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七章 妙悟真理

承乾宮,玉液池畔。

此玉液池,非是後世文人雅士時常吟誦詩句的玉液池,名爲池,實則與滄池般,皆是宮城內的人工湖。

昔年漢帝劉啓禪位前,修築太壽宮時特意挖掘此池,從長安東面引入滻水,過宮內明渠流入,再由南向北流出宮城,進入城內大渠,使得北闕閭里的百姓用水更爲方便了。

雖說八水繞長安,但北面渭水的含沙量稍微偏高,北闕閭里的百姓除卻掃灑之類對水質要求不高的情況,飲水用水多仍靠掘井汲水。

西面的泬水倒是清澈,也有引渠入城,不過沒有穿過北闕閭里,直到興建太壽宮,引滻水入城,順帶往北增修城內大渠,這才讓北闕閭里的百姓用上的清澈渠水。

水質肯定是有保證的,不說現今大漢有沒有甚麼工業污染,單是宮城要引水入池,滻水溯流十餘里,都有吏卒不時巡視清理,入宮內明渠前,更有宮人時刻看着。

肉眼難見的有害物質且不提,至少枯枝敗葉和甚麼漂浮物都會及時清理,水質也肯定清澈透亮,直接飲用雖是不好,但尋常百姓用來洗洗衣裳甚麼的,絕對沒任何問題,這已然解決了很大的用水困難了。

正因水質不錯,太壽宮的人工湖又挖得不深,故湖水清澈見底,有道是水深則藍,水淺則碧,愈是清澈廣闊的水面愈是如此。

太上皇劉啓昔年遷居太壽宮後,見得這一池波瀾不驚的碧水,突是有感而發,破天荒的念出半闕七言絕句。

ωwш ☢тTkan ☢¢o

“龍舟競渡玉液池,君王沈醉連日夕。”

這詩句自然不是素來不喜辭賦的劉啓所作,卻是他兒子劉徹盜版的後世詩句,身爲老子的劉啓,偶爾也會賞臉翻看這些“歪詩”,也好看看自家兒子有沒有長歪了。

此情此景唸誦出來,卻是意有所指,身邊不乏心思通透之人,自然體察聖意。

太后王娡笑着打趣,直道陛下頑疾未愈,晝夜沉醉未免太傷身,多喝些清茶倒是無妨。

傻乎乎的王兒姁也跟着勸,教劉啓瞧得直搖頭,感嘆若不是有王娡這阿姊好生照應,這憨貨別說連續誕下四個皇子,只怕在這深宮內苑裡,連半年都活不過啊。

剛登基的劉徹聞之此事,曉得自家父皇親自爲那苑池命名爲“玉液”,不禁搖頭失笑,亦是頗爲惡趣味的爲劉啓送去兩罐親手炒制的新茶,外帶命人在玉液池上造了幾艘遊廊畫舫,供太上皇及其衆多妃嬪遊湖賞景。

太皇太后薨逝後,太上皇遷居長樂宮,太子劉沐到此開府,太壽宮也改名承乾宮。

玉液池倒是沒改名,太子殿下不是君王,更不敢晝夜沉醉,偶爾到此觀景散心卻是免不得的。

未央有滄池,長樂亦有苑池,卻不是太子殿下喜歡去的地界,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玉液池小歸小,池畔也沒設獵苑,然卻最是讓劉沐感到自在。

偶得閒暇,又不便微服出宮時,玉液池對於好動不喜靜的劉沐而言,無疑是最好的遊玩之處。

宮邸學舍設在承乾宮西闕,太子府佔用的南闕則緊挨着長樂宮,除卻承乾宮的長春中宮和部分暫時封而不啓的宮闕,餘下的如北闕御苑之類的地界,內部宮禁是不算嚴的。

這在漢宮內頗爲正常,譬如中央官署就在未央宮內,諸多官員來來往往,若郎衛挨個盤查,非但誤事,更會累死人。

宮禁如何,且看郎衛站在何處。

郎者,廊道也,在宮裡行走,記着別下廊道胡亂走,但凡走的正道,見着郎衛趕緊回頭就是了,若無緣無故的蒙着頭硬闖,三公九卿都得死。

至於後世影劇中常見的橋段,說是某男某女在宮中迷路,誤遇皇子公主甚麼的,那特麼不是說笑?

