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三章 少年心思

未央宮,宣室殿。

皇帝劉徹閱看過郎中令齊山呈上的數道密函,不禁搖頭苦笑。

張篤這小子看着憨厚老實,然真要發起狠來,那是真的狠,硬是敢讓內衛往自己胳膊上砍,好在內衛下手有分寸,沒傷筋動骨,加上帶着最好軍醫,又有麻沸散和上好的金創藥,只需靜養個十天半月就無大礙。

若是真有個好歹,或是弄出個傷殘,怎的向陽信阿姊交代啊。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這小子亦是個不省心的啊。”

劉徹放下密函,對齊山打趣道:“你那老來子,可得讓岳家長輩教養,免得日後也如此胡鬧。”

老來子,老年時所得之子。

齊山年歲雖不算老,然年過而立才成婚,又到今春才喜得貴子齊幘,在普遍早婚的漢代,可不就是個老奶爸麼?

“陛下說笑了。”

齊山面色訕訕,頗覺尷尬。

他的岳家是在士族中名望極高的衛氏,嶽祖衛綰更貴爲帝師,衛氏素來愛惜聲名,似乎不太希望小齊幘子承父業。

齊幘之名,乃是衛綰在其百歲禮時取的。

幘者,巾幘也,漢人男子包裹鬢髮、遮掩髮髻的巾帕,原爲庶民所用,後多有文士、大夫乃至公候燕居所佩,是爲後世文官所佩戴的進賢冠的前身。

衛綰爲外曾孫取這名字,無非冀望他日後不佩皮弁武冠,饒是做不得經世文臣,也要做個賢良雅士。

齊幘尚未足歲,衛氏就已爲小奶娃安排好完善的“調教計劃”,便連人手都準備齊了。

齊山乃是軍中遺孤,親族無有長輩,對妻族長輩自是更爲敬重,加之公務繁忙,也無暇親自教育兒子,故對岳家堪稱“越俎代庖”的行爲,也只能哭笑不得的默許了。

皇帝劉徹聞得此等情形,不免時常用來打趣齊山這位近臣。

君臣二人又是談笑片刻,大行令張騫亦是應召而來。

閱看過那些密函,張騫又是驕傲又是惱火,自家的臭小子確是太不省心了,壓根不曉得,傷在兒身,疼在父母心中。

尤是陽信體弱,若是聞之此事,怕不又要憂思害病麼?

“此事絕非朕的本意,是否與阿姊提及,你父子二人自行商量,朕可不想遭了牽扯。”

皇帝劉徹很是光棍,索性來個一推二五六。

莫說身爲人母的陽信阿姊,若是正在爲張篤尋摸媳婦人選的母后曉得,怕是也免不得一通數落。

“陛下放心,微臣醒得軍務乃屬機密,臣必不會泄露的。”

張騫亦是奸猾,饒是想向自家婆娘隱瞞,卻又不肯背鍋。

“呵呵。”

劉徹擡眸,淡淡瞟他眼。

張騫亦是賠笑,神情一如平日般忠厚。

“果然,有其父,必有其子。”

齊山心中如是想。

“說正事,將那匈奴叛將勾葛裡安置好了?”

劉徹曲指輕敲御案,出言問道。

張騫頜首道:“暫且安置在泬西邑的一處隱秘宅邸,衛尉公孫賀也派了不少羽林衛看守。”

“齊山,你遣信得過的人手去提人,給他用白藥,待其成癮再送歸漠北,一應所需皆走郎署密賬,無須申報公府,亦勿留下任何記錄。”

齊山略有遲疑道:“陛下,那白藥的劑量尚未能用的精準,微臣怕出什麼岔子。”

白藥,乃是從罌粟汁中提純出的新藥,用好的可爲傷患麻醉鎮痛,用不好則比黑藥(鴉片)還易成癮,用藥過多更會致死。

過往暗衛潛伏外邦時,多用黑藥弄些陰私勾當,如今見得下藥更爲便捷隱秘,藥效更好的白藥,自然會轉而使用。

“無妨,你親自去趟衛生部,讓大農少卿蘇媛加緊人體實驗,需要多少外族奴隸,皆可到少府去提,無須備案。”

劉徹如是道,罌粟製藥就是個潘多拉的盒子,既是打開了,在嚴防其害之餘,亦要解析藥性,更要物盡其用,毐物用好了,也是良藥,不能因噎廢食。

(PS:爲免被舉報屏蔽,作者還是要自清,禁毒肯定要玩命的禁,但現代醫學發展,尤是部分重大疾病和手術,罌粟類製藥是不可或缺的,本書不會涉及太多,但會偶爾提及。)

“諾!”

