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匈奴大帳

茫茫草原上,無數的帳篷綿延不絕,直至天邊,營地內各色旗幟飛揚。匈奴各部蹛林雲中已有月餘,上百萬族人放牧,千萬牛羊早已將百里內的牧草啃食殆盡。今日各部首領齊聚軍臣單于的大帳,商議越冬事宜。

軍臣單于見到諸位首領盡皆面有不豫之色,顯然是合夥興師問罪來了。

左賢王呼韓邪爲單于儲副,地位最高,率先上前行禮,甕聲道:“蹛林大會之前,大單于曾令我們不得私自出兵劫掠漢人,國師中行説定會從漢國帶回糧草和財寶。如今大會結束,漢人的田地也已收割,穀物盈倉,我部兒郎卻還在此處忍飢受凍,是何道理?”

軍臣單于皺了皺眉頭,對呼韓邪的冒犯有些懊惱,掃了一眼大帳內的各部首領,冷冷道:“想是漢國皇帝送的嫁妝太多,耽誤了些許路程,爾等且稍安勿躁,不日定會有好消息傳來!到時候,我會將糧草和財寶全部分給各部族,遠比爾等去劫掠那些食不果腹的漢國邊民所得要豐厚不少!”

匈奴大貴族們聞言,不由意動,隨即議論紛紛,大帳變得很是熱鬧。呼韓邪眼見脆弱的同盟似乎有些鬆動,當即不屑道:“大單于這話半月前就曾說過,如今再說,實在無法服衆!中行説一去月餘,即使大隊人馬行進緩慢,難道不會派遣快馬,先送來消息?若是大單于早已得到好消息,怕就不會如此搪塞我等了!”

大帳內驟然一片死寂,氣氛似乎有幾分凝重。

按照匈奴的規矩,左賢王通常被指定爲單于的第一繼承者,故其地位之尊也僅次於單于。然而軍臣單于隱隱有扶持自己的子嗣,登上單于大位的打算,呼韓邪自然諸多不滿,此番抓到由頭,自然要狠狠打擊一下軍臣單于的威信。

如今各大部族首領俱在,上百萬匈奴族人也齊聚一處,即便是軍臣單于平日兇威赫赫,也斷不敢對呼韓邪下手。否則不但他的單于之位不保,甚至整個部族都要被聯合起來的大貴族們瓜分殆盡。

軍臣單于的面色愈加陰沉,不發一語。

他確實沒有接到中行説傳來的消息,只有長安城的密探傳來線報,說是那漢國太后召見了中行説,似乎答應了和親的要求。

然而中行説卻突然得病,臥牀不起,漢國皇帝也派了人救治。而漢國的大行令正在全力籌備和親事宜,召集了很多工匠,大量的財寶和精美器物也堆滿了館驛。由於漢國加派了不少侍衛看管這些財物,密探們也無法再進入中行説下榻的館驛查探,所以軍臣之後就再也沒有傳來任何消息。

軍臣單于心中不住埋怨中行説病得不是時候,如今弄成這個騎虎不下的局面,還讓左賢王藉機生事,實在可恨得緊。

各部首領將軍臣單于啞然不語,自然知道左賢王所言非虛,大單于果然沒有接到中行説傳來的好消息,而只是出言搪塞,不由惱怒不已。

一向唯左賢王馬首是瞻的左谷蠡王跳了出來,戲謔道:“中行説已經走了那麼些日子,卻不見消息,怕是投了那漢國吧?”

“不錯!他原本就是漢人,恐怕心中早就想回去了!”

“當年我就勸過老單于,這等奸邪小人,從前能叛了漢國,將來也能叛了我匈奴!”

“怪不得他一直以來不讓我們穿漢人的好衣服,吃漢人的好東西,原來他是漢人派來的奸細!”

……

大帳之內,各部首領們紛紛斥罵起來,落井下石之人比比皆是。可見中行説這麼些年來,慫恿幾代單于訂下的各種禁令,得罪了多數的匈奴貴族。

щщщ ★тт kǎn ★c o 咳咳!