只怕沒闖入內苑,郎衛就把你的腦袋活生生擰下來了。

晝夜宿守宮禁的郎衛,外帶鎮守各處宮門的羽林衛,將將四萬衆,晝夜輪值的怎麼也得近萬精銳,你特麼能“誤闖”?

關進郎署大牢,你就知道甚麼叫坦白從嚴,抗拒更從嚴了。

在承乾宮,除卻中闕長春宮、南闕的太子府和緊挨着長安城垣的東闕,西闕和北闕倒沒太嚴苛的宮禁,約莫就和未央宮所在的未央宮西闕差不多,但凡你有資格,且通過羽林衛盤查入得宮門,雖會遇着巡視的郎衛,卻極少有受到盤問的。

能入宮邸學舍就讀的,皆是王侯府上的貴胄,哪怕是虛年六歲的小奶娃,也早已懂得宮裡的規矩,沒人傻乎乎的去闖宮禁。

不過念在孩童心性好玩,天家倒也講究,畢竟裡頭的不少孩童,可都是宗室子弟,是太上皇和皇帝的子侄,若真要論及輩分,便連血緣稍遠的叔伯兄弟都是有的。

諸如北闕御苑之類的地界,特意準允他們在休歇之餘可去遊樂,或是如宮邸女學的小貴女們,每日午後要學琴棋書畫,悶在館舍裡也不合適,偶爾到御苑賞賞花,遊遊湖,指不定能提高學習效率。

這話是皇帝劉徹說的,皇后阿嬌深以爲然,畢竟她本就不是個喜歡枯坐席墊,埋頭苦讀之人。

於是乎,承乾宮西闕及北闕,宮禁就更是放寬了不少,宮邸學舍沒歇課的日子,玉液池畔挺熱鬧的,反是遇着休沐日、節慶或寒休暑休,會變得靜謐冷清。

時值臘月,宮邸學舍如諸多官學般,早已歇館休假,要到明歲二月才重新開館,故玉液池又成了太子殿下獨享之地。

“甚麼時候學會享受孤獨,你就真的長大了。”

皇帝陛下曾對自家傻兒子如是感嘆,太子殿下聽得滿頭霧水,亦不喜歡孤獨,然偶爾也會想試試安靜獨處,找個“清修之地”思考人生,品味他所以爲的孤獨感。

按理說,臘月的玉液池畔,寒風凜冽,天地肅殺,萬籟俱寂,是很適合小屁孩品味孤獨的,奈何時不我與,趙府的小貴女又入宮了,非要來看她的那匹愛馬。

“孤王說過多少次了,馬懷駒子整一年,這秋天才懷上的,肚子都沒怎的顯,最快也得明年夏末才能產下駒子,且愈是早產,那馬駒子愈弱,故尋常馬苑多是在春季才爲頂好的良馬配育,爲的就是讓母馬能更好的安胎備產,隔年春暖花開的時節正好產駒子。”

劉沐瞧着眼前的趙婉,頗是無語,不禁有些後悔,自己前些日子不知是不是魔怔了,給了她入承乾宮行走的太子符令。

現今持有這類符令的,除卻太子詹事府屬官,滿打滿算不超過兩掌之數。

內侍和宮婢自然不算,他們都是沒法隨意出宮的,太子詹事府的屬官多半亦有所限制,執此符令者,卻是任何時候都能出入承乾宮乃至太子府的,就這一點,沒太子殿下準允,就是諸位親王都不行,甚至是不敢。

有些事,對諸位親王而言,本就是犯忌諱的,無疑會比旁人更爲小心謹慎。

“殿下若是見得我心煩,便將這符令收回去吧,反正我也不會討喜。”

趙婉見他語氣頗爲不耐,心中亦覺不爽,撅起小嘴正要回嘴,卻突是福由心至,想到皇后前些日子與她說的話,立馬耷拉下小腦袋,抽了抽鼻子,帶着哭腔道。

劉沐雖曉得自家不靠譜的母后慣會坑兒子,卻萬萬想不到會被坑得如此徹底,連對付他的法子都“傳授”給眼前這臭丫頭。

只道是自己的話說重了,或是臉色太難看,把她弄哭了。

可不是哭了麼?