齊山躬身應諾,沒再多言,此類陰私之事若是泄露出去,只能是身爲人臣者背鍋。

皇帝陛下是仁德賢明的,左不過是不小心被臣子“矇蔽”罷了。

暗衛名聲不好?

若非有這些甘願自污,爲社稷萬民默默負重前行的忠勇之士,大漢君臣如何安享歲月靜好?

少年不知愁滋味,太子劉沐亦是如此。

皇帝劉徹雖是教導了他不少帝皇心術,卻又不打算過早讓他見識到最爲陰暗冷血的籌謀算計,故而此時的他尚算是個陽光少年。

今日休沐,太子殿下難得閒暇,正在太子府馬苑,領着趙府小貴女去看她的那匹照夜玉獅子。

今歲入秋,趙婉養的那匹雌馬初配,懷了劉沐愛馬的崽子。

趙氏父女本是將那雌馬留在府裡,日夜精心照看,太僕府亦特意遣牧馬監到趙府常住,協助照料。

馬的孕育期將將一年,牧師官多會選在春季爲最好的雌馬配種,蓋因馬匹若是秋季產駒,馬駒多半初生重小、成活率低、斷奶重和生長髮育均差。

若是在太僕府轄下的馬苑,馬匹配種、孕育、哺育幼馬時,皆會送往特定廄欄精心照料,甚至會爲它們驅熱供暖,故春秋兩季繁育的差別不大。

然趙府的馬廄顯是沒有如此好的馴養條件,眼瞧着就要入冬,協助照料的牧馬監發覺那雌馬食量愈發的少,怕是要影響到腹中馬崽的發育,故提議將它送往上林馬苑。

趙婉自是捨不得的,況且上林馬苑非但離得遠,更不是她能隨意出入的地界,若真將愛馬送去,她十天半月都沒法瞧着一次。

長安城內,最好的苑廄都在宮城內,長樂宮和未央宮的御廄就別妄想了,宮邸學舍和太子府皆在承乾宮內,她與太子亦是熟識,將愛馬送入太子府苑廄,不時抽空去看看應是不難。

況且,太子殿下可虧欠了她不少……

正如殿下自己常掛在嘴邊的那句話:出來混,早晚是要還的。

太子劉沐沒讓她失望,太子府苑廄亦沒讓她失望。

剛入十月,不少獨立的馬廄就已燒熱地龍,以便妥善照料得孕的母馬和剛誕生不久的小馬駒,健壯的成馬則仍在放養,以保持烈性和野性,包括那匹快當爹的照夜玉獅子。

趙婉過往雖曾到過這苑廄,然秋冬之際來此尚屬首次,真正見識過準備越冬的大場面,不禁咋舌不已。

種類繁多的乾草和精料、溫度適中的飲水、分置的水槽食槽、量體特製的馬牀、清理糞尿的溝渠……

防滑、防潮、防疫、清潔、養護,諸多僕役、馬倌乃至獸醫來回奔忙,實實在在的大場面。

趙婉爲自家愛馬頗感安心之餘,亦是不免訕訕,曉得太子殿下昔日憂心她馴養不好寶駒絕非虛言。

趙府養馬馴馬是真的糙,不是捨不得花錢,亦不是趙家人不懂馬不愛馬,然趙立雖是從軍多年,但過往乘騎的馬匹多是早已馴養好的戰馬,筋骨肌腱都已長成。

對於尚未長成的馬駒,尤是照玉夜獅子這等西域純血寶駒,想要養成真正的千里良駒,沒有常年累積的豐富馴養經驗是不成的。

再有錢都不成!