善於察言觀色的右賢王,眼見軍臣單于眼中兇焰漸盛,想是惱了,不由清咳了幾聲。實在怕逼急了軍臣單于,讓他起了殺心,拼死命人將大帳內的各部首領全部拿下,來個魚死網破。

眼見大帳內的各部首領停止了議論,直勾勾的盯着他,右賢王不由暗暗叫苦,只得緩緩出聲道:“如今多說無益,百萬族人彙集於此月餘,百里內已經沒有了牧草。既然大單于允諾了我等,又有各部首領共同見證,不如趁今日定下個期限,也好讓各部可以回去自行準備歸期。”

各部首領不由點頭認同,軍臣單于即位以來,東征西討,確實積攢了不少威望。若非此事攸關各部越冬的準備,匈奴貴族們也不會聯合起來逼迫他。

左賢王見事已至此,也是見好就收,幽幽道:“那就請大單于定下個日子,若是到時我等沒見到糧草和財寶,還望大單于今後莫要再阻攔我等行事了!”

軍臣單于臉色鐵青,緊握拳頭,極力抑制住心中的殺意,陰測測道:“依左賢王的意思,今後你是不想聽從單于庭的號令了?”

左賢王哪裡聽不出他話裡的威脅之意,卻絲毫不以爲意。匈奴左部和鮮卑相鄰,匈奴諸多部族本就源自鮮卑,他一向和鮮卑交好,勢力並不比軍臣單于稍差,如今又撕破了臉,自是不懼與他。

軍臣單于將左賢王滿臉不屑,根本不答話,愈發堅定了除之而後快的心思,怒極反笑道:“既然各部都是此意,那就十日。十日後若還不見中行説回返,本單于就親率各部南下,屠盡漢人,直到漢國皇帝送來百倍的糧草和財寶,方纔罷兵!”

“如此最好!只是各部如今飢寒交迫,早已人困馬乏。屆時還得靠單于親率本部,衝鋒陷陣,我等各部,自然會替大單于擂鼓助威的。”

老奸巨猾的左賢王哪還聽不出軍臣單于話裡的意思,隨即冷冰冰的道,心中暗自腹誹“想再讓我麾下鐵騎充當前鋒,借刀殺人,消耗我的勢力,提升你的威望,做夢!”

各部首領也都不是蠢貨,自然明白兩人的言下之意,又怕軍臣單于讓自己的部族當先鋒,忙紛紛認同左賢王道:“左賢王所言極是,既然大單于定下了期限,若是到時事有未逮,自然該由大單于親自洗刷恥辱,哪有藉助他人之手的道理?!”

軍臣單于登時被逼到了牆角,若是不答應,定會被視爲怯懦,被匈奴各部鄙視,自然是威信大減;若是答應了,就有可能被迫讓本部兒郎強攻漢國的鐵壁堅城,爲他人做嫁。

不管是哪種選擇,都是他不願意看到的。

就在軍臣單于左右爲難之時,守帳勇士走進帳中,遞上一個竹筒,朗聲道:“大單于,國師已經回程,先命快馬將信送來了。”

吵雜的帳篷陡然安靜了下來,各部首領面色各異,面露喜色者有之,面色黯晦者有之,左賢王更是滿臉頹敗之色,似有不甘。

軍臣單于心中大喜,卻是冷着臉,眼中滿是挑釁之色,緩緩掃視了一圈帳內的衆人,直到所有人都閃避開他的眼神,這纔不屑的一笑,接過了守帳勇士手中的竹筒。

他抽出腰間的寶刀,剝掉竹筒上的火漆,抽出一卷絹帛,迫不及待的看了起來。

各部首領紛紛望向軍臣單于,想知道此番又從漢國敲來多少好處,心中也不斷算計着麾下各部能分到幾成的份子。然而,他們卻發現軍臣單于的臉色越發難看起來,陰沉得幾乎要往下滴着黑水。

“庶子安敢辱我!”

軍臣單于猛然雙手一扯,竟是將手中絹帛硬生生的撕裂開來,扔到地下,臉上滿是潮紅,大聲吼道:“召集本部鐵騎!我要屠盡所有漢人!”

