 先鋒叛逃第八百三十五章 不務正業第二百二十二章 血洗漠南第七百七十四章 父母子女第六百三十章 入宮觀戲第一百三十九章 田間軼事第六百六十一章 坑爹坑兒第七十四章 工業血液 第七百六十七章 羅馬兵變第一百五十七章 風雨飄搖第六百三十四章 天文學說第八百零八章 新婦難爲第三百五十一章 得勝還朝第二百二十三章 攻守應對第二百五十五章 年節過後
第二百七十二章 秋季局勢第一百零八章 廷尉汲黯第七百八十八章 陽春三月第二百四十四章 綠林好漢第七章 太子廢立第七百二十四章 入宮赴宴第五百八十八章 身毒聖戰第六百二十八章 戰局有變第七百零六章 考較太子第三百七十七章 安排妥當第三百四十七章 立冬時節第四百一十九章 金融調控第八百零八章 新婦難爲第六百三十六章 使團入城第六百三十九章 血祭之年(上)第四百一十二章 今歲三伏第五百一十六章 沐王暑訓第六百八十章 母子論理第三百零一章 如此撮合第四百五十章 公孫裂變第六百二十四章 國之爪牙第三百七十章 意欲內附第七百一十一章 母愛如斯第一百三十二章 董事會議第一百七十一章 打擊鹽商第一百四十七章 瘋狂斂財第七百七十七章 安息認慫第五百二十三章 舉步登樓第三百二十八章 欲購新宅第六百九十三章 闔家團圓第五百一十五章 安息作死第二百七十五章 發行邸報第二百七十八章 長安四月第四百四十五章 長安學區第六百八十章 母子論理第六百五十章 交辦太子第八百一十七章 匈奴都尉第四百二十三章 悽惶衛長第八百二十二章 踏破龍城第六百五十章 交辦太子第六百零四章 安息特使第七百一十七章 開拓北美第二百八十二章 碑前行祭第五百八十六章 馳道驛站第一百九十三章 天家驕女第六百九十一章 徙民歸化第四百七十七章 天家諸事第四百五十五章 尚書檯閣第十一章 父子攤牌第三百六十二章 作壁上觀第五百一十六章 沐王暑訓第四百九十四章 大軍集結第三百四十四章 河灘登岸第六百四十七章 翁主婚事第七百二十二章 寢殿之中第一百九十九章 改裝戰船第三章 冊立太子第四十六章 工業模式第一百七十一章 打擊鹽商第三百一十五章 喜事連連第五百二十章 清理門戶第四百五十二章 劉沐封王第一百七十章 齊王獻國第二百一十二章 匈奴來襲第六百七十三章 妻兒打靶第三百九十五章 處置薄氏第六十九章 微服私訪第七百一十章 小遺席間第六百二十二章 使團西行第四百七十五章 漠南牧羊第五百二十七章 對外貿易第七百八十三章 與子逛街第八百零三章 東方先生第七百六十二章 祖父催婚第五百三十六章 知人善任第七百七十一章 共創四贏第六百一十四章 安辨雌雄第二百二十四章 魚餌香甜第四百二十七章 劉乘心醉第六百七十章 來複火槍第四百五十三章 滇國來朝第八百零一章 攪屎棍子第三百三十五章 誓滅烏孫第四百五十九章 六大蒙師第二百六十七章 意在擴編第八十二章 先鋒叛逃第八百三十五章 不務正業第二百二十二章 血洗漠南第七百七十四章 父母子女第六百三十章 入宮觀戲第一百三十九章 田間軼事第六百六十一章 坑爹坑兒第七十四章 工業血液 第七百六十七章 羅馬兵變第一百五十七章 風雨飄搖第六百三十四章 天文學說第八百零八章 新婦難爲第三百五十一章 得勝還朝第二百二十三章 攻守應對第二百五十五章 年節過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