這就是所謂的底蘊了,趙氏雖一門雙卿,但底蘊太淺,譬如這馴養寶駒,在北闕甲第隨便尋個傳承數代的大世家,饒是已無甚實權,多半也能比趙府養得更好。

養馬如此,養兒養女亦如此。

太子劉沐已隱隱察覺出自家母后的心思,且瞧着父皇也有默許之意,不免就更爲留心趙婉幾分。

相貌是不錯的,雖是愛鬧騰的脾性,卻也討喜。

只不過,想要做太子妃,總覺着還差點什麼。

父皇常言,情人眼裡出西施,可劉沐怎麼瞧她,都瞧不出半點西施模樣。

劉沐只是個半大少年,又是暴脾氣的小直男,對情情愛愛的尚是懵懂,只曉得太子妃是要賢良淑德,日後指不定要母儀天下。

閉上眼,壓根想象不出這野丫頭身着鳳冠霞帔,坐鎮中宮,母儀天下的場面。

再想到自家素來不靠譜的母后,若將來宮裡再多個咋咋呼呼的憨貨,劉沐只覺頭皮發麻。

“若他日真要納她爲妃,現今就得早早想些法子,好生調教調教啊!”

太子殿下眯着鳳眸,打量着正自用刷子捋着馬鬃的小貴女,默默想到。

至於拒絕長輩選定的太子妃人選,他是想都沒想過的,且不說趙婉已是他現今瞧得最順眼的世家女,單說要他自己去選妃,太子殿下就懶得費功夫。

況且,劉沐莽歸莽,卻也有自知之明,就憑他的閱歷和眼光,難以衡平朝局,誰家貴女能娶,誰家貴女不該娶,實在拿捏不準。

儲君動見觀瞻,納太子妃,更是悠關社稷的大事。

“饒是母后不靠譜,還有父皇把關,皇祖父和皇祖母也會過問,還是交由長輩定奪爲好。”