各部首領盡皆大譁,大單于竟然如此失態,惱怒之下竟不惜消耗麾下的戰力,甚至沒心思打借刀殺人的主意,顯然受到了不小的羞辱,必須親手復仇雪恥。

左賢王心中自是狂喜,也不顧及軍臣單于擇人而噬的兇殘目光,默默的撿起地上的絹帛,拼在一起,饒有趣味的快速讀完,遂面露譏誚之色,心中冷笑不已:“如此大辱,若是忍下去,我看你還如何有臉坐着單于之位!”

軍臣單于見狀,不由暗自懊悔自己的失態,正要將絹帛奪回來,卻見左賢王倒退幾步,將絹帛遞給滿臉疑惑的各部首領,甚至不識字的首領也擠了上來,聽人述說着絹帛的內容。

漸漸的,各部首領的議論聲和斥罵聲越來越大,整個大帳亂作一團。

軍臣單于憤恨的盯着左賢王,卻不敢稍有動作。

顯然,待各部首領離開大帳,絹帛的內容很快就會傳遍匈奴全族,所有的匈奴人都會審視他接下來的應對,一個懦夫,根本沒資格繼續呆在大單于的位置上。恥辱,只能用仇人的鮮血才能清洗。

此時的軍臣單于已經被逼上了獨木橋,沒有絲毫轉圜的餘地。即便眼前是萬丈深淵,也不得不硬着頭皮繼續前行。

更何況他對麾下的十數萬鐵騎信心滿滿,心中不由發下毒誓,待得血洗屈辱,班師之日,就是左賢王覆滅之時!