看那泫然欲泣的委屈神情,那淚盈於睫的可憐模樣,這若是讓少傅知曉自己“欺負”了他視若掌上明珠的獨女,雖不至心懷怨忿,然彼此見面也不免尷尬啊。

劉沐不是濫好人,遇着原則問題對老幼婦孺也未必會手軟,然眼前這小女娃可是趙立和蘇媛的女兒,自己還欠了她好幾次人情,劉沐素來講個有恩涌泉相報,有仇夷你全族,自然見不得她哭鼻子,況且還是被自己弄哭的。

“成吧,孤王帶你去瞧,但這次可真真說好了,下不爲例,別總是在孤王清修時,來此打擾。”

劉沐無奈道。

趙婉也是個小戲精,強掩心中小小得意,仍是可憐兮兮的擡頭,抽着鼻子問道:“殿下是在……清修?”

她是真有些好奇,清修二字,不管怎麼想,貌似都和咱們大漢這位以暴脾氣聞名的太子殿下搭不上半點關係。

“男人,要學會享受孤獨,你不懂!”

劉沐搖搖頭,故作高深的如是道,心中竟莫名涌起一股爽感。

娘誒!

難不成父皇當日說這話時,亦是這般心境?

難不成這番話不是獨處之時才能悟出來的,反是要對旁人說出口,才能感受到這般的……

孤高玄妙?

遺世而立?

曲高和寡?

高處不勝寒?

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念天地之悠悠,衆人皆醉爺獨醒,看那一灘池水往北流……

劉沐福由心至,如醍醐灌頂,聯繫到自家父皇昔日吟誦的無數名句,終歸領悟到裝掰的妙處。

人前不裝掰,如錦衣夜行,大丈夫不可如是!