太子殿下如是想。

第四十一章 九王齊聚第四百八十三章 暗潮漸涌第三百五十六章 諸事底定第五百八十七章 倭國伊予第九章 創立太學第一百三十七章 血洗臨洮 第一百一十七章 劉徹領軍第二百九十九章 何爲拘束第一百四十三章 長安獻俘第七百七十四章 父母子女第二百五十九章 圖謀西南第四百四十章 火炮設計第二百八十八章 齊力防災第六百二十二章 使團西行第四十三章 悲催劉德 第一百三十一章 謀劃絲路 第四百九十四章 大軍集結第三百四十七章 立冬時節第五百三十八章 寒門虎子第六百五十二章 戰時徵募第四百九十七章 霍氏去病第四百七十一章 以夷制夷第八十四章 發行股份第三百六十五章 離京出狩第一百五十三章 樑國風起第八百二十七章 如此母子第四百三十五章 鮮卑南遷第二百八十六章 帝國科院第七百六十三章 捕奴行當第七百五十七章 四大重工第五百八十八章 身毒聖戰第八百零三章 東方先生第三百四十二章 南越將亡第六百二十三章 腹背受敵第五百四十二章 以珠抵過第三十六章 背後真相 第四百六十六章 少妃有孕第七百二十八章 歸化名額第二百二十章 秭歸項氏第七百零八章 京南鐵路第八百一十八章 寄子歸鄉第七百一十六章 離京赴滇第七百八十章 邁向成熟第三百一十七章 增加受衆第六百三十章 入宮觀戲第六百三十九章 血祭之年(上)第四百七十五章 漠南牧羊第二百七十七章 建設兵團第八百二十一章 兵臨城下第三百零六章 商賈世家第三百一十三章 少府錢莊第四百二十二章 妻兒隨任第一百六十四章 築路立法第八百一十六章 如虎賁獸第六百八十四章 太子策問第六百零三章 三國密約第三百零三章 朝堂議定第三百七十三章 各自抉擇第八百一十一章 先鋒抵達第六十一章 西郊迎秋第四百四十一章 火車輪船第六百二十六章 無憂翁主第八百零五章 欲徵漠北第一百六十八章 出使烏桓第十四章 運籌馬上 第六百一十三章 京衛趕至第五百七十八章 賭賽開局第二百三十一章 梟首腰斬第五百九十四章 終有回報第三百八十八章 兩軍接戰第二百四十二章 謀取王位第二百六十二章 清河百貨第一百九十四章 年夜擒賊第一百七十章 齊王獻國第七十二章 艾格連鎖 第四百七十一章 以夷制夷第三百八十八章 兩軍接戰第四百零八章 半島烽煙第一百二十七章 焚燒屍山第一百七十五章 東郭農丞第三百零三章 朝堂議定第一百五十八章 劉榮投繯第三百七十三章 各自抉擇第三百二十章 兵發西域第五百七十三章 李陵隨軍第一百二十三章 形勢大好第二百五十五章 年節過後第二百八十八章 齊力防災第二十章 造紙辦學 第五百四十八章 請款築路第四百零九章 久旱甘霖第二百六十三章 銻礦之用第四百九十七章 霍氏去病第七百五十五章 感光膠片第七百九十七章 歸家省親第五百四十三章 呂宋淘金第八十二章 先鋒叛逃第七百三十七章 妙悟真理第二百一十五章 文君出蜀第二百四十七章 貴婦入夥
第四十一章 九王齊聚第四百八十三章 暗潮漸涌第三百五十六章 諸事底定第五百八十七章 倭國伊予第九章 創立太學第一百三十七章 血洗臨洮 第一百一十七章 劉徹領軍第二百九十九章 何爲拘束第一百四十三章 長安獻俘第七百七十四章 父母子女第二百五十九章 圖謀西南第四百四十章 火炮設計第二百八十八章 齊力防災第六百二十二章 使團西行第四十三章 悲催劉德 第一百三十一章 謀劃絲路 第四百九十四章 大軍集結第三百四十七章 立冬時節第五百三十八章 寒門虎子第六百五十二章 戰時徵募第四百九十七章 霍氏去病第四百七十一章 以夷制夷第八十四章 發行股份第三百六十五章 離京出狩第一百五十三章 樑國風起第八百二十七章 如此母子第四百三十五章 鮮卑南遷第二百八十六章 帝國科院第七百六十三章 捕奴行當第七百五十七章 四大重工第五百八十八章 身毒聖戰第八百零三章 東方先生第三百四十二章 南越將亡第六百二十三章 腹背受敵第五百四十二章 以珠抵過第三十六章 背後真相 第四百六十六章 少妃有孕第七百二十八章 歸化名額第二百二十章 秭歸項氏第七百零八章 京南鐵路第八百一十八章 寄子歸鄉第七百一十六章 離京赴滇第七百八十章 邁向成熟第三百一十七章 增加受衆第六百三十章 入宮觀戲第六百三十九章 血祭之年(上)第四百七十五章 漠南牧羊第二百七十七章 建設兵團第八百二十一章 兵臨城下第三百零六章 商賈世家第三百一十三章 少府錢莊第四百二十二章 妻兒隨任第一百六十四章 築路立法第八百一十六章 如虎賁獸第六百八十四章 太子策問第六百零三章 三國密約第三百零三章 朝堂議定第三百七十三章 各自抉擇第八百一十一章 先鋒抵達第六十一章 西郊迎秋第四百四十一章 火車輪船第六百二十六章 無憂翁主第八百零五章 欲徵漠北第一百六十八章 出使烏桓第十四章 運籌馬上 第六百一十三章 京衛趕至第五百七十八章 賭賽開局第二百三十一章 梟首腰斬第五百九十四章 終有回報第三百八十八章 兩軍接戰第二百四十二章 謀取王位第二百六十二章 清河百貨第一百九十四章 年夜擒賊第一百七十章 齊王獻國第七十二章 艾格連鎖 第四百七十一章 以夷制夷第三百八十八章 兩軍接戰第四百零八章 半島烽煙第一百二十七章 焚燒屍山第一百七十五章 東郭農丞第三百零三章 朝堂議定第一百五十八章 劉榮投繯第三百七十三章 各自抉擇第三百二十章 兵發西域第五百七十三章 李陵隨軍第一百二十三章 形勢大好第二百五十五章 年節過後第二百八十八章 齊力防災第二十章 造紙辦學 第五百四十八章 請款築路第四百零九章 久旱甘霖第二百六十三章 銻礦之用第四百九十七章 霍氏去病第七百五十五章 感光膠片第七百九十七章 歸家省親第五百四十三章 呂宋淘金第八十二章 先鋒叛逃第七百三十七章 妙悟真理第二百一十五章 文君出蜀第二百四十七章 貴婦入夥