第十九章 美容美甲 第三百一十三章 少府錢莊第六百八十二章 金融危機第七百三十三章 少年心思第三百九十二章 敗家婆娘第六百七十四章 貴女怨念第四百三十三章 中央錢莊第七百二十六章 抵達布山第六十三章 漢奸鼻祖 第二百六十四章 開發湘南第七百九十二章 劉興教妻第七百一十九章 嗣子逛街第四百八十六章 揚帆遠航第六百五十九章 國弱處卑第五百九十三章 分子之篩第七百三十七章 妙悟真理第三百一十五章 喜事連連第四百六十九章 金銀票律第六百二十三章 腹背受敵第一百九十七章 謀算諸越第四百五十章 公孫裂變第七百一十八章 祆教大興第八百零五章 欲徵漠北第二百一十九章 踏破王庭第二百八十八章 齊力防災第八百二十八章 長安會談第六百二十二章 使團西行第一百五十一章 掙錢差事第一百一十七章 劉徹領軍第七章 太子廢立第七百七十章 家族利益第二百五十三章 驚聞身毒第四百三十五章 鮮卑南遷第一百五十五章 刑訊逼供第三百九十七章 天子臨朝第三百二十六章 僱傭戰艦第二百三十章 百年毒計第三百零二章 文教府司第四百一十章 長秋醫學第六百三十九章 血祭之年(上)第七百八十四章 未來婆家第三百六十三章 着眼釜山第二百一十七章 待汝尋仇第三百零六章 商賈世家第三十三章 春暖衫薄 第二百五十三章 驚聞身毒第七百五十章 大浪淘沙第五百二十四章 猝不及防第四百三十章 驚聞衛青第二百二十一章 舉杯陶然第六百零二章 借刀殺人第一百六十一章 年節將近第一百二十五章 捷報傳來第八百三十三章 竹馬青梅第五百八十六章 馳道驛站第六百二十九章 以羌清藏第十一章 父子攤牌第七百六十二章 祖父催婚第七百八十八章 陽春三月第七百八十二章 安息貴女第七百三十章 匈奴內亂第二百七十二章 秋季局勢第一百一十章 漢軍出塞第二百零二章 籌建邊城第四百零八章 半島烽煙第三百四十七章 立冬時節第五百九十七章 上帝之鞭第一百零二章 東市巧遇 第八十一章 羽林出擊第四百二十六章 朝鮮割地第三百八十八章 兩軍接戰第五百一十章 仰光條約第六百二十二章 使團西行第六百一十章 趙府貴女第一百一十三章 帝國石油第七百八十六章 生猛婆媳第二百四十一章 破格拔擢第四百零九章 久旱甘霖第四十七章 廠房落成第四百六十一章 直流電機第七百五十八章 何爲皇商第五百三十九章 長安坊市第二百六十六章 烏桓備戰第一百五十二章 心理醫官第七百六十七章 羅馬兵變第五百三十九章 長安坊市第三百四十六章 瑣碎諸事第七百九十八章 祆教祭典第四百八十一章 趙王西巡第三百八十九章 意欲突圍第三百六十五章 離京出狩第三百八十章 城頭失守第七百二十三章 帝皇訓子第八百一十一章 先鋒抵達第六百零七章 巨頭齊聚第七百五十七章 四大重工第八十二章 先鋒叛逃第九十五章 意外重逢 第三十二章 王嬸還鄉 第五百三十二章 子承父業
第十九章 美容美甲 第三百一十三章 少府錢莊第六百八十二章 金融危機第七百三十三章 少年心思第三百九十二章 敗家婆娘第六百七十四章 貴女怨念第四百三十三章 中央錢莊第七百二十六章 抵達布山第六十三章 漢奸鼻祖 第二百六十四章 開發湘南第七百九十二章 劉興教妻第七百一十九章 嗣子逛街第四百八十六章 揚帆遠航第六百五十九章 國弱處卑第五百九十三章 分子之篩第七百三十七章 妙悟真理第三百一十五章 喜事連連第四百六十九章 金銀票律第六百二十三章 腹背受敵第一百九十七章 謀算諸越第四百五十章 公孫裂變第七百一十八章 祆教大興第八百零五章 欲徵漠北第二百一十九章 踏破王庭第二百八十八章 齊力防災第八百二十八章 長安會談第六百二十二章 使團西行第一百五十一章 掙錢差事第一百一十七章 劉徹領軍第七章 太子廢立第七百七十章 家族利益第二百五十三章 驚聞身毒第四百三十五章 鮮卑南遷第一百五十五章 刑訊逼供第三百九十七章 天子臨朝第三百二十六章 僱傭戰艦第二百三十章 百年毒計第三百零二章 文教府司第四百一十章 長秋醫學第六百三十九章 血祭之年(上)第七百八十四章 未來婆家第三百六十三章 着眼釜山第二百一十七章 待汝尋仇第三百零六章 商賈世家第三十三章 春暖衫薄 第二百五十三章 驚聞身毒第七百五十章 大浪淘沙第五百二十四章 猝不及防第四百三十章 驚聞衛青第二百二十一章 舉杯陶然第六百零二章 借刀殺人第一百六十一章 年節將近第一百二十五章 捷報傳來第八百三十三章 竹馬青梅第五百八十六章 馳道驛站第六百二十九章 以羌清藏第十一章 父子攤牌第七百六十二章 祖父催婚第七百八十八章 陽春三月第七百八十二章 安息貴女第七百三十章 匈奴內亂第二百七十二章 秋季局勢第一百一十章 漢軍出塞第二百零二章 籌建邊城第四百零八章 半島烽煙第三百四十七章 立冬時節第五百九十七章 上帝之鞭第一百零二章 東市巧遇 第八十一章 羽林出擊第四百二十六章 朝鮮割地第三百八十八章 兩軍接戰第五百一十章 仰光條約第六百二十二章 使團西行第六百一十章 趙府貴女第一百一十三章 帝國石油第七百八十六章 生猛婆媳第二百四十一章 破格拔擢第四百零九章 久旱甘霖第四十七章 廠房落成第四百六十一章 直流電機第七百五十八章 何爲皇商第五百三十九章 長安坊市第二百六十六章 烏桓備戰第一百五十二章 心理醫官第七百六十七章 羅馬兵變第五百三十九章 長安坊市第三百四十六章 瑣碎諸事第七百九十八章 祆教祭典第四百八十一章 趙王西巡第三百八十九章 意欲突圍第三百六十五章 離京出狩第三百八十章 城頭失守第七百二十三章 帝皇訓子第八百一十一章 先鋒抵達第六百零七章 巨頭齊聚第七百五十七章 四大重工第八十二章 先鋒叛逃第九十五章 意外重逢 第三十二章 王嬸還鄉 第五百三十二章 子承父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