第三百一十八章 諸般綢繆第一百三十七章 血洗臨洮 第五百四十一章 浪蕩少年第七百六十七章 羅馬兵變第五十七章 醫學見習第四百八十五章 齊山婚事第六百零八章 商貿代表第七百四十章 購奴門路第六百一十八章 太子師母第六百三十四章 天文學說第二百六十四章 開發湘南第五百七十章 佛國尋釁第八十八章 兵臨城下第三十六章 背後真相 第五百八十八章 身毒聖戰第六百六十三章 裴母犯愁第十二章 虎賁羽林第二百二十三章 攻守應對第六百二十三章 腹背受敵第六百六十一章 坑爹坑兒第八百零二章 教宗爲質第四百六十章 帝御四海第六百七十九章 皇后贈馬第四百五十八章 膠漆嬌妻第三百一十四章 除夕纏綿第三十九章 皇子抉擇第七十二章 艾格連鎖 第七百八十二章 安息貴女第三百九十四章 長輩震怒第五百三十七章 歲末除夕第四百一十章 長秋醫學第七百七十二章 哀隆攝政第二十四章 宜室宜家第六百五十四章 適材適所第二百三十八章 淝陵水泊第七百零三章 假冒太子第六百四十五章 筵席之間第八百章 欲善其事第九十七章 羌人女奴 第六百三十二章 渴求奴隸第一百九十二章 驚天大案第三十六章 背後真相 第三百六十章 雷管現世第二百四十一章 破格拔擢第五百七十四章 勞工權益第五百一十八章 金融擴張第四十章 王府緝兇第七十三章 化工環保第一百一十一章 河朔戰況第三百六十二章 作壁上觀第七百零二章 廣設書院第一百九十一章 國事家事第三百三十九章 雖遠必誅第三百二十章 兵發西域第二百三十三章 師徒相見第三百七十三章 各自抉擇第二百一十三章 諸將領命第一百九十五章 平準府司第四百三十八章 兵發大夏第七百七十四章 父母子女第六百零三章 三國密約第一百四十八章 募民屯田第二百四十七章 貴婦入夥第八百二十九章 何須多言第七百五十九章 安排見習第四百五十八章 膠漆嬌妻第七百五十三章 弱是原罪第二百章 水戰操演第七百九十三章 雍涼畜牧第三百二十章 兵發西域第二百四十九章 爲人媒妁第二百三十八章 淝陵水泊第七百八十六章 生猛婆媳第八十章 密林設伏第四十九章 湖心垂釣 第二百四十章 朝鮮作妖第一百六十三章 父女相見第七百四十三章 敲詐勒索第二百一十章 如何識人第一百九十二章 驚天大案第七百六十一章 困獸猶鬥第四百零七章 朝堂換血第一百一十一章 河朔戰況第六百八十三章 朝議始開第三百八十六章 烏桓助陣第八百一十三章 武剛戰車第四百一十九章 金融調控第二百零六章 以食爲天第五百八十八章 身毒聖戰第六百九十一章 徙民歸化第四百五十七章 百川船運第三百一十章 營養早膳第八十九章 攻城利器第四百九十六章 先打後談第一百零九章 將門犬子第六百二十章 衝撞太子第五百二十九章 王爵虛置第五百一十四章 繁忙仲夏第二百五十四章 經商之道第五百八十二章 身毒禁海
第三百一十八章 諸般綢繆第一百三十七章 血洗臨洮 第五百四十一章 浪蕩少年第七百六十七章 羅馬兵變第五十七章 醫學見習第四百八十五章 齊山婚事第六百零八章 商貿代表第七百四十章 購奴門路第六百一十八章 太子師母第六百三十四章 天文學說第二百六十四章 開發湘南第五百七十章 佛國尋釁第八十八章 兵臨城下第三十六章 背後真相 第五百八十八章 身毒聖戰第六百六十三章 裴母犯愁第十二章 虎賁羽林第二百二十三章 攻守應對第六百二十三章 腹背受敵第六百六十一章 坑爹坑兒第八百零二章 教宗爲質第四百六十章 帝御四海第六百七十九章 皇后贈馬第四百五十八章 膠漆嬌妻第三百一十四章 除夕纏綿第三十九章 皇子抉擇第七十二章 艾格連鎖 第七百八十二章 安息貴女第三百九十四章 長輩震怒第五百三十七章 歲末除夕第四百一十章 長秋醫學第七百七十二章 哀隆攝政第二十四章 宜室宜家第六百五十四章 適材適所第二百三十八章 淝陵水泊第七百零三章 假冒太子第六百四十五章 筵席之間第八百章 欲善其事第九十七章 羌人女奴 第六百三十二章 渴求奴隸第一百九十二章 驚天大案第三十六章 背後真相 第三百六十章 雷管現世第二百四十一章 破格拔擢第五百七十四章 勞工權益第五百一十八章 金融擴張第四十章 王府緝兇第七十三章 化工環保第一百一十一章 河朔戰況第三百六十二章 作壁上觀第七百零二章 廣設書院第一百九十一章 國事家事第三百三十九章 雖遠必誅第三百二十章 兵發西域第二百三十三章 師徒相見第三百七十三章 各自抉擇第二百一十三章 諸將領命第一百九十五章 平準府司第四百三十八章 兵發大夏第七百七十四章 父母子女第六百零三章 三國密約第一百四十八章 募民屯田第二百四十七章 貴婦入夥第八百二十九章 何須多言第七百五十九章 安排見習第四百五十八章 膠漆嬌妻第七百五十三章 弱是原罪第二百章 水戰操演第七百九十三章 雍涼畜牧第三百二十章 兵發西域第二百四十九章 爲人媒妁第二百三十八章 淝陵水泊第七百八十六章 生猛婆媳第八十章 密林設伏第四十九章 湖心垂釣 第二百四十章 朝鮮作妖第一百六十三章 父女相見第七百四十三章 敲詐勒索第二百一十章 如何識人第一百九十二章 驚天大案第七百六十一章 困獸猶鬥第四百零七章 朝堂換血第一百一十一章 河朔戰況第六百八十三章 朝議始開第三百八十六章 烏桓助陣第八百一十三章 武剛戰車第四百一十九章 金融調控第二百零六章 以食爲天第五百八十八章 身毒聖戰第六百九十一章 徙民歸化第四百五十七章 百川船運第三百一十章 營養早膳第八十九章 攻城利器第四百九十六章 先打後談第一百零九章 將門犬子第六百二十章 衝撞太子第五百二十九章 王爵虛置第五百一十四章 繁忙仲夏第二百五十四章 經商之道第五百八十二章 身毒